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工作總結

2020-12-12 中國內蒙古

2019年,自治區黨委農牧辦、農牧廳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三農三牧」工作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深化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農牧業農村牧區高質量發展10大行動計劃,「三農三牧」各項硬任務紮實落實、成效顯著。鄉村振興各項重點工作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梯次展開,產業振興紮實有效,鄉村治理、鄉風文明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糧食產量達到730.6億斤、新增20億斤,畜牧業生產穩中有進、質價雙升,肉類總產量達到257萬噸,農畜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繼續保持在96%以上;前三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672.7億元,同比增長1.6%。糧改飼、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基層農技推廣改革與建設補助、漁業綠色發展等工作在農業農村部考評中名列前三或優秀。

總的看,經過全區農牧系統上下共同努力,較好完成了「三農三牧」的各項工作任務,充分發揮了「壓艙石」和「穩定器」的作用,為我區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加快推進農牧業農村牧區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紮實有效

(一)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進。一是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履行好辦公室職能,組織全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關於「三農」工作論述摘編》《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組織召開3次自治區黨委農村牧區領導工作小組會議,舉辦了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暨推動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培訓班,謀劃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農牧業高質量發展、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向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報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健全運行機制,制定了領導小組工作規則和辦公室工作細則,建立各盟市各部門聯絡員制度,編印鄉村振興信息專刊6期,在農牧廳官網開闢了宣傳專欄。二是加強政策研究制定,起草《關于堅持農牧業農村牧區優先發展切實做好「三農三牧」工作的實施意見》,印發「五個振興」實施方案、關於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實施意見、自治區質量興農興牧戰略規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自治區黨委一號文件分工方案,研究制定了自治區加快推動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實施辦法。三是加強督導考核,修訂自治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考核辦法,對各盟市2018年度工作情況開展了考核,會同黨委督查室對各盟市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2019年一號文件情況進行了督查,配合中央一號文件督查組在我區開展了督查工作。四是五大振興紮實推進,形成了奶產業、玉米產業2個千億級,肉羊、肉牛、羊絨、馬鈴薯、小麥、雜糧雜豆、向日葵、蔬菜和飼草產業9個百億級產業集群;9個盟市納入全國「雪亮工程」示範城市和試點建設城市;嘎查村「一肩挑」比例達到39.51%;91%的嘎查村制定修訂了村規民約,村莊綠化率達到22.1%,3個鄉鎮、30個嘎查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室韋村等8個村入選2019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二)農牧業生產穩步發展。一是糧食生產實現「十六連豐」,全區農作物總播面積13177.2萬畝、增幅2.7%,糧食播種面積10242萬畝、增幅0.56%,總產達到730.6億斤,排名穩居全國第八。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5295萬畝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1300萬畝。實施輪作試點項目600萬畝,進一步壓減「鐮刀彎」冷涼乾旱地區籽粒玉米種植面積23萬畝,青貯玉米、大豆、苜蓿種植面積分別達到1520萬畝、1668萬畝、800萬畝,人工種草保有面積達到5787萬畝,全區糧經飼比例達到65.9:18.3:15.8。二是畜牧生產實現「十五連穩」,全區牛、羊分別出欄383.3萬頭、6458.3萬隻,出欄總體好於去年同期水平,肉類總產量達到257萬噸。實施奶業振興行動計劃,召開全區奶業振興工作推進會,支持270個中小養殖場規模化、標準發展和奶產業強鎮建設,三聚氰胺事件以來奶業首次實現恢復性增長,奶牛存欄同比增長1.38%、達到122.5萬頭,牛奶產量同比增長2.06%、達到577.2萬噸。在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在保證全區豬肉自給的同時,淨調出生豬50.2萬頭,為保障國家豬肉穩價保供作出貢獻。三是主要農畜產品價格穩中有升,羊肉、牛肉均上漲14%以上,農牧民經營性收入較快增長,帶動了農牧民穩步增收。

