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有4000多年歷史,為何蔣氏要廢除?過春節要謝袁世凱

2020-12-15 方家說史

年關將近,家家戶戶都在忙著辦年貨,準備過大年,在人們的認知和印象裡,春節是中國人的重要節日,出門在外的人,不管多遠都會趕回家跟家人一起團圓過年,這就是中國人的習俗。

其實「過年」起源於4000多年前,據說是在大舜繼承天子位時,把大舜祭拜天地的那天當作「歲首」,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各個朝代「過年」的時間並不一致。

一直到漢朝漢武帝時期,頒布了一部《太初曆》,恢復了夏朝以正月初一為「歲首」的曆法,之後歷朝歷代一直沿用,人們也就形成了「過年」的傳統,「夏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陰曆和農曆。

時間到了公元1912年,也就是清朝皇帝溥儀退位的時間,在廢除封建王朝的前一年,也就是1911年,就頒令廢除了夏曆,改用西方使用的格列高利歷,即陽曆、公曆,後來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袁世凱上任之初,承諾會遵循孫中山頒布的各項法令,自然也包括使用公曆紀年,當時出了明文規定,把1912年1月1日至4日定為新年假休息日,1月1日即為新年正日,1月15日過元宵節。

很顯然,按照公曆時期是不可能與農曆新年日期對應的,老百姓自然也不願意遵從,袁世凱不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官員以身作則過公曆的新年,可是這些官員的家人自己都不願意。

老百姓不管什麼規定,依然過農曆新年,商鋪休息,飯館關門,街頭的小商販也都回家過年去了,袁世凱卻強令不許商鋪在農曆新年這天關門,為令就要罰款,搞得百姓怨聲載道。

見新的曆法推行不開,反而激起了百姓的不滿,為了重新討好百姓,1913年,袁世凱根據手下人擬定的條文,頒布了「我國舊俗,每年四節時令」的法令,對農曆和公曆節日做了明文規定。

其中規定把農曆元旦定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這也是首次把農曆新年定為「春節」以法令的形式發布,這個節日法令從1914年開始執行,從此「春節」被沿用。

不過這中間有一個意外的插曲,國民黨北伐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國民政府為了實行「國際化」,蔣某人竟然頒布法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國推行公曆,廢除舊曆,禁止過春節。

為了能夠在全國推行開,甚至還請出學術泰鬥蔡元培搞演講,可是老百姓豈會管這些,照樣過自己的春節,此事到1933年之後再無人提起,老百姓在春節搞得慶祝活動也恢復如初。

可見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習俗,不是一紙法令就可以改掉的,值得一說的是,如今人們用的「春節」一詞多虧了袁世凱,「春節」一詞比「過年」一詞更易傳播,如今春節不僅僅是中國的節日。

