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餘溫未退,很多人都發現了一個問題。今年獲得改編劇本獎提名的多部電影原著,國內都已經能買到中文版。於是,我們在感受奧斯卡入圍電影魅力的同時,也不妨去書店逛一逛,感受一下原著的魅力。
東方衛報記者 花蕾
《模仿遊戲》:改編自《艾倫·圖靈傳》
《性本惡》:託馬斯·品欽代表作
春節檔電影原著—
獲得今年諾貝爾最佳改編劇本的《模仿遊戲》,是根據英國作家安德魯·霍奇斯的作品《艾倫·圖靈》改編的。艾倫·圖靈是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二戰中曾協助軍方破解德國的著名密碼系統Enigma,對盟軍取得了二戰的勝利有一定的幫助。圖靈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有諸多貢獻,著名的圖靈機模型為現代計算機的邏輯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礎。
但圖靈的同性戀傾向讓他遭到了迫害,使得他的職業生涯盡毀。1952年,他的同性伴侶協同一名同謀一起闖進了圖靈的房子實施盜竊。圖靈為此而報警。但是警方的調查結果使得他被控以「明顯的猥褻和性顛倒行為」。他沒有申辯,並被定罪。在著名的公審後,他被給予了兩個選擇:坐牢或荷爾蒙療法。他選擇了荷爾蒙注射,並持續了一年。在這段時間裡,藥物產生了種種副作用。1954年,圖靈因食用浸過氰化物溶液的蘋果死亡。很多人相信他是自殺。但是他的母親極力爭論他的死是意外,因為他在實驗室裡不小心堆放了很多化學物品。
圖靈的死因成為20世紀的迷,也讓作者安德魯·霍奇斯對他產生了興趣。安德魯1949年生於倫敦,1972年開始研究扭量理論。他與圖靈都是數學家,並且有相同性取向。所以在1977年,他決心寫一本圖靈的傳記,並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公正地刻畫這位天才的一生。經過多年調查與寫作,本書初版於1983年問世。
該書於2012年在國內出版,翻譯改成了《艾倫·圖靈傳》,副標題是《如謎的解謎者》。
入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的作品中,《性本惡》算是在中國讀者中最負盛名的。它的原著作者是託馬斯·品欽—被譽為是美國後現代主義的代表作家。當代很多評論家都認為,託馬斯·品欽的作品早就應該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垂青。事實上,他也屢次獲得了諾貝爾的提名,只差一次獲獎。
雖然還沒有獲獎,但託馬斯本人對於獎項並不看重。成名後他一直深居簡出,早年的照片和檔案也消失,使外界對他的私生活同對他的作品一樣充滿好奇和無奈。1974年,他的作品《萬有引力之虹》榮獲美國全國圖書獎,不願露面的他拒絕領獎,最後由人代領。第二年,他又獲得了美國藝術文學院的豪威爾斯獎,亦拒絕領獎。
《性本惡》算是託馬斯近些年的新作,在他的作品裡屬於篇幅和題材相對比較小巧的。故事發生在六十年代的洛杉磯,道格突然與多年未見的前女友重逢。前女友帶來了一個綁架億萬富翁的計劃。道格漸漸陷入其中,各色人物次第登場,包括衝浪手、皮條客、販毒者、搖滾樂手、犯了命案的高利貸者,等等。小說以獨特的「非典型品欽」的方式表現了六十年代的激烈和紊亂。
作品發布會後,美國的《華盛頓郵報》給予高度評價,稱其是「一本偉大的美國圖書。它是對加州黑色小說絕佳的仿作,從始到終都令人捧腹。它對六十年代最後的喧譁進行了辛辣的再現,而那個時代的一切很快就將不復留存,湮沒在記憶和傳說裡。」
值得一提的是,該書在中國已經出版,由南大老師但漢松翻譯,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找來一讀。
《狼圖騰》:
耗時33年創作
本報訊 (記者 花蕾)除了奧斯卡熱門影片,正在影院熱映的電影《狼圖騰》也是根據熱門小說改編。十年前,姜戎的《狼圖騰》掀起的熱潮可能很多人都還記得。這是一部以狼為敘述主體的小說。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內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遊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作者姜戎於1971年起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於北京,2003年歲末定稿於北京,2004年4月出版。該書在中國出版後,被譯為30種語言,在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
該書的情節緊湊,由幾十個有機連貫的「狼故事」組成,情節緊張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讀者可從書中每一篇章、每個細節中攫取強烈的閱讀快感,令人慾罷不能。
雖然書的銷量高調,但作者姜戎卻是一個低調的人。該書出版的十多年以來,姜戎始終不露面,也基本不接受採訪,就連想要找到一張他清晰的照片都很難。
《萬物理論》:霍金前妻撰寫
讓「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萬物理論》的原著,2013年就在國內出版,名為《飛向無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作者簡·霍金是史蒂芬·霍金的前妻,書中講述了他們始於劍橋大學的愛情故事以及在霍金患病前後的勵志傳奇。詳細記述了他們的家庭生活,並細緻描繪了一個殘疾名人之妻的苦惱與困惑以及對人性、社會、科學和宗教的思索。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簡陪伴霍金走過了30年,雖現在離婚,但是近30年的光陰中,大家只關注霍金,卻不曾注意過他身邊的這個女人。簡認為,自己為霍金傾注了自己的全部激情和生命,隨著霍金病情的逐步惡化,她在家庭重擔中不斷掙扎,離婚或許是一種解脫。簡在回憶錄裡,把他們相戀、相知、相守,最後選擇分手的情形用細膩的語言向讀者娓娓道來。
《美國狙擊手》:作者已被槍殺
獲得奧斯卡最佳音響效果獎、最佳音效剪輯的《美國狙擊手》,改編自美國著名狙擊手克裡斯·凱爾的同名自傳。該書於2012年在國內出版,書名改為《美軍第一狙擊手—一個美軍海豹突擊隊員的生死狙擊》。
克裡斯·凱爾是美軍海豹突擊隊三分隊的一名狙擊手,他在伊拉克戰爭中刷新了美軍單兵狙殺紀錄,被美國國防部正式確認為美軍第一狙擊手。在書中,作者詳細講述了美軍海豹突擊隊內部的運作方式、訓練方式和作戰特徵,真實地描繪了驚心動魄的戰爭以及狙擊手的心理。它是美軍第一狙擊手的故事,是自傳,也是傳奇;是回憶,也是反思。
該書出版不久,克裡斯·凱爾在2013年2月2日,於射擊場被槍殺。
作者:花蕾
本文來源:南京龍虎網-東方衛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