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索不達米亞,創世神話,「水」的哲學

2020-12-24 色彩斑斕52

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中有關創世的神話特別多,所描述的創世過程不盡相同,但流傳較廣的是《埃奴瑪·埃裡希》。這則被譽為《巴比倫尼亞的創世紀》的神話在公元前2000年就已在阿卡德人中口頭流傳,後用阿卡德文記錄在泥版上。現存有七塊泥版,1060行,其內容大致分成六部分,講述了諸神出現與世界創生。

世界原初被認為是一片混沌,沒有天地,只有一對男女存在。男的為原初之父阿卜蘇,為"淡水之神";女的叫提阿馬特,為"鹽水之神",又為"大海之神"。阿卜蘇和提阿馬特的淡水與鹽水混合為一體,諸神就從這兩種原始之水的混合物中被創造出來。最早誕生的一對神是男神拉赫姆和女神拉哈姆,他們既是孿生兄妹,也是夫妻。他們相結合,生出第二對是"天涯之神"安莎爾和"地極之神"吉莎爾。天與地相結合,又生出天神安努。安努又生出了水神伊亞。伊亞富有智慧,善解事理,力大過人,不僅遠勝於他的前輩,而且在他的兄弟中也無較量的對手。伊亞的兒子是巴比倫主神馬爾都克神,因此,伊亞也被奉為創造之神、智慧之神。

宇宙從混沌中起源與演化,分成天地,化生陰陽,產生男女,這是東方許多神話中的共同內容,也是後來多數古希臘哲學的宇宙起源論的主要觀點。在美索不達米亞這一則創世神話中,以追溯神譜的方式來尋求宇宙最初始、最根本的起源,不僅將無限的多樣性統一於具體物質——"水",而且還將"水"作為萬物與生命之"本源",就連諸神也是從"水"中誕生的。這種以"水"為本源的哲學思想,既反映出生活在兩河流域的人們對生活世界的一種經驗性的看法,也表達出一種富有哲學意味的思維傾向,即力圖用一種具體的自然物質來解釋世界萬物的本源。

這種包含在神話中的哲學思想,既影響到古希臘神話,也影響到古希臘哲學,例如,米都利學派的哲學家泰勒斯之所以提出的著名的"水是萬物之源"的哲學命題,據亞里斯多德的看法,就是受到了古希臘神話的影響。諸神創生了萬物,並使萬物富有生氣與活力,這與代表惰性與休息的阿卜蘇和提阿馬特形成了鮮明的對立,由此而導致的一系列矛盾和衝突把世界搞得一片混亂。為了制止這種混亂狀況,伊亞殺死了阿卜蘇,又在阿卜蘇身體之上建立起自己的住所,與妻子住在那裡,並生了兒子馬爾都克神。

馬爾都克神生來就具有非凡才能,他能吹出四種不同的風。當馬爾都克神將旋風吹向提阿馬特時,提阿馬特大怒,於是製造出11種不同的怪物向諸神發起進攻。諸神也不甘示弱,推舉馬爾都克神為領袖進行反抗。威武勇敢、力大無窮的馬爾都克神將一顆能變成風暴的藥丸投入提阿馬特的口中,使她的肚子立即膨脹起來,他再一槍投去,將提阿馬特殺死,並將她龐大的屍體劈成兩半,一半為天,一半為地。然後,馬爾都克神在天上設置了象徵時間的太陽、月亮和星星,讓它們按規定的路線運行;將提阿馬特口中的泡沫造成雲霧,並形成吹風、降雨、冷熱和起霧等自然現象;再將提阿馬特的兩肋成為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源頭。

最後,在提阿馬特的乳房上建起特別壯麗的山脈。馬爾都克神才是巴比倫神話中真正的創世者和徵服眾神的英雄。當巴比倫戰勝了其他城邦,建立帝國之後,馬爾都克神以創世之神的身份被奉為"眾神之主",巴比倫人專門為他建造了"埃·薩吉拉"神廟,並用五十個美名稱頌他,以表明他是一個無所不能的神。

創世神話不僅以諸神的創生來說明世界的創生,而且還通過神與神之間的相生關係建立起神的譜系。有意思的是,巴比倫的創世神話記載在七塊泥板上,每一塊泥板代表一天。故有人認為,基督教以七天為一星期可能就源於此神話。

