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極定位·快餐產業研究中心
東極定位產業研究中心,由東極定位戰略專家組成,致力於運用戰略定位理論,結合多年實戰經驗,深度研究產業規律,駕馭競爭格局,為中國打造更多強勢民族品牌。本文是東極產業研究中心的第23篇文章。
在國內提起西式快餐,大家想到的就是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但是有一家不起眼的快餐品牌,在全球卻做的風生水起,這家快餐企業就是賽百SUBWAY。賽百味起源於美國,在全球112個國家擁有4.5萬家門店,遠超麥當勞(3.7萬家)和肯德基(1.5萬家),是全球最大的三明治快餐連鎖店,也是門店數量第一的世界級快餐品牌。
在1965年時,賽百味還只是一個街邊快餐店,看上去與眾多餐飲店並沒有多大差別,那麼它是如何進行戰略布局,把「不起眼的三明治」做成全球第一的呢?
在我們看來,賽百味的成功主要是圍繞這6點展開的,即:避開紅海市場、界定戰略定位、落實消費體驗、搶佔顧客心智、重視門店開拓、成為品類專家與領導者。下面我們將詳細分析每一點背後的邏輯和方法論,帶大家學習賽百味打造品牌的方法。
一、避開紅海市場,做到先勝而後求戰
我們在判斷一個企業未來的發展規模時,經常會研究他所在的行業規模、行業集中度、競爭情況等。當行業規模巨大且缺少領導品牌時,留給企業的機會就非常多,企業家如果抓住機遇,選擇正確的戰略定位,進行戰略布局,就很有可能成為行業內數一數二的品牌。
回看當時賽百味所處的商業環境,在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人們常吃的三大主食分別是漢堡、披薩、三明治。漢堡和披薩行業有麥當勞、必勝客等企業攻城略地,競爭非常激烈,而三明治行業在當時正處於發展的初期,還未有一家強勢的品牌出現。
我們常說「選擇大於努力」,賽百味在業務選擇時,避開了漢堡、披薩這兩個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而是選擇了三明治,這個市場規模巨大、競爭相對較弱、蘊含成為巨頭機會的藍海市場。正是這一選擇,才使得賽百味有機會成為鼎立麥當勞、必勝客的快餐企業,在戰略上達到了「先勝而後求戰」的目的。
二、圍繞競爭對手,界定戰略定位
避開紅海市場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面對麥當勞、必勝客這類強大的競爭對手,賽百味若想實現突圍,將三明治超過漢堡、披薩,成為顧客消費的第一選擇,必選要給顧客一個選擇自己而非競爭對手的理由。
麥當勞的漢堡,必勝客的披薩雖然好吃,但是由於其高脂肪、高熱量、易致胖等特點,被大眾稱為不健康的食品。健康化作為一個新的飲食理念,正在蓬勃發展,並且在未來勢不可擋。
機敏的賽百味洞察到未來人們對快餐健康化、低脂化的需求,並且「健康、低脂」正是麥當勞和必勝客無法改變的結構性弱點。經過慎重調研,賽百味將「健康的三明治快餐」作為自己的定位方向,與競爭對手區隔開來,形成自己的差異化優勢。
三、將定位嵌入運營,用體驗夯實優勢
我們在幫助企業做定位諮詢的過程發現,僅僅找到戰略定位,並不能幫助企業構建出自己的護城河,企業還需要將戰略定位融入日常的運營當中,僅僅停留在廣告端,而沒有進入運營端,那麼戰略定位也就是一句空話。
賽百味在確立「健康的三明治快餐」作為戰略定位之後,就圍繞定位進行了運營升級,包括將所有菜品升級為綠色食品、標註每個產品的熱量、為每個三明治添加更多的蔬菜、研發粗纖維助消化的麵包、設計出可以瘦身的組合套餐、門店裝修以綠色為主等等。
通過一系列的迭代與升級,賽百味將戰略定位落到實處,並圍繞「健康」打造了系列的顧客體驗,去夯實了自己的戰略定位。
