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現代橋梁之父,造出中國第一座現代大橋,卻被迫親手炸毀

2020-12-14 百家號

中國古代的橋梁藝術就十分發達,隋代的趙州橋是中國古代橋梁的代表作,在中國江南水鄉,水墨畫一般的馬頭牆和拱橋相映成趣,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審美的一部分。

西方的建築技術傳到中國以後,一些建築大師開始為中國設計中國自己的現代化大橋,中國幅員遼闊,多大江大河,從前長江之類的大江是中國天然的天塹,雖然在戰略上具有一定的防禦意義,同時也阻礙了兩岸的經濟文化往來。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橋梁事業飛速發展,談到中國現代橋梁,必須要談到一位偉大的橋梁建築大師。

他是中國現代橋梁之父,造出中國第一座現代大橋,卻被迫親手炸毀,他就是中國當代最偉大的橋梁建築大師——茅以升。

1896年1月9日,茅以升出生於江湖鎮江一戶書香門第之家,茅以升剛出生不久,全家遷居南京舉家就搬遷到南京生活,小時候茅以升讀書上進,善於思考,不怎麼讓父母操心,

5歲就開始啟蒙教育,後以優越的成績考入唐山工業專門學校。

1906年端午節,南京舉辦龍舟賽,文德橋上站滿了人觀看比賽,他恰好因腹痛沒有去觀看,因為看得人太多,橋垮塌造成很多人落水,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從此以後,他下決心要造出中國最堅實的大橋,並且經常觀察大橋的構造,在南京一帶,橋梁本就是必不可少的東西,通過觀看大量的橋梁的橋拱,茅以升也漸漸對橋梁有了認識。

1916年,他從交通部唐山工業專門學校畢業,以第一名官費留洋,次年,他獲得美國康乃爾大學頒發的橋梁專業碩士學位,1919年,獲美國卡耐基理工學院博士學位。

1920年茅以升回歸祖國,追求中國發展之路,歷任河海工科大學,交通大學唐山學校,交通部唐山大學,國立東南大學的管理職務,並從事橋梁工程學教育。

1930年到1931年,茅以升擔任江蘇水利局局長,1934年至1937年,在當時複雜的自然條件和經費條件下,他抗住一切壓力,設計並且主持了錢塘江大橋的修建,耗費三年心血,大橋終於在1937年9月26日建成並通車,這是中國人設計和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鋼鐵大橋,是中國橋梁史濃墨重彩的一筆,從此也奠定了茅以升中國橋梁之父的歷史地位和榮譽。

然而好景不長,同年12月23日,日本侵略者攻打杭州,為了阻止日本人通過大橋直接攻打杭州,茅以升忍痛親自炸毀了自己建了三年的大橋,不過茅以升早就做好了復建準備,並表示將來抗戰勝利,一定要重建這座大橋,抗戰勝利後,茅以升接到命令修復大橋,因為之前在炸毀的時候早有準備,1948年,大橋就恢復了通車。

1949年起,他擔任中國交通大學校長,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5至1957年他設計並主持修建武漢長江大橋,這座大橋的施工難度十分巨大,中國第一次嘗試修建跨越長江的大橋,困難重重,他發揮自身多年來的造橋經驗,花費兩年時間,終於建成了我國有史以來第一座橫跨長江兩岸的現代化大橋———武漢長江大橋,主席後來在一首詩中稱讚該工程為「天塹變通途」。

1977年茅以升設計了重慶第一橫跨長江兩岸的現代化鋼鐵大橋,這就是重慶著名的石板坡長江大橋,1982年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984年,被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

1989年11月12日,偉大的中國橋梁製造專家茅以升在北京去世,享年93歲。

縱觀茅以升的一生,他為祖國橋梁事業做出的貢獻不需筆者贅言,現如今,武漢長江大橋至今屹立在長江兩岸,橋上篆刻著他的名字,橋梁帶來了河流兩岸經濟的繁榮,文化的交流,同時,橋梁也承載著一份信任,一份執著,但是我們卻能相信茅以升建造的橋是踏實的,是平坦的路,這是因為這位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橋梁事業,把握好每一個細節,為了祖國為了中國人民,他辛勤奮鬥,不斷攻克各種各樣的難關,為了中國的現代化,他讓天塹變通途,沒有茅以升,就沒有今天我們幸福的生活,讓我們向茅以升院士致敬!

