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煙火生活
2020年的春節已過,節後的閨蜜重逢也好、同事相聚也罷,哪怕是微信群、朋友圈,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大型吐槽現場會。
而主要內容,不外乎結婚後回婆家過年的種種遭遇,也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過節,有人過劫。
01、 丈夫是寶,我是草,公婆偏心,好壞不分。
「每年回婆家過年,都是被迫的,最讓我受不了的是,結婚11年了,在他們家,我始終還是個外人。」是李敏(化名)的吐槽。
當然,今年也不例外,仍然是年前的各種掙扎,仍然是各種年貨置辦齊備,李敏和丈夫、孩子一起回了婆家過年。
到家後,婆婆翻看購置的年貨,看到一盒堅果禮盒,上面標價398,不僅驚嘆:「這是啥,咋這麼貴?」
丈夫說是堅果,是李敏買來讓公婆嘗鮮的。
可婆婆拆封后,立即黑臉:「這都是年輕人吃的,我們老了,哪裡不得咬的開、吃的動?」
丈夫又趕緊說,沒關係,李敏愛吃。
可婆婆卻說,這麼貴的東西,還是送禮吧,正月裡走親戚,正好用得著,說著就收了起來。直到丈夫說他也愛吃,婆婆才又重新開封。
回婆家後,婆婆家衛生還沒徹底打掃,年貨也還沒有購置齊備,有強迫症和潔癖的李敏馬上著手開始打掃衛生。
每天6點起床,開始擦玻璃、擦地、床單被罩與窗簾清理、廚房那些陳年老垢真的讓李敏不時作嘔。
當李敏一邊打掃,一邊向婆婆普及衛生常識時,婆婆總是不以為然:「我在這個廚房裡做了二十幾年的飯,連肚子都沒有拉過一次,哪有你說的那麼嚴重?」
可當李敏忙得不可開交時,丈夫不是找三五好友飲酒,就是和公公兩人對著喝,上午睡到日上三竿,下午一覺又到6點,讓李敏的氣不打一處來,兩人時不時拌兩句嘴,可都因為李敏手上有活兒,丈夫忙著睡覺,作罷了。
大年初一,為了全家吃上新鮮的餃子,什麼都是現做。
李敏6點起床,開始和面、洗菜、調餡,準備就緒後,婆婆起床幫忙。
於是李敏就開始叫還在賴床的丈夫起床,給公婆磕頭拜年,幫忙包餃子。
可李敏連叫三遍,丈夫卻將被子向上扯了扯,蒙住了頭,繼續呼呼大睡,於是李敏將丈夫的被子掀開,兩人開始爭吵。
不一會兒,公婆來調和,張口就訓斥李敏不懂事,在大年初一也不讓人消停,還說大年初一吵架,一年都不吉利。
婆婆護犢子:「他昨天晚上喝酒了,你又不是不知道,現在才8點,一家人吃個飯,有啥早晚?給我們磕不磕頭,有什麼要緊?你就這麼大呼小叫,值得嗎?」
公公也一臉不耐煩:「你看吧,自從你們回來後,家裡就沒消停過,你幹一點活兒,就看全家人不順眼,這些活你愛幹不幹,你不幹,沒人說你,別把家裡弄得雞飛狗跳。一個男人,喝個酒、睡個懶覺,有什麼了不得?哪家的女人不做家務、不做飯?都像你這樣,日子還過不過?」
全家圍攻李敏一個是常事,也是李敏不能接受的。
她當即反問婆婆:「記得那年,我都懷孕七個月了,沒有給你磕頭,你還向你兒子告狀,讓我們大吵一架,你兒子睡大覺,不磕頭就無所謂?如果是你的女兒或你,既要工作又要顧家,照顧孩子,還要給公婆買年貨、打掃衛生,而丈夫只是喝酒睡覺,你會歡天喜地?」
她轉頭又反問公公:「難道天生女人就是做家務、做飯的?男人天生就是喝酒、睡覺的?你們老兩口這樣過一輩子,我不管,可是我分擔全部家務、工資比你兒子還高,憑什麼他應該享樂?我要幹活兒?」
公婆也無力反駁,最後扔下一句:「來年你們別回來了,在自己家吵吧,我們老兩口反而清靜。」
「我現在可算是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回婆家過年後就離婚了,因為當你看到了他的家庭,就能遇見到自己的未來。」是李敏的無奈。
02、 婆家惡習多,好面子,我們不堪重負。
「結婚7年,每年回婆家,都是一場硬仗。公婆家的惡習和虛榮真的讓我們不堪重負。「是雅紅(化名)的擔憂。
每年回婆家,公婆都會將他們購置的年貨與包的紅包和同村或親戚家有在外工作的子女相比較,永遠是比高不比低,完全不顧及雅紅夫妻面臨的購房、育兒等壓力。
總之,不如別人,就是讓自己的老人沒面子。
今年,雅紅夫妻買了新車,公婆特意到村口迎接,他們還特意坐上車,繞著村子開了三圈,停下來7次和老鄉說話,打開後備箱3次,讓別人參觀年貨。
直到碰見一輛比雅紅他們家的新車更貴的車才稍顯失落地回家。
丈夫在老家有很多小夥伴,正月裡清閒,又不出門打工,唯一的娛樂就是聚眾賭博。
每年雅紅的丈夫也都參加,讓雅紅很是頭疼,因為這意味著好幾天,丈夫的日常都是賭博—喝酒—宿醉—和自己吵架,一條龍的不愉快。
本指望公婆可以勸解一二,可公婆都認為:大賭傷身,小賭怡情,一年才放鬆幾天,輸贏不了幾個錢,又不是玩不起,怕啥?
