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唯一一個省級經濟特區,旅遊業為主導產業,正打造國際旅遊島

2021-01-09 青青聊旅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注重於經濟發展,現在我國已成為了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祖國的強大是我們肉眼可見的,從前的吃飽穿暖變成了,現在的吃好喝好,社會的發展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

中國是960萬平方公裡的大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陸地面積第三大的國家,除了領土,還有領海,我國東部及南部有很長的海岸線。改革開放初,國家確定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四市為經濟特區,1988年4月,海南經濟特區即現在的海南省成立了。

海南是中國比較年輕的省份,31年前,海南島和附近的整個南海海域都受廣東省管轄。海南,簡稱「瓊」,中國省級行政區,經濟特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省會海口,北臨瓊州海峽和廣東交界,西臨北部灣與廣西、越南相對,東臨南海和臺灣,東南和南部與南海和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相鄰,海南省海南島總面積3.39萬平方公裡,海域面積

到2018年底,海南省管轄了4個省管轄市、15個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包括4個縣、6個自治縣、5個縣級市)和8個市區。到2018年末,海南省常住人口為926萬人,實現了地區總產值4832億元。現在的海南省不僅是經濟繁榮的經濟特區,也是有名的國際觀光島。海南省31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海南的面貌也煥然一新,海南是我國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海南的發展也見證了改革開放的歷史,今天海南加快了國際旅遊島的建設。

海南現在只有省會海口市、著名的三亞市、儋州市,還有7年前新成立的三沙市四個省轄市,三沙市也是我國管轄面積最大的地級市,管轄的海域面積在200萬平方公裡左右,由此海南也成為我國管轄面積最大的省份。海南省的行政區域不僅包括中國最大的島嶼海南島,還包括三大島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其他廣闊的海域,加上廣闊的海域和海島資源,美麗的熱帶風景,使海南成為全國最有特色的海洋旅行大省。

縱觀海南省的旅遊度假勝地,從海口假日海灘、秀英海灘、火山地質公園、僑鄉文昌東郊的椰林、銅鼓嶺、高隆灣、三亞東海、海灣、亞龍灣、三亞灣等灣,是遊客最熱衷的旅遊卡點,全省有招牌星級酒店124家,其中五星級26家,四星級38家。

除了主島風光明媚之外,海南各大孤島也有特點,現在最受歡迎的是交界州島、三亞西島、蜈蚣島,這些島都以濃厚的熱帶風情而聞名,清澈的海水、美麗的沙灘、廣闊的椰林,構成了迷人的畫卷。隨著海南國際旅遊島的建設,一些國家免籤證政策落地,海南的國際知名度越來越大,海南的旅遊業也將迎來更迅速的發展。海南旅行特色鮮明,建議適當避開春節等季節來度假旅行,避免人流,享受更安靜舒適的假期時間。

關於「我國唯一一個省級經濟特區,旅遊業為主導產業,正打造國際旅遊島」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感謝大家的閱讀,今天的文章就為大家分享到這裡了,如果你對本文有什麼見解或者意見,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討論交流。

