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曾經的4大經濟特區,一個躍居全國第3,一個不如內地地級市

2020-12-16 你好麻城

我國的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風風雨雨的40年,經過這40年的發展,我國經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由一個貧窮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成為了今天的中等收入國家水平。而農村的老百姓,也由過去的吃不飽穿不暖貧困日子,變為今天豐衣足食的可喜局面,真正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當年設立的4個經濟特區,如今近40年過去了,發展的又如何呢?

上面就是我國四大經濟特區17年的經濟數據以及城市基本情況。首先看看深圳,當年一位老人在海邊畫了一個圈,正是這個圈圈,圈出了一片福地,讓一個小漁村變成了今天的國際大都市。深圳,在國家特殊經濟政策和特殊管理體制的支持下,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今天的深圳已經成為了我國僅次於上海、北京的第三大城市,將眾多老牌上市遠遠甩在身後,真可謂是一步登天。而被稱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深圳地巨大成功,正是我國改革開放道路正確的具體體現!今天的深圳,不僅僅我國的四大一線城市之一,還是我國的科技創新中心,著名的國際大都市。

再看看福建省的廈門市。廈門市是80年我國設立的四大經濟特區之一,一座美麗的濱海小城,與寶島臺灣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廈門成為經濟特區之後,不僅工業取得了飛速發展,而且在旅遊服務業方面更是大放異彩,美麗的鼓浪嶼不僅已經是廈門的地理標誌之一,還是中外聞名的旅遊目的地。今天的廈門,雖然不如深圳那樣耀眼,但也是福建市僅次於泉州和廈門的第三大城市,全國百強城市排名第46位,雖然說比上不足,可比下有餘!

接著看看廣東的珠海市。珠海市,我國四大經濟特區之一,與澳門毗鄰,有著花園城市之城,被國家授予「生態園林城市」、「森林城市」等榮譽稱號。珠海確實是一座美麗的濱海城市,而且環境特產好,非常宜居;但是話說回來,作為一個享受著國家特殊經濟政策和特殊管理制度的經濟特區,經過近40年的發展,但是經濟實力並不怎麼樣,有點白瞎了國家當年給的政策,殊為可惜!

最後再看看四大經濟特區中的最後一個城市——汕頭。汕頭,是四大經濟特區中除深圳以外,我去過的第二個城市,而汕頭就給我印象最深的有兩個方面:一是獨特的潮汕文化,包括別具一格的潮汕話、潮汕飲食,讓人記憶猶新;第二個方面則是高昂的物價,汕頭的物價在很多方面比深圳都要高很多,然而它的經濟體量才深圳的十分之一。我們看看汕頭17年的經濟數據,GDP為2350億,人均GDP僅41916元,名義增速為12.99%,這一系列數據可以反應出,汕頭其實和內地一個普通地級市差不多。而作為當初我國設立的四大經濟特區之一,汕頭的發展,無疑是失敗的!

再回頭看看,這四大經濟特區,深圳的強勢崛起,也不是不無原因的,而它最大的優勢就是與世界自由港毗鄰,在特區的政策和自由的管理體制,以及香港豐富的資金和強大的項目、技術、人才撞擊下,終於結出了深圳的這一個碩果!正是由於深圳在經濟上的成功,所以才有了後來自貿區等一系列政策的疊加,讓深圳百丈竿頭更進一步!而廈門、珠海、汕頭則沒有深圳的這些天然優勢,所以後面對資金流、政策、項目的吸引能力和深圳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在最終國家的政策紅利消失後,發展速度日漸放緩,最終泯然眾人!

