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班通勤4小時是常態,為何在深圳,超過1小時就沒人能接受了

2020-12-10 城市把脈

北京人上班通勤4個小時是常態,為何在深圳,超過1小時就沒人能接受了?一種觀點認為,北京那邊大把人在市區上班,在燕郊通州買房,通勤4,5個小時都行,深圳為什麼不能在龍崗光明?

北京

對此觀點不敢苟同,首先,深圳那麼小,即便在龍崗光明通勤,也不需要四五個小時。像龍崗最遠的地鐵口雙龍,到市民中心37公裡,開車不堵的話1個小時左右能到,地鐵的話時間準時90分鐘內。

早高峰的話7點前出發基本不堵,光明到南山科技園也基本這個距離,情況差不多,但若趕高峰,應該用時在90到100分鐘,也不至於四五個小時通勤!這個情況就算是住東莞惠州,都很少到四五個小時通勤!

不過,深圳人對於通勤確實比較敏感,超過1小時基本就沒什麼人能接受了。再者,光明的房價真的不低,某些樓盤二手次新基本報價在7-9萬之間,光明差一點的也要五六萬,新房開盤都是秒光。

深圳

北京人上班通勤4個小時是常態,為何在深圳,超過1小時就沒人能接受了?同樣通勤很遠,在北京可以忍,深圳就忍不了,歸根結底是因為回報差遠了。

北京原本底子就比深圳好太多了,同樣的賣地錢,北京能投入公共建設的比例比深圳高多了,深圳手裡的地本來就沒剩多少,大部分可開發地,還都是密密麻麻的城中村。

在北京,買房的錢部分投入公共設施,在深圳大部分給房東實現財務自由了。底子差,投入少,這種模式不改變,深圳永遠也追不上北京。這還是純粹拿它們當兩個普通城市比,更何況現實北京還是首都,有直轄市的各種紅利。

