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夸父逐日……五千年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留下許多動人傳說,也是構成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之一。今年1月26日起,《中華創世神話-電視書場》在上海炫動卡通衛視播出後,引起不俗反向。截止上周日最新播出的《吞日生子》,迄今已經有整整30堂「神話語文課」通過螢屏輸送到了千家萬戶。此外,還有去年8月起播出的26集廣播小說《鴻蒙世紀》,以及正在加緊創作的「中華創世神話」動畫影視片《中華創世諸神紀》等等,這些作品旨在以不同的藝術樣式將中華創世神話傳播開去,讓更多的人領略中華創世神話的獨特風採和魅力。
中華創世神話接上「地氣」走向萬家燈火
作為「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工程」的項目之一,《中華創世神話-電視書場》由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炫動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共48講,每周五、日21:00在炫動卡通衛視播出。節目借用了優秀的中華傳統藝術——評書,作為主要外在表現形式,通過生動的故事、明快的語言、曲折的情節,外加新穎的視覺藝術呈現,為電視觀眾呈現可靠、宏大的中國神話歷史的同時,詳細地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背景與人文環境。
節目對中國神話進行了全面梳理。第一講以戰國時期楚國詩人的著名詩篇《天問》開闢路徑,解答詩中發問卻沒能給予答案的天地萬象之理;最後一講是大禹治水,按照山川地理的情況重新劃分九州。其中,以人類誕生、炎黃戰蚩尤、夸父逐日、禪讓帝位等著名神話故事作為重要節點,將支離破碎、散落各地的中國神話故事回歸到一個具有基本脈絡、具體情節的體系中。節目負責人尤佳告訴記者:「擬稿的順序,是節目的最大難點。中國神話故事的人物時間表比較混亂,以前也沒有專門的人做過類似整理,儘管我們也並不能徹底做到系統化,但儘量按照一定的邏輯體系將他們分類。」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提升這些神話故事的視覺藝術呈現,節目組決定:在每一集故事中增加6幅原創插畫。聽上去容易,實際上卻是個大投入。尤佳解釋:「原創插畫每一張的市場要價在幾千元甚至上萬,我們有48集,這樣至少要投入100萬元以上。」最後,幾經努力,節目組把最初的成本壓縮了近一半,但對一個電視書場節目來說,這一項支出已經堪稱「奢華」。「這是一筆很大的投入。只要能讓觀眾對神話故事留下更深刻的感性記憶,這錢就花得值得。」
「神話語文課」不局限於螢屏
神話故事具有獨特的教學價值和語文趣味。為此,《中華創世神話-電視書場》特邀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特級教師黃玉峰擔任節目主講人。
黃玉峰在書畫、詩歌、文學、歷史、漢字文字學等領域造詣頗深,節目中,他不但儘可能地體現出神話故事在語言及敘事方面的獨特魅力,而且還擅長在演繹神話故事的同時即興將相關文史知識穿插於故事中,包括對其中的是非曲折進行褒貶評價。「中國的創世神話,看起來很古老,但實際上和今天非常接近。同樣是認識世界,今人的理解仿佛只摸到了一隻大象的尾巴,而古人的思維雖然有樸素、幼稚的一面,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卻更完整,接近於一種感性的真理,不能輕看。」黃玉峰說:「祖先留下來的東西不僅不過時,很多東西還可以發掘新的含義。今天,我們學習創世神話,不僅要對我們國家的文化傳統抱有敬畏感,還可以從中挖掘出很多今天碰到的一些問題的對策,比如住房、治水問題。我們在大自然面前都是很微小,不能驕傲,要虔誠對待。」
這堂「神話語文課」並不局限於螢屏。此前,黃玉峰和節目組在格致中學辦了一堂「中華創世神話」教學示範課。來自上海市民辦新華初級中學、福山外國語小學、風華初級中學和南京市琅琊小學的老中青三代語文名師分別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為題,進行了示範教學,現場反響熱烈。一位學生表示:「中國的神話故事蘊含著深刻的哲學道理,中國的傳統文化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而生動靈活的神話課程,也讓我們的想像插上翅膀,對其中蘊含的道理也了解得更深刻。」
按照播出表,《中華創世神話-電視書場》將於今年7月收官。但這堂節目的後續將繼續發揮影響力:近期,節目組已經和華師大出版社籤署了合同,將重新整理48講的文稿出版成書籍。有趣的是,在炫動卡通的相關新媒體平臺上,用一元錢就能掃碼收看這堂「神話語文課」,每天有不少人購買。「一元錢,只是一個象徵意義,主要讓那些真正對中國神話寫作感興趣的人,有一個學習的平臺。」尤佳說:「其實這個節目的意義,也是通過電視書場的方式對市民和中小學生進行中國神話的普及教育。」
神話譜寫中華民族創世史詩
神話尤其創世神話,是民族精神的原始碼。
這些傳說不僅風格奇麗優美,還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氣、神,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源頭活水。去年8月份,一部恢弘壯美的中華創世神話又在聽眾的耳畔「響」起——26集廣播小說《鴻蒙世紀》在FM107.2上海故事廣播長篇連播節目《1072小說連播》每天2集連播。
作為中華創世神話有聲讀物精品工程的開篇之作,上海故事廣播綜合各類傳說記載以及民間能人的查勘整理,推出了廣播小說《鴻蒙世紀》,通過數十個小故事串聯起一部浩大的中華史前神話史。開天闢地的盤古、摶土造人的女媧、鑽木取火的燧人、創造文字的倉頡、發現藥草的神農、教民稼穡的后稷、繼承治水大業的禹……這些神話形象在全國小說演播藝術家易峰的聲音演繹中有了血肉,變得豐滿而生動,幫助更多聽眾了解上古神話的進化過程,並認識其中蘊含的民族文化的基因。
由炫動傳播團隊打造的「中華創世神話」動畫影視片《中華創世諸神紀》於去年7月正式啟動。《中華創世諸神紀》擬以「天、地、人、和」為四大篇章,分別為《中華創世諸神·女媧補天錄》《中華創世諸神·神農嘉禾傳》《中華創世諸神·軒轅人文傳》《中華創世諸神·九州定鼎紀》,譜寫中華民族從鴻蒙開闢,山林初啟,文明肇始,到九州大同的創世史詩。其中,《中華創世諸神·女媧補天錄》目前已完成文學劇本(第一稿)的編撰,擬於2018年12月完成前期設定,2020年6月完成電影和電視的中後期製作。據介紹,《女蝸補天錄》擬採取電影、電視同步創作製作模式,以期獲得宣傳和市場雙贏的局面。屆時,動畫電影將在全國院線上映,電視動畫將在央視少兒、炫動卡通衛視等國內少兒動畫類頻道及部分省級衛視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