好了,本期就到這,評論區留給大家,下期更精彩!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通車僅89天就炸毀,創作者:此橋必復
    導語:中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通車僅89天就炸毀,創作者:此橋必復中華文化悠久而深遠,在教育、科技、醫學、建築等方面都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尤其是在建築方面造詣頗深,有些古代建築的橋梁依然使用至今,並完好無缺,而到了現代,我國雖有很多現代化的大橋,但很多都是由外國人建築的,如濟南黃河大橋是德國人造的,松花江大橋是俄國人造的...本期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國第一座自主建造的現代化大橋:通車僅89天就炸毀,創作者:此橋必復。
  • 中國現代橋梁第一人:拿下行業的「諾貝爾獎」,開創懸索橋梁時代
    這些天,中國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可以說是刷爆了了各大頭條媒體,頓時間,無數國人沸騰不已,紛紛慶祝,毫無疑問,中國又一次向世界展現出了基建大國的風範,港珠澳大橋是於2009年動工建設,歷經九年時間的鍛造,終於在今年的10月23日正式通車,這座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極大的將香港到珠海澳門之間的路程縮短到
  • 中國砸重金花3年建現代化大橋,通車89天就炸毀,國人卻紛紛點讚
    眾所周知,中國素來被外國稱為「基建狂魔」,其中我國修建的橋梁更是聞名於世,像當代的港珠澳、杭州灣等高科技大橋,更是開啟了我國現代化大橋的新篇章。但實際上這些橋梁並不是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橋梁,而是位於杭州市境內的錢塘江大橋。
  • 歷史上3大橋梁大師,第3位修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橋梁
    趙州橋以首創的敝肩拱結構形式、精美的建築藝術和施工技巧等傑出成就,在中外橋梁史上引人矚目,把中國古代建築技術提高到一個全新的水平。所以,建造者李春也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第一位橋梁專家。第二位是蔡襄。蔡襄,唐宋八大家之一,位列宋四家之列。
  • 茅以升:3年心血建成第一座現代化大橋,僅89天後,他下令:炸橋
    他一生中獲得過無數光輝的稱號,諸如土木工程大師、中科院院士、NAE院士……而其中最矚目的,是他「中國橋梁之父」的頭銜。建造橋梁,是茅以升從幼年時期就埋下的夢想種子。百餘年前的一個冬天,他出生在一個微寒之家。小小的嬰孩掌心通紅,長輩都說這是錦繡前程的預兆。
  • 此人主持修建了我國的兩座著名大橋,被稱為中國近代上的橋梁大師
    茅以升,字唐臣,江蘇鎮江人,土木工程學家、橋梁專家、工程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圖為晚年的茅以升。1916年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時稱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後留學美國,先後獲碩士與博士學位,圖為晚年的茅以升。
  • 廈門橋梁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建設在大橋錨碇裡的橋梁博物館
    廈門橋梁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建設在大橋錨碇裡的橋梁博物館廈門橋梁博物館橋梁博物館坐落在海滄大橋東岸錨碇內.這是我國第一座建設在大橋錨碇裡的橋梁博物館,博物館主要由海滄大橋建設展示館、中國橋梁百年回顧展示館和海滄大橋監控中心三大部分組成.每一部分各佔一層。
  • 世界十大奇特橋梁,8座在中國5座在貴州,第一大橋讓人驕傲!
    世界十大奇特橋梁,8座在中國5座在貴州,第一大橋讓人驕傲!很多人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基礎建設十分完善的國家,而外國人也因為中國基礎建設十分快速,稱中國建設為基建狂魔。那麼中國建起了高樓大廈,橋梁工程都一點不含糊,其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世界的十大橋梁當中有8座在中國,而這8座世界橋梁中又有五座在貴州。那麼貴州可以說是世界橋梁集大成之作,也被稱為是橋梁博物館。那讓我們來看一看貴州的5座大橋有什麼奇特之處嗎?而第一的大橋也讓人驕傲!
  • 民國專家茅以升,修建了我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晚年的結局如何?
    不過,茅以升雖然是著名的橋梁專家,徵服了錢塘江,但是他本人的婚姻卻亮過紅燈,他也把自己的婚姻過成了「一地雞毛」,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民國專家茅以升的晚年結局。茅以升出生於1896年,他是江蘇鎮江人,他在歷史上最主要的貢獻就是主持修建了中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
  • 泉州的現代橋梁
    改革開放以來,泉州市經濟快速發展,為橋梁建設注入了生機和活力,特別是隨著「先行工程」建設的開始和高速公路的興建,泉州橋梁建設取得引人矚目的成績。據不完全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泉州共建成大中橋梁2500多座,其中,1949年至1979年共建成631座,而1979年至2008年共建成1899座,這些橋梁幾乎涵蓋目前我國所有橋梁的類型。
