吉林日報訊(韓永林)近年來,省科協堅持開展服務「三農」工作,深入實施科技推廣和科普服務,積極推動農民科學素質的整體提升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引領農業產業發展,為服務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加強實用人才培養,為農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省科協把建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作為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細化工作措施、強化任務落實,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優勢,切實加強對我省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的培育、引領、指導和服務,對加快農業農村人力資源供給、助力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從2018年開始,省科協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10期(次),著力培育具備先進經營管理理念、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2000餘人。與省人才辦和省農業農村廳在全省範圍內聯合組織實施了新型職業農民專業技術能力評定工作,目前已開展評定工作兩次,共評定出種植業、養殖業、農業工程和農業經營管理4個方面的高級農技師241人、中級農技師1505人、初級農技師11884人。
探索創新服務模式,實現科普倍增效應。省科協創新工作方法,利用信息化手段,構建三級實用技術人才體系,於今年4月組建了「吉林省高級農技師微信群」,並號召各市(州)、各縣(市、區)科協積極搭建農技人才服務平臺,組建「高、中、初級農技師微信群」。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農技師微信群47個,其中高級農技師微信群1個,中級農技師微信群8個,初級農技師微信群38個;農技師總入駐數量2848人;科協工作人員入駐數量199人;相關農業部門、高校、科研單位專家和工作人員入駐數量202人,實時推送科普中國、吉林鄉村四季等權威媒體發布的農業技術、農業政策、災害預防、疫情防護知識等科普信息2726條,及時解答農技師諮詢的問題需求144餘次,農技師之間相互交流推介信息1084餘(條)次。
發揮農技協組織作用,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成立於1997年,現已發展團體會員1366個,通過上聯農業部門、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下聯各級農技協和廣大農民,積極推廣農業先進技術、開展科技服務、普及農業科學知識,搭建技術信息交流平臺,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有力推進了農業社會化服務建設。
【來源:中國吉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