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百家號:紅稀歷史說
歡迎來到紅稀歷史說,在1774年9月,各殖民地代表在費城召開大陸會議,使美洲與英國的貿易關係進一步惡化,並主張廢除包括《魁北克法》在內的大量現有法律。至此,訴諸武力的結局也許已無法避免。激進的殖民地政客已經在公開談論現實意義上的獨立,且很多美洲殖民者都感同身受。但要讓任何18世紀的帝國政府理解這一狀況都屬於天方夜譚。
事實上,在混亂難以收拾、遵紀守法的溫和派殖民者廣泛遭到恐嚇之前,英國政府始終不願痛下單純依賴武力的決心。到了這一刻,殖民者顯然已不會心甘情願地服膺於主權原則之下麻薩諸塞殖民地開始囤積武器。1775年,一隊英軍前往列剋星敦收繳其中的部分武裝,從而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而戰爭的序章並未就此完結。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殖民地領導者們才堅信,只有以完全擺脫大不列顛爭取獨立的姿態才能號召起有效的抵抗,於是就誕生了1776年7月的《獨立宣言》,辯論的舞臺也轉移到了戰場。
英國輸掉了此後發生的戰爭,因為距離過遠、水土不服,因為殖民地將領成功地避免在劣勢兵力下作戰,將主力保存到1777年的薩拉託加戰役,因為法國人此役過後馬上加入戰局,自1763年七年戰爭敗北後扳回一城,也因為西班牙人隨即跟進,扭轉了海上的實力對比。英國人本身也有顧慮,恐嚇美洲民眾、迫使他們寧願讓英國人維持統治,從而切斷華盛頓將軍的部隊所享有的補給和行動自由採用這種作戰方式是有機會贏得軍事勝利的,但他們不敢嘗試。因為他們必須保留調解和談的餘地,讓殖民者再一次心甘情願地接受英國人的統治是他們最首要的目標。
在如此情況下,殖民者與波旁王朝的聯盟使勝負再無懸念。軍事上的決定性戰役發生於1781年,一支英軍被陸上的美洲殖民軍和海上的法國艦隊圍困於約克城這支部隊最終繳械投降,雖然只有7000餘人,但英軍從未遭受如此奇恥大辱,也標誌了帝國統治時代的終結。雙方很快開始和談,並於兩年後的巴黎籤署和約,大不列顛承認了美國的獨立,並在領土劃分中退讓到密西西比河一線。這一決定對一個新國家的形成至關重要;曾經展望於重奪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法國人則大失所望。從形式上看,只有西班牙和英國從起義者手中分得大陸北部的部分地盤。
儘管尚有千頭萬緒需要理清,還有若干邊境爭議數十年拖延不決,但西半球畢竟出現了一個資源潛力極大的新國家,無論以什麼標準來衡量,這都是不折不扣的革命性變化。如果說國外觀察家起初往往低估美國的存在意義,那是因為這個襁褓中的國家當時所顯示的弱小一面比其潛力更加醒目。實際上,美國還遠遠沒有一個國家應有的模樣;各殖民地自行其是,很多人等著看它們陷入爭執、四分五裂。但他們有無法估量的巨大優勢,即地理位置的偏遠。
打贏戰爭之後的六年是至關重要的時期,若干美國政治家在此期間作出的決定將給世界未來的格局造成重大的影響。就和所有內戰及獨立戰爭一樣,這場戰爭造成了新的分歧,凸顯出國家政治基礎的屏弱。其中,忠王派和起義派的分歧雖然寫滿辛酸,但也許是最無關緊要的。這一問題不難解決,只是手段殘酷敗者被趕出了家園;有大約8萬名忠王派離開了起義殖民地。他們的動機不一而足,有的不喜歡恐嚇,有的單純不願放棄對王室的忠誠心。其他分歧則更有可能對未來造成困擾。農夫、商人和種植園主因階級和經濟利益各成一派。
以殖民地為前身新成立的各州之間、這個迅速發展的國家內部的不同區域和行業之間,都存在重大的差異性;其中之一源自黑奴對南方各州的重要經濟意義,將到幾十年後才得到解決。另一方面,在著手開始國家建設之際,美國人也享有巨大的優勢。在很多其他國家,民主體系的演進被大量文盲和落後的農村人口拖了後腿,而美國的未來之路上不用背著這種包袱。另外,即便只計算當時佔據的區域,他們也擁有廣袤的領土和巨大的經濟資源最後,他們還有歐洲文明作為寄託和依靠,只需稍作改動,就能將這些文化遺產移植到一片處女地(或接近處女地)般的新大陸。
對英作戰帶來了一定的紀律性。前殖民地之間達成了一系列聯邦條例,並於1781年生效。條例中出現了這一新國家的名稱,即美利堅合眾國。和平降臨後,人們愈發感到體制上存在未竟之處,尤其有兩方面特別引起關注。其一從根源上人們就工業革命對國內事務應有何意義存在分歧。很多美國人覺得中央政府過於弱勢,遠遠不足以應對不滿和無序。另一個關注點來自戰後的蕭條經濟,這尤其影響對外貿易,也和個別州的獨立所導致的貨幣問題掛鈎。要處理這些難題,中央政府也顯得捉襟見肘。
人們對政府發起非難,指責他們在與別國往來時罔顧美國的經濟利益。無論是否屬實,人們廣泛地相信這點。於是,各州代表在1787年的費城召開立憲大會。經過四個月的會務工作,他們籤署了一份憲法草案,並提交給各州批准。獲得九個州的認可後,該憲法於1788年夏生效。好了,今天的歷史故事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感謝大家的觀看哦。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