  • 讓世界驚嘆的中國橋梁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橋梁建設蓬勃發展,僅已建成的公路橋和鐵路橋總數就超過百萬座,成為世界第一橋梁大國,並創造出許多世界橋梁新紀錄。 目前,世界十大大跨徑斜拉橋中,我國佔有7座;世界十大大跨徑懸索橋中,我國佔有5座;世界十大最長橋梁中,我國佔有5座;世界十大跨海大橋中,我國佔有6座;世界十大大跨徑拱橋中,我國佔有3座;世界十大高橋中,我國佔有8座。
  • 讓世界驚嘆的偉大工程——中國現代最著名的10座大橋
    橋梁不僅縮短了人和車輛跨越河流、山谷和海洋等天塹的距離,給人以便利,而且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力量的象徵,更是一種建築藝術的展示。自古以來,我國的造橋技藝就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橋梁建設的蓬勃發展,僅已建成的公路橋和鐵路橋總數就超過百萬座,成為世界第一橋梁大國,並創造出許多世界橋梁新紀錄。
  • 港珠澳大橋來了!中國橋梁的千年滄桑與輝煌,你應當銘記
    它的落成通車,標誌著中國現代橋梁建造技術再次站到了新高度,中國由橋梁大國邁向了橋梁強國!我們在驚嘆這座跨海巨龍雄偉氣魄和國人強大的創造力時,請別忘了中國歷史上的那些著名橋梁;別忘了中國橋梁的千年滄桑與輝煌。要知道,我們就生活在「橋的故鄉」、「橋的國度」!那麼,那些著名的「中國橋」,你還記得嗎?
  • 中國第一座黃河鋼構鐵路橋 緣何屢遭戰火
    1906年建成通車的鄭州黃河鐵路橋,是中國第一座橫跨黃河的鋼體結構鐵路大橋,曾是黃河上最堅固的一座橋梁。1944年8月3日,中美空軍混合團飛行員楊訓偉接到命令:務必炸斷鄭州黃河鐵路橋。□東方今報記者殷曉章/文圖  戰略要地「第一鐵橋」  6月上旬的一天,鄭州市民孔力在鄭州黃河遊覽區民族搖籃牌坊附近的一條林蔭道上,看到了這座楊訓偉炸毀日寇軍事樞紐紀念碑。  這時,孔力才知道,黃河南岸那座殘存的黃河鐵橋,竟然蘊含著鮮為人知的抗戰信息。  1944年4月,日軍先後佔領鄭州、許昌、洛陽,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就佔領了河南全境。
  • 世界十大最長跨海橋梁排名,中國五座大橋上榜,珠港澳大橋奪魁
    中國人的基建能力全世界聞名,可以說中國人稱第二,世界就沒人敢稱第一。全世界最著名、最長的跨海大橋,中國國內就包攬了好幾座。近日,隨著珠港澳大橋的正式通車,中國又一項世界紀錄刷新,世界其他國家的橋梁建設已經被中國甩出了好幾條街了。今天咱們就來細數下目前全世界排在前10座的跨海大橋。
  • 端午節的一場意外,讓他走上了工程報國的道路
    在中國,有位著名的橋梁專家。他從小喜歡文學,卻走上了工程報國的道路;他主持建造了中國的第一座現代化大橋,卻為抵禦日軍又親手將其炸毀……他就是「中國現代橋梁之父」——茅以升。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奮鬥人生。茅以升女兒、科學家精神報告團成員 茅玉麟:人生一徵途耳,其長百年,我已走過十之七八。
  • 中國橋梁小史|從梁橋、拱橋、斜拉橋、索橋、吊橋看中國跨度
    1874年的美國世界第一座以鋼為主體的橋梁落成而中國首座具有近代水平的鋼橋問世則是10多年以後的事兒瞭然而對於當時的中國而言鋼橋是如此先進、如此昂貴基本只能用於鐵路建設設計、建造、資金也只能依靠西方國家直到1937年杭州錢塘江大橋落成我國才有了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只是大橋通車後不到3個月日本便攻陷上海為了阻止敵軍經此渡江設計大橋的茅以升先生不得不親手將其炸毀
  •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主體貫通 中國橋梁有多牛?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主體貫通 中國橋梁有多牛?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6年09月27日 13:25 A-A+ 港珠澳大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開創了世界橋梁建設領域的多個第一。22.9公裡巨龍橫亙伶仃洋 「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歷時四年多的建設,一條22.9公裡長的巨龍已經綿延馳騁在仃伶洋海面上。
  • 中國第一座跨海大橋,因利用動物加固橋梁,屹立千年不倒!
    中國第一座跨海大橋,因利用動物加固橋梁,屹立千年不倒!橋對人類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方便了人們的出行,運輸貨物也更加便利,為了能夠讓橋更加牢固,人們也會利用一些獨特的方法,其中我國的中國第一座跨海大橋,就因為利用動物加固橋梁,屹立千年不倒!
  • 我國第一座鋼橋,廣州第一座跨江大橋,兩次遭炸毀失去最重要功能
    在過去,珠江也是攔截江南和江北的「天塹」,兩岸溝通基本靠船隻擺渡,知道這裡建造了第一座跨江大橋——海珠橋。海珠橋是廣州的第一座跨江大橋,於1929年開始規划動工,1933年正式建成通車。這座大橋是由德國設計師設計,美國的馬克敦公司承建,使用英國進口鋼材建造的,當時他們給這座橋的命名簡單粗暴,就是「珠江大鐵橋 」,建成後因為這座大橋臨近珠海中的海珠石,所以改名叫做海珠橋。海珠橋全長356.67米,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橋,海珠橋是我國第一座鋼橋,雖然不是出自中國設計師和建造師之手,但是在當時的建造意義和價值也是十分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