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上「雲」智慧農業有了新模樣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農場上「雲」智慧農業有了新模樣

  自古以來,農業都是靠天吃飯,糧食豐收還是歉收,全看是否風調雨順。但在浙江烏鎮譚家灣雲上農業試驗場,依靠5G、物聯網、雲計算等網際網路帶來的高科技,一個「農業大腦」就匯集了所有土地、水分和空氣等數據,讓農業基本告別「靠天吃飯」的歷史,未來的智慧農業在烏鎮已經嶄露頭角。

  千裡之外

  農民可實時看到作物長勢

  走進譚家灣雲上農業試驗場的大棚裡,長勢良好的綠油油的西紅柿中間,有蜜蜂來回地採蜜授粉。「我們都是採用蜜蜂授粉,跟一般大棚人工授粉不同,這個大棚的溫度、溼度都可以調控,各種通過『雲上大腦』直接傳輸到全國各地分中心。」負責人表示,在物聯網、雲計算的賦能下,「農業大腦」匯集了所有數據,相當於一個能夠實時看到農戶信息、土壤溼度、氣溫情況的總指揮部,田間地頭的風吹草動「盡在掌中」。

  在這個大棚裡,筆者還看到了壽光野虎合作社種植的迷沙、千禧等四個品種的西紅柿,都在利用無土栽培種植。

  烏鎮距離山東壽光813公裡,但在5G網絡的支撐下,壽光野虎村的西紅柿種植戶,可以遠程實時查看合作社在譚家灣雲上農業試驗場的大棚裡西紅柿的長勢情況。

  山東壽光是全國著名蔬菜基地,在壽光的野虎村,農民們種植西紅柿,何時應該澆水、施肥,全都是憑經驗和感覺,辛辛苦苦種植出來以後,一斤西紅柿的收購價只有2~3元。

  通過物聯網技術,在土壤中鋪設三層傳感器,就能夠實時監測土壤溼度情況,讓農戶知道何時該澆水;各項數據指標都能通過物聯網實時「上雲」,標準化的生產得到了保證

  農戶生產出來的農作物標準化後,從農產品變為了農業商品助農業合作社統一打造的品牌,進入長三角地區的高端消費市場,每斤西紅柿甚至能夠賣到20元,附加值翻上了好幾倍。

  5G時代的智慧農業長這樣

  在一攏攏的番茄中間,有一個黑色的機器人,「背著」藍色的框在田間移動。「這是我們的穿梭機器人,可以幫忙採摘和運輸。」工作人員介紹,有了這些機器人,可以節省很多人力。

  而大棚頂端還有兩臺空中軌道機器人,瞪著大眼睛對著大棚不停地掃描,它的任務是檢測病變植物拍照識別及遠程診斷等,並實時傳輸給雲端的大腦。

  每臺機器人相當於一個終端,均由雲端系統「駕駛」,並自帶動力驅動,而這樣的「黑科技」遍布於譚家灣雲上農業試驗場的各個角落。

  雲棚系統數據方艙的大屏幕上,顯示著試驗場內的氣候、種植、生產、農資、專家、銷售、市場等各類農業數據。

  筆者看到在一個5G數據桅杆的下方,還顯示應用了北鬥授時定位系統。「這些機器人或儀器採集的數據,都加上了北鬥定位數據,這樣產生的脫敏數據才真正的有價值,不然,不同地方數據混雜,對數據後續利用會產生不利影響。」工作人員告訴筆者,利用在雲棚部署的5G+數據桅杆,採用高精度土壤和空氣溫度、溼度傳感器,實時採集土壤墒情等農作物信息,通過5G網絡回傳至農業大腦平臺,基於人工智慧算法,建立精準的種植模型,為作業人員提供精準作業決策信息,達到精準種植,合理灌溉,農業溯源的目標

  而在大棚外的金燦燦的稻田邊,還有巡檢機器人和空中機器人在工作,它們可對病害、蟲害、草害以及生物生長周期等數據進行採集,並且利用5G網絡進行高清視頻回傳,工作人員在可視化監控與管理界面進行精準操控作業,實現智能種植,智能防蟲,智能除草,讓實現大面積農業生態種植成為可能。

  以往無人機植保依靠4G進行作業,飛行距離受限,並且操作時延達到100ms以上,不能滿足智慧農業精準作業目標,現在基於5G網絡,植保無人機可以飛的更遠,時延可降低到20ms以內,如果在監測區域發現病蟲害,工作