(三)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進展有序。一是在全域開展「廁所革命」的基礎上,啟動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十縣百鄉千村」示範工程,按一類、二類、三類縣梯次推進,牽頭制定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5項指導意見和8項技術指南,新建和改造提升衛生戶廁21.37萬戶,衛生廁所普及率提高6.3個百分點,達到22.4%。二是開展春季、夏季兩場清潔行動戰役,共清理農村生活垃圾536.8萬噸,村內水塘9868口,村內溝渠2.7萬公裡,清理殘垣斷壁3.7萬處,村莊環境切實改善。三是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垃圾汙水治理,1280個行政村生活汙水得到有效治理,清理非正規垃圾堆放點926個,7547個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西烏珠穆沁旗腦幹哈達嘎查入選中國美麗鄉村建設十大模式典型案例。

(四)產業化水平穩步提升。一是實施農畜產品加工業提升工程,聚焦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繼續加強政策支持,全區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537.4億元,增長6.5%;完成增加值984.9億元,增長5.7%;新增國家級龍頭企業8家,達到46家,自治區級重點龍頭企業達到638家。二是聚焦鄉村特色產業和產業融合發展,支持9個鄉鎮蘇木開展農牧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支持22個旗縣實施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示範鄉鎮項目;實施休閒農牧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新增最美休閒鄉村9個,新增10個國家「一村一品」示範村鎮,達到82個,自治區「一村一品」專業村鎮達到718個;成功舉辦第三屆內蒙古農村牧區創業創新大賽,展示了我區農牧民創業創新成果,激了發農村牧區創業熱情,增添了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三是設立擔保風險補償金4000萬元,強化資金管理,積極開展融資擔保,為農牧企業融資擔保貸款金額1億多元,有效推動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解決。

(五)農牧業發展質量切實提高。一是實施農牧業新型經營主體和標準化生產行動提升行動,新型職業農牧民達到9.5萬人,家庭農牧場達到2.2萬個,農牧民專業合作社達到8.1萬個,主推綠色生產標準和技術規範221項,帶動小農牧戶按標生產,農作物標準化面積達到6145.6萬畝,標準化養殖存欄達到3838.8萬頭只。二是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實施農業高效節水行動,新增高標準農田任務500萬畝和高效節水面積215萬畝,已建成高標準農田建設144.1萬畝,全部為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全區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達到3867萬畝、2755萬畝。實施鹽鹼地改良150萬畝,開展保護性耕作2409萬畝、深松深翻1500萬畝,進一步夯實了糧食產能。三是實施科技支撐行動,強化供種能力,審定主要農作物新品種109個,四子王旗、察右前旗和牙克石市被確定為國家馬鈴薯制種大縣,建設高標準良種繁育基地30萬畝;區內培育的2頭荷斯坦種公牛排名進入國際前100名,5頭進入國內前20名,乳肉兼用西門塔爾牛、三河牛種公牛質量繼續提升;積極落實白絨山羊、雙峰駝、烏珠穆沁羊國家保種任務,啟動1.5萬匹蒙古馬保護。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5%。農牧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5%以上。我區獲得2016-2018年度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25項,其中玉米淺埋滴灌節水控肥增效等4項工作獲得一等獎。

(六)農牧業綠色發展進程加快。一是紮實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支持2854個規模養殖場建設糞汙處理設施,在57個畜牧旗縣整縣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全區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78%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3.50%,提前完成《自治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2020年任務目標。二是有效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和地膜回收,2019年全區新增轉化利用秸稈230萬噸,15個旗縣實施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示範縣項目。三是繼續推進控肥、控藥、控水、控膜「四控」行動,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11459萬畝,同比增長12%;全區化肥使用量和農藥使用量繼續保持負增長。四是持續推動「一湖兩海」農牧業面源汙染綜合防治,組織編制了《「一湖兩海」農業面源汙染綜合治理實施意見》,啟動實施呼倫湖移民二期工程,流域內化肥農藥使用量繼續「負增長」,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1.64%,高於全區2.75個百分點。五是推進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發布,發展水產生態健康養殖,加強水生生物疫病防控,放流各類魚類苗種7000萬尾,水域生態環境切實改善。