可去年,丈夫輸了七八千,是雅紅兩個月的工資。
今年,又有人來找丈夫打牌,夜裡12點了,丈夫還不回來,雅紅一邊生氣,一邊當著公婆的面,給丈夫發微信語音,說自己身體不舒服。
可丈夫愣是沒回,直到天亮才回家,當雅紅鬧起來,說丈夫不顧她的安危時,丈夫卻說漏嘴:「我爸告訴我了,你根本一點事都沒有,純屬找事!」真是快把雅紅氣死了。
「更可氣的是,自己每年辛苦掙的錢,總要打發一些不相干的、好吃懶做的人。」是雅紅更大的無奈。
公婆常在外吹牛,說雅紅他們夫婦收入很高,每年過年,總免不了有人登門借錢,多是賭徒,無錢下注後來找丈夫。
對此,雅紅深惡痛絕。
今年,又有人上門借錢,讓丈夫用微信給他轉2000塊錢應急,雅紅知道最近在農村,網絡賭博成風,2000元錢的輸贏,不過就是幾分鐘而已。
可2000元卻是自己半個月的血汗,且這種錢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不回。
於是,她藏起了丈夫的手機,不借!
丈夫因此訓斥她不懂事,公婆嫌她讓他們丟了面子。
最終公公出了2000元錢給那個人,卻算在了丈夫頭上,真是讓雅紅欲哭無淚。
「這是過年,還是過劫?」是雅紅的憤怒。
03、 有什麼事兒,都願意和婆婆說一說,舒心!
「結婚十年了,每年最放鬆的幾天,便是回婆家過年的那幾天。」李玲(化名)的這句話,真是讓人羨慕嫉妒啊。
每年到家前,婆婆都會提前打掃好衛生,窗明几淨;更換好床單被罩,並且包裹上幾塊香皂,等他們用時,清新好聞。
用婆婆的話說,回家過年就是休息,來了一點活兒也不讓兒媳幹。在年夜飯上,但凡有哪一盤菜,李玲多加了幾筷子,來年婆婆一定會多準備一些,讓李玲吃個夠。
今年是李玲的本命年,婆婆還特意給李玲買了一條紅圍巾,一身紅秋衣秋褲,但她還是叮囑李玲,這是她的老觀念,年輕人有自己的主見,喜不喜歡穿戴這些,李玲完全有自由。
當李玲跟婆婆抱怨工作辛苦,婆婆就會說給兒子聽,讓兒子承擔更多家務,讓李玲輕鬆一些;當李玲跟婆婆說起他們小夫妻相處的矛盾,婆婆大都先做自我檢討,認為自己沒有把兒子教育成暖男,也會跟兒子交涉這些事,讓他改正;
同時,婆婆也會教李玲如何做才能不傷及男人的面子,又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今年過年,李玲跟婆婆吐槽丈夫一點也不浪漫,很多節日、紀念日都忘了,讓她在同事、朋友面前很丟人。
婆婆就告訴兒子:女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被忽視,一束花才多少錢?一個簡訊費多大力氣?幸福有多重要?並且叮囑兒子,一定要以妻子喜歡的方式愛妻子,否則就是幹活兒不隨主,不如二百五。
同時婆婆也叮囑李玲,幸福、不幸福,都是比較出來的。
幸福的人,並非比別人多了多少錢物,不過是一顆知足的心而已。
另外,她告訴李玲,千萬別忘記誇自己的丈夫,你越誇他,他越聽你的話。
公婆自己經營一個小店,公公打理,婆婆數十年如一日,保障後勤。一日三餐、營養均衡、風雨無阻給公公做飯、送飯。
每次公公上班,婆婆都送至門口,遞上公文包,看著公公下樓,叮囑平安。
「是婆婆教會我什麼是愛,如何愛!」李玲驕傲地說。
04、 婆媳相處,真心為先。
今年春晚上,賈玲和張小斐的小品《婆婆媽媽》即演繹了現實生活中婆媳相處的關鍵所在。
無論是婆婆也好,兒媳也罷,都深愛著自己的兒子、丈夫,可是因為出生年代不同,生活習慣迥異,相處起來矛盾重重。
以至於現實生活中,有的婆媳吵鬧不休,有的老死不相往來。
可是小品最後,一語道破玄機,有多少矛盾都沒有關係,都是正常的,但要有真心。
其實,婆媳之間,難免有誤會,有不解,可如果你真心為對方著想,本著換位思考、理解為先、彼此尊重、付出真心的原則,也許很多婆媳矛盾就會迎刃而解了。
願以上文字,與我的讀者共勉。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留言、點讚、轉發、關注。
今日討論話題:
您這個春節是在哪裡過得?過得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