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港迎來第一艘兩岸海運直航船舶

2020-12-15 杭州日報

  本報訊(記者 周璐彥 通訊員 丁輝)昨天上午10時左右,臺灣協榮航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協榮11號」靠泊乍浦港一期碼頭,嘉興港迎來了第一艘兩岸海運直航船舶。繼上海港、寧波港等國內大港之後,從此嘉興港也結束了對臺貿易「貨通船不通」的歷史。

  3月29日上午8時左右,內載有3011.19噸PTA(精對苯二甲酸)的「協榮11號」從臺灣臺中港出發,僅用了37小時30分鐘就抵達了嘉興港。

  嘉興港是整個杭州灣地區化工原材料進出口的重要中轉港,每年有10多萬噸PTA從臺灣運抵嘉興港,再輾轉至紹興、杭州、湖州等工業重區。

  此前,這些化工原料有著典型的「繞圈曲折性」路徑,或去日本石垣港繞圈,或取道香港,才能從臺灣抵達嘉興港。金融危機下,這一交通「破冰」之舉,為嘉興及周邊地區的對臺貿易帶來一絲曙光。

  業內人士稱,隨著杭嘉共建的糧食碼頭的推進、杭嘉湖平原實現「海河聯運」的杭平申航道的建設……與嘉興聯繫越來越緊密的杭州都市經濟圈也將在嘉興港的輻射下共享「直航」帶來的利好。

  據悉,臺灣臺中港「繞航運輸」到嘉興港的海上運輸距離約500海裡,而直航後,兩地的海上運輸距離縮短為350海裡左右。嘉興外輪代理有限公司船務部經理朱成方算了一筆帳,直航可以省掉兩天的船舶租金,燃油量可減少20噸,繞航到石垣島換單費1500美元也不需再交,僅這3項就比以前少花費1.83萬美元。

  目前,僅嘉興地區就有逾1100家臺資企業,以1.83萬美元的運費降低值來看是一個較大的利潤空間。

  但是,嘉興港務管理局港政管理處處長張保林卻沒有盲目樂觀,他預計,近期臺灣直航來禾的船隻並不會很多。「嘉興港並不是一個大港,目前以散貨運輸為主。一個現實情況是,直航的船隻在交通運輸部報批後,還需在當地海事部門申請,沒有定期航線的散貨船申請的情況還不普遍。」

  雖然,眼下嘉興港的「直航」效應並不明顯,但是,張對直航這一利好政策對嘉興港及杭州灣地區對臺貿易的發展長期看好。「目前,嘉興港的貨櫃主要通過內支線借道寧波港出口,直航將助推嘉興港成長。嘉興港開闢對臺貨櫃專線之後,將會進一步帶動杭湖嘉紹地區的對臺貿易。」

  去年12月底,杭州灣地區另一大港——寧波港已率先與臺灣實現了海運直航。此前,制約寧波港拓展兩岸貨櫃吞吐量的物流成本因素也已開始「融冰」。由於兩岸往來船舶無須再彎靠琉球石垣島,可節省的除了15%至30%的運輸成本外,還有籤證費,若以每年4000航次計算,一年可節省12億元。

  記者從寧波港集團獲悉,目前,臺灣直航進入寧波港的貨物每月約為1萬標箱。這個數字雖然僅佔寧波港貨櫃進出口量的1%,但是,寧波地區,包括了臺塑、奇美等在內的2000多家臺資企業仍舊感到陣陣暖意,在甬的臺商認為直航為回暖航運市場增添了信心。

  作為印證的是,細心的市民發現在寧波、杭州等地的超市裡,來自臺灣的水果越來越多了。「原材料與水果是臺灣輸往寧波港的主要貨種,直航縮短運輸時間與成本後,對保鮮期要求較高的臺灣水果帶來的影響較為明顯。」寧波港集團相關負責人林朝軍說。

  在直航的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嘉興港與寧波港相關負責人共同提及的一個問題是,當下,不僅需要回暖航運市場,更需要培育需求市場。