北京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

相關焦點

  • 家住通州,上班在昌平,跨越大半個北京,通勤4小時?
    離地鐵還有一段距離,但出門就是公交站,小區格局好,房子格局正,周邊配套健全,唯一的缺點是原來的租客租來辦公,所以屋裡沒有生活必須的家電家具,軟裝部分只有靠自己了…選擇住在通州,與我而言意味著兩小時上班,兩小時下班,上下班在路上的時間大約4個小時。這大概是一個很震撼很驚人的數字。
  • 各國上班路上要多久?東京人55%單程超1個小時
    原標題:北京上班族通勤時間壓力大 盤點各國上班路上要多久央廣網北京2月1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騰訊位置服務最近發布的大數據報告顯示,人口的湧入增加了一線城市的通勤壓力。對比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工作日通勤距離發現,四個城市最遠通勤距離均超40公裡以上,北京市上班族工作日平均出行半徑為9.3公裡,通勤時間壓力居四城之首。具體看,北京市平均工作日出行半徑為9.3公裡,超過1小時通勤時間已經成為北京居民城內出行的常態,最遠的工作日出行半徑可達40公裡以上,這些人一天往返路程將達到100公裡,有的甚至居住在河北,他們可以說是通勤路上最辛苦的人。
  • 各國上班路上要多久?日本東京人55%單程超1個小時
    ­­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騰訊位置服務最近發布的大數據報告顯示,人口的湧入增加了一線城市的通勤壓力。對比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工作日通勤距離發現,四個城市最遠通勤距離均超40公裡以上,北京市上班族工作日平均出行半徑為9.3公裡,通勤時間壓力居四城之首。
  • 在北京上班住通州燕郊昌平都可以,為何深圳住龍崗光明就覺得遠了
    在北京上班住通州燕郊昌平都可以,為何深圳住龍崗光明就覺得遠了?一種觀點認為,為什麼同樣一線,北京的住通州燕郊昌平雄安都可以,而在深圳上班的,住在龍崗光明往往就覺得遠了?深圳那麼大,除了南山福田羅湖寶安中心那點地方,其他的就不是深圳了嗎……
  • 每日通勤4小時,公交地鐵電驢切換,杭州上班族的殘酷一面
    最近,慢點君就接觸到這樣一些人,他們穿梭於公交、地鐵甚至高鐵,偶爾還需騎上電驢飛奔公司附近打卡。這些上班族們,需要通過漫長的通勤時間,兌換生存的空間。01、每日4小時穿梭杭城「我這網際網路民工的腰背疼,算工傷嗎!」30歲出頭的趙新宇感慨,人未老體先衰。
  • 北京青年通勤時間每天近2小時
    北京青年通勤時間每天近2小時標籤:社會市井民生交通、交通出行通勤上班、北京、北京通勤時間2小時、話題事件看法觀點態度根據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2018年的北京青年每天的平均工作時間是10小時,每天的通勤時間為1小時52分鐘,將近2個小時。
  • 「我在深圳,通勤4小時,為省1000塊房租」
    每天上班,都要跨半個深圳 @齊粵 上班太累了,我每天上班要 沒辦法,南山的房租不是我一個剛畢業出來工作的人能夠負擔得起的,只能每天跨越半個深圳去上班了。 在龍崗住的優點呢,就是房租便宜。 一個獨立單間,帶廚衛,含水電,一個月房租不到1000塊,還不用和別人合租。
  • 單程兩個多小時 杭州「通勤打工人」穿過大半個城市去上班
    數據顯示,35分鐘是目前杭州通勤人口的單程平均時耗,有12%的人承受著60分鐘以上的通勤時間。另據統計,杭州市區每天有約90萬人次跨越錢塘江上班。他們之中,有人過著「雙城生活」;有人日復一日地上演著「鐘擺式遷移」;也有人常年面對著不可避免的跨江通勤;還有人風裡來雨裡去。今天,杭州4條地鐵新線同時開通,給了許多人新的期待。
  • 跨城上班族:每天花四小時通勤,火車站外早餐店老闆幫他取票
    林文之所以從車頭的門下車,是因為那邊出站閘機更多,他還發現進地鐵走左邊的繞行柵欄能比右邊少繞兩下。只要找準換乘路徑,從北京南站出站到坐上14號線地鐵,最快只要4分鐘。開始跨城通勤後,他用兩個星期觀察出了這些小技巧,差不多能節約10-15分鐘。
  • 單程要兩個多小時!杭州「通勤打工人」,穿過大半個城市去上班
    數據顯示,35分鐘是目前杭州通勤人口的單程平均時耗,有12%的人承受著60分鐘以上的通勤時間。另據統計,杭州市區每天有約90萬人次跨越錢塘江上班。 他們之中,有人過著「雙城生活」;有人日復一日地上演著「鐘擺式遷移」;也有人常年面對著不可避免的跨江通勤;還有人風裡來雨裡去。 昨天,杭州4條地鐵新線同時開通,給了許多人新的期待。
  • 北京平均通勤時耗超45分鐘,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
    話說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4日發布《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計算了36個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城市45分鐘通勤可達人口比重、單程超過60分鐘通勤人口比重。數據顯示,4個超大城市的平均通勤距離為9.3公裡,而北京的平均通勤距離則達到11.1公裡。《報告》稱,北京通勤時耗47分鐘,是全國唯一單程平均通勤時耗超過45分鐘的城市。《報告》稱,隨著都市圈、城市群的發展,居民通勤問題正成為制約城市高質量發展和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
  • 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深圳「打工人」贏了
    其中,超大城市平均通勤時耗41分鐘,特大城市37分鐘,Ⅰ、Ⅱ型大城市分別為34、33分鐘。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與北上廣相比,表現更為出色,深圳平均通勤時耗為36分鐘,平均通勤距離8.1千米。
  • 「一想到明天要花2小時通勤 我又想辭職了」
    單程1小時以上的「極端通勤」,在北、上、廣、深等超大城市並不鮮見,周小姐所在的廣州還算不上最可怕的。這份報告顯示,北京極端通勤人口比重最大,有26%前兩天,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在《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中指出:中國36個主要城市中,有超過1000萬打工人,單程通勤超過1小時。工作八小時,路上來回倆小時起步,地鐵一上、一下,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 「一想到明天要花2小時通勤,我又想辭職了」
    原因無他,為了準時打卡,她得每天六點半起床,收拾完了坐一個半小時的跨城地鐵,從佛山趕到廣州上班。咖啡救不了打工人,只有午睡勉強能拯救她下垂的眼皮。克制一點,周小姐能在凌晨一點前閉眼,中午補上30分鐘,奢享整六個小時的睡眠。
  • 通勤打工人│單程兩個多小時,他們穿過大半個杭州去上班
    數據顯示,35分鐘是目前杭州通勤人口的單程平均時耗,有12%的人承受著60分鐘以上的通勤時間。另據統計,杭州市區每天有約90萬人次跨越錢塘江上班。他們之中,有人過著「雙城生活」;有人日復一日地上演著「鐘擺式遷移」;也有人常年面對著不可避免的跨江通勤;還有人風裡來雨裡去。今天,杭州4條地鐵新線同時開通,給了許多人新的期待。
  • 調查:韓國首爾上班族平均通勤時間超過2小時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就業門戶網站「JOB KOREA」17日發表的一項關於韓國上班族通勤時間的調查結果顯示,韓國上班族的平均通勤時間為100分鐘,尤其是首爾上班族的平均通勤時間超過2小時。 JOB KOREA日前針對韓國820名上班族進行了調查。
  • 「通勤雙線」快起來!青島「南宿北工」上班時間從2小時縮至1小時
    國堯韋說,以前即便是自己開車,上班時間也需耗費近兩個小時,有了地鐵,算上換乘時間,一個小時內就能到達單位。以後再也不用為路上堵車而擔心了。人物2不再住宿舍能天天回家袁澤慧家住在市北區,大學畢業後在紅島科技館附近的方特集團工作。
  • 極端通勤人數超千萬,城市打工人的上班之路究竟有多難?
    記者 | 陳曉珍1餘立立最近因通勤時間太長選擇了離職:「每天通勤時間超過1個小時,6點起床,6點半出門,先騎電動車到公交站,下了公交還要騎自行車,一點都不敢耽誤,早上如果錯過了一班公交,就很容易趕上堵車。」
  • 北京居首!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通勤 你上班路上花多長時間?
    北京居首!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通勤 你上班路上花多長時間?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通勤。12月4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下稱《報告》),在36個全國重點城市中,共有超過1000萬人正在承受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之苦,佔通勤人口的13%。
  • 總價600萬內,1小時內「通勤房」還有163個可選……
    在深圳,地鐵是作為日常通勤是最為保險的,地鐵的建設不僅方便了出行,也擴大了可選擇的置業範圍,「跟著地鐵去買房」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近日,看到了#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話題衝上微博熱搜,引發了眾多網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