巴比倫人還把一個月分為四周,每周有七天,每天都以一個神來命名:太陽神沙馬什主管星期日,稱日曜日;月亮神星主管星期一,稱月曜日;火星神涅爾伽主管星期二,稱火曜日;水星神納布主管星期三,稱水曜日;木星神馬爾都克主管星期四,稱木曜日;金星神伊西塔主管星期五,稱金曜日;土星神尼努爾達主管星期六,稱土曜日。古巴比倫人建造七星壇來祭祀日、月、火、水、木、金、土七個星神。每天祭一個神,七天為一個周期,就形成了星期制。星期製作為一個時間單位,由古巴比倫人創造,後在《聖經·創世紀》中以上帝創造的名義宣布,成為人們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神聖依據。

相關焦點

  • 洪水神話,美索不達米亞神話的原創性,西方文化的影響
    水神恩基被認為是最具有仁慈、正義、理性和創造性的大神。他得知大地上將要發洪水的消息後,乃託夢給住在幼發拉底河邊老城鎮舒魯帕克的阿特拉哈西斯,蘇美爾語稱烏特拿比什提姆,吩咐他先造好一條避難的大船,裝上所有的物品。阿特拉哈西斯就帶領同族人,花了七天的時間,造成了方舟。他把物品全部裝進去,再讓家屬、工匠和野獸一起住進去。
  • 「探本溯源: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展」在香港舉行
    「探本溯源: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展」在香港舉行     1月29日,大型展覽─「探本溯源: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展」在香港舉行開幕典禮。
  • 美索不達米亞洪水故事
    因此,洪水傳統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有著悠久的歷史,僅憑文學為依據,以比較《吉爾伽美甚》「泥板XI」中的洪水故事和創世紀故事還不夠。將每一個美索不達米亞故事都置於洪水傳統的歷史中,在與創世記相關的歷史,討論其相互依賴和優先次序,至關重要。因此,近來進行的研究,根據文獻背後的洪水傳統以作比較。他們假設在美索不達米亞傳統,和希伯來傳統,「基本敘述都是相同的」。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人類最早的文明
    圓筒印章美索不達米亞非常複雜的王朝神話時代:在出土的16塊《蘇美爾王表》中,記錄的內容都比較相似,在大洪水之前,「天(神)降王權」在五座城市交替統治,共有八個王居然統治了24萬多年。金杯美索不達米亞的創世神話天與地最初合在一起,是天神安帶走了天空,空氣神恩利爾帶走了大地,於是天與地就分開了。
  • 美索不達米亞:星佔學之源
    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 )一詞,源出希臘語,意為「河間之地」(兩河之間),指西亞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的兩河流域地區。這片土地今天基本上在伊拉克共和國境內。美索不達米亞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發源地之一。那種認為此地是人類文明共同源頭的觀點,現今固然已經沒有什麼市場,但是就星佔學這一具體事物而言,則美索不達米亞作為共同源頭的地位,看來在很大程度上至今還未能動搖。
  • 驀的世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人類最早的文明》
    圓筒印章美索不達米亞非常複雜的王朝神話時代:在出土的16塊《蘇美爾王表》中,記錄的內容都比較相似,在大洪水之前,「天(神)降王權」在五座城市交替統治,共有八個王居然統治了24萬多年。居魯士大帝青銅斧金杯美索不達米亞的創世神話天與地最初合在一起,是天神安帶走了天空,空氣神恩利爾帶走了大地,於是天與地就分開了。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就屬於前者,是其中一個及其燦爛輝煌的文明。今天,我會介紹一部分,但當然無法完全介紹完它,畢竟這是一個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幾近是世界上第一個文明—實際上還不確定,因為有一些文獻表現出埃及文明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同一時間誕生的。當然,仔細觀察便會發現,幾乎每一個文明都誕生在大河附近。這是因為,在那段時期,人們急需水,而只有住在河邊才能夠獲得足以支撐生活的水。
  • 美索不達米亞,黃金之初
    珠寶工匠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在蘇美爾人那裡,珠寶工匠的保護神是智慧神。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的珠寶行業裡,已經具有了名家、名品的概念。珠寶工匠的名字頻繁地出現在商業文件中。
  • 覺色---神奇的美索不達米亞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又稱兩河流域文明),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是指在兩河流域間的新月沃土(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所發展出來的文明,是西亞最早的文明。 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發展最早的地區,為世界發明了第一種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個城市,編制了第一種法律,發明了第一個制陶器的陶輪,制定了第一個七天的周期,第一個闡述了創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話。
  • 大洪水: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共同記憶
    迦勒底人敘述的大洪水神話時代與傳說時代的分界點是大洪水,口述傳統和文字記錄的分水嶺也是大洪水。在《創世記》第1~9章提到的世界在美索不達米亞的誕生,和第12章的迦南沙漠牧人的故事之間,《希伯來聖經》講述了諾亞、方舟和諾亞的後代的故事。
  • 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圈