(七)農牧業品牌建設進一步加強。一是實施農牧業品牌提升行動計劃,以天賦河套、興安盟大米、赤峰小米等區域公用品牌和「蒙字號」品牌為重點,成功舉辦第七屆內蒙古綠博會、內蒙古味道上海、廣州行等展博會,積極參加各類產銷對接活動,讓「內蒙古味道」香飄萬裡,各類展會現場籤約近5.2億元。錫林郭勒羊肉、科爾沁牛、烏蘭察布馬鈴薯、興安盟大米、河套向日葵、赤峰小米、呼倫貝爾草原羊肉、鄂託克阿爾巴斯絨山羊、烏海葡萄、達茂草原羊、敖漢小米等11個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入選2019中國農業品牌目錄。二是推進落實特優區建設,新增呼倫貝爾草原羊、烏海葡萄、阿拉善白絨山羊3個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總數達到9個,創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奶牛、鄂爾多斯市烏審旗鄂爾多斯細毛羊、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阿拉善雙峰駝、通遼市開魯縣開魯紅幹椒、烏蘭察布市燕麥、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烏珠穆沁白馬、巴彥淖爾市河套番茄、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肉蓯蓉、赤峰市喀喇沁旗中藥材、興安盟阿爾山市阿爾山卜留克等10個自治區級特色農畜產品優勢區。三是積極推動「三品一標」認證,用標企業達到1222家、產品總數3623個、總產量1400多萬噸,產品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9%以上,進一步築牢品牌根基。

(八)農村牧區重點領域改革順利推進。一是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回頭看,已完成確權家庭承包耕地面積98%、頒證率達到94%;85%的旗縣區資料庫全部匯交農業農村部。二是農村牧區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有序推進,清產核資工作基本完成。11222個嘎查村完成清產核資和數據錄入;95%的嘎查村完成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確認,確認成員1292萬人;巴彥淖爾市、包頭市、和林格爾縣、巴林左旗國家第三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已基本完成,94%的試點嘎查村建立了集體經濟組織。三是農企利益聯結機制不斷深化,建設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320家,帶動農牧業企業553個、農牧民合作社1780個、家庭農牧場820個,與13萬以上的農牧民形成緊密聯繫。農(牧)企利益聯結機制比例穩定在82%以上,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比例達到54%。四是國有農牧場企業化改革穩步推進,73個國有農牧場進行了公司化改造,初步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

(九)產業精準扶貧紮實推進。實施農牧業產業精準扶貧行動,深入開展扶貧巡視整改,順利完成產業扶貧年度任務。一是強化頂層設計,修編完善57個旗縣產業扶貧項目規劃,細化20項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召開全區產業精準扶貧政金企對接會和產業精準扶貧現場會,實現投放貸款119.8億元。二是聚力產業發展,向貧困旗縣傾斜農牧業產業發展資金超過140億元,支持強勞力貧困戶發展肉羊、肉牛、馬鈴薯、玉米等優勢主導產業;健全減貧帶貧機制,指導貧困旗縣創建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189家,帶動2.38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三是加大產銷對接力度,北京市扶貧雙創中心內蒙古館開業運營,有22家貧困地區京東「特產館」上線運營,有15個貧困旗縣與首農集團籤訂直採業務,建設委託加工和直採基地11個,貧困地區線上銷售農畜產品超過20億元。四是強化技術服務,組建三級專家團隊230個,選聘12214名產業發展指導員,對20個待摘帽旗縣開展科技包聯服務,累計開展培訓班3800多期,培訓指導貧困戶35.5萬戶次,進一步增強了產業扶貧精準度。

