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好海南國際旅遊島 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貫徹落實習總書記2013年視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系列綜述之四
關鍵詞 國際旅遊島
■ 本報記者 羅霞 趙優
一個多月前,央視春晚海南分會場揭開神秘「面紗」。首次成為分會場的三亞亮相,展示著海南國際旅遊島的風採,引來網友們「海南味、世界範」等點讚。
在加快建設國際旅遊島的徵程中,一份囑託時刻系在海南人民心中。5年前的那個春天——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帶著對海南人民的深情牽掛,再次踏上了瓊州大地,一路留下殷殷囑託。「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海南發展的總抓手就是加快建設國際旅遊島,這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海南的最大機遇和最強比較優勢,要以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通過鍥而不捨、艱苦奮鬥創造美好未來。」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海南建設好國際旅遊島,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5年來,海南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高水平旅遊業,在加快建設國際旅遊島、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徵程中不斷攻堅克難、勇攀高峰。
每一次前進,都是向著目標的奮進。「逐步把海南建設成為一流的國際旅遊島」,海南銘記於心、落實於行。
以國際旅遊島建設為總抓手
三亞,國際郵輪港。每次郵輪靠港,三亞邊防檢查站邊檢員就開始忙碌起來,爭分奪秒驗放旅客。「習近平總書記很關心驗放速度。當時驗放一名旅客是15秒,已屬全國領先,現在不超過10秒。」當年曾與習總書記握手交談的三亞邊防檢查站機要科參謀羅文琦回憶道。
2013年的那個春天,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一路殷殷關切,一路諄諄寄語。他強調,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經濟特區,後發優勢多,發展潛力大,要以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為總抓手,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路子來,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範例,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2017年4月初召開的省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省委領導班子原原本本學習習總書記2013年在海南視察工作時的重要講話,並學習了《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這是在中央決定對海南省委主要領導同志職務調整的第二天舉行的會議,充分體現了省委對國際旅遊島建設的重視。
省第七次黨代會上,省委書記劉賜貴在向大會所作的報告中明確提出,以加快建設國際旅遊島為總抓手……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省委七屆二次、三次全會等對相關內容進行了明確。
是決心,亦是行動。
「實施好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利用好各項政策優勢」,習總書記的話催人奮進。
2017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462.54億元,5年間邁上兩個千億臺階,是2012年的1.5倍;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79.5%,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24.9∶28.2∶46.9調至22.0∶22.3∶55.7;年接待遊客總人數從2012年的3320.4萬人次躍升到674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從2012年的379.1億元增長到812億元;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一流,空氣優良率保持99%以上。
是決心,更具匠心。
「建設國際旅遊島,要十分注重提升國際化水平。」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明確要求。
在省委常委會會議等近兩年的多個會議或調研活動中,省委書記劉賜貴均對提升國際化水平提出具體要求。省長沈曉明在省政府專題會議上,對提升國際化水平相關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5年來,海南國際航線由12條拓展到57條。2017年,海南共新開和恢復境外航線20條,入境遊客首次突破100萬人次。一大批國際賽事、國際文化活動等在海南舉行,重點旅遊區域國際化改造、人員培訓等工作加緊推進。
優化產業發展體系
很多人沒有想到,三亞國際音樂節能這麼火。這場在今年3月舉辦的活動,其主會場及分會場共吸引了20餘萬人次參與;近百萬人次通過直播平臺同步觀看演出,新浪微博話題閱讀量逾2.1億。
「三亞積極補齊發展短板,打造國際知名文化活動,喚醒這座城市的娛樂激情。」三亞市旅遊委主任樊木說。
沒要政府一分補貼和一寸土地,並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收益。這種項目,是海南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中青睞的對象。
「海南要加快形成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服務業產業體系。」2013年,習總書記在海南留下殷殷期待。
2015年,時任省長的劉賜貴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決定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對適合發揮海南優勢、符合可持續發展定位的十二個產業進行研討,在守住生態底線的前提下加快培育新的增長點,進一步發展壯大符合海南發展定位的產業,使我省產業結構在「十三五」能夠真正優化。
