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寧湟水河畔來了一群「稀客」……
隨著青海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和提升越來越多的鳥類成為這裡的常客「熊貓鴨」現身西寧湟水河畔▼>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雄鳥體羽以黑白色為主眼周、枕部、背均為黑色腰和尾灰色,兩翅灰黑色因為看起來跟大熊貓有相似之處
-
中國燕麥之鄉——青海湟中
湟水由西向東橫貫區境中部,大南川、西納川、雲谷川等十四條河流呈扇形從南、西、北三面山區匯集湟水。土壤保肥性、供肥性、溼潤性、適耕性較好,適宜湟中燕麥的生長發育。湟中燕麥的發展及榮譽:湟中燕麥種植歷史悠久。
-
到湟水中遊 聆聽攻堅故事
故事,要從一條河流講起湟水---黃河上遊的最大支流,從青海省包呼圖山匯聚而下、沿達坂山和拉脊山之間的縱谷,一路逶迤向東,全長374公裡,流域面積3200多平方公裡,生命的力量不可遏制的噴薄於這片土地上。湟中縣,因為地處湟水中遊因而得名。
-
王祥奎:生命的風景——湟水 ——河湟文化系列之三
淡秀天然的河湟,一條河流——湟水,浩浩懷山,舒舒緩緩。微波漾漾,從河湟谷地層層山巒中汩汩滔滔而來,從河湟崢嶸歲月中奔湍而來,從河湟「輕鞭一揮芳徑去,漫聞花兒斷續長」的浪漫中奔放而來,又從「才過盤山渡口船,斜通一徑又前川」的煙霞中,帶著河湟夢洋洋匯入黃河中。「水繞山巒千萬重。」湟水環山,是古典河湟、文化河湟的一道旖旎景致,又是現代河湟、綠色河湟的一片綺麗風光。
-
我的扶貧故事 | 幸福像花兒一樣紅
到了3月,作為第一批搬遷者,我和大家一起搬到了離縣城10公裡的經濟開發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新家家具齊全,搬來的人們笑著相互打招呼,看上去就像綻放的花兒一樣! 搬出大山,不等於脫貧了。在我看來,大家要脫真貧真脫貧,過上幸福生活,還必須努力奮鬥,不僅是搬得出,還要穩得住、能致富。
-
南傘河畔公園冬櫻花盛開
冬櫻花盛開吸引無數遊人拍照。楊瑞雯 攝秘境邊關,大美鎮康。隆冬時節,鎮康縣南傘河畔公園上空除了讓人羨慕的藍天白雲,還有沿河兩岸那些悄然盛開的冬櫻花,市民們紛紛走出家門,賞花拍花,美麗的冬櫻花,為新春佳節來臨增添了許多喜慶的氛圍。
-
蘭州市城關區旅遊發展行業協會考察湟中景區
集獨創性、主題性、文化性、科技性於一身的西寧新華聯童夢樂園,為億萬少年兒童開啟了一場神秘歡樂的夢幻之旅自2015年來,通過鄉趣卡陽景區的開發建設,以旅遊產業助推卡陽村精準扶貧工作,卡陽從一個貧困的小山村蛻變成華麗的景區,
-
「花兒與少年」的真相淺說 (上)
(《花兒與「詩經·國風」》,見青海民研會《「少年」(花兒)論集》,1982年)。甘肅學者王沛認為,花兒的雛形期似在秦至南北朝時期,形成期在隋元時期,成熟期在明清時期(《大西北之魂中國花兒》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青海學者趙宗福《花兒通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載:明神宗萬曆年間曾任職河州的高洪,任職期間曾西遊湟水流域,寫下了《古鄯行吟》之二:「青柳垂絲夾野塘,農夫村女鋤田忙。
-
春暖花開,願每一朵花兒不被辜負,願每一朵花兒都能自由盛開!
櫻花素有「櫻花七日」之說,雖花期短暫,但盛開之時,花團錦簇,熱烈燦爛,凋零之日如雪落塵,寂靜無聲。這種驟然開放,卻又驟然離去的濃烈與灑脫,是花的風骨,也是生命應有的風骨。春來盛開的鮮花,大都以結果為目的,觀賞倒在其次。
-
靖州河畔櫻花盛開風景如畫
靖州河畔的櫻花次第盛開。紅網時刻2月26日訊(靖州站記者 龍俊霓)2月25日,湖南省靖州河畔的櫻花次第盛開,潔白如雪,整條河岸被櫻花裝點得分外迷人。河畔櫻花競相盛開,一團團,一簇簇,潔白如雪,浪漫至極,這些櫻桃花的花瓣是小小的五片,每朵花約有寸許,三朵五朵結成有柄的傘房狀,花蕊從芯裡抽出,均勻地排列著。
-
人間四月天,廈門的花兒為你盛開
小區圍牆上,不知道是哪位閩南阿嬤,種了好多火龍果,這會兒正在盛開潔白如玉的鮮花。火龍果原本就是仙人掌的同科,所以鮮花和仙人掌仙人球很像,又有點像曇花,盛開時非常漂亮!而且再過幾個月,還有清鮮的果子吃,還不快哉!偏橘紅的雞蛋花,在廈門的路邊也會經常看到。
-
【花兒臨夏 在河之州】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花兒曲令吧!