    美索不達米亞最早的文明,可以上溯到距今六千年以前,在時間上早於埃及。蘇美爾人是兩河流域古文明的奠基者。然而他們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才定居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南部,並不是當地的土著。他們究竟來自何方?目前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還不能完善地予以說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蘇美爾人與那些居住在亞洲西南部的塞姆人不同。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藝術
    古巴比倫伊斯塔門復原圖這一個個文明擁有著固若金湯的城池,繁花似錦的文化,但它們地處歐亞大陸中央,而這裡似乎註定與戰亂無法分離,正是在這硝煙戰火中,美索不達米亞,這一個悲情的名字締造了人類文明奇蹟中一束絢麗綻放的鮮花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丨蘇美爾人創造的「起源文明」思想體現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指位於兩河流域地區的居民所形成和發展的古老文明,被古希臘人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意為「兩河之間的土地」,「兩河」即位於西南亞的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土地的鹽鹼化由於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潮汛是隨著亞美尼亞山脈冬季積雪的融化而來,在四六月泛濫,從農作物對水的需要的角度來說,對夏季作物來說太晚,冬季作物又太早。所以這裡的農業只能依靠灌溉。洪水定期泛濫、河床長期淤積,河水含有大量鹽分;長期灌溉,導致地下水位偏高,將鹽分帶到地表,使這裡的土地普遍鹽鹼化,從而十分貧瘠,導致農作物的種類十分少,產量也不高。
  • 西方藝術史 美索不達米亞
    在東部的小亞細亞平原上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自北向南匯入波斯灣,而夾在這兩條大河之間的地方,我們中國人一般稱為「兩河流域」或「河間地區」,但這裡更美麗和響亮的名字則是希臘人給它起的:「美索不達米亞」。美索不達米亞佔地很廣,大致相當於今天伊拉克的全境。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流經區域由於河水澆灌而成的肥沃土地使這裡成為了一個讓人夢寐以求的寶地。
  • 西亞古珠: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
    兩河流域文明又稱美索不達米亞文明(Mesopotamia  culture),是指在兩河流域間的新月沃土(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所發展出來的文明,是西亞最早的文明。主要由蘇美爾(Sumerian)、阿卡德、巴比倫、亞述等文明組成。
  • 西亞古珠-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
    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發展最早的地區,為世界發明了第一種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個城市,編制了第一種法律,發明了第一個制陶器的陶輪,制定了第一個七天的周期,第一個闡述了創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話。至今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遠古文字記載材料(泥版)。世界文明如果有一個起點,可能就是美索不達米亞。那是遠遠早於古埃及、古印度以及中國的文明。
  • 文明曙光——美索不達米亞
    他的將領塞琉古在繼業者戰爭後得到美索不達米亞,並以此為基礎建立的塞琉古帝國,統治了這個地區。並在前275年把巴比倫城的全部居民遷徙到塞琉西亞來取代巴比倫的政治、文化、經濟地位,導致巴比倫逐漸荒蕪。在前224年-651年的薩珊時期,美索不達米亞成為乾涸的陸地和沼澤,曾經輝煌的文明被沙塵所掩埋。隨著伊斯蘭王國的興起,人們遺忘了美索不達米亞的古文明。
  • 「文明的裡程碑,歷史的見證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繼承與創新
    植物採集階段的社會秩序是比較相對平等主義的,而在美索不達米亞人生活的時期,奴隸制度就已經產生了,而且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階級之間的差距。美索不達米亞的城邦時代在公元前兩千年結束,也許是因為乾旱或者是河道的改變導致了遊牧民族的大量入侵有關,這些入侵者開始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文明和都市,並開始蓬勃發展,與美索不達米亞城邦相似,他們同樣建造有屬於自己的廟宇、文字,以及神話故事。
  •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淺析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人類最早的文明大多起源於距今5000-6000年前,比如中國文明、古埃及文明、瑪雅文明等,其中有一個叫做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古巴比倫文明。和其他古老的文明一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給人類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歷史經驗和文明遺傳,其對後來其他文明的影響不可磨滅,並且至今仍然在影響著世界歷史發展進程。
  • 巴比倫人與猶太人的創世神話
    「神話不是歷史,但從本質上來說,神話也是真實的歷史。因此, 神話故事也是歷史研究所需要的一種重要歷史素材。世界上各個民族都創作了自己的神話,這些神話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創世神話、自然神話、始祖神話和英雄神話等。其中,創世是諸種神話類型中最普遍、最重要以及所含歷史文化信息最多的神話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