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兒媳回婆家過年:有人過節,有人過劫

2020-12-14 木棉橡樹

文|煙火生活

2020年的春節已過,節後的閨蜜重逢也好、同事相聚也罷,哪怕是微信群、朋友圈,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大型吐槽現場會。

而主要內容,不外乎結婚後回婆家過年的種種遭遇,也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過節,有人過劫。

01、 丈夫是寶,我是草,公婆偏心,好壞不分。

「每年回婆家過年,都是被迫的,最讓我受不了的是,結婚11年了,在他們家,我始終還是個外人。」是李敏(化名)的吐槽。

當然,今年也不例外,仍然是年前的各種掙扎,仍然是各種年貨置辦齊備,李敏和丈夫、孩子一起回了婆家過年。

到家後,婆婆翻看購置的年貨,看到一盒堅果禮盒,上面標價398,不僅驚嘆:「這是啥,咋這麼貴?」

丈夫說是堅果,是李敏買來讓公婆嘗鮮的。

可婆婆拆封后,立即黑臉:這都是年輕人吃的,我們老了,哪裡不得咬的開、吃的動?

丈夫又趕緊說,沒關係,李敏愛吃。

可婆婆卻說,這麼貴的東西,還是送禮吧,正月裡走親戚,正好用得著,說著就收了起來。直到丈夫說他也愛吃,婆婆才又重新開封。

回婆家後,婆婆家衛生還沒徹底打掃,年貨也還沒有購置齊備,有強迫症和潔癖的李敏馬上著手開始打掃衛生。

每天6點起床,開始擦玻璃、擦地、床單被罩與窗簾清理、廚房那些陳年老垢真的讓李敏不時作嘔。

當李敏一邊打掃,一邊向婆婆普及衛生常識時,婆婆總是不以為然我在這個廚房裡做了二十幾年的飯,連肚子都沒有拉過一次,哪有你說的那麼嚴重?

可當李敏忙得不可開交時,丈夫不是找三五好友飲酒,就是和公公兩人對著喝,上午睡到日上三竿,下午一覺又到6點,讓李敏的氣不打一處來,兩人時不時拌兩句嘴,可都因為李敏手上有活兒,丈夫忙著睡覺,作罷了。

大年初一,為了全家吃上新鮮的餃子,什麼都是現做。

李敏6點起床,開始和面、洗菜、調餡,準備就緒後,婆婆起床幫忙。

於是李敏就開始叫還在賴床的丈夫起床,給公婆磕頭拜年,幫忙包餃子。

可李敏連叫三遍,丈夫卻將被子向上扯了扯,蒙住了頭,繼續呼呼大睡,於是李敏將丈夫的被子掀開,兩人開始爭吵。

不一會兒,公婆來調和,張口就訓斥李敏不懂事,在大年初一也不讓人消停,還說大年初一吵架,一年都不吉利。

婆婆護犢子:他昨天晚上喝酒了,你又不是不知道,現在才8點,一家人吃個飯,有啥早晚?給我們磕不磕頭,有什麼要緊?你就這麼大呼小叫,值得嗎?

公公也一臉不耐煩:你看吧,自從你們回來後,家裡就沒消停過,你幹一點活兒,就看全家人不順眼,這些活你愛幹不幹,你不幹,沒人說你,別把家裡弄得雞飛狗跳。一個男人,喝個酒、睡個懶覺,有什麼了不得?哪家的女人不做家務、不做飯?都像你這樣,日子還過不過?

全家圍攻李敏一個是常事,也是李敏不能接受的。

她當即反問婆婆:「記得那年,我都懷孕七個月了,沒有給你磕頭,你還向你兒子告狀,讓我們大吵一架,你兒子睡大覺,不磕頭就無所謂?如果是你的女兒或你,既要工作又要顧家,照顧孩子,還要給公婆買年貨、打掃衛生,而丈夫只是喝酒睡覺,你會歡天喜地?」

她轉頭又反問公公:「難道天生女人就是做家務、做飯的?男人天生就是喝酒、睡覺的?你們老兩口這樣過一輩子,我不管,可是我分擔全部家務、工資比你兒子還高,憑什麼他應該享樂?我要幹活兒?」