河州大令曲調高亢,音域開闊,旋律起伏跌宕,流行範圍和影響都很大,被譽為「花兒曲令之王」,屬於「長令」,音調委婉纏綿,情緒悲傷感慨,音域寬、襯詞較多。二、河州二令:是河州花兒最基本的曲令之一,屬於長調性令,其曲調與《河州大令》較接近,旋律細膩抒情,最流行於甘肅省的和政、廣河、康樂一帶,這一帶地區由於位於河州之南習慣上又被稱為「南鄉」,所以,有人也將其稱為《軟令》或《南鄉軟令》,襯詞用「好(耶)花兒」,或用上句末幾字重疊代替。
-
湟中:建檔立卡戶成為「生態」護林員
湟中:建檔立卡戶成為「生態」護林員 2020-04-13 14: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湟中區第四屆民間文化藝術節暨湟中暖鍋美食節舉行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朵海平報導) 8月13日,湟中區第四屆民間文化藝術節暨湟中暖鍋美食節在宗喀驛中心廣場舉行從4月份開始,該區相繼推出了「遇見湟中」文創大賽、新華聯童夢樂園夏秋季系列活動等釋放文化旅遊需求、激發文化旅遊消費潛力的一系列特色活動,截止目前,湟中接待旅遊人數及旅遊收入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成,區域旅遊市場進入全面復甦階段。
-
巢湖夏閣鎮:扶貧山櫻盛開「致富之花」
安徽網巢湖消息 陽春三月,天氣轉暖,巢湖市夏閣鎮三花公園扶貧產業園裡的650畝櫻花紛紛綻放,綴滿枝頭,滿樹爛漫的櫻花林,透出了一股甜美的氣息。玫瑰色、粉紅色的花朵,漫山遍野,如雲似霞,將元山深處裝扮得春意盎然,山坡被染為一片粉紅色。
-
湟水孕育千年的紅城寺到試點新村湟興段
該段位於位於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和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交接處的湟水河,因為旁邊有一個小型水電站,大量水被水電站導流走,顯得湟水河很小,其實湟水河是黃河上遊比較大且重要的支流,發源於青海省海晏縣境內的包呼圖山,流經青海省大通—達坂山與拉脊山之間的縱谷,為羽狀水系,在甘肅西固區和永靖縣交接的三江口流入黃河,全長374公裡,流域面積3200多平方公裡,湟水流域孕育出了燦爛的馬家窯
-
「我的扶貧故事」讓幸福之花全村盛開丨岑鞏縣客樓鎮土黃村人口...
起初,我對於如何做好群眾工作,如何將脫貧攻堅理論與群眾過上幸福生活有機銜接,甚是摸不著頭腦。第一次、第二次,通過多次跟著村幹部下到村民家中,我不斷學習、不斷去摸索群眾的想法,慢慢地融入了土黃村這個大家庭。 「感謝你,為我爭取民主低保救助資金,解決我的吃穿問題。」土黃村大麻衝組村民肖有發拉著我的手,對我說道。 肖有發今年70歲,家中無兒無女,因缺勞力進入脫貧系統。
-
【天水日報社公益廣告扶貧】白駝鎮梨灣村:幸福像花兒一樣綻放
如今的梨灣村,花椒產業園、特色養雞場及服裝加工扶貧車間已初見成效,水泥道路、自來水、衛生廁所、安全住房、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建設也得到較大提升。這個位置偏遠、回漢雜居的貧困村,在幹部群眾的一道努力下,產業有了、村莊美了、村民富了……
-
花兒 唐卡 堆繡……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系列展北京開展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系列展「青海西寧花兒與少年」本月在恭王府博物館開展。本次展示月活動以「河湟遺韻·西陲安寧」為策展主題,來自西寧湟中、湟源、大通的400餘件靜態非遺展品和8000餘件文創產品,全面展示西寧賢孝、青海花兒、湟中堆繡、湟中農民畫、河湟皮影、湟中陳家灘傳統木雕、湟源陳醋釀造技藝、河湟刺繡、宗喀唐卡等近3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