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特區,一個發展太強,廈門發展一般,另外三個拖後腿

2020-12-15 旅遊小筆記

進入2000年前,為了滿足中國發展的需要,在東南部沿岸設立了5個經濟特區, 幾十年過去了,這幾個經濟特區各有各的樣子。

深圳確實是其中發展最快的一個人,從原來的小縣城發展到了現在的一線城市, 廈門依靠經濟基礎有點深,經濟上不太落後, 剩下的三個是拖後腿的存在,深圳廈門和同一批珠海景色很美,環境很宜居,發展也一模一樣, 但是,在隔壁廣州和深圳的2兆規模的對比中,珠海564億的經濟總量有點不夠。

汕頭經濟特區的成立推遲了最初的一年左右,只有一年,發展差距真的太大了, 默默地不出名,可以說陌生人談經濟特區也想不起汕頭!

海南省是唯一的全省設立經濟特區的地區,由於地理位置,與東南亞交流容易,設有區, 全省GDP4462億,達到深圳的六分之一。

但是海南旅行的聲譽已經蓋過了經濟特區的名字, 說到海南,我們首先想到的還是豐富的旅行資源,沙灘大海,還有各種海鮮。

與其說他們拖了後腿,不如說深圳的發展太強,領先太多。

對此你是怎麼看呢?歡迎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經濟特區中發展最好的深圳和廈門,你偏向於哪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為了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提出來要創建經濟特區的方針,通過減免關稅等優惠措施,鼓勵外商積極投資,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及管理經驗,從而促進該地區的發展。改革開放後,我國政府先後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及福建省的廈門建立了四個經濟特區。再後來,又增加了一個海南省經濟特區。如今這五大經濟特區發展水平都有明顯提升,最亮眼的當屬深圳和廈門了。或許有人說深圳和廈門GDP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廈門怎麼有資格和深圳相提並論?其實GDP總量只是衡量經濟的一個尺度之一。
  • 中國曾經四大經濟特區,一個發展迅猛,一個發展卻不如內地地級市
    我國改革開放到現在差不多已有40年的光陰了,之前設立的四大經濟特區,至今經濟發展怎麼樣了呢?今天來給大家聊聊看看!四個經濟特區分別是深圳、珠海、深圳、廈門這四個城市。先來說說第一個,深圳。這個城市,深圳在我國政策扶持下,如今已是我國的老一線城市之一,還是有名的國際大城市!第二個,廈門。是一個旅遊風景區的沿海城市,與臺灣只有一海之隔的距離,且自身地理位置相當優良。廈門主要是以發展旅遊業為主,比如有著名的鼓浪嶼吸引著很多遊客前來觀光遊玩。當然經濟實力沒有深圳那麼厲害,只是屬於福建省的三大之一。
  • 作為我國第一批經濟特區,汕頭為何沒有發展起來?淪為了三線城市
    我國第一批改革開放的試點城市和地區有五個,分別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和海南省,深圳和珠海起到帶頭模範作用,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人均GDP極高,生活十分富裕,後來開放的城市都向深圳看齊,學習深圳改革和開放。
  • 中國一個發展落後的經濟特區,開放40年毫無起色,比不上三線城市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一直穩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世界人民重新認識了中國,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可以說是開啟了「高速」模式,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走向小康社會,中國現在的經濟發展速度放眼世界,幾個國家趕不上,多虧了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
  • 我國最差強人意的經濟特區,發展40年仍落沒,還不如部分縣級市
    我的第1批經濟特區其實一共有4座城市,就以目前各個城市的經濟發展上來看,其實每座城市的經濟都有了不錯的成績,近幾年來也在不斷的提高當中,其中取得最大成就的一座城市肯定就是深圳了,現如今的深圳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一線城市,在我國全國範圍內,經濟排名第3名,而除了深圳之外,珠海近幾年來其實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憑藉著旅遊業徵服了萬千國內外遊客,廈門也是如此。
  • 我國還有這七大經濟特區,經濟發展參差不齊,房價卻都比天高
    如今,我國總共設立的經濟特區一共有七個,分別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海南經濟特區、珠海經濟特區以及深圳、廈門經濟特區以及比較陌生的汕頭經濟特區、喀什經濟特區、霍爾果斯經濟特區。
  • 我國唯一位列三線的經濟特區,如今發展多年,經濟不如部分縣級市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很多城市的發展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一些城市的頭銜也越來越多,比如新一線城市、一線城市等等,還有一些城市的頭銜比較特殊是經濟特區,經濟特區是實行特殊經濟政策和經濟體制的地區,經濟體特區一般都是通過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外商投資。
  • 《習近平同志推動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發展的探索與實踐》在我市社會...
    ●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綜合監管和執法局副主任科員張錫安:  把工作落到實處、落到細處  「『為民務實,勇於擔當』,看完這篇通訊後,這8個字銘刻在我心間。」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綜合監管和執法局副主任科員張錫安說,習近平同志經常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話來勉勵自己,讓人肅然起敬。
  • 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發展卻在五大特區中墊底,實在令人唏噓