相關焦點

  • 農曆新年有4000多年歷史,為何蔣氏要廢除?過春節要謝袁世凱
    其實「過年」起源於4000多年前,據說是在大舜繼承天子位時,把大舜祭拜天地的那天當作「歲首」,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各個朝代「過年」的時間並不一致。很顯然,按照公曆時期是不可能與農曆新年日期對應的,老百姓自然也不願意遵從,袁世凱不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官員以身作則過公曆的新年,可是這些官員的家人自己都不願意。
  • 傳統「農曆新年」歷史4000多年 改稱「春節」只有100多年
    2月5日,是農曆新的一年也就是己亥年的開始,中國人將這一天稱為「春節」。民俗專家表示,作為中國第一大節日,傳統的農曆新年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而現行的春節只有100多年歷史。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農曆新年歷史悠久,在古代稱為歲首、元旦、元日、新正、新春等。傳說,它興起於虞舜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或「臘祭」。
  • 傳統「農曆新年」歷史4000多年 改稱「春節」只有100多年
    2月5日,是農曆新的一年也就是己亥年的開始,中國人將這一天稱為「春節」。民俗專家表示,作為中國第一大節日,傳統的農曆新年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而現行的春節只有100多年歷史。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農曆新年歷史悠久,在古代稱為歲首、元旦、元日、新正、新春等。傳說,它興起於虞舜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或「臘祭」。但把正月初一作為新一年的開始,正式形成在漢代。
  • 袁世凱批准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中山先生說:我不同意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農曆一年之歲首,農曆的正月初一,是傳統意義上的年節。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盛大的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春節歷史十分悠久,有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儘管春節是一個源遠流長的傳統節日,但把農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節」,這個名稱的使用,卻僅僅只有百年出頭。
  • 袁世凱批准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中山先生說:我不同意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農曆一年之歲首,農曆的正月初一,是傳統意義上的年節。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盛大的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春節歷史十分悠久,有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儘管春節是一個源遠流長的傳統節日,但把農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節」,這個名稱的使用,卻僅僅只有百年出頭。
  • 廢除春節的國家:從中國學到農曆過春節,有千年歷史卻被廢除
    導讀:文|娜哪的日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袁世凱做了一個決定,春節從此不等於農曆新年,結果引發混亂至今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之前曾為大家介紹了古代春節的習俗,其中提到了古代春節與立春是在同一天,引發了讀者們的強烈反響,咱們就來講講為何如今的春節為何與立春不在同一天。▲袁世凱民國時期戎裝劇照後世有許多人在怪朱啟鈐、袁世凱把中國最重要的「春節」搞亂了。
  • 廢除春節的國家:從中國學到農曆過春節,有千年歷史卻被廢除
    導讀:文|娜哪的日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袁世凱做了一個決定,春節從此不等於農曆新年,結果引發混亂至今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之前曾為大家介紹了古代春節的習俗,其中提到了古代春節與立春是在同一天,引發了讀者們的強烈反響,咱們就來講講為何如今的春節為何與立春不在同一天。▲袁世凱民國時期戎裝劇照後世有許多人在怪朱啟鈐、袁世凱把中國最重要的「春節」搞亂了。其實袁世凱在這件事上真的冤枉,因為他的初衷其實是要保留傳統風俗,這在《定四季節假呈》中有過明確表述:「乘時布令,當循世界之大同,而通俗宜民,應從社會之習慣。」
  • 中國人最愛的節日就是春節,春節的來歷有很多,還跟袁世凱有關
    中國人過春節有悠長歷史,到現在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現代社會,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一般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春節才算結束,不過在民間的傳統上,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 日本以前學習中國過農曆春節,為何現在不過了?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們過春節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如果將過春節看成我們的專屬,那就大錯特錯了。如同漢字在亞洲廣泛使用一樣,在漢字文化圈裡,有很多國家也是過春節的。目前來看,亞洲範圍內越南、印尼、朝鮮、韓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像中國一樣過農曆春節。這些國家不僅有自己的慶祝方式,而且還有法定假期。其中,朝鮮和韓國對春節尤為重視,春節的地位很高,每逢春節人們就是擠出時間,哪怕長途跋涉,也要和家人團結。這點和我們很相像。
  • 中國人最愛的節日就是春節,春節的來歷有很多,還跟袁世凱有關
    中國人過春節有悠長歷史,到現在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現代社會,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一般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春節才算結束,不過在民間的傳統上,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 農曆元旦明明還沒入春,為何被稱為「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即農曆新年,是我國和全球華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一直受我國文化影響的周邊國家,如漢字文化圈的韓國、朝鮮和越南等國也將農曆新年視為一年最重要的日子。春節在公曆的1、2月份,以我國的氣候,除南方極少數地方外,大部分地區還處於冬季,有的地區甚至還處於零下冰凍天。那麼,為何將處於冬季的農曆新年取名為「春節」呢?
  • 日本以前學習中國過農曆春節,為何現在不過了?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們過春節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如果將過春節看成我們的專屬,那就大錯特錯了。如同漢字在亞洲廣泛使用一樣,在漢字文化圈裡,有很多國家也是過春節的。目前來看,亞洲範圍內越南、印尼、朝鮮、韓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像中國一樣過農曆春節。這些國家不僅有自己的慶祝方式,而且還有法定假期。其中,朝鮮和韓國對春節尤為重視,春節的地位很高,每逢春節人們就是擠出時間,哪怕長途跋涉,也要和家人團結。這點和我們很相像。
  • 民國兩度廢除舊年,春節歷時僅107年,抗戰時防彈背心成新年禮品
    都說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其實在我們祖先的字典裡,並沒有把農曆新年稱作「春節」,而春節在歷史上的確立僅有107年並經歷了多次起落。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上海出版的《申報》刊了的2條重大消息: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同時為了與世界曆法接軌求世界之大同而宣布中國民國廢除舊曆改用公元紀年,每年的1月1日即「新年」開始。這時中國人的困惑也隨之而來,已經過了幾千年的中國傳統農曆新年還過不過年呢?
  • 落下閎恆定正月初一為農曆新年 朱啟鈐將農曆新年取名為...
    公元1914年1月26日(農曆正月初一),中國人才第一次過上一個叫「春節」的農曆新年——1月21日,中華民國內務總長朱啟鈐將農曆「元旦」命名為「春節」報大總統,並獲批「照準」。從此,公曆1月1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農曆新年以「春節」的面貌出現。
  • 越南為去漢化廢除漢字:但還過農曆新年寫春聯!那麼用什麼文字?
    越南為去漢化廢除漢字:但還過農曆新年寫春聯!那麼用什麼文字?春節,是說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是我們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據了解,我們中國人過春節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而我們都知道,在古代時期我們中國朝代非常鼎盛,在許多文化上面都深根蒂固的影響著我們周圍的鄰國,尤其是日韓以及東南亞越南等國家,如果你有幸去過這些國家遊玩,你都能夠感受到中華文化。就拿越南來說,越南的中北部曾長期都是我們中國領土,自然更加受到中華文化的薰陶。越南在百年前都是使用漢字,與我們中國許多傳統節日都極為相似。
  • 把農曆正月初一叫春節是袁世凱幹的
    (上圖:袁世凱。)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不過,古時候春節不叫春節,叫元旦。把農曆正月初一改名「春節」,是袁世凱幹的。
  • 民國政府為什麼要取消春節?為何又沒能成功?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但國民黨北伐統一中國後,重新頒布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國使用公曆,同時廢除舊曆和禁過舊年。在廢除舊曆和春節的問題上,當時的政府稱得上是雷厲風行。
  • 唯一廢除春節的國家,從中國學會農曆過春節,現已全面西化
    而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一個亞洲國家,這個國家曾經慶祝農曆新年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了,但現在卻把春節給廢除了,而且全面西化了,還被眾多網友吐槽「太忘本」了,這個國家是我們熟悉已久的日本。眾所周知,春節在日本已經持續了數千年,對日本也有很大的影響力。早在唐代,日本就將中國農曆的春節引入了自己的國家,日本的春節也很盛大,整個國家充滿了濃鬱的年味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