公婆也無力反駁,最後扔下一句:「來年你們別回來了,在自己家吵吧,我們老兩口反而清靜。」

我現在可算是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回婆家過年後就離婚了,因為當你看到了他的家庭,就能遇見到自己的未來。是李敏的無奈。

02、 婆家惡習多,好面子,我們不堪重負。

「結婚7年,每年回婆家,都是一場硬仗。公婆家的惡習和虛榮真的讓我們不堪重負。「是雅紅(化名)的擔憂。

每年回婆家,公婆都會將他們購置的年貨與包的紅包和同村或親戚家有在外工作的子女相比較,永遠是比高不比低,完全不顧及雅紅夫妻面臨的購房、育兒等壓力。

總之,不如別人,就是讓自己的老人沒面子。

今年,雅紅夫妻買了新車,公婆特意到村口迎接,他們還特意坐上車,繞著村子開了三圈,停下來7次和老鄉說話,打開後備箱3次,讓別人參觀年貨。

直到碰見一輛比雅紅他們家的新車更貴的車才稍顯失落地回家。

丈夫在老家有很多小夥伴,正月裡清閒,又不出門打工,唯一的娛樂就是聚眾賭博。

每年雅紅的丈夫也都參加,讓雅紅很是頭疼,因為這意味著好幾天,丈夫的日常都是賭博—喝酒—宿醉—和自己吵架,一條龍的不愉快。

本指望公婆可以勸解一二,可公婆都認為:大賭傷身,小賭怡情,一年才放鬆幾天,輸贏不了幾個錢,又不是玩不起,怕啥?

可去年,丈夫輸了七八千,是雅紅兩個月的工資。

今年,又有人來找丈夫打牌,夜裡12點了,丈夫還不回來,雅紅一邊生氣,一邊當著公婆的面,給丈夫發微信語音,說自己身體不舒服。

可丈夫愣是沒回,直到天亮才回家,當雅紅鬧起來,說丈夫不顧她的安危時,丈夫卻說漏嘴:我爸告訴我了,你根本一點事都沒有,純屬找事!真是快把雅紅氣死了。

「更可氣的是,自己每年辛苦掙的錢,總要打發一些不相干的、好吃懶做的人。」是雅紅更大的無奈。

公婆常在外吹牛,說雅紅他們夫婦收入很高,每年過年,總免不了有人登門借錢,多是賭徒,無錢下注後來找丈夫。

對此,雅紅深惡痛絕。

今年,又有人上門借錢,讓丈夫用微信給他轉2000塊錢應急,雅紅知道最近在農村,網絡賭博成風,2000元錢的輸贏,不過就是幾分鐘而已。

可2000元卻是自己半個月的血汗,且這種錢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不回。

於是,她藏起了丈夫的手機,不借!

丈夫因此訓斥她不懂事,公婆嫌她讓他們丟了面子。

最終公公出了2000元錢給那個人,卻算在了丈夫頭上,真是讓雅紅欲哭無淚。

「這是過年,還是過劫?是雅紅的憤怒。

03、 有什麼事兒,都願意和婆婆說一說,舒心!

「結婚十年了,每年最放鬆的幾天,便是回婆家過年的那幾天。」李玲(化名)的這句話,真是讓人羨慕嫉妒啊。

每年到家前,婆婆都會提前打掃好衛生,窗明几淨;更換好床單被罩,並且包裹上幾塊香皂,等他們用時,清新好聞。

用婆婆的話說,回家過年就是休息,來了一點活兒也不讓兒媳幹。在年夜飯上,但凡有哪一盤菜,李玲多加了幾筷子,來年婆婆一定會多準備一些,讓李玲吃個夠。

今年是李玲的本命年,婆婆還特意給李玲買了一條紅圍巾,一身紅秋衣秋褲,但她還是叮囑李玲,這是她的老觀念,年輕人有自己的主見,喜不喜歡穿戴這些,李玲完全有自由。

當李玲跟婆婆抱怨工作辛苦,婆婆就會說給兒子聽,讓兒子承擔更多家務,讓李玲輕鬆一些;當李玲跟婆婆說起他們小夫妻相處的矛盾,婆婆大都先做自我檢討,認為自己沒有把兒子教育成暖男,也會跟兒子交涉這些事,讓他改正;

同時,婆婆也會教李玲如何做才能不傷及男人的面子,又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今年過年,李玲跟婆婆吐槽丈夫一點也不浪漫,很多節日、紀念日都忘了,讓她在同事、朋友面前很丟人。