(十)切實守好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底線。一是非洲豬瘟有效防控,果斷規範處置了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局野豬非洲豬瘟疫情,累計排查生豬6.4億頭次,監測樣品8.2萬份,備案生豬等動物運輸車輛2618輛,在交通路口設卡505個,查扣並撲殺無害化處理來自疫區的生豬1551頭,全區生豬屠宰環節非洲豬瘟自檢和官方獸醫派駐「兩項制度」落實100%,有效防止疫情擴散。二是動物防疫能力有效提升,免疫動物5.7億頭只次,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監測247萬頭份,合格率均達70%以上。及時有效處置了巴林左旗牛口蹄疫疫情和呼倫貝爾市馬流產疫情。配合衛健部門處置了額濟納旗人感染H7N9疫情;全面做好鼠疫疫情防控工作,在發生鼠間疫情的盟市及時開展畜間流行病學調查和排查。三是實施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提升行動,建設214個標準化鄉鎮監管站,杭錦後旗等6個旗縣被認定為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推行農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掛鈎機制,累計出動執法人員8.7萬餘人次,銷毀問題產品1.16噸,定量監測農畜產品1.66萬批次,全區農畜水產品監測總體合格率連續6年穩定保持在96%以上。

(十一)積極推進依法行政。一是農牧業立法工作取得成效,自治區第十三屆人大第十三次會議修訂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農作物種子條例》、《內蒙古自治區耕地質量管理條例》;配合自治區人大法工委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內蒙古自治區動物防疫條例》實施情況檢查。二是落實依法治區要求,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壓減92項審批權力,壓減率78.63%,實現59項政務服務事項在線辦理,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三是出臺了《執法機構改革方案》,指導推進盟市旗縣區兩級農牧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

(十二)認真做好專項整治工作。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專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一是「大棚房」問題清理整治圓滿收官,按時完成25447個、6390.11畝「大棚房」問題清理整治任務,並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得到國家核查組的肯定;二是持續推進「一湖兩海」面源汙染防治,烏梁素海周邊實現控肥6956噸、控藥65.5噸,岱海周邊新增高效節水改造1.43萬畝,呼倫湖核心區實施禁牧50萬畝,「一湖兩海」周邊14個旗縣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和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平均達到81.64%和97.61%,分別超過年度目標8.64和7.61個百分點;三是農牧業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有力推進,開展專項行業整治676次,督導檢查586次,切實維護了農村牧區社會穩定;四是「十個全覆蓋」工程拖欠工程款全部清償,全區12個盟市化解落實149.25億元年度任務已全部完成,農牧民工工資得到保障。

