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束電波從延安清涼山土窯洞中發出 陝西廣電人的執著與夢想

2020-12-11 西部網

陝西廣播第一束電波從延安清涼山的土窯洞中發出

陝西電視開播時近千人圍著7臺電視機看

艱苦創業 陝西廣電人的執著與夢想

為貫徹中央加快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深化廣電機制體制改革,打造地方新型主流媒體。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即將掛牌成立,陝西廣播電視臺將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發,讓我們一起回望過往,陝臺陪伴大夥走過的崢嶸歲月。

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第一次播音:「延安新華廣播電臺XNCR現在開始播音。請記住,我們的頻率是,波長61米,周率4940千周。」

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西北19公裡的王皮灣村,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座廣播電臺,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開始播音,在三秦大地開啟了我國波瀾壯闊的廣播事業。解放戰爭後期,延安新華廣播電臺跟隨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後,1949年1月5日,陝西人民廣播電臺的前身——西北新華廣播電臺接過接力棒,第一束電波從延安清涼山的土窯洞中飄向天空。

1953年2月14日,西北新華廣播電臺正式更名為陝西人民廣播電臺,除了《朱德和西安人民在興慶公園聯歡》《周恩來總理到西安、延安參觀訪問》等新聞節目,老一輩人最熟悉的恐怕就是《國際歌》《山丹丹開花紅豔豔》這些經典歌曲了。而當廣播率先走進千家萬戶時,另一個陌生遙遠的事物也出現在陝西人的眼中——電視。

原陝西廣播電視事業管理局副局長:「開始搞電視的時候,我們只知道有電視,沒有見過電視。」

原陝西廣播電視事業管理局總工程師張維道:「一直幾個月,我們就做出來了簡易的攝像機、中心設備等。」

1960年7月1日,陝西電視臺前身,西安實驗電視臺在「土法上馬」的條件下成功發射出第一組信號。試播期間每周六20點到22點,播出一次約2小時的黑白電視節目。開播時諾大的西安只有7臺黑白電視機,觀眾還不到1000人。

原陝西電視臺高級工程師殷敏:「當時那個發射機是我自己做的,就有50瓦,也只能覆蓋到西安市吧,恐怕鹹陽都收不到。」

陝西電視臺高級編輯徐今農:「我們沒有經費買那個攝影棚內的燈光,就是用工地上的探照燈。」

原陝西電視臺第一任播音員張鬱:「我的汗都流到眉毛上,流到臉上,很癢,但是在鏡頭前不敢動。」

在物質極其匱乏的年代,靠著堅定的理想,創業者們在陝西電視黑白螢屏上精心描摹。1973年,1000瓦功率彩色電視發射機試製成功,率先實現了西部電視的彩色大變臉。在經歷了整整19年的創業之後,1978年5月5日,西安電視臺終於更名為陝西電視臺,陝西的電視事業也由此跨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回顧篳路藍縷艱難創業的昨日歲月,我們仍能感受到老一輩電視人的勃發與激情,光榮與夢想。