  人員可遠程控制植保無人機逐區域進行生物製劑的噴灑作業,達到精準消殺,整個過程實時、精準、高效。

  (陳美琪)

(文章來源:農業科技報)

(責任編輯:DF318)

相關焦點

  • 「雲」上有個農場
    在「雲上農場」的另一角,剛剛採摘下來的蔬菜已包裝好,很多遊客在詢問價錢,「這個油麥菜多少錢?」「茄子多少錢?白菜呢?」工作人員都一一解答。不一會,打包好的蔬菜就賣光了。 說起「雲上農場」的來歷,哈沙圖村黨支部書記宋利平告訴記者,相比於烏蘭木倫的其他村子,他們村境內沒有可開採的煤炭資源,唯一的產業就是傳統的農牧業。
  • 建三江農場 從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蝶變
    原標題:建三江農場 從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蝶變   站在建三江七星農場數字農業平臺上,記者能清楚直觀看到智能傳感器採集的信息和在地塊上進行的各種農業生產活動的分析展示
  • 三年磨礪 中糧智慧農場破繭蝶變 「農業+」賦能 打造有溫度的農場
    中糧智慧農場目前的業務板塊有科技農業展示、生產農業和微度假構成。在過去一年時間裡,智慧農場確立了以自然教育為切入點,以自造活動IP、社群運營和多自營內容的活動板塊,為農場形成穩定的本地客群。 自然教育切入 微度假目的地初具雛形 目前,中糧智慧農場正探索成為與自然為伴的未來教育基地。
  • 機器人成了雲上農場的「新農人」
    「熊貓」「泰山」「龍犬」「雲雀」……在浙江烏鎮的鳳岐茶社譚家灣雲上農業試驗場裡,40多個不同種類的機器人來往穿梭忙碌。從「會」種地到「慧」種地,機器人成了這700畝雲上農場的「新農人」。
  • 貴安新區:「雲上農場」種蔬菜 訂單農業精準銷
    曾被村民們拋荒在石山與滬昆鐵路之間的120畝狹長草地被流轉出來,成了合作社嘗試山地高效農業種植的主戰場。  貴澳構建深度垂直的產業生態,一邊打造線上「雲上農場」推動專業合作社種植經濟價值高的西蘭花、番茄等生態蔬菜,一邊通過線下採摘體驗促進旅遊、示範園區展示等方式,推動場邊村傳統農業向現代高效生態農業轉型,帶動傳統農民向新型產業化農民轉變。
  • 未來農場——昆明市智慧農業科技園建設項目開工
    雲南網訊(通訊員 李莉)4月24日,由雲南農業大學建工學院規劃建設的「未來農場——昆明市智慧農業科技園」建設項目(下稱項目)在梁王山現代農業公園開工。 昆明市梁王山智慧農業科技園規劃圖。雲南農業大學供圖  未來農場——昆明市智慧農業科技園項目是雲南農業大學與昆明市市校合作的重要內容。
  • 成都人手機上下單,「雲農場」裡玩春耕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人民網成都3月14日電 (朱虹)「大家喜歡在網上玩『開心農場』,在這裡就有個現實版的『開心農場』,也不用親自到田地,只要拿出手機輕輕一點,想種的菜就有人替你種下,還可以隨時在手機上察看、澆水等。」
  • 農業真奇妙 中糧智慧農場裡的趣味兒童節(組圖)
    植物工廠裡龐大的多層立體垂直種植系統千龍網北京訊(記者 王立立)初夏時節,位於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鎮的中糧智慧農場仍然能感受到春天的氣息,陽光下的花田五彩繽紛,溫室內的蔬菜工廠生機盎然。在多肉種植課堂,孩子與家長們一起學習栽種多肉植物每年的六一活動,大人們往往成了陪襯,而在中糧智慧農場,無論是大人還是孩童,都會被這裡優美的環境和高科技農業設施所吸引。
  • 海峽兩岸農業論壇——走進臺灣:源鮮智慧農場
    為深化兩岸農業農村農民交流,融匯對接現代農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了解臺灣農業發展情況,記者走進臺灣相關農業單位進行採訪報導。從今天起將播出海峽兩岸農業論壇——走進臺灣系列報導,帶您了解臺灣先進的種植模式和管理經驗。
  • 德州農業插上「智慧翅膀」
    (德州)智慧農業產業園建成,驚豔了無數人的目光,參觀學習者絡繹不絕。在武城縣,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100兆瓦農業科技大棚光伏電站扶貧項目蔚為壯觀,即將建成的1200個農業科技大棚,在開啟扶貧新模式的同時,還將帶動更多農民群眾致富。農業要實現由大到強,必須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以建設周邊城市「放心農場」為目標,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智慧農業,這是德州農業的根本出路。
  • 嗨皮吧,雲上農場!
    2016年,村裡利用到村到戶項目資金和強農貸款,引進內蒙古光亞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支部+公司+農戶」的模式,鼓勵農戶利用自家房前屋後閒置土地發展特色蔬菜種植。2018年和2019年兩年的時間,公司以每畝180元的價格共流轉了1200畝土地。
  • 蓬江區一研學基地以智慧農場為著力點,發展新型農業業態