婆婆就告訴兒子:女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被忽視,一束花才多少錢?一個簡訊費多大力氣?幸福有多重要?並且叮囑兒子,一定要以妻子喜歡的方式愛妻子,否則就是幹活兒不隨主,不如二百五。

同時婆婆也叮囑李玲,幸福、不幸福,都是比較出來的。

幸福的人,並非比別人多了多少錢物,不過是一顆知足的心而已。

另外,她告訴李玲,千萬別忘記誇自己的丈夫,你越誇他,他越聽你的話。

公婆自己經營一個小店,公公打理,婆婆數十年如一日,保障後勤。一日三餐、營養均衡、風雨無阻給公公做飯、送飯。

每次公公上班,婆婆都送至門口,遞上公文包,看著公公下樓,叮囑平安。

「是婆婆教會我什麼是愛,如何愛!」李玲驕傲地說。

04、 婆媳相處,真心為先。

今年春晚上,賈玲和張小斐的小品《婆婆媽媽》即演繹了現實生活中婆媳相處的關鍵所在。

無論是婆婆也好,兒媳也罷,都深愛著自己的兒子、丈夫,可是因為出生年代不同,生活習慣迥異,相處起來矛盾重重。

以至於現實生活中,有的婆媳吵鬧不休,有的老死不相往來。

可是小品最後,一語道破玄機,有多少矛盾都沒有關係,都是正常的,但要有真心。

其實,婆媳之間,難免有誤會,有不解,可如果你真心為對方著想,本著換位思考、理解為先、彼此尊重、付出真心的原則,也許很多婆媳矛盾就會迎刃而解了。

願以上文字,與我的讀者共勉。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留言、點讚、轉發、關注。

今日討論話題:

您這個春節是在哪裡過得?過得好嗎?