未來幾天我們還將繼續回望陝臺成長曆程,敬請大家關注。

編輯:王瑜

相關焦點

  • 延安十大旅遊景點-延安清涼山
    清涼山歷來為延安第一名勝。清康熙《延安府志》云:「清涼古名山,在延安城東。」山勢崔嵬,文物星羅棋布,是延安重要的遊覽勝地。南宋名將韓世忠,本綏德人氏,年十八應延安府兵籍,晚年自號清涼居士,「蓋清涼山,在延安郡城之外」,「是以託志以自號,示不忘本,此君子之心也。」(清《延綏鎮志》)。
  • 延安清涼山——歷來被稱為延安第一名勝
    清涼山位於延安市寶塔區東北的延河對岸,隔河與鳳凰山、寶塔山三足鼎立,遙遙相望。清涼山歷來被稱為延安第一名勝,歷代名人詠詩、詞甚多,讚頌為清涼勝境。清涼山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是以萬佛洞等石窟為主的佛教歷史文物古蹟;二是以中共中央在延安時期的新聞及出版單位舊址為主的革命文物和遺址;三是太和山道教教觀。萬佛洞主要有四個石窟,規模宏大,借山勢而鑿。窟內石柱上和四壁雕有形態各異的石佛萬尊,其石刻藝術鬼斧神工,巧奪天工,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得到歷代名人騷客,有識之士的讚賞和愛護。
  • 萬眾矚目清涼山:新中國新聞事業的搖籃
    佛家主張「離塵出世」安住清涼,清涼山之名由此而來。人們把清涼山譽稱「新聞山」,新聞事業的發祥地和搖籃。當年,中共七大開幕時,陳毅將軍曾在《七大開幕》一詩中稱讚它:「百年積弱嘆華夏,八載幹戈仗延安。試問九洲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今天,在清涼山的半山腰上還鑲嵌著:「萬眾矚目清涼山」七個紅色大字。
  • 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清涼山也是革命聖地延安的象徵
    清涼山位於延安市寶塔山對面,隔河與鳳凰山、寶塔山三足鼎立,遙遙相望。在1935年紅軍沒達到延安之前,清涼山是延安第一名勝,名氣遠超寶塔山。月明星稀之夜,井中明月與天空夜月交相輝映,使人無不為之驚嘆。「宋朝人物第一」6個大字刻於祠堂門額上。門上對聯為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人們的心目裡,大都知道範仲淹是朝廷要員,但又多次被貶,仕途坎坷,長期任職於江南各地,其寫的《嶽陽樓記》更幾乎是婦孺皆知,但沒有幾人知道他還任職於延安。搜集資料得知,當時西夏王國進犯延安,朝廷慌亂無策,只好把範老先生空降到延安,原來還真是組織需要啊。
  • 陝西延安宣傳標語內容竟是南京清涼山 目前已撤下
    中新網延安7月10日電 (記者 高慶國)陝西延安市區出現一幅宣傳標語,在介紹延安清涼山時,內容竟是南京的清涼山公園。記者10日從延安市城區改造指揮部南城區指揮部獲悉,該宣傳標語系施工工地按照延安市住建局要求張貼,發現錯誤後已經撤下。
  • 古今同輝——延安清涼山
    清涼山位於延安市區,與寶塔山隔河相望,1937年至1947年期間,新華廣播電臺、新華通訊總社、解放日報社、新華書店、印刷廠、造幣廠等涉及新聞、廣播、書籍類的機構均駐紮在清涼山上,為新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延安記憶】萬眾矚目清涼山
    在「三山環繞、二水分流」的延安城裡,除了標誌性的寶塔山,在延河的這一頭,還有一座清涼山。清涼山古稱萬佛寺,又名太和山,位於延安城北的延河岸上,隔延河水與鳳凰山、寶塔山相望,歷來被認為是延安第一名勝。
  • 延安宣傳牌竟介紹南京清涼山?當地回應:搜錯了
    陝西延安市街頭的一處關於當地風景的宣傳牌,文字內容卻是南京清涼山的景區介紹。今日(7月10日)下午,延安市南城區改造指揮部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宣傳牌上文字內容是因為「搜錯了」,目前已撤換。近日,有陝西延安當地網友稱,延安街頭一處關於清涼山的宣傳牌出現「烏龍」。網友上傳的圖片顯示,宣傳牌上寫有「厚德延安」四個大字,畫面為延安風光,而文字介紹卻是南京的清涼山景區:「清涼山,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清涼門內,是南京城西的丘陵山崗」,「清涼山古名石頭山、石首山、石頭城,踞於南京城西隅。」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延安與南京各有一處清涼山。
  • 天高雲淡‖我要去延安
    一下車,我的腦海裡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要去延安》這首歌。 多日的祈盼,無數的夢想,這一天終於實現,我終於再一次來到了延安。我伸出雙臂歡呼,延安,我來啦。 走到出站口,這裡是一片歡樂的海洋,鼓聲、樂聲、歡笑聲洋洋盈耳。在一個又一個人群形成的包圍圈內,是一支又一支載歌載舞的秧歌隊,廣場上到處是人,到處都是歡聲笑語,讓人禁不住心生澎湃。
