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座鋼橋,廣州第一座跨江大橋,兩次遭炸毀失去最重要功能

2020-12-21 帶著妮妮看世界

廣州出於我國南方的豐水區,降雨量十分豐富,境內流經的大大小小的河流多達1300多條,其中就包含珠江。珠江是我國的第二大河流,水域廣闊,支流眾多,廣州以珠江為界可分為珠江南和珠江北。在過去,珠江也是攔截江南和江北的「天塹」,兩岸溝通基本靠船隻擺渡,知道這裡建造了第一座跨江大橋——海珠橋。

海珠橋是廣州的第一座跨江大橋,於1929年開始規划動工,1933年正式建成通車。這座大橋是由德國設計師設計,美國的馬克敦公司承建,使用英國進口鋼材建造的,當時他們給這座橋的命名簡單粗暴,就是「珠江大鐵橋 」,建成後因為這座大橋臨近珠海中的海珠石,所以改名叫做海珠橋。海珠橋全長356.67米,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橋,海珠橋是我國第一座鋼橋,雖然不是出自中國設計師和建造師之手,但是在當時的建造意義和價值也是十分巨大的。

海珠大橋通車不久,中華大地遭受日軍的侵略,各地戰火紛起。1938年,日軍侵佔廣州,廣州城遭受日軍的轟炸侵襲。海珠橋本來是一座開合式的大橋,為了方便珠江上的大型船隻通過,但是在這次侵襲中,海珠橋的橋體開合器被震壞,連設備也被日軍搬走了。從那之後,海珠橋便不能在開合了,橋下只能通過小型船隻,雖然後來對海珠橋有過多次修繕,但是開合功能始終沒能得到修復。

1949年是中國解放戰爭的關鍵階段,國民黨敗退廣州時,對廣州進行了轟炸,海珠橋又一次遭難。這一次的災難順勢慘重,不僅海珠橋幾乎被徹底炸毀,周圍的房屋居民,以及當時橋上的行人死傷慘重。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對海珠橋進行了修繕重建,後期又進行了擴建。尤其是2012年,廣州隊這座已經79歲「高齡」的大橋進行了大手筆維修,耗時18個月,總投資近3億人民幣。這次大修主要是想恢復海珠橋最初的樣子,其中那些老舊的英國進口鋼材都換成了國產鋼材。

經過這次大修,海珠橋還可以為廣州人民服務50年左右,但是遺憾的是,海珠橋的開合功能還是沒有辦法修復。海珠橋見證了廣的發展歷史,雖然現在廣州有很多跨江、跨海大橋,但是海珠大橋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