    農業興、百業旺,鄉村才有活力。近年來,蓬江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發展了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農民增收,促進了農業經濟與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近日,記者在位於杜阮鎮松園村鳳山南側的養生谷自然研學基地了解到,該基地以智慧農場為著力點,大力發展休閒農業、觀光農業、特色農業等新型農業業態,正致力於打造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
  • 極飛科技出席聯合國數字農業論壇 打造中國無人化智慧農場
    廣州2020年12月3日 /美通社/ -- 11月30日-12月2日, 2020聯合國數字農業論壇以線上交流的方式如期召開。本次論壇以 「跨越數字鴻溝,技術創新賦能小農經濟」為主題,旨在探討在全球數位化浪潮背景下,科技型企業如何推動小農經濟的數位化創新與變革。
  • 加速農業產業數位化 河北推進「智慧農業」建設
    日前印發的《河北省智慧農業示範建設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提出,加快推進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5G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的應用,推動「智慧農業」發展,加快農業產業數位化進程。
  • 現場|極飛智慧農場入選中國10大數字農業技術應用案例
    此次農交會,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開幕巡館時,專門來到極飛科技的展廳觀看無人農場完整解決方案。極飛科技創始人彭斌就極飛無人農場解決方案和智慧農業技術裝備進行了詳細介紹。韓長賦部長對極飛表示了極大認可,鼓勵極飛勇攀農業科技高峰,為推動我國農業向無人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 農業4.0時代來臨?報告:未來農場會有5個新趨勢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農業4.0時代來臨?這份報告認為未來農場會有5個新趨勢未來農場裡,無人機正在為農作物做打藥植保服務;不遠處,農田機器人正在幫助農民收割,收割好的果實通過無人車運送到指定地點完成裝箱。
  • 額爾古納市蘇沁農牧場發展智慧農業為現代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際網路、雲計算和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成果也正在被廣泛運用到農業領域,中國農業正在大跨步的邁入智慧農業時代。額爾古納市蘇沁農牧場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以全面發展智慧農業,驅動農場轉型升級,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
  • 智慧農場解決方案
    建設背景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人口眾多,但農業基礎薄弱,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給農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近年來,我國在現代農業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處於起步階段,在新的形勢下,必須進行農業轉型升級。為促進農業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同時為海外農牧場提供更加成熟的產品和技術方案,旭瑞智能在東營市六戶鎮設立了「智慧農場」實驗基地。方案介紹旭瑞智慧農場首期用地20畝,種植作物有西瓜、花生、蔬菜、大豆、棉花、玉米等。
  • 農業現代化裡程碑:碧桂園打造全球首個萬畝無人化農場
    位於七星農場一側的農業物聯網與大數據中心和無人化農場項目農機管理雲平臺可謂是無人化農場項目的「大腦中樞」。工作人員坐在中心辦公室,即可遠程監控無人化農機設備在不同的田塊內進行自主生產作業,未來隨著平臺數據處理分析、智能決策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智慧化大農業的生產場景將更加令人震撼。羅錫文接受採訪時表示,該項目是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龐大、參加試驗示範的農機設備多、作業環節項目全、無人化技術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高的一個無人化農場項目。
  • 智慧農場結合5G後,究竟會有多「聰明」?
    從傳統人工耕種到智能機械耕種,從靠天吃飯到智慧大棚。隨著科技的發展,農業農村也展現出了翻天覆地的變化。5G將帶來大產業數據的繁榮,也將為農業帶來海量的原始數據,助力智慧農業的快速發展。「智慧農場」即是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成果,利用物聯網技術、音視頻技術等實現農業可視化遠程診斷、遠程控制、災變預警等智能管理。近日,5G智慧農場首發會在浙江省烏鎮國際互聯農業博覽園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