相關焦點

  • 天津港迎來首艘由臺灣出發的兩岸海運直航船舶
    新華社天津12月19日電(記者劉元旭 孟華)19日10時30分,隨著響亮的汽笛長鳴聲,兩岸實現海運直航後首艘由臺灣出發直航大陸的貨輪「立敏輪」,抵達天津港(600717,股吧)五洲國際貨櫃碼頭。  據了解,「立敏輪」為臺灣長榮海運公司旗下所屬貨櫃貨船,最多可裝載1164個標準貨櫃。15日海峽兩岸正式啟動海上和空中直航,「立敏輪」於當日10時15分從高雄港起航駛往天津。  「我在開航前,激動和緊張得三天都沒有睡好覺。」作為兩岸海上直航破冰鳴笛「第一人」,「立敏輪」船長陳信良說:「直接"三通"圓了兩岸民眾期盼已久的夢。
  • 兩岸海運直航基隆港啟航
    新華網臺灣基隆12月15日電(記者陳斌華)「嗚——」隨著汽笛齊聲長鳴,臺灣萬海航運「明春輪」、陽明海運「宇明輪」、臺灣航業「桃園輪」和福建華榮航運「康平輪」等4艘船舶,緩緩駛離基隆港。港口西岸的觀禮人群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空中氣球和彩帶漫天飄舞。
  • 大陸直航臺灣船舶已有9艘順利抵達臺灣港口
    新華網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茆雷磊)記者16日從交通運輸部獲悉,截至16日15時,兩岸海運直航首日從大陸啟航的船舶中,已有9艘順利抵達臺灣各目的港。   據交通運輸部臺辦主任李建生介紹,15日兩岸共有13家公司的20艘船舶參與實施了兩岸海運直航首航。
  • 兩岸海運直航「繞彎取直」促海運成本大減
    [ 對於兩岸直航所帶來的商機,嗅覺靈敏的寧波水運企業早已開始著手謀劃。據了解,寧波銀星海運有限公司已經計劃擇機開通瀝青船走臺灣航線拉貨 ]    兩岸海運直航昨天首次啟動。《第一財經日報》獲悉,海運直航因「繞彎取直」後將節省大量的燃油成本,為中小航運企業開闢了新的市場,不過大型航運企業則認為這一市場需求不足。
  • 交通運輸部:大陸直航臺灣船舶已有9艘順利到港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 茆雷磊)記者16日從交通運輸部獲悉,截至16日15時,兩岸海運直航首日從大陸啟航的船舶中,已有9艘順利抵達臺灣各目的港。    據交通運輸部臺辦主任李建生介紹,15日兩岸共有13家公司的20艘船舶參與實施了兩岸海運直航首航。
  • 常熟港兩岸直航船舶進出港超50艘次
    截止至2012年11月30日,常熟港兩岸直航船舶進出港達51艘次,其中經第三地兩岸直航船舶3艘次;兩岸直航船舶貨物裝卸量達12.69萬噸,其中經第三地兩岸直航船舶進出港裝卸貨物3937噸。常熟港作為首批對臺直航港口之一,隨著海峽兩岸經濟合作往來的日益密切,兩岸海上貨物運輸量也迅速增加。今年以來,常熟海事處為保證兩岸直航船舶「進出安全、快進快出」,秉承嚴格監管,認真履職的理念,採取多項措施保障直航船舶運輸安全暢通。
  • 臺灣海峽兩岸直航船舶首次靠抵浙江轄區
    一月七日下午十四時三十分,隨著「臺塑四號」輪緩緩靠上寧波北侖化工碼頭,寧波港迎來了海峽兩岸開通直航後的首艘船舶。據了解,這也是兩岸直航後首艘船舶抵達浙江轄區。    「臺塑四號」輪載重量三點五萬噸,總長一百七十四點九米,型寬三十米,航速十四節,本航次從臺灣麥寮裝運一萬九千噸化工原料駛往北侖化工碼頭卸貨。
  • 江蘇十二港兩岸海運直航船超六百艘次
    江蘇十二港兩岸海運直航船超六百艘次 2009年12月16日 09:1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江蘇:太倉港兩岸直航進出港船舶145艘次同比增46%
    江蘇:太倉港兩岸直航進出港船舶145艘次同比增46%   中國臺灣網12月17日太倉消息 今年以來,江蘇太倉港兩岸直航散貨運輸呈常態化,貨運量大幅增加。截至12月15日,今年太倉港兩岸直航進出港船舶145艘次,完成貨物吞吐量455338噸,同比分別增長46%和80%。  今年12月15日是太倉港與臺灣直航兩周年紀念日。
  • 臺灣海峽兩岸海上直航一年
    人民網北京12月28日電 (記者嚴冰)交通運輸部臺辦主任宋德星今天受權宣布大陸方面最新制定的進一步促進兩岸海上直航的三項政策措施,並就臺灣海峽兩岸海上直航一年來的情況介紹說,直航一年來,兩岸共批准了160餘艘船舶從事兩岸海上直航運輸,同時還批准了1400多個單航次運輸。
  • 關於兩岸直航中飛機、船舶的旗、證問題
    (二)關於兩岸直航中飛機、船舶的旗、證問題。  兩岸空運、海運業界在多年的交流中已就兩岸空中、海上直航中飛機、船舶的旗、證等問題,取得相當的共識,兩岸空運、海運也有成功的實踐,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可供遵循的依據。  在空中通航方面。