運營者:紅葉文化傳媒,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相關焦點

  • 中國曾經四大經濟特區,一個發展迅猛,一個發展卻不如內地地級市
    我國改革開放到現在差不多已有40年的光陰了,之前設立的四大經濟特區,至今經濟發展怎麼樣了呢?今天來給大家聊聊看看!四個經濟特區分別是深圳、珠海、深圳、廈門這四個城市。先來說說第一個,深圳。這個城市,深圳在我國政策扶持下,如今已是我國的老一線城市之一,還是有名的國際大城市!第二個,廈門。是一個旅遊風景區的沿海城市,與臺灣只有一海之隔的距離,且自身地理位置相當優良。廈門主要是以發展旅遊業為主,比如有著名的鼓浪嶼吸引著很多遊客前來觀光遊玩。當然經濟實力沒有深圳那麼厲害,只是屬於福建省的三大之一。
  • 經濟實力全國第八,第一個擁有4個高鐵站的地級市,卻至今無機場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下有蘇杭,素稱海內外,其中,蘇州是我國第一個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已有近2500年的歷史,位於我國江蘇省,地處處長三角形地區中部,我們一起沿著小編去了解江南要地,經濟實力全國第八,第一個擁有4個高鐵站的地級市,卻至今無機場。
  • 我國首條經濟特區到地級市高鐵,途經3個市,對沿線經濟大有裨益
    高速鐵路在中國並不奇怪,但從經濟特區到地級市的高速鐵路並不多。國內只能有沈惠山高速鐵路,沈惠山高速鐵路主要經過深圳、惠州、汕頭三個城市,分別是霜站、福田站、深圳北站、惠陽站、惠州北站、惠東北站、北站、鮜門站、汕尾南站、汕尾東站9站,預計時速350公裡,已提上日程。
  • 我國唯一一個省級經濟特區,旅遊業為主導產業,正打造國際旅遊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注重於經濟發展,現在我國已成為了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祖國的強大是我們肉眼可見的,從前的吃飽穿暖變成了,現在的吃好喝好,社會的發展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中國是960萬平方公裡的大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陸地面積第三大的國家,除了領土,還有領海,我國東部及南部有很長的海岸線。改革開放初,國家確定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四市為經濟特區,1988年4月,海南經濟特區即現在的海南省成立了。海南是中國比較年輕的省份,31年前,海南島和附近的整個南海海域都受廣東省管轄。
  • 廣東「混的最差」的城市:曾經比肩深圳,如今還不如一個縣城
    文/仔仔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悠悠大國,單是省份就有31個,在國內眾多省份而言,廣東是表現最為突出的一個,其經濟實力極其雄厚,尤其是位於珠三角地區的城市,比如深圳、珠海等地,一時間成為推動國內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
  • 我國「最尷尬」的經濟特區,成立30年,GDP卻不如三線城市
    旅遊是非常美好的事情,我們可以看到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草,都見證了祖國的進步,有了「中國速度」我們才可以毫不費力地體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你是否會因為這樣的祖國而驕傲呢?說到經濟特區,首先想到深圳、香港這樣的城市,這些被國家選為經濟特區,高速發展,但並不是被選為經濟特區就能得到大的發展,比如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它是我國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
  • 浙江省面積第4大市,知名度不高,管轄的一個縣級市卻全國聞名
    浙江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省會杭州地理形態,為七山一水二分田,是我國最為富裕的省份,居民可支配收入連續30幾年位居全國各省份第一。杭州是談及浙江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城市,發展水平自然是最高的,西湖阿里巴巴,浙江大學等各種城市元素,讓杭州成為了新一線城市。但要說到浙江面積問題時,就會讓人們陷入沉思,而今天我們就要從浙江城市面積的問題出發,他是境內面積第4大地級市,知名度不高,管轄的一個縣級市卻全國聞 名。
  • 浙江省面積第4大市,知名度不高,管轄的一個縣級市卻全國聞名
    浙江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省會杭州地理形態,為七山一水二分田,是我國最為富裕的省份,居民可支配收入連續30幾年位居全國各省份第一。杭州是談及浙江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城市,發展水平自然是最高的,西湖阿里巴巴,浙江大學等各種城市元素,讓杭州成為了新一線城市。但要說到浙江面積問題時,就會讓人們陷入沉思,而今天我們就要從浙江城市面積的問題出發,它是境內面積第4大地級市,知名度不高,管轄的一個縣級市卻全國聞 名。
  • 國內一個「五大經濟特區」,如今淪僅為三線城市,經濟現不如茂名
    1980年,中國建立了四個經濟特區,1988年,建立了海南經濟特區,這些是中國前五個主要的經濟特區,眾所周知,建立經濟特區意味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從那時起,中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共有七個經濟特區,但是隨著許多經濟特區的發展,許多經濟特區都沒有以前那麼強大。
  • 我國唯一位列三線的經濟特區,如今發展多年,經濟不如部分縣級市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很多城市的發展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一些城市的頭銜也越來越多,比如新一線城市、一線城市等等,還有一些城市的頭銜比較特殊是經濟特區,經濟特區是實行特殊經濟政策和經濟體制的地區,經濟體特區一般都是通過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外商投資。