四、與時間進行賽跑,全力搶佔顧客心智
對於戰場來說,機會總是稍縱即逝,若想實現戰爭的勝利,必須抓住每一次可能存在的機會,並且在機會面前,全力以赴,在競爭對手還未反應過來之時,將其徹底的拿下。
「健康的三明治快餐」對於賽百味來說是機會,對於其他企業來說也是機會,僅僅洞察到機會還不足以讓賽百味做到全球第一。迅速的搶佔機會,擁有「健康的快餐」這一顧客心智,才是重中之重。
賽百味在推出健康快餐的理念之後,不斷地增加品牌傳播,在媒體端大力宣傳「7種賽百味三明治,脂肪含量低於6克」這一廣告語。快速和大量的品牌推廣,為賽百味帶來了意外的驚喜,1967年,一位深受肥胖困擾的顧客Jared Fogle,在食用賽百味減脂套餐後,竟然在一年的時間內,瘦了91kg。
這一新聞被各大媒體爭相報導,一時間在美國引起轟動。賽百味順勢抓住此次事件,並將其放大,通過聘請Jared Fogle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請他圍繞全美國進行演講,來宣傳賽百味的健康理念。
真人真事,外加數十家媒體的報導,徹底引爆了賽百味,「7種賽百味三明治,脂肪含量低於6克」的廣告語在美國隨處可見,賽百味也因此迎來了黃金的發展時期。
五、重視門店開拓,將其上升為戰略動作
在黃金髮展時期,餐飲企業若想快速提升營收規模、擴大競爭力和影響力,在經營成熟的情況下,最好的選擇就是擴大門店數量。門店數量是承接顧客需求、形成廣泛影響力、壓制競爭對手、提高市場佔有率的重中之重。
同時若想達到快速擴張的目的,必須將門店開拓上升到企業的戰略層面,企業才會特別重視,此時企業的運營、布局、KPI、管理等,要全部圍繞門店擴張進行架構,才能保障擴張的順利進行。
賽百味的創始人DeLuca,性格雷厲風行,且目標遠大,主張「大幹快上」,其將開拓門店,上升為企業的戰略動作。在賽百味第一家店起步之時,就已經開始籌備如何將其擴張至32家連鎖店,當分店數量達到200家時,就對外公布未來門店數量要達到5000家。
對門店數量的重視,讓賽百味的影響力和實力以幾何倍數擴大,最終在2010年,賽百味以33749家的分店成績,一舉超過麥當勞成為全世界最大連鎖快餐。
六、五十五年專注三明治,
成為品類專家與領導者
在企業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如果一家企業要成為領導者,必須要加強戰略集中度,在主航道上,集中精力打殲滅戰,形成絕對的優勢。
賽百味從創始至今,都沒有盲目選擇擴展業務邊界,而是聚焦於三明治品類,然後圍繞三明治,搭配沙拉、飲料等副食,以此豐富顧客的就餐體驗。
為了讓三明治更新鮮,賽百味所有的分店每天都現場烘烤自己的麵包,並在顧客的面前現場製作三明治。同時賽百味在三明治的口味上進行創新,工作人員可以根據顧客的不同需求,組合搭配出超過5000種的個性三明治。
55年的專注,使賽百味有時間和精力打透三明治市場,在國外提到三明治,很多顧客想到的第一個品牌就是賽百味。正是這種持久的專注,幫助賽百味在顧客心智中佔有一席之位,成為行業的專家與領導品牌,贏得了大眾消費者的選擇。
結 語
從賽百味55年的發展史中可以看出,一個偉大品牌的成功,背後一定是精密的戰略布局,從一開始在定位上區隔競爭對手,再到將定位嵌入運營,鋪入顧客心智,最後到抓住市場機遇,大力開拓門店,這一系列的動作最終使賽百味成為了全球門店數量第一的快餐企業。
有些讀者可能會好奇,賽百味如何管理這門店數量龐大的餐飲帝國,背後有哪些值得借鑑的地方呢?對於這一問題,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進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