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隨州四大產業基地觀察

2021-01-08 騰訊網

編者按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我市各地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應急產業、地鐵裝備產業、香菇產業、編鐘文化產業「四大產業基地」建設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將繼續為品質隨州建設提供強大支撐力。

本報自今日起推出系列報導《復工復產狀態下四大產業基地建設觀察》,報導我市四大產業如何主動求變、化危為機、激發潛能、創新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危機與機遇並存。

受疫情影響,隨州香菇產業從種植、採摘、銷售到生產加工、出口等各個方面都面臨著一系列現實問題,帶來了巨大挑戰。

面對危機,隨州香菇產業在按下復工復產「重啟鍵」的同時,也按下了「快進鍵」「提質鍵」「升級鍵」,努力將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在危機中尋生機,在逆勢中謀升級。

香菇採銷按下「快進鍵」

不負春光,不誤農事。疫情過後,隨州香菇生產按下了「快進鍵」。

「現在採摘的是第三茬菇,好好管理還能出第四茬,1萬袋香菇今年預計純收入8萬多元,比上年少了近2萬元。」4月7日,隨縣三裡崗鎮吉祥寺村香菇基地裡,種植戶周忠明夫妻倆正在忙碌地採摘、分揀、烘烤香菇。周忠明的幹香菇每斤均價賣到了34元。

每年春季正是秋栽香菇採摘和銷售的關鍵時期,一刻不能停。吉祥寺村被譽為「中國香菇產業第一村」,全村有650餘戶種植香菇,每年種植近600萬袋,秋栽菇佔了八成左右。

「今年農戶銷售價格普遍比往年低了10%左右,但是銷路不愁。」吉祥寺村黨支部書記張國勇介紹,在春耕生產啟動後,村裡在抓好防疫的同時,指導督促村民快速復工復產,不誤農事,同時在3月22日啟動了三裡崗香菇大市場交易,解決銷售難問題。

三裡崗香菇大市場是中南地區最大的香菇交易市場,正常年景每天交易量達10萬斤。張國勇表示,每年大市場都是正月初六開市,受疫情影響,當前市場交易主要以省內客戶為主,也有少量來自廣東、廣西等外省的大客戶,目前每天的交易量已恢復到正常時候的80%,村裡農戶前期積壓的香菇也全部銷售完畢。

標準化種植按下「提質鍵」

走進吉祥寺村3組種植大戶程正茂家的菇棚,近4萬袋春栽香菇的菌包整齊碼放在棚內,正在養菌。

每年春節過後到3月底,是春栽香菇制棒、接種的時間。程正茂從2018年開始規模化種植香菇,他大量採用專業機械設備進行拌料、滅菌等,大大減少了人工,去年種植了20萬袋。受疫情影響,今年春栽只趕製出了4萬袋。他說:「計劃今年秋栽10萬袋,努力降低損失。」

針對春栽香菇減量現狀,我市迅速將思路調整到「春栽不足秋栽補」上來,引導廣大菇農為今年秋栽早做準備,力爭擴大秋栽香菇種植規模,減少損失。張國勇介紹,擴大秋栽生產最大的難點在原材料,目前村裡正在積極準備調運鋸末、麩皮等,確保秋栽香菇原材料充足;同時還號召菇農向大戶學習,推廣規模化、標準化種植,提高香菇品質和生產效益。

吉祥寺村宏盛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是標準化制棒基地,去年制袋100萬棒,自種20萬袋,80萬袋出售給農戶分散種植。今年因為錯過了春栽香菇最佳制棒和接種期,只完成15萬袋,全部留為自種。

該合作社負責人蔡述宏表示,集中標準制棒不僅可以降低菇農的袋料成本,還可以節省勞力,提高菌種存活率和出菇率,每袋平均純收入可以達到10元以上,帶動周邊農戶和貧困戶提升種植效益。計劃今年秋栽擴大規模,力爭總量不低於去年。

「我市香菇常年栽培量在2億袋以上,今年春栽計劃制袋8000萬棒,目前已搶制春栽香菇菌袋7000萬棒,剩餘產能將改為秋栽種植,預計全年香菇種植規模不會減少。」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胡建鄂表示,香菇產業是我市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和最大的民生產業不會改變,隨州是中南地區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和加工出口基地不會改變,隨州作為全國四大香菇主產地之一的地位不會改變。

據悉,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全市已建成5萬袋以上的規模化、標準化香菇種植基地94個,今年還將新建50個5萬袋以上的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基地。

精深加工按下「升級鍵」

4月6日晚,央視新聞直播間聯手淘寶紅人直播間,助力湖北農產品銷售。品源現代農業的2萬多份「楚品源」幹香菇被「秒光」。

「買光湖北貨」「為湖北拼單」……連日來,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多家媒體和淘寶、京東等眾多網絡平臺,紛紛為湖北、隨州優質農產品「打call」,隨州香菇也成為其中的主角之一,為隨州香菇產業發展注入了更強信心。