  • 號稱「西部深圳」中國第六大經濟特區、中國內陸第一個經濟特區
    一提到經濟特區大部分都知道深圳、珠海、廈門、汕頭四個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百廢待興,深圳作為最早提出來的特區,四十年間經濟確定了巨大飛躍,從一個只有幾百人落後的小漁村一躍而成為擁有千萬人口特大城市,深圳經濟僅次於上海、北京位居全國第三,深圳人均GDP排名全國第一。
  • 中國一個「不爭氣」的經濟特區,本該欣欣向榮,發展卻不如縣級市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也逐漸由「溫飽型」過渡到「小康型」,才會使得我們的生活水平變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好,發展生產,就是為了滿足人民的需要,近年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不僅提高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這主要是由於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特別批准了一些經濟特區,發展了區域經濟
  • 我國最差強人意的經濟特區,發展40年仍落沒,還不如部分縣級市
    不知道各位的夥伴們對於我國的第1批經濟特區還有什麼印象嗎?我的第1批經濟特區其實一共有4座城市,就以目前各個城市的經濟發展上來看,其實每座城市的經濟都有了不錯的成績,近幾年來也在不斷的提高當中,其中取得最大成就的一座城市肯定就是深圳了,現如今的深圳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一線城市,在我國全國範圍內,經濟排名第3名,而除了深圳之外,珠海近幾年來其實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憑藉著旅遊業徵服了萬千國內外遊客,廈門也是如此。
  • 全國最牛地級市,也犯愁!
    至今,蘇州還是唯一一座GDP挺進全國前十的地級市。說她古老,是因為她有2500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粉牆黛瓦、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元素至今是許多人對她的印象。在看到經濟特區的迅猛發展勢頭,和上海當地的一些實際情況之後,終於下定決心打出上海這張王牌。1990年4月,上海市政府終於宣布了開放浦東的消息,向世人表明了中國繼續奉行改革開放的決心和恆心。浦東大開發的消息發布之後,整個西方世界為之一振,大量資本開始進軍長三角,回到幾十年前他們曾經布局中國的東方「大本營」。此時的蘇州人沒有閒著,而是在尋找新的機會。
  • 中國的7大經濟特區是哪些?大多數人知道一個深圳
    我國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政策,其中一個著名的政策就是關於我國的經濟特區的設立,經濟特區的設立直接帶動了經濟的發展,自從國家開始設定第一個經濟特區以來,到目前為止已經設置了7個經濟特區了,可是你都知道哪些城市是經濟特區嗎?不要告訴我你只知道一個深圳。
  • 中國變化最大的地區,曾是一個邊陲小鎮,如今成為我國的經濟特區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各城市和地區都有一定的提高,如果城市經濟水平在短期內大幅提高,就不得不提到我國的經濟特區。經濟特區是我國開放的世界自由港區的主要形式之一,無疑是經濟特區給地區經濟帶來的高度化,今天介紹小編中中國變化最大的地區,過去是個邊遠的城市,現在是我國的經濟特區。
  • 我國三個「超級地級市」,一個是新一線城市,還有一個非常出名!
    說到中國的城市,很多人會想到四大直轄市,除了直轄市,還有15個副省級城市,5個計劃單列市,這些城市「非財富即貴」,享受更多國家的優惠政策,在經濟上也位居國內前列,今天談論的這三個城市既不是副省級城市也不是計劃單列市,而是普通的地級市,但經濟實力比較強,位居全國前列。
  • 浙江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僅有一個市轄區,城市規模太小
    浙江省、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在充分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基礎上,以民營經濟的發展帶動經濟起飛,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浙江經濟」, 浙江省的人均GDP常年保持全國第一,可以說是中國最富有的省份, 但是浙江都不是富裕的地方,所以我來介紹浙江相對落後的城市,浙江面積」最大的「地級市
  • 我國的五大經濟特區,除了深圳以外,你還知道哪幾座城市
    經濟特區是世界自由港區的主要形式之一,通過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外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以達促進特區所在國經濟技術發展的目的。目前我國發展最好的經濟特區就是深圳了,作為我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得到了大量的扶持。
  • 江蘇很低調的地級市,名氣不如寧蘇錫,實力卻超過貴陽南寧
    江蘇是中國東部地區最大的經濟省份,其社會發展水平與中等發達國家相當,所管轄的所有地級市都進入了全國百強城市,這也是獨一無二的,儘管蘇南和蘇北的發展水平還存在很大差距。但是,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一些比較落後的地級市也逐步發展起來,如蘇北的徐州市,現在的經濟總量已經相當於全國的省會城市,這也是江蘇省在經濟上的持續穩定,今天小編介紹的這個城市,遠不及寧蘇錫等省份的大城市,但它的經濟實力不容小覷,是江蘇省的第九大城市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