相關焦點

  • 海南:打造國際旅遊島產業發展「升級版」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海南時指出,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發展潛力大,要以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為總抓手,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路子來,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範例,譜寫美麗海南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還明確指出,海南要加快形成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服務業產業體系。
  • 我國唯一省級特區、省直管縣省份,擁有著名的國際旅遊島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將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4個市指定為經濟特區,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即海南省,海南省是中國最年輕的省份,31年前海南島和鄰近的南海海域全部都屬於廣東省管轄,說到中國面積最大的省份,很多人都認為是新疆,實際上,新疆是陸地面積最大的省份,中國面積最大的省份是海南省
  • 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上升為國家戰略 具備三特點
    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把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上升為國家戰略,並且明確了六個方面的戰略定位,國際旅遊島建設主要有三個很鮮明的特點。中國網現場直播 第一,海南是我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熱帶旅遊資源,具備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閒渡假目的地的資源條件。
  • 海南建國際旅遊島成中國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試驗區
    中新社海口12月1日電 題:海南建國際旅遊島成中國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試驗區  中新社記者 王辛莉  近日,海口市永興鎮博學村年逾五十的農民陳召連正忙著裝修,他的「花梨之家」農家樂本月中旬開門迎客。  博學村是一個座落在萬年火山巖土地上的古村落,綠蔭環繞,民風淳樸,但經濟落後。
  •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系列述評四:搶抓機遇,用好「國際旅遊島...
    以國際旅遊島建設為總抓手,這些年來,海南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高水平旅遊業,在加快建設國際旅遊島、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徵程中不斷攻堅克難、勇攀高峰。培育壯大十二個重點產業、加快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提升國際化水平……一項項工作得到全力推進。  「全國唯一的省域國際旅遊島」,發揮好這一優勢,對於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具有重要意義。
  • 生態,國際旅遊島的基石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正是因為看到海南旅遊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以及海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國家旅遊局決定把生態旅遊年的啟動儀式放在海南三亞舉辦。」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認為,海南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如果把海南的森林、溫泉、濱海、海洋等旅遊資源很好地組合,海南旅遊會成為國際旅遊市場上一個獨特的品牌。
  • 專訪王興斌:海南建設國際旅遊特區的優勢及措施
    三十年來,海南省的產業定位經歷了多次演變,建省時提「工農貿旅」(「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貿易為重點,以旅遊為龍頭」,後來又提「一省兩地(中國新興工業省、中國熱帶高效農業基地、中國度假休閒旅遊勝地)」,都沒有擺脫「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傳統思路,想在3.4萬平方公裡、700多萬人口的島上走「小而全」的經濟發展常現之路。
  • 劉賜貴:發揮最大經濟特區優勢 做好國際旅遊島
    第一,海南自然環境和生態優勢一直保持得非常好;第二,海南是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第三,中央賦予了海南國際旅遊島的政策。這三大優勢能夠讓海南成為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特區的實際範例。   提到旅遊業在海南省的支柱地位,劉賜貴省長說:「海南的旅遊業是最重要的特質之一,海南的發展要做大做強國際旅遊島,做好這篇文章。
  • 建設好海南國際旅遊島 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5年來,海南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高水平旅遊業,在加快建設國際旅遊島、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徵程中不斷攻堅克難、勇攀高峰。  每一次前進,都是向著目標的奮進。「逐步把海南建設成為一流的國際旅遊島」,海南銘記於心、落實於行。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大機遇垂青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
    關鍵詞 海南機遇  以國際旅遊島建設為總抓手,圍繞生態立省、經濟特區、國際旅遊島建設大局
  • 自貿區加持國際旅遊島 海南迎來重大歷史機遇
    正值「三十而立」之年,海南這個中國最大經濟特區由此迎來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的重大發展機遇。而這一政策利好,最直接、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海南國際旅遊島。 為什麼?讓我們看看海南的資源稟賦與國家定位。
  • 海陵島旅遊業將乘風破浪,朝著知名國際旅遊生態島目標加速邁進!
    近年來,海陵島作為華南地區知名的旅遊海島,列入了一系列國家級、省級海島旅遊發展規劃。海島旅遊處於爆發式發展的風口,海陵島已納入國家級、省級海島旅遊發展規劃,佔據發展的「天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消費市場持續增長,其中海島旅遊是最受歡迎的旅遊產品之一。
  • 「國際旅遊島+」釋放哪些信號?
    另一處是:「……重點促進旅遊消費。制定實施『國際旅遊島+』計劃……」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這是自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海南首次提出「國際旅遊島+」概念,並將其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而就在海南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明確提出:要利用好海南生態環境、經濟特區、國際旅遊島「三大優勢」。足見「國際旅遊島」分量之重。
  • 海南,憑什麼被定位為國際旅遊島?
    然而,卻幾乎所有人都遺忘了,海南這個要被國家打造成國際旅行島的地方,真的不止三亞,不止海口。《人民日報》為她打call;央視《新聞聯播》給了她近5分鐘的報導!並且她將對59國遊客實行免籤,打造國際旅遊島!這一切,海南是有資本備受青睞的。
  • 我國唯一位列三線的經濟特區,如今發展多年,經濟不如部分縣級市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很多城市的發展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一些城市的頭銜也越來越多,比如新一線城市、一線城市等等,還有一些城市的頭銜比較特殊是經濟特區,經濟特區是實行特殊經濟政策和經濟體制的地區,經濟體特區一般都是通過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外商投資。
  • 「海防前哨」變身「海上花園」——廈門經濟特區40年旅遊業發展掠影
    40年前,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經濟特區,開啟廈門發展新篇章。文化和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的廈門,緊抓一系列政策機遇,大膽實踐,通過政策聯動、產品創新以及創新營銷等方式,推動旅遊業發展跑出「廈門速度」,旅遊人數、旅遊收入等各項指標持續攀升,讓廈門這座「海防前哨」華麗轉身,變為高素質、高顏值的現代化國際化「海上花園」旅遊城市。
  • 中國第二個國際旅遊島:為什麼是平潭?
    中新社福州8月26日電 (龍敏)繼大陸唯一對臺綜合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之後,大陸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地區——福建平潭又有了「國際旅遊島」的新金字招牌。  8月23日,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原則同意《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方案》。平潭成為繼海南之後獲批的中國第二個國際旅遊島。  國際旅遊島,為什麼是平潭?
  • 我國旅遊業的六大發展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遊業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同期GDP和同期第三產業,2006年達GDP的4.27%,已接近佔GDP的5%,這一國際通行的支柱產業標準。有學者提出,在我國旅遊業現有的增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豐富的旅遊資源賦存和強勁的旅遊需求驅動的,而旅遊業本身發展模式粗放、產業體系粗糙、產品質量不高等一系列深層結構問題並未改觀,不利於我國旅遊業的長期增長。
  • 我國「唯一一個」行政級別高於省會的城市,實力不俗,就在福建
    廈門,別稱鷺島,簡稱鷺,福建省省轄市,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中國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廈門地處中國華東地區、福建省東南端,是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物流樞紐、東南國際航運中心、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已成為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廈門由島內(廈門本島)、離島鼓浪嶼、西岸海滄半島、北岸集美半島、東岸翔安半島、大嶝島、小嶝島、內陸同安、九龍江等組成,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公裡
  • 打造新時代中國旅遊的示範區——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巡禮
    新華社海口4月5日電  題:打造新時代中國旅遊的示範區——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巡禮  新華社記者周慧敏  全球最大單體免稅店、世界首條環島高鐵、中國首支旅遊警察、中國首家亞特蘭蒂斯……自2010年起,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正式揚帆起航,這些獨一無二的標籤不斷詮釋著國際旅遊島的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