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2021年阿拉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再評估工作和促進地質公園地學旅遊發展,地質公園管理局邀請地質公園技術支撐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田明中專家團隊和寧夏地質調查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成,於2020年11月7日-12日,對賀蘭山西坡的地質歷史、地層層序、古生物化石和構造遺蹟進行全面考察。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以沙漠、戈壁地質景觀為主,是世界上唯一系統而完整展示風力地質作用過程和以沙漠地質遺蹟為主體的世界地質公園。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的區域包含中國西北地區重要地理界線的賀蘭山,賀蘭山的西側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賀蘭山脈南北綿延200多公裡,東西寬約30公裡,海拔2000-3000米,是我國河流外流區與內流區的分水嶺,也是季風氣候和非季風氣候的分界線,還是我國草原與荒漠的分界線。賀蘭山發育自太古界以來的完整地層序列,記錄了近21億年的地球演化歷史。
本次野外考察工作的重點是全面釐清賀蘭山地區地層層序、地質歷史以及主要的構造演化特徵,選擇2-3條適合於開展野外研學旅行的線路。
考察期間,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還同時邀請了姊妹公園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一同參加野外考察和研討。雙方在考察過程中,共同對世界地質公園的建設理念、公園評估、公園建設、隊伍建設等方面交換了意見,真正的使得雙方在地質公園未來建設和發展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溝通和交流。
【來源:阿拉善盟林業和草原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