4月10日,品源現代農業萬噸香菇醬系列產品自動化生產車間項目正在進行最後的清場,即將投入試生產,正式投產後,香菇醬日產能將從30噸提升至100噸。該公司董事長羅圓表示,疫情帶來的影響只是暫時的,企業生產的香菇醬主要市場在東南亞,目前受影響不大,將繼續堅定走精深加工之路。目前,該公司產銷兩旺,復工復產以來,開足馬力趕製8000萬美元出口訂單,同時還有4000萬美元意向訂單。

一批香菇企業力克時艱,危中尋機,拓展精深加工,把產品加工從單一出口乾菇原料,擴展至香菇醬、香菇脆、香菇罐頭、香菇濃縮汁、調味香菇等系列深加工產品,大力開發香菇多糖、多胺基酸、保健膠囊、易拉罐保健飲品和藥品,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開闢新的市場。他們還順應疫情管控期間「宅經濟」、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形勢,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等營銷模式,擴大國內市場。

「今年出口影響較小,內銷訂單目前大幅縮減。」在湖北原木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2個車間開足馬力生產年前積壓的2000萬美元出口訂單。該公司副總經理楊光表示,這批出口訂單以東南亞的老客戶為主,主要是香菇醬和香菇濃縮汁等精深加工產品。企業還將擴展精深加工產品種類,香菇清水罐頭、滷香菇等新產品已經試製成功並得到客戶認可。

在三裡崗湖北合泰食品有限公司,80多名員工加班加點生產年前的2000餘萬美元的出口訂單。該公司副總經理楊天富介紹,下一步還將通過廣交會等平臺尋找新客戶,力爭全年出口達到3000萬美元。同時,公司還計劃投資8000萬元新上香菇醬、香菇即食食品等深加工項目,目前土地平整已經完成,計劃年底建成投產。