  • 延安清涼山:革命年代萬眾矚目 這裡曾是當年的新聞中樞
    在陝西延安市區,有這樣的一座小山,它不過一百多米高,山的面積也不大,方圓約4 公裡,但是卻是我國赫赫有名的紅色「新聞山」,為中國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這就是延安的清涼山,如今這裡已建成清涼山公園。有興趣來延安旅遊,這裡可是一定要看看的。
  • 延安清涼山:革命年代萬眾矚目 這裡曾是當年的新聞中樞
    在陝西延安市區,有這樣的一座小山,它不過一百多米高,山的面積也不大,方圓約4 公裡,但是卻是我國赫赫有名的紅色「新聞山」,為中國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這就是延安的清涼山,如今這裡已建成清涼山公園。有興趣來延安旅遊,這裡可是一定要看看的。
  • 你不知道的延安(之六)  延安清涼山
    來延安參觀的大多數人更注意的是延安寶塔和楊家嶺棗園等著名的革命舊址,對清涼山容易忽略,尤其是在事先不了解的情況下,再加上這裡40元的門票,自然很多人會止步。一位當地的年輕人也曾經對我說,上面沒有什麼,還收40元門票。
  • 你不一定知道的延安(之六)  延安清涼山
    來延安參觀的大多數人更注意的是延安寶塔和楊家嶺棗園等著名的革命舊址,對清涼山容易忽略,尤其是在事先不了解的情況下,再加上這裡40元的門票,自然很多人會止步。一位當地的年輕人也曾經對我說,上面沒有什麼,還收40元門票。
  • 生動闡釋延安人愛上家鄉的N個理由 ——陝西廣電融媒直播帶你看最...
    生動闡釋延安人愛上家鄉的N個理由 ——陝西廣電融媒直播帶你看最「聚勁」的延安 2020-12-19 1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陝北清涼山 延安城裡別具歷史風貌的名山之一
    陝北,大多數人對它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黃土、溝壑還有羊肚頭巾吧,這片紅色的區域其實也有很多著名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蹟的,當然這裡的紅色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在陝北的紅色聖地延安,就有這樣一座在當地著名的景點——清涼山,清涼山是一座集歷史文物、革命文物和自然景觀為一體的旅遊景區。這裡古稱萬佛寺,是著名的宋金代石窟群,也是陝北的四大石窟之一。
  • 市商務局副局長劉曉霞與陝西廣電網絡延安分公司總經理李文艾一行...
    市商務局副局長劉曉霞與陝西廣電網絡延安分公司總經理李文艾一行座談交流 發布時間:2020-05-20 08:38:25
  • 軍品大王李長東遊紅色延安「新聞山」——清涼山
    華百網訊 2020年10月11日,在軍品大王李長東回北京之際,他懷著莊重的心情遊覽了被稱為紅色延安「新聞山」的清涼山,並受到了清涼山工作人員李安明的熱情接待。1937年1月—1947年3月27日,中央印刷廠印刷車間設在清涼山上,為中國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是全國三大紅色教育基地。清涼山的東側是延安時期的新華廣播電臺、新華通訊總社、解放日報社。萬佛洞石窟群是中央印刷廠、紙幣廠、衛生所和新華書店等革命文物舊址。
  • 二季度陝西遊調查 清涼山收「二道門票」
    總體來看,陝西省2015年第二季度遊客滿意度綜合指數為78.0分,較2015年第一季度下降了0.4分,出現小幅回落;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遊客滿意度指數提升了0.5分,呈穩中有升的態勢,總體上處於「基本滿意」水平。  得到遊客好評的有,旅遊公共服務水平提升,以及旅遊目的地形象持續改善。
  • 清涼山紅色的新聞山
    在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有座清涼山,清涼山上有座萬佛洞,為宋代石窟,也是陝西四大石窟之一.更為重要的是,它還是中國革命紅色新聞廣播事業的奠基山.清涼山也被稱為紅色延安的"新聞山",為中國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莫愁春光無覓處,清涼山上春方來!來延安一定不要錯過清涼山哦
    延安不止有紅色旅遊哦!延安的清涼山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非常不錯的景點。山體海拔不高,跟寶塔山、鳳凰山遙遙相望,腳下就是延河。清涼山歷來為延安名勝山上建有「延安清涼山新聞出版革命紀念館」一座,是我國唯一的一座新聞出版專業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