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一提到西式快餐,人們最常想起的肯定是肯德基和麥當勞。憑藉著幾十年的本土經營,這兩大西式快餐巨頭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是不言而喻。但同是美國快餐巨頭,僅次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漢堡王就沒有這個好運氣了。
當肯德基和麥當勞在中國大火的時候,漢堡王還依然掙扎在生死邊緣,輾轉於各個金主之間。也就是碰到了現今的金主,漢堡王才擺脫了流離失所、動蕩不安的慘狀迎來了一個較為光明的前途。
已65歲高齡的漢堡王去年在全球開出了1000家門店,超過了麥當勞的600家,平均銷售量也增長到30%。可見漢堡王的成長潛力也是不低的,只是在前幾十年的時間裡沒有遇到對的人。
秒殺巨無霸的新手
1954年受美國人愛吃漢堡的啟發,詹姆士·麥克拉摩及大衛·艾傑敦在美國佛羅裡達州邁阿密開了第一家專做漢堡的漢堡王餐廳。要知道漢堡王開業時,麥當勞的巨無霸漢堡已在市場上賣得極好,想要超越麥當勞幾乎是不太可能的。
新手上路的漢堡王也沒那麼大的野心要立馬就超越麥當勞,當時的它只想著與麥當勞看齊。可出乎意料的是詹姆士·麥克拉摩研製出來的可隨意加料的火烤牛肉漢堡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廣大好評,甚至秒殺了麥當勞的巨無霸,成為大漢堡中的王者。
雖然兩位創始人詹姆士·麥克拉摩及大衛·艾傑敦在產品上有所突破,做出了不錯的成績。但在管理經營上卻沒有什麼天賦,漢堡王新開的分店幾乎是看不到任何希望。
在這樣的情況下,詹姆士·麥克拉摩及大衛·艾傑敦不得不開始尋找外援。哪曾想這一開頭就沒剎住,漢堡王經歷了五次被賣,慘遭拋棄的悲慘「人生」。
幾經易手終覓得金主良人
漢堡王第一次經手的是個富商。在詹姆士·麥克拉摩及大衛·艾傑敦還在的情況下,它的日子還算是蒸蒸日上,比之麥當勞也不算差太遠。但自1967年與皮爾斯百利合併後,漢堡王開始走向了更曲折蜿蜒的發展道路。
沒有資金支持的它停滯了生長步伐,同行業的快餐品牌卻在這時候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被落下的漢堡王失去了發展先機,更不幸的是皮爾斯百利還嫌棄漢堡王拖累了自己的業績,最終選擇放逐了它。
被放逐後的漢堡王又經歷了兩任買主,雖然在這期間漢堡王也完成了一次逆襲,跑到行業前列與麥當勞分庭抗禮。但可惜的是因金主爸爸的不給力,漢堡王也沒能逆襲到最後。好在最終它遇到了自己的金主良人3G資本,空降下CEO施瓦茨帶領漢堡王完成了一次絕地重生。
2012年在3G資本的操持下,漢堡王重新上市。此時的它已經在全球開出了上萬家門店,發展到今天,漢堡王的門店規模更是超過2萬家。其開店和銷量增長速度更是遠遠地超過了麥當勞,假以時日,也許漢堡王想要超越麥當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古語有云,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從漢堡王與麥當勞的發展歷史對比中,我們也能清楚地認知到很多時候並不是你本身的潛力不夠或是太無能,而是在你前面領航的那個人不夠用心,也不得其法。可見遇到一個靠譜的領導者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