編審:許享紅

記者:張琴

編輯:伍雅兮

來源:隨州日報

日報君特選

隨州日報

有態度·有溫度

微信號:suizhouribao

相關焦點

  • 「復工復產·隨州四大產業基地觀察①」香菇產業·危中尋機 逆勢升級
    編者按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我市各地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應急產業、地鐵裝備產業、香菇產業、編鐘文化產業「四大產業基地」建設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將繼續為品質隨州建設提供強大支撐力。本報自今日起推出系列報導《復工復產狀態下四大產業基地建設觀察》,報導我市四大產業如何主動求變、化危為機、激發潛能、創新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 隨州打造四大特色產業基地
    隨州打造四大特色產業基地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4日 09:46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訊 (記者趙良英、通訊員馮家園、郝珩)11月16日至17日,隨州舉辦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班,專題研學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奮進20年 品質新隨州③」特色發展,「四大基地」鑄造產業新城
    特色產業是優勢,也是品牌。今日的隨州,以專汽、風機、香菇、曾隨文化資源為依託,打造應急、地鐵裝備、香菇、編鐘文化「四大產業基地」,撬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助推上下遊1000億產業發展。專汽特色領航,搶佔應急產業風口——20年來,隨州專汽產業從楚風公司、雙龍專汽等幾家企業發展成為全國品種最齊全、特色最鮮明、資源最富集、區域集中度最高的產業集群,30公裡「專汽長廊」貫穿隨城。2007年,隨州被授予「中國專用汽車之都」稱號。隨州不斷做大專汽特色,尤其是近年來,舉全市之力推進以專汽為主的應急產業基地建設。
  • 掃清「四大障礙」常德市婦聯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紅網時刻常德2月24日訊(通訊員 佘航宇)疫情防控關乎生命,復工復產牽動生計。為貫徹落實省婦聯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兩線作戰」要求,常德市婦聯積極動員廣大婦女投身到復工復產中,聚焦企業「防疫、用工、資金、銷售」四大困難,發揮巾幗力量,幫助掃清障礙,為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 「一企一策」破堵點 「架橋通路」提速度——甘肅金昌復工復產觀察
    新華社蘭州3月20日電 題:「一企一策」破堵點 「架橋通路」提速度——甘肅金昌復工復產觀察  新華社記者 李傑  在「中國鎳都」甘肅省金昌市,加工車間機器轟鳴、生產線上工人忙碌、建築工地車輛穿梭,企業復工復產進程正不斷提速。
  • 南雄烏逕鎮復工復產步入「快車道」
    壓緊「責任鏈」,復工復產有序推進 3月7日早上,烏逕鎮洪亮製衣廠門口站著鎮包片幹部鍾波,他正督導企業給十幾個女工進行體溫測量。像他這樣當好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引導員」「服務員」「監督員」的鎮幹部,為數不少。
  • 隨州打造國內最大專用汽車基地 瞄準千億產業鏈
    隨州打造國內最大專用汽車基地 瞄準千億產業鏈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2015年11月07日07:49 同時,該院正加大集成創新、協同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力度,建成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專用汽車研究基地,為促進全省專用汽車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與華中科技大學的雙贏合作,可以看出「中國專用汽車之都」的決心。為了發展好專用汽車,隨州市委市政府一屆接著一屆幹,全市上下齊心聚力,形成做強做大專用汽車的強大幹事業氣場。
  • 不負春光,鹹豐茶葉產業復工復產忙
    (記者 李維君 攝)這是一片與世遺結緣的神奇樹葉,更是鹹豐精準脫貧的主導產業。2019年鹹豐20萬畝投產茶園,創下15億元茶葉產值,直接帶動2.84萬戶貧困戶近8萬人脫貧,縷縷茶香在茶鄉升騰,筆筆交易將笑意融匯。3月4日,鹹豐縣高樂山鎮龍坪村村民展示剛剛採摘的鮮茶。
  • 東風公司十堰基地復工復產百日回望
    東風公司十堰基地各單位工廠內,如火如荼的工作場景隨處可見,車間裡工人們在生產線上繁忙操作,車間外物流車輛穿梭往來。6月5日,是東風公司十堰基地復工復產的第100天。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在激情奮進的100天裡,東風公司十堰基地各事業單元爭分奪秒保生產、穩經營、搶市場,爭當疫情防控阻擊戰和企業生產經營保衛戰中的排頭兵,朝著更高的目標、更大的市場全力奮進。東風商用車:衝!
  • 鏡見分宜:復工復產忙,不負好春光!
    「疫」去春來隨著復工復產大幕開啟分宜縣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有序有力推進全縣產能並由37名縣領導帶頭掛點、各責任單位「一對一」幫扶協調解決企業用工、原材料、資金、設備等復工復產方面難題,成立2個復工復產企業幫扶工作組,保障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蔡亭英調研望城區荷花蝦產業復工復產...
    2月26日上午,省紀委常委,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蔡亭英前往望城區荷花蝦養殖基地,督導荷花蝦養殖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情況。他強調,要精準施策,強化保障,主動服務,做到戰疫情和謀發展兩手抓、兩手硬,鞏固深化脫貧攻堅成果。
  • 昆明海關助力花卉企業復工復產物資快速通關
    本網訊  記者柏斌報導 為助力花卉企業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兩手抓」工作,昆明海關在昆明機場口岸設置春耕物資通關受理專門窗口,及時了解花卉企業進口計劃及存在困難,通過關企微信群向企業宣傳海關促外貿穩增長相關措施,引導企業規範申報。
  • 大連復工復產一線見聞
    新華社大連3月9日電(記者蔡擁軍、郭翔)搶抓項目落地、做優營商環境、補齊民生短板……大連在疫情防控最吃勁和復工復產最較力的時候,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出實招」推進復工復產,把耽擱的時間搶回來,加快推進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 懷柔廟城「私人訂製」解復工復產難題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公司現在還缺多少集中觀察床位?」「口罩等防疫物資準備齊全嗎?」「工人防疫培訓有什麼難題?」……日前,懷柔區廟城鎮政府幹部主動走進京瀋高速鐵路懷柔廟城施工段現場,詢問企業需求,現場協調解決了企業沒有集中醫學觀察宿舍不足的難題。
  • 姜宏到額爾古納調研奶業振興 企業復工復產 森林草原防滅火 農牧業...
    5月5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姜宏深入額爾古納市就奶業振興、企業復產運行、森林草原防滅火、農牧業產業發展等工作進行實地調研。市政府副市長任宇江,市直有關部門及額爾古納主要負責人陪同。在塞尚雀巢公司,姜宏進車間、看生產,實地了解企業產品、工藝流程、市場銷售,仔細詢問產品研發、生產線建設等情況。
  • 縣臨港產業區開啟復工復產「加速度」
    縣臨港產業區開啟復工復產「加速度」 2020-04-22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北隨州經濟復甦,旅遊先行
    (央視財經《生財有道》)洪山牛是湖北隨州大洪山風景區的特產之一。因為是散養狀態,餓了吃野草,渴了喝山泉水,當地人又把它叫 「自在牛 」。大洪山風景區有 「楚北第一峰 」之稱,是隨州重要的生態旅遊風景區。
  • 安全復工復產 瑞麗航空在行動
    航前準備室作為基地應急調度中心,從春節前就開始「連軸轉」。在瑞麗航空瀋陽基地,黨員幹部帶領值班人員充分發揮應急聯絡員和運轉中樞的崗位職責,每天一早一晚統籌匯報航班運行情況和空勤機組保障情況,配合航醫開展防疫物資發放、申請、入庫和回收工作,協助基地各業務模塊做到疫情現場保障緊張有序開展、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落實高效。瑞麗航空在行動。
  • 西青區大寺鎮:慰問企業解難題 復工復產有保障
    堅持「快」字當先,大寺鎮總工會深入全鎮50餘家重點復工復產企業進行慰問,克服物資缺乏、人員和車輛不足等實際困難,積極協調、多方調配,購進了口罩、次氯酸鈉消毒液、醫用酒精、殺菌衛生溼巾、蘋果等五類慰問品共計25餘萬元的物資,解決企業防疫相關物資短缺的問題。
  • 「四大企業,合力助推拉薩旅遊行業復工復產」
    籤約儀式上,自治區烹飪餐飲飯店業協會會長褚立群表示,餐飲業和酒店、旅遊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在全面復工復產的背景下,協會將和酒店開展聯動,確保飲食安全。同時,在滿足旅客需求的前提下,積極推薦藏餐、藏茶等本地特色飲食,打造西藏特色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