海南積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壯大旅遊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網際網路產業、醫療健康產業等十二個重點產業,構建有自身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發展海洋經濟,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和實體經濟融合,堅決破除「房地產依賴症」、決不當「房地產加工廠」。
數據顯示,去年,海南十二個重點產業佔經濟總量的七成以上,旅遊業、網際網路產業、金融服務業、會展業等多個產業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就是要以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為重點,加快推動十二個重點產業成形成勢,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劉賜貴在今年全國兩會海南代表團會議上說。
不一味地追求經濟總量規模上的擴張,海南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用最好的資源吸引最好的投資」。
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產業針對性最強的綜合招商活動——2017海南綜合招商活動,每一個環節都秉持「綠色招商」理念。活動期間籤署投資合作協議296個,協議投資額4897億元。
在集約、集群、環保、園區化、高技術發展產業方面,仍面臨不少艱巨任務。海南積極完善 「五網」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六類產業園區。
九層之臺,起於壘土。依託自身特色和發展優勢,海南還正聚焦「陸海空」(南繁育種、深海科技、航天科技)重點領域,培育海南未來產業。
發展高水平旅遊業
海南發展並不僅有美譽,還有成長的煩惱。
習總書記深刻洞悉海南旅遊發展優勢與不足,明確要求發展高水平旅遊業,要抓硬體,更要抓軟體,特別要提高服務質量、推進精細化管理,以優質服務贏得旅客的笑臉和稱讚,贏得持久的人氣和效益。
針對發展中的癥結問題,海南逐一尋求破解之道。
海南高端化、國際化、特色化產品供給不足。當前,海洋旅遊、康養旅遊等富有海南特色的十大旅遊產品體系正得到積極構建。
環島旅遊公路建設得到加快推進。海南以旅遊公路為「線」,串起濱海景點和驛站,成為「珍珠項鍊」。
「農村新建住房高度不得超過椰子樹」。在《中共海南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中,這一規定引起了廣泛關注,其目的是讓農村建築融入椰林山水。
海南大力推進「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目前全省已基本建成222個美麗鄉村,47個村莊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61個共享農莊試點正在加快推進。
最近幾個月,政務信息整合共享工作在海南得到快速推進。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密集調研,旅遊管理等一批信息系統建設得到加快推進。
「力爭在2018年使海南政務信息整合共享走在全國前列。」省長沈曉明指出,推進政務信息整合共享,是落實中央工作要求的具體行動;是適應海南自身發展需求,推動海南智慧島建設、提升國際旅遊島信息化水平的重要舉措。
精神文明建設一刻不抓就容易「回潮」。今年1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入開展社會文明大行動創建海南文明島的實施方案》,明確於2018年至2022年,在全省深入開展社會文明大行動。
改革創新集聚動力
「2013年國務院批准海南設立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賦予了藥品進口註冊審批等9項特殊政策。以前大家要去境外打疫苗,現在到博鰲就可以。」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省長沈曉明回答記者提問時的一席話,引起了更多人對海南醫療旅遊發展的關注。
今年3月31日,備受關注的博鰲超級醫院正式開業,吸引了12個頂尖學科團隊入駐。
創新、實幹湧動,體現出海南對加快國際旅遊島建設的渴求。
2016年,海南被確定為全國首個「全域旅遊創建示範省」。「推進全域旅遊,把全省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國際旅遊島建設為總抓手』殷切囑託的具體行動,是實現『十三五』期間『把海南建設成為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園、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中外遊客的度假天堂』三大願景的迫切需要。」省委書記劉賜貴強調推進全域旅遊的重要性。
兩年來,海南以「點、線、面」入手,全面啟動全域旅遊創建工作,在為全國探索經驗、作出示範的同時,形成了旅遊產業發展的合力。
海南在全國率先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把全省作為一個大城市、大景區來規劃建設,有效推動了國際旅遊島建設。
「把中央支持海南發展旅遊業的政策用足用好。」習總書記2013年視察海南時的囑託言猶在耳。
海南離島免稅政策自2011年4月20日落地實施以來,早已成為海南一張熠熠生輝的「金名片」。截至2018年1月底,海南兩家離島免稅店累計銷售額超過300億元、購物4000餘萬件、購物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
海南創新管理,於2015年10月在三亞成立全國首支旅遊警察隊伍。曾一度令三亞煩惱的旅遊亂象,逐步得到淨化。
2016年2月,海南成為全國服務貿易唯一試點省,旅遊業等8大方面的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工作全面展開。
美好新海南,共享新機遇。新時代,站在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新起點上,海南國際旅遊島更加自信滿滿地向國內外遊客發出熱情邀請。
(本報海口4月9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