    今天我要和你談談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也是中國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經濟特區應該都是經濟發展好的,更何況是省級經濟特區,然而,海南這幾年的發展卻令人尷尬。1988年4月13日,海南設立省級特區,自此旅遊業空前發展,當年海南省接待海內外遊客100多萬人次,旅遊業收入4000多萬美元,海南省設立省級特區的第一年,遊客接待量達到歷史第一高峰。
  • 汕頭,為何成了四大經濟特區墊底的一個?
    1980年,我國設立了四個經濟特區,分別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0年過去了,深圳已經成了比肩北上廣的一線城市,2019年深圳GDP總量為26927.09億元、人均GDP20.04萬、人均可支配收入62522元。
  • 廈門經濟特區簡介
    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廈門設立經濟特區,面積2.5平方公裡。1984年2月,鄧小平同志視察廈門後,廈門特區範圍擴大到全島,面積13.1平方公裡,並逐步實行了自由港某些政策。隨後,國務院相繼批准設立海滄、杏林、集美三個臺商投資區,實行經濟特區現行政策。1992年又批准設立象嶼保稅區。
  • 我國「最給力」的城市,發展很快,一個在西部,一個超過經濟特區
    隨著我國的發展,有些城市的步伐像懸掛的玩家一樣令人刮目相看,有些城市的步伐是「討厭鐵不成鋼」,但我也相信,我相信,如果這些城市經過時間的考驗,通過自己的努力抓住機會,這些城市也很快就能發展起來。我國最「給力」的城市,發展很快,一個在西部,一個超過經濟特區,第一,洛陽,這座城市的經驗也很多,一度輝煌,但經歷了低估時期,幸好洛陽還是來了,現在洛陽的發展也不錯,GDP的增長率也很快,所以洛陽很期待未來。而且貴陽這座城市位於我國西部,這座城市的發展人們認為發展最快,怎麼說呢?
  • 我國哪幾個省份發展最「輝煌」?第二個在西部,第一有經濟特區
    旅行可以讓我們增長見識,通過接觸一些新人新物樹立新的人生價值觀,從而樂觀地面對生活,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我們國家的一些城市非常友善,但有些城市卻不是,所以讓我們來看看我們國家的五個最好,你的家鄉在哪?陝西主要位於我國西部,是一個經濟發展良好的省,特別是一些特殊城市,例如西安,這是我國的新一等城市,在我國這裡都佔有很高的地位,還有西安新區,它也是國家一級的新區,許多人說它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例如優點明顯,經濟基礎優越,教育和技術人才聚集以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 設立經濟特區近40年,汕頭為何就發展不起來?
    [ 1 ] 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發展比較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批准建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經過近40年的發展,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取得了輝煌的經濟發展成就。但由於各經濟特區的自然地理,人文環境,經濟基礎,發展思路和發展模式等不盡相同,其各自的建設和發展水平也很不平衡,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
  • 「海防前哨」變身「海上花園」——廈門經濟特區40年旅遊業發展掠影
    40年前,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經濟特區,開啟廈門發展新篇章。文化和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的廈門,緊抓一系列政策機遇,大膽實踐,通過政策聯動、產品創新以及創新營銷等方式,推動旅遊業發展跑出「廈門速度」,旅遊人數、旅遊收入等各項指標持續攀升,讓廈門這座「海防前哨」華麗轉身,變為高素質、高顏值的現代化國際化「海上花園」旅遊城市。
  • 中國一個落後的經濟特區,發展近30年,現如今GDP還不如三線城市
    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頻繁的行走在公司家裡兩點一線之中,時間一久生活就變得枯燥乏味,而旅行不失為一種生活調節劑。旅行可以讓我們增長見識,通過接觸一些新人新物樹立新的人生價值觀,從而樂觀的面對生活,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
  • 我國曾經的4大經濟特區,一個躍居全國第3,一個不如內地地級市
    那當年設立的4個經濟特區,如今近40年過去了,發展的又如何呢?上面就是我國四大經濟特區17年的經濟數據以及城市基本情況。首先看看深圳,當年一位老人在海邊畫了一個圈,正是這個圈圈,圈出了一片福地,讓一個小漁村變成了今天的國際大都市。
  • 中國一個「不爭氣」的經濟特區,本該欣欣向榮,發展卻不如縣級市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也逐漸由「溫飽型」過渡到「小康型」,才會使得我們的生活水平變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好,發展生產,就是為了滿足人民的需要,近年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不僅提高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這主要是由於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特別批准了一些經濟特區,發展了區域經濟
  • 我國五大經濟特區城區熱力圖對比,深圳、廈門、珠海、汕頭、海口
    我國最初設立的經濟特區有5個,分別是深圳、汕頭、珠海、廈門、海南。這幾個經濟特區發展程度並不一樣,其中深圳發展得最好,也是唯一的一個一線城市。城市規模往往也決定著一個城市發展的狀況,其中最直觀的就是熱力圖的大小。
  • 我國「最適合」定居的4個城市,廈門、拉薩上榜,另外兩個在哪?
    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多了,大家也不會聚集在幾個大城市裡,甚至有些人也想逃離這個地方,那裡比較容易就業,但由於經濟發展引起的環境變化也會感到非常不快,可能是因為很多人想搬到適合人居住的地方,我國「最適合」定居的4個城市,廈門、拉薩上榜,另外兩個在哪?是你的家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