相關焦點

  • 3個兒媳談回婆家過年:結婚後,過年就是過劫
    加上很多獨生女走入婚姻,於是回誰家過年,在近幾年引起了全民大討論。而對於這一問題的答案,也成為很多夫妻每年必須面對的難題之一。01、 結婚7年,過年就是過劫。提起過年,李玲就一臉愁容。「回婆家過年就是給自己添堵,不回婆家過年,就會引發婚姻矛盾。」是李玲的難處。似乎她也沒有別的選擇。
  • 春節過年,回娘家還是回婆家?
    01想問問各位姐妹,今年過年你是回娘家還是回婆家呢?誠然,作為已婚的男女,過年回誰家,確實是一個問題。最近幾天,莊馨一直悶悶不樂。之前,看過一個報導,說「過年回誰家」成為已婚人士討論的熱門話題。很多夫妻,明明相處很和諧,但是碰上過年回誰家的問題,就會吵架、鬧矛盾甚至鬧離婚。憑心而論,兩邊都是父母,誰不想趁著節日,跟自己的父母多些日子相處,婆家和娘家,就像手心和手背,都是肉!
  • 過年回婆家?霸氣媳婦懟婆婆:彩禮是陋習,難道婆家過年是傳統?
    知乎中最近有個熱點問題:結婚後過年一定要去婆家嗎?其中有個霸氣媳婦懟婆婆的話,真的讓姐妹們大呼過癮。原來這個媳婦當初嫁過去要彩禮時,婆婆堅定的說,彩禮這玩意都是陋習,要取締。遂罷,畢竟這個媳婦家也不是真缺錢,只是個儀式感而已,要是婆家真的為難,那也沒有必要揪住不放,苦苦相逼。現在好了,快過年了,婆家娘家屬於一南一北遙相呼應的兩個地方。婆婆家要求,新媳婦兒過年肯定是要回婆家的啊。
  • 兒媳回婆家過年,相處七天,毀盡三觀
    文|煙火生活2020年新年已過,已婚女人的聚會也好、微信朋友圈、聊天群也罷,回婆家過年的種種奇葩事,瞬間就會引發共鳴,開啟吐槽大會。同事亦紅(化名),去年剛結婚,過年回了一趟婆家,據她所言,可謂是相處七天,毀盡三觀啊。
  • 婆家娘家,過年回哪個家?
    女:「哪條法律規定過年女人一定要回婆家?」男:「這不需要法律規定,這是人之常情。」——這是電視劇《新結婚時代》裡的一段經典對白。隨著春節的臨近,類似的情景在許多夫妻特別是「雙獨」夫妻間真實上演:除夕團圓夜,該回哪個家過?
  • 過年到底回娘家,還是回婆家?終於有答案了!
    一個問題是每對夫妻都會遇到的,今年過年是回婆家還是娘家?在《新結婚時代》裡,女生問,哪條法律規定過年女人一定要回婆家?她老公說,這不需要法律規定,這是人之常情。在傳統觀念裡,回婆家過年天經地義,然而隨著獨生子女夫妻群體的壯大,越來越多的兒媳要求回娘家過年。特別是遠嫁之後的女兒,更多時候面臨的是:融不進的婆家,回不去的娘家。我有兩個已結婚的同事,都對過年去哪的問題表示頭疼。
  • 不孕的兒媳帶著小狗回婆家過年會遇見什麼?
    陳阿姨朝兒媳婦餘因瞪了一眼,罵道:「孩子生不出來,養只小狗來害人……」餘因看到地上的肉和人,大概明白了怎麼回事,她轉頭回瞪了一眼丈夫文禮,什麼也沒說沉著臉轉身咚咚咚上了樓。女兒嫁得不錯,結婚第二年就生了外孫楠楠,女婿性格敦厚、勤勉上進,唯一有點疙瘩的是小夥子來自北方,自己女兒一向來怕冷,因此每每過年都拖家帶口來娘家過。
  • 「過年是回婆家還是回娘家?」這是五位已婚男人的真心話!
    理由是:已經陪她回娘家過了幾次年,足夠了,今後過年必須回婆家,不然他會被人笑話。為回誰家過年的事鬧得很僵,蕭姐父母早就為他們準備了一大堆年貨,這是過完年讓蕭姐帶回婆家的。丈夫不同意,蕭姐感到很委屈,而且丈夫說她在無理取鬧!她不明白,丈夫為什麼不理解她,回娘家過一次年就這麼難嗎?
  • 過年一定要在婆家嗎?
    ●過年定要在婆婆家過,嫁狗隨狗,平時多點回娘家住,這才是中華傳統的孝道。●輪流啊,過年就應該一年在婆家一年在娘家●過年就應該一年一家,老公不願意,你可以自己回啊,為什麼一定要他同意?不行就各回各家啊。●我是婆婆,我覺得他們兩個開心就好,在哪裡過年都可以。●現在都是一家一個孩子,都回公婆家對養女兒的家裡太殘忍了。●我是獨生女,我覺得在婆家過年很對不起爸媽,養我這麼多年,最後過年孤孤單單兩個人。●各回各家真的挺好,想見的能見著,大家都開心。
  • 「過年不用回去,娘家不是你家了」兒媳霸氣回應,「氣哭」婆婆!
    萬一在婆家受委屈,父母就幫不上任何忙,只剩擔憂。過年是個有人歡喜有人憂的日子,對於遠嫁的女人,的確是一個煩惱。很多時候,遠嫁的女人都得留在男方過年,不能和自家父母互相串門。婆婆過年前3個月就說:「兒媳,你嫁到我們家,這是第一年。我們這邊的習俗,結婚第一年女方都得在男方家過。」就這樣,麗珍聽了婆婆的話,留在了男方家過年,沒有回去。麗珍父母一直嘆氣,麗珍說明年一定回去過年。
  • 泉臺姻緣兩岸親:一位來泉州娘家過節 一位回臺灣婆家過年