相關焦點

  • 上海第一座跨江大橋,遊客總被繞暈,計程車司機卻很喜歡走
    上海第一座跨江大橋,遊客總被繞暈,計程車司機卻很喜歡走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國就有了「地基狂魔」的稱號,就拿橋梁方面來說,港珠澳大橋、北盤江大橋、四渡河大橋等,這次心心要說的是位於上海的第一座跨江大橋,遊客坐車行駛在這座大橋上,總是會被繞暈,然而計程車司機卻很喜歡。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廣州第一座跨江大橋,一覽珠江美景
    廣州市第一座跨越珠江的大橋海珠橋,是廣州珠江上靚麗的風景線,夜晚在燈光的照射下,好似金光閃閃,絢麗迷人。圖為海珠橋,與周圍的建築物構成美麗的夜景圖。小時候,住北京路,去海珠區少年宮學跳舞,每次都要經過海珠橋。
  • 長江上的第一座跨江大橋是哪座?你知道嗎?
    這一超級工程就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南京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是雙層式公路、鐵路兩用橋梁,也是我國長江上的第一座跨江大橋。當時耗資約3億人民幣,南京長江大橋上層的公路橋約長4.6公裡,行車道寬15米,兩側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雙軌複線鐵路橋長約6.8公裡,寬14米,橋下可通5000噸級輪船。
  • 中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通車僅89天就炸毀,創作者:此橋必復
    導語:中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通車僅89天就炸毀,創作者:此橋必復中華文化悠久而深遠,在教育、科技、醫學、建築等方面都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尤其是在建築方面造詣頗深,有些古代建築的橋梁依然使用至今,並完好無缺,而到了現代,我國雖有很多現代化的大橋,但很多都是由外國人建築的,如濟南黃河大橋是德國人造的,松花江大橋是俄國人造的...本期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國第一座自主建造的現代化大橋:通車僅89天就炸毀,創作者:此橋必復。
  • 民國專家茅以升,修建了我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晚年的結局如何?
    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他主持修建了錢塘江大橋以及武漢長江大橋等著名大橋,尤其是錢塘江大橋更是茅以升的代表作,這座大橋也讓他名留青史。茅以升出生於1896年,他是江蘇鎮江人,他在歷史上最主要的貢獻就是主持修建了中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關於茅以升的童年經歷,小學課本有一個故事:茅以升小時候過端午節,很多人擠在橋上看龍舟比賽,最終壓塌了這座橋,淹死了很多人。這讓童年的茅以升發誓要建造一座堅固的橋,之後茅以升用功讀書,終於成為著名的橋梁專家。
  • 南寧第一座跨江公路大橋,風風雨雨幾十載,卻每年都有悲劇發生
    南寧第一座跨江公路大橋,風風雨雨幾十載,卻每年都有悲劇發生。說起邕江上的大橋,現在已經是多到掰手指數都數不完了。二十多差不多三十座那麼多,有邕江大橋、永和橋、白沙橋、葫蘆鼎大橋、青川橋、青山大橋、南寧大橋……在這麼多橋當中,最老的是邕江大橋,它是南寧乃至廣西第一座跨江公路大橋。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老南寧口中的「一橋」。邕江大橋1964年7月正式通車。在此之前想要從江南去到江北,或者從江北過到江南,只能坐擺渡船。通車後邕江大橋一直是南寧市江南江北的主要交通通道。
  • 廣西將添「世界第一跨江大橋」,就在這座城市
    廣西將添「世界第一跨江大橋」,就在這座城市說起中國近幾十年來的發展,相信大家也都有目共睹,尤其是在交通基礎建設方面,都又餓翻天覆地的改變,還因此被外媒們稱之為是「基建狂魔」,可見中國基建的實力。而說起交通建設,橋梁建設是不得不提,由於我國地形多樣,這也造就了我國的橋梁建設技術處於世界前列,常常還打破世界紀錄。
  • ...來找一找你的記憶 第一座跨江公路大橋 第一座市區人行天橋 第...
    如今重慶的立體交通成為攝影師鏡頭裡靚麗的風景  重慶第一座跨江公路大橋帶給大家哪些便利,重慶第一條名小吃街在哪裡……昨日,由重慶日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主辦,龍湖集團協辦,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地方史研究會支持的
  • 南寧6座非常特別的跨江大橋,第1座歷史悠久,第6座最漂亮
    南寧6座非常特別的跨江大橋,第1座歷史悠久,第6座最漂亮。邕江,大家都挺熟,從南寧市區的西鄉塘區宋村到橫縣六景鎮道莊村,一共130多公裡。可是邕江上的大橋,你知道有多少座嗎?我們一起來數一下,光是主城區之間的跨江大橋就有19座那麼多。19座真正能體驗完的人少之又少。今天我主要盤點最特別的6座,每一座都是一道風景,每一座都有它自己的故事。第1座——邕江大橋邕江大橋,在南寧俗稱「一橋」。
  • 他是中國現代橋梁之父,造出中國第一座現代大橋,卻被迫親手炸毀
