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網記者 翁海霞
海都網訊 到東街口冰廳美美地吃上可口的冰棒、汽水,就像如今到星級賓館瀟灑走一朝;到當年大名鼎鼎的時粿店,來份蠣餅、蝦酥、鍋邊,就是一天最理想的開始;更不用提榕城酒家的荔枝肉和廣東酒家粵菜。昨日,海都網曬出了不少70後印象深刻的福州餐廳後,又有不少網友和博友向@海峽都市報投稿,說出了自己印象中老福州餐館的那些點滴。
東街口冰廳:瀟灑走一回
上世紀70年代後期,東街口冰廳就在東街口鬧市開業,許多年輕人都以到東街口冰廳消費作為時尚的象徵,炎炎夏日時,到東街口冰廳瀟灑地、美美地吃上可口的冰棒、汽水、冰淇淋、刨冰、牛奶、花生湯等,就如同今天到星級賓館消費瀟灑走一回。改革開放後,東街口冰廳開始引進粵式飲茶、廣式月餅等,也是從這以後,蓮蓉雙黃高檔廣式月餅在福州站住了腳跟,大行其道流行至今。
「記得以前老媽要是有空,就會帶我坐4~5站的公交車,到東街口去,我有個親戚在冰廳上班,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吃。」網友「piaopiao06」說。「無論孩子還是約會的男女,沒有不去東街口冰廳的。」網友「羅羅星」說。郭風《說福州風味小吃》一文中,提到當年東街口冰廳吃飯,點了16道菜,除了美國進口罐頭水果「什果水蜜桃」,其餘都是道地的福州地方風味小吃。
1994年4月,因舊城改造需要,東街口鐘樓被拆除,東街口冰廳搬至八一七北路101號(原聚春園菜館)繼續經營,並易名為「美食園餐廳」。
時粿店:榕城小吃大家
早年,時粿店可以說是福州風味小吃的總匯,蠣餅、蝦酥、韭菜酥、白糖粿、安南粿、馬耳、碗糕、井糕、米孟糕、菜頭粿、芋粿、肉丸、紅糖粿、菠菠粿等等。其中較為出名的老店號有三成炳時粿店、福州老城西部有個叫渡雞口的十字路口處西信義時粿店。
三成炳時粿店創辦於清末民初,位於八一七南路62號,也就是現中亭街,主營的四時時粿,精料精製、品種多樣,滷麵、壽邁亦是該店品牌。1956年公私合營,增加了飯菜品種。1993年10月改為三成炳商場,1999年因中亭街改建拆遷。
西信義時粿店創辦於上個世紀30年代末,經常供應的品種有油時、鼎邊糊、糯米丸、卷煎、馬蛋、蝦酥、蠣餅、芋粿、米孟糕、紅糖粿等數十款,尤以鼎邊糊和粉絲湯最為出名。上世紀70年代,該店與多家店合併,西信義從此關門。
榕城酒家:大廚培訓基地
榕城酒家,前身叫實驗飯店,以經營傳統閩菜為主,供應的各色菜餚有200多種,其中最有特色的有當歸甲魚、紅燒天苔等10多種。同時這曾經也是福州市飲食公司烹飪技術培訓班的學習基地,當時知名大廚幾乎都在此授過課,如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佛跳牆技藝第七代傳人羅世偉也曾在培訓班中學習。
1980年,實驗飯店遷至位於東街口鐘樓,差不多是現在東方百貨的位置。1983年,實驗飯店改名「榕城酒家」,幾乎與同時代的上海西餐廳、東街口冰廳齊名。
廣東酒家:粵菜先行者
廣東酒家是將原「安泰樓菜館」改建裝修後於1985年10月開業,是當時福州最早、最出名的正宗粵菜餐館,其中咕嚕肉、烤乳豬、東姜鹽焗雞等都是顧客常點的菜餚。每到飯點,該酒家都是顧客滿滿,這兒也是當時福州人吃廣東菜必選之處。1997年8月,廣東酒家因舊城改造拆除終止營業,2000年9月重新開張。
福州當年有哪些讓你難忘的老店,又有哪些讓你難忘的兒時美味,歡迎@海峽都市報與大家分享你和他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