    一位來泉州娘家過節,一位回臺灣婆家過年——泉臺姻緣兩岸親這個春節,嫁到臺灣近20年的泉州新娘陳女士和丈夫回到泉州;定居泉州的臺灣小夥陳立軒與泉州姑娘吳迪去臺灣過年。一來一回的兩位「新娘」,述說著兩岸一家親的不解情緣。
  • 過年回婆家,還是回娘家?
    今天我們探討這樣的一個話題,因為馬上就過年了,就說這個過年,是回婆家還是回娘家過年呢?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情,也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尤其就是這件事情上,是最明顯的了,你看馬上就要過年了,又有很多夫妻要開始,為過年到底去誰家要爭執了。
  • 遠嫁的女兒過年到底回娘家,還是回婆家?
    ,本該是闔家歡樂的日子但是由於女兒出嫁之後,就很難再回娘家過年特別是懷孕之後的媽媽們回娘家可以找尋到自己當女兒的感覺,回婆家只能看著老公家闔家歡樂小A今年28歲,結婚三年了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她和丈夫就一定會大吵一架原因無他,只因她是個遠嫁女,兩人為了回誰家過年而爭執不休小A從武漢遠嫁山東,有的時候她自己也在迷茫「在當地人眼裡我永遠都是個外地人
  • 已婚女人的糾結:回娘家過年,還是去婆家過年?
    尤其八零後夫妻,很多都是「雙獨」家庭,並不像從前那樣女人去婆家過年,家裡還有其他兄妹陪伴父母;而是一旦去婆家過年,父母就要在一年一度最隆重的佳節中面對孤獨的煎熬。據說中國離婚率的高峰除了在高考後就是新年前後了,夫妻雙方都心繫父母,想在春節假期回自己的家裡陪陪父母,幹點力所能及的活,嘮嘮體己的嗑。
  • 在農村不少遠嫁的女兒不願回娘家過年,是民俗規矩造成的嗎
    小編分析,農村遠嫁女兒不願回娘家過年,大體有以下幾種原因:1、家鄉風俗,出嫁女兒過年不能在家,為避嫌:山東地區受孔孟思想影響,大多數農村就講究這個。比如小編老家膠東農村,臘月二十三(辭灶)前一天,出嫁閨女就不能在娘家住了,要回婆家過年,直到正月初三早上,才能和女婿孩子一起回門。初三拜丈母,就是這麼來的。
  • 過年必須回婆家嗎,強詞奪理,這樣的老公不要了
    每到臨近過年,網上就會熱議關於回婆家過年的問題。這個問題甚至引起很多女生的焦慮。跟著老公家過年吧,自己父母這邊沒人照顧。回自己家娘家過年,又怕老公和婆家不高興。好像回娘家過年很奢侈明明是可以有多種解決方案的,非要做成唯一必選項,搞得女生兩邊非常難受,這種心理上的不平等,已經存在多年。
  • 快過年了,兒媳婦不願回婆家過年,理由太扎心了
    兒媳婦不願意回婆家過年,很多理由是冠冕堂皇的,也是非常牽強的。比如,婆家太遠,婆家環境不好,婆家兄弟姐妹多,相處不習慣;回去要她這個兒媳婦伺候全家,因為她是兒媳婦。婆婆愛嘮叨,說她浪費東西了。住的地方,衛生條件太差,屋裡太冷,廁所也是露天的,飲食習慣不同,方言不太懂,諸如此類,都是兒媳婦不願回婆家過年的說辭。似乎是婆家從環境到人品,都是值得拒絕回婆家過年的理由。換位思考一下,娘家是這樣的條件呢?小孩和老公都不願意去過年,最後還不是乖乖聽女人的話,跟著你去娘家過年。
  • 「兒媳,家裡來親戚了,趕緊回來做飯」「阿姨,你找錯人了」
    兩人還只是以朋友身份相處時,婆婆就站出來反對過。婆婆覺得孟翠玲是個外地人,兩家人了解又不多,她不放心。她希望章誠奕能找個知根知底的女友,最好是她朋友的女兒,但是章誠奕並沒有聽她的話,而是繼續和孟翠玲接觸著。認識半年後,章誠奕率先捅破了中間那層紙,兩人順利發展為戀人關係。
  • 有的媳婦不願回婆家過年,並非因為婆媳矛盾,而是這2個原因
    不少人都發現了這樣一種現象,在過年的時候有的媳婦不願回婆家,甚至還專門跑到娘家過年。可能有的人想不明白,其實其中的原因有非常多,除了跟婆媳矛盾有關係之外,其他還有不少原因,比如下面這兩個原因就非常現實,並不是婆媳矛盾引起的。
  • 過年回娘家還是婆家,終於有標準答案了,夫妻都看看
    過年回娘家還是婆家,終於有標準答案了,夫妻都看看現在已經是12月份了,距離過年簡直就是屈指可數,對於過年,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是很高興的,過年就代表著團聚,代表一大家子人可以互相噓寒問暖,但是提及過年,對於有的家庭來說還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特別是遠嫁的女人,覺得過年簡直就是酷刑,對於回誰的家,真的是一種很艱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