相關焦點

  • 牧遠任自治區農牧廳廳長
    11月26日,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決定任命牧遠為自治區農牧廳廳長。 牧遠同志簡歷 牧遠,男,蒙古族,1964年7月生,內蒙古巴林右旗人,199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經濟學學士學位。 現任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黨組書記。
  •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努力開創農牧業農村牧區現代化新局面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獲悉,近日,自治區農牧廳黨組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把全會精神落實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牧業農村牧區現代化進程等各個方面,努力開創農牧業農村牧區現代化新局面。
  • 內蒙古自治區印發《內蒙古自治區關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實施...
    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 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關於印發《內蒙古自治區關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內發改環資字〔2020〕653號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滿洲裡市、二連浩特市人民政府,和林格爾新區管委會,自治區各相關部門: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改環資〔2020〕80號)精神,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結合我區實際,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廳聯合制定了《內蒙古自治區關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2018年工作總結
    一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堅強領導下,文化和旅遊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和對烏蘭牧騎事業發展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文化和旅遊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紮實推動文化和旅遊改革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 農牧廳 -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 機構簡介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是自治區人民政府組成部門,為正廳級。自治區黨委農村牧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自治區農牧廳。  自治區農牧廳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方針政策和自治區黨委相關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三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防空辦公室2018年工作總結
    2018年,自治區人防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主席強軍思想,聚焦「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新使命,落實「建設強大鞏固的現代人民防空體系,鑄就堅不可摧的護民之盾」新要求,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內蒙古軍區各項決策部署
  • 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標準公告(2020年第13號)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有關規定以及自治區農牧廳、林草局的審查意見,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廢止《沙米種子分級與檢驗》等6項地方標準(見附件),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年9月27日       附件
  • 內蒙古自治區各地紮實開展《內蒙古自治區蒙古語言文字工作條例...
    內蒙古自治區各地紮實開展《內蒙古自治區蒙古語言文字工作條例》頒布實施15周年系列宣傳活動 發布日期:2020-06-09 12:53
  • 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三支一扶、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計劃錄取通知...
    各位考生:  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計劃錄取結果7月15日公布,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應往屆畢業生,根據所報基層服務項目計劃,7月15日起從內蒙古人事考試信息網(網址:www.impta.com)下載並填寫《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登記表》或《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計劃登記表
  • 自治區農牧廳調研組赴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進行調研
    呼和浩特日報訊 11月29日,就鄉村振興發展相關事宜,自治區農牧廳黨組書記、廳長孫振雲帶領調研組赴託克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進行調研。市委副書記、市長馮玉臻,副市長雲新明及自治區和我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
  •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總結部署科技工作 紮實推進「科技興蒙」行動
    3月6日,自治區科技廳採用視頻直播會議形式召開全區科技系統2020年重點工作部署會暨推進「科技興蒙」行動動員會,自治區科技廳廳長孫俊青主持會議,安排部署全區科技系統2020年度重點工作
  •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配套措施的...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大企業、事業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20〕16號)精神,按照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部署,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支持內蒙古外貿企業出口產品轉內銷,全力保住外貿市場主體,促進我區對外貿易基本穩定,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就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配套措施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於自治區2019年...
    &nbsp&nbsp&nbsp&nbsp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於自治區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nbsp&nbsp&nbsp&nbsp
  • 看點|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表彰獎勵2019年度自治區突出貢獻...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表彰獎勵2019年度自治區突出貢獻專家的通報內政字〔2019〕77號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大企業、事業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加強全區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推進人才強區工程,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授予趙雲平等99人2019年度「內蒙古自治區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希望受表彰人員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自治區生態環境保 督察工作...
    12月16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有關領導介紹了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開展情況並現場回答了記者提問。據介紹,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於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決策部署,進一步夯實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發現並解決各地存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自治區組成12個督察組,於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分4批完成了對12個盟市的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
  • 內蒙古自治區2013年度穆斯林朝覲工作圓滿完成
    佛教在線內蒙古訊 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國家宗教局的直接指導下,內蒙古236名穆斯林朝覲人員圓滿完成了各項朝覲功課,於2013年11月7日乘包機平安返回北京,隨後在有關盟市伊協的組織下已返回各地。至此,內蒙古自治區2013年度朝覲工作圓滿完成。
  • 2020--2022 內蒙古這個行業畫好了藍圖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奶業振興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大企業、事業單位: 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奶業振興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印發給你們
  • 內蒙古高院員額法官彭振華榮獲內蒙古自治區2020年度「最美退役...
    」稱號的決定》,對20名個人和自治區赴鄂醫療隊退役軍人集體進行表彰,自治區高院環境資源審判庭三級高級法官彭振華同志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最美退役軍人彭振華同志事跡材料彭振華,男,蒙古族,內蒙古赤峰人,1976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於內蒙古大學法學院法學專業。1999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三級高級法官。
  • 關於印發《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 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
    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2020年6月12日(此件主動公開)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計劃實施方案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
  • 內蒙古自治區草原工作座談會在呼和浩特市舉辦
    11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草原工作座談會在呼和浩特市舉辦,文化和旅遊廳和呼倫貝爾市、興安盟、赤峰市、錫林郭勒盟文化和旅遊局等相關人員出席會議,對接草原旅遊景區及周邊草原生態修復項目事宜。會議指出,草原旅遊景區(點)生態整治工作已全部完成整改並銷號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