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區農民科教中心紮實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

2020-12-15 江源廣播電視臺

近日,江源區農民科教中心舉辦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小漿果特色種植理論培訓。邀請市、區兩級7名專家教授,對學員們進行農業產業政策、小槳果特色種植、病蟲害防治等專題培訓。

本次培育學員是按照省、市培育方案中關於新型職業農民遴選標準要求,圍繞江源區打造小槳果特色產業和推進江源農業「五色彩帶」產業等目標而開展的培訓,學員是由全區60個行政村遴選而來。為滿足學員需求,每天集中授課後,專門安排授課教師為學員解答生產和學習中的疑問,保證了學習的效果。

培訓結束後,大家表示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產生活中,科學種殖,帶頭增收致富,為美麗鄉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供稿:江源區農民科教中心

編輯:劉娜 / 審核:張秋紅 / 監製:曹景福

江 源 區 融 媒 體 中 心

相關焦點

  • 「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
    依託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項目,組織培訓機構和實訓基地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開展一個生產周期的跟蹤指導;推動農技推廣機構、農業科研院所、涉農院校等公益性機構將定向服務新型職業農民納入績效考核內容,建立跟蹤服務長效機制;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面向新型職業農民開展市場化服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重要抓手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推動農業現代化、實現鄉村全面振興、促進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工程。一方面,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環節。實現農業現代化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農民作為勞動力要素主體,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土地、資本、技術、管理、信息等其他生產要素髮揮作用的根基。
  • 赤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三舉措提質增效
    赤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三舉措提質增效 發布時間:2018-11-08 16:11:17      來源:赤水市政府辦公室   今年,脫貧攻堅春風行動為以來
  • 我省積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吉林日報訊(韓永林)近年來,省科協堅持開展服務「三農」工作,深入實施科技推廣和科普服務,積極推動農民科學素質的整體提升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引領農業產業發展,為服務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貢獻力量。加強實用人才培養,為農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山西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規劃綱要(2015...
    把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與我省「一村一品、一縣一業」、七大產業振興工程等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相結合,在培訓對象的選擇確定、專業課程的設置等方面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有效提升部門培訓與產業發展的契合度,促進我省特色現代農業發展。   三是從增加農民收入需要出發。
  •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意義重大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深化農村改革、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重大舉措,也是發展現代農業、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關鍵環節。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迫切需要。解決13億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
  • 黑龍江省啟動「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原標題:我省啟動「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   記者日前從省農委獲悉,作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的一大重點,黑龍江省將按照國家部署啟動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首批培育目標是368名,期限3年(其中培育2年,跟蹤服務1年)。
  • 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範基地(第二批)名單公示公告
    10忻州市原平農業學校山西省忻州市原平農業學校11運城市中農樂果業專業合作社山西省運城市中農樂果業專業合作聯合社12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範基地內蒙古自治區阿榮旗農業技術推廣中心13赤峰市和潤農業高新產業開發有限公司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範基地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和潤農業高新產業開發有限公司14呼和浩特市昌德和農牧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範基地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昌德和農牧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新型職業農民——農民中的plus
    隨著農業現代化,科技化,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是未來農業轉型升級、農村全面發展、農民穩定增收的必要條件,新型職業農民的興起不可阻擋。11月30日,烏拉特前旗2020年高素質農民培育種養大戶精英培訓班在大千酒店順利開班 ,來自全旗各蘇木鎮的161名學員參加培訓。開班第一講由農牧和科技局黨委書記為學員們講授了《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課。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培育培訓工作進行了動員安排,深刻闡述了高素質農民的重要性和重在意義。
  • 申論熱點:新型職業農民
    【背景連結】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構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體系,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 桂平市新型職業農民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這是桂平市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帶來的喜人成果。今年以來,桂平市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300人,其中培育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250人,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新型職業農民50人。該市以全區批覆的金田鎮田江村、麻垌鎮南喬村兩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範村為重點,圍繞淮山、荔枝主導和特色產業,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整村推進,明確培育重點,做到有的放矢,分類施教,培育大批新型職業農民,打造桂平市兩個新型職業農民示範村,力爭2~3年完成整村推進任務。
  • 關於印發《五河縣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
    對培訓合格的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按照《安徽省農業委員會轉發農業部關於統籌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認定工作的通知》(皖農科〔2015〕125號)要求,進行新型職業農民認定,頒發《新型職業農民證書》。
  • 固鎮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2020年下半年實施方案
    二、實施內容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分類分層分模塊實施,縣級主要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返鄉入鄉創新創業者、產業扶貧帶頭人、專業生產型和技能服務型人員培訓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議事協調機制,統籌謀劃、制定實施方案、落實責任要求,細化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和資金管理使用。農業農村和財政部門分工負責,密切配合。農業農村部門要發揮牽頭作用,加強本部門內相關單位的統籌協調,共同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
  • 澧縣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跟蹤服務
    1月5日,澧縣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陳國與科教股主任湯海濱一行到小渡口鎮、復興鎮進行新職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跟蹤服務工作。在與兩個鎮的學員座談中,學員們積極發言,認為通過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進一步開拓了大家的視野,增添了幹事創業的勇氣,增強了做好一名新職農民的信心,為鄉村產業振興出力。陳國認真傾聽了大家的想法與產業發展思路,要求大家要立足實際,充分揮發新型職業農民的帶頭作用,促進當地的農業產業發展。
  •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關於做好2020年市政府實事項目新型職業農民...
    一、工作目標   圍繞本市鄉村振興戰略,按照以農民為中心、服務產業、注重質量、適度競爭、創新發展的原則,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農村持續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到2020年,全市累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萬人,持專業證書的農業勞動力佔比達到70%。
  • 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精準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 「新農人」領跑鄉村...
    原標題: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精準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 「新農人」領跑鄉村致富路11月底,江蘇南通啟東市王鮑廟橋村忠輝果蔬專業合作社「當家人」倪忠輝在北京捧回了「全國勞動模範」的榮譽獎章。「能獲此殊榮,要特別感謝南通科技職業學院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培訓班上學到的知識,幫助我更好地帶著大家走上了致富路。」倪忠輝說。
  • 習近平:九字定義新型職業農民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需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農村的職業農民,也包括返鄉下鄉的農民工、大學生、科技人員和退伍軍人,農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發揮適度規模經營對結構調整的引領作用。  在農業供給側改革、土地流轉、結構調整等農業政策大背景下,一批新型職業農民積極參與其中,獲得了良好的效益。
  • 新型職業農民的概念及特點 需要什麼樣的培訓?
    而且,隨著農民外出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務農勞動力整體素質在不斷下降。  繼2012年8月我國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後,農業部計劃到2015年在全國100個試點縣培育10萬名新型職業農民,重點對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負責人、農機手等加強技能培訓。  經過這幾年的培育,我國農村新型職業農民群體目前現狀如何?哪些人正在加入這一群體?他們的現實需求究竟是什麼?
  • 玉泉區農牧和科技局緊抓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實訓基地建設
    玉泉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要求,採取「一點兩線、全程分段、實訓服務」的培育模式,根據鄉村振興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通過就地培養、吸引提升等方式,分產業、分層次、分階段培育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育壯大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 「田秀才」成人才「正規軍」 青島首評新型職業農民職稱
    近日,青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農業農村局聯合發布了《關於開展青島市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青島市首次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工作。據悉,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主要是面向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及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中從事農業專業技術工作的骨幹人員,評審範圍涵蓋了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農業機械及農技推廣、農村電商、農民專業合作服務等領域,共設置初級、中級兩個層級,農藝、畜牧、工程三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