  • 交通部解讀海運直航《公告》和《暫行辦法》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二日電 (記者路梅)交通運輸部臺辦副主任李建生今天接受記者採訪,解讀剛剛發布的《關於臺灣海峽兩岸間海上直航實施事項的公告》和《臺灣海峽兩岸直航船舶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李建生表示,今年十一月四日《海峽兩岸海運協議》籤署以後,交通運輸部為協議順利實施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 兩岸首批直航船舶"新煙臺"號返抵洋山港
    東方網通訊員姚佳麒、宋博12月20日報導:12月19日晚上9時,滿載貨櫃的兩岸首批直航船,中國海運所屬「新煙臺」輪駛入洋山深水港,安全靠泊在在洋山港三期碼頭。這是繼12月15日滬臺實現海運直航後,上海港迎來的首艘返航貨輪。經洋山邊檢、海關、海事、國檢等部門人員聯合登輪查驗後,「新煙臺」開始在港口卸貨作業。
  • 臺當局2月10日起暫停兩岸海運客運直航
    臺當局2月10日起暫停兩岸海運客運直航 2020年02月08日 11:4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2月8日訊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臺灣陸委會今天(8日)早上出席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宣布,2月10日起,暫停兩岸海運客運直航航線及航班,視疫情狀況再評估復航,相關機關將儘速完成暫停兩岸海運客運直航之相關準備。
  • 交通部公布兩岸直航船舶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海船舶[2008]597號  2008年12月12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障人命及財產安全,防止船舶汙染水域,促進海峽兩岸經貿交流,便利人員往來,依據《海峽兩岸海運協議》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航海慣例,制定本辦法。
  • 長榮海運將訂造超10艘大型貨櫃船舶
    SeaIntelligence 在對馬士基(Maersk)、地中海航運MSC、中遠海運、達飛輪船(CMA CGM)、赫伯羅特 Hapag-Lloyd、長榮海運(Evergreen)、陽明海運(Yang Ming)、現代商船HMM和ONE等幾家全球最大貨櫃航運公司的運力噸位構成進行前後比較後得出的該結論——定期租船租進的船舶運力在全球最大貨櫃公司的船隊中所佔比例正變得越來越大。
  • 兩岸「三通」今日全面啟動 四貨輪上午離廈直航臺灣
    今日上午四艘貨輪將從廈門出發,直赴高雄、臺中、基隆三港,上午9時廈航MF885航班也將從杭州蕭山機場滿載起航,直飛臺北松山機場。  【海】  針對海峽兩岸海運直航,廈門海事局昨日表示,其在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外,還將推出一系列措施促進海運直航。
  • 兩岸海上直航首航儀式在上海洋山港舉行
    中國臺灣網 張弛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15日消息  今天上午10點30分許,兩岸海運直航上海航點首航儀式在上海洋山港舉行。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上海市長韓正,國臺辦常務副主任鄭立中以及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等人出席。  據悉,12月15日上午11時許,作為洋山港首日海運直航的中遠集團的「遠河」輪和中海集團的「新非洲」輪將從上海洋山港出發直航臺灣。
  • 兩岸直航船舶「體檢」還要查燃油
    春運第一日,兩岸直航客滾船「中遠之星」迎來新年「體檢」。1月10日下午,廈門鷺江海事處執法人員對「中遠之星」輪進行船舶現場檢查和燃油快速檢測,保障海峽兩岸客滾直航航線在春運期間安全運營。「中遠之星」是一艘運營海峽兩岸海上客貨運直航的大型客滾輪,每周二從廈門直航臺中、每周四從廈門直航基隆,多是「夕發朝至」,便捷且票價低廉,被乘客稱為兩岸間的「小郵輪」。督查過程中,廈門鷺江海事處執法人員詳細檢查了船舶安全自查清單、車輛系固綁紮、消防救生設備設施、應急通道及有關應急措施、水密門安全操作等,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並要求限期糾正。
  • 明日起,臺灣暫停兩岸海運客運,但貨運正常
    臺灣省昨日宣布,自2月10日起暫停兩岸海運客運直航航線及航班,視疫情狀況再評估復航。這是兩岸海運直航自2008年開通以來,首度暫停客運航班。 但兩岸海運貨運直航及小三通貨船未受到影響,仍可進行正常通航。 目前航行兩岸海運直航的船舶包括:麗娜輪、海峽號及中遠之星。臺中港務分公司表示,這次暫停兩岸海運客運直航,每周三臺中與廈門對開的「中遠之星」號正好要在2月16日至3月5日期間進行檢修;與福建平潭對開的「海峽號」,也在2月12日至3月5日進行檢修,因此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