    西方的建築技術傳到中國以後,一些建築大師開始為中國設計中國自己的現代化大橋,中國幅員遼闊,多大江大河,從前長江之類的大江是中國天然的天塹,雖然在戰略上具有一定的防禦意義,同時也阻礙了兩岸的經濟文化往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橋梁事業飛速發展,談到中國現代橋梁,必須要談到一位偉大的橋梁建築大師。
  • 鴨綠江上實際有兩座戰爭遺蹟「斷橋」還有幾座跨江大橋在哪裡
    不妨簡要說說這些江橋,與大家分享:@丹東鴨綠江大橋位於遼寧省丹東市區內的鴨綠江大橋,其實有兩座,且相隔不足百米。第一座橋就是那座有名的「斷橋」,原為12孔可開閉式鐵路橋。即現在人們常見並仍在通行的「中朝友誼大橋」。當時,日本軍國主義為了滿足侵略和殖民擴張需求,在第一座江橋已經使用三十多年後,決定在距第一座橋上遊不足百米的江面再建一座鐵路橋,致使丹東鴨綠江面上出現了「姐妹兩座橋」。這座橋於1943年啟用,至今仍與「斷橋」殘餘部分並列。
  • 南寧橫縣將建一座世界第一的跨江大橋
    11月26日,記者從北投集團直屬企業廣西翔路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了解到,南寧橫縣將建設一座世界第一的跨江大橋。據介紹,這座大橋名叫飛龍大橋,是省道S210橫縣平馬至靈山沙坪公路項目關鍵性工程。飛龍大橋效果圖。
  • 哈爾濱第一座跨江大橋,現在成了觀光橋,而且還是免費的
    這座橋可以說是見證了哈爾濱的一段歷史,擁有百年歷史的鐵路大橋-松花江鐵路大橋,夕陽下的大橋是一大美景,是免費的橋,以前的鐵路橋,現在成了觀光橋。它不僅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鐵路大橋,也是哈爾濱的第一座跨江大橋。有一段橋面還是玻璃的,不過玻璃比較花,還有一塊碎了。
  • 上海市區第一座跨黃浦江的大橋,彎道盤旋,司機和攝影師喜憂參半
    儘管1976年上海的第一座跨江大橋建成,但卻是在松江的松浦大橋。行人非機動車要過江,大多乘坐顛簸的擺渡船;要開車過江,當初市區只有一條打浦路隧道。因此,當1991年市區有了第一座跨江大橋——南浦大橋的時候,那絕對是全市歡騰的一件大事。
  • 我國第一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開始鐵軌鋪設
    橫跨長江鎮江段的五峰山長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也是目前國內運行速度最快、運行荷載最大的公鐵兩用懸索橋。大橋全長6409米,主跨1092米,下層為4線高速鐵路,設計時速250公裡;上層為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裡。
  • 中國第一座雙層鋼桁架橋:大連星海灣大橋
    星海灣大橋(Xinghai Bay Bridge)是中國遼寧省大連市境內連接沙河口區與西崗區的跨海通道,位於黃海水域上,是遼寧省東部城市主幹道路的組成部分。星海灣大橋於2011年10月動工興建,2015年1月5日完成合龍工程,2015年10月30日通車運營。
  • 柳州市最全跨江大橋地圖在這裡
    數一數,龍城多少跨江橋柳州市最全跨江大橋地圖在這裡!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廖豔明 策劃 何繼權1月12日,柳州市白沙大橋主塔「柳州之門」合龍,它是龍城的第20座跨江大橋。有市民問:龍城到底有多少跨江大橋?都是哪些?又是怎麼算出來的?本報記者仔細梳理發現,被譽為「橋梁博物館」的柳州,柳江河上建成、在建、規劃建設的跨江大橋,已達到24座。我們特地為大家製作了一份柳州最全的跨江大橋地圖。說到柳江上的橋,現存年紀最大的非柳江鐵橋莫屬。這麼多年過去了,它依然老而不衰,牽手湘桂鐵路南北,保證一趟趟列車順利通行。
  • 廣州最美的八座跨江大橋!哪一座才是你心中的NO.1?
    現在廣州已經發展出了11個區橫跨珠江的大橋也從建國前的唯一一座發展成如今的18座跨江大橋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8座大橋海珠橋珠江大橋珠江大橋是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座跨江橋梁,於1958年10月19日動工建設,1960年6月15日主橋工程竣工,1960年10月1日通車。
  • 中國第一座跨海公鐵兩用橋,順利貫通,又是一座超級大橋
    我國的橋梁技術,一直以來受到世界的關注,但是最近,福建省內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成功地合龍了,這標誌著中國第一座跨海公鐵兩用橋順利貫通,過了一會兒,很多網民都很吃驚:這又是超級橋!週遊世界,和大家談談這個精彩的項目, 上圖是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合龍貫通式的現場實拍!
  • 20多年他用鏡頭記錄近20座跨江大橋的誕生與成長
    62歲的黃河就是其中一個,他是重慶很多跨江大橋的建設者,也是記錄者。20多年,他用鏡頭記錄了重慶近20座跨江大橋建設的全過程。建設一座橋需要3至5年,少則幾千張,多則上萬張,黃河用另一個視角記錄大橋,用另一種方式見證橋都。在日前重慶美術館展出的《見證重慶——大型影像文獻展》上,記者看到了黃河的故事和他拍攝的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