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廣播第一束電波從延安清涼山的土窯洞中發出
陝西電視開播時近千人圍著7臺電視機看
艱苦創業 陝西廣電人的執著與夢想
為貫徹中央加快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深化廣電機制體制改革,打造地方新型主流媒體。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即將掛牌成立,陝西廣播電視臺將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發,讓我們一起回望過往,陝臺陪伴大夥走過的崢嶸歲月。
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第一次播音:「延安新華廣播電臺XNCR現在開始播音。請記住,我們的頻率是,波長61米,周率4940千周。」
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西北19公裡的王皮灣村,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座廣播電臺,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開始播音,在三秦大地開啟了我國波瀾壯闊的廣播事業。解放戰爭後期,延安新華廣播電臺跟隨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後,1949年1月5日,陝西人民廣播電臺的前身——西北新華廣播電臺接過接力棒,第一束電波從延安清涼山的土窯洞中飄向天空。
1953年2月14日,西北新華廣播電臺正式更名為陝西人民廣播電臺,除了《朱德和西安人民在興慶公園聯歡》《周恩來總理到西安、延安參觀訪問》等新聞節目,老一輩人最熟悉的恐怕就是《國際歌》《山丹丹開花紅豔豔》這些經典歌曲了。而當廣播率先走進千家萬戶時,另一個陌生遙遠的事物也出現在陝西人的眼中——電視。
原陝西廣播電視事業管理局副局長:「開始搞電視的時候,我們只知道有電視,沒有見過電視。」
原陝西廣播電視事業管理局總工程師張維道:「一直幾個月,我們就做出來了簡易的攝像機、中心設備等。」
1960年7月1日,陝西電視臺前身,西安實驗電視臺在「土法上馬」的條件下成功發射出第一組信號。試播期間每周六20點到22點,播出一次約2小時的黑白電視節目。開播時諾大的西安只有7臺黑白電視機,觀眾還不到1000人。
原陝西電視臺高級工程師殷敏:「當時那個發射機是我自己做的,就有50瓦,也只能覆蓋到西安市吧,恐怕鹹陽都收不到。」
陝西電視臺高級編輯徐今農:「我們沒有經費買那個攝影棚內的燈光,就是用工地上的探照燈。」
原陝西電視臺第一任播音員張鬱:「我的汗都流到眉毛上,流到臉上,很癢,但是在鏡頭前不敢動。」
在物質極其匱乏的年代,靠著堅定的理想,創業者們在陝西電視黑白螢屏上精心描摹。1973年,1000瓦功率彩色電視發射機試製成功,率先實現了西部電視的彩色大變臉。在經歷了整整19年的創業之後,1978年5月5日,西安電視臺終於更名為陝西電視臺,陝西的電視事業也由此跨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回顧篳路藍縷艱難創業的昨日歲月,我們仍能感受到老一輩電視人的勃發與激情,光榮與夢想。
未來幾天我們還將繼續回望陝臺成長曆程,敬請大家關注。
編輯: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