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上班通勤4個小時是常態,為何在深圳,超過1小時就沒人能接受了?一種觀點認為,北京那邊大把人在市區上班,在燕郊通州買房,通勤4,5個小時都行,深圳為什麼不能在龍崗光明?

對此觀點不敢苟同,首先,深圳那麼小,即便在龍崗光明通勤,也不需要四五個小時。像龍崗最遠的地鐵口雙龍,到市民中心37公裡,開車不堵的話1個小時左右能到,地鐵的話時間準時90分鐘內。
早高峰的話7點前出發基本不堵,光明到南山科技園也基本這個距離,情況差不多,但若趕高峰,應該用時在90到100分鐘,也不至於四五個小時通勤!這個情況就算是住東莞惠州,都很少到四五個小時通勤!
不過,深圳人對於通勤確實比較敏感,超過1小時基本就沒什麼人能接受了。再者,光明的房價真的不低,某些樓盤二手次新基本報價在7-9萬之間,光明差一點的也要五六萬,新房開盤都是秒光。

北京人上班通勤4個小時是常態,為何在深圳,超過1小時就沒人能接受了?同樣通勤很遠,在北京可以忍,深圳就忍不了,歸根結底是因為回報差遠了。
北京原本底子就比深圳好太多了,同樣的賣地錢,北京能投入公共建設的比例比深圳高多了,深圳手裡的地本來就沒剩多少,大部分可開發地,還都是密密麻麻的城中村。
在北京,買房的錢部分投入公共設施,在深圳大部分給房東實現財務自由了。底子差,投入少,這種模式不改變,深圳永遠也追不上北京。這還是純粹拿它們當兩個普通城市比,更何況現實北京還是首都,有直轄市的各種紅利。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