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成了「鬼市」新的風景線

2020-12-23 環京津網

每周二的凌晨兩點,北京東四環大柳樹市場人流如織,這裡就是傳說中的北京「鬼市」。「鬼市」是民間說法,曾經的「鬼市」「不問貨物來歷,不問攤主身份」,運氣好的、懂行的總能在這兒淘到寶貝。現在,「鬼市」變成了熱鬧的夜市,有不少攤主賣玩具手辦、二手奢侈品、寵物等。

「鬼市」的燈比原先亮得早了。周邊燒烤店的白熾燈,投影在地上的彩色Logo,行人手裡電筒的光,攤位上檯燈LED的光,晚上七八點就亮了。

現在的「鬼市」早已遠離了曾經的都市傳說,成為市民和遊客消遣的地方。舊貨、手辦、玉器、寵物,賣啥的都有,甚至還有納米貼膜的攤位。

近幾年,來這兒探奇的、打卡的年輕人多了起來,「鬼市」成了旅遊攻略上北京的「必遊景點」。

「鬼市」有幾個攤專賣動漫海賊王和火影忍者的角色手辦,「這兒人流量大,一天銷量很不錯」。

看中「鬼市」客流量的還有古玩店的店主,他們不少人是從潘家園舊貨市場過來的,白天看店,晚上挑點小東西帶到「鬼市」擺擺。

端著穩定器,上面架著手機,丁先生拍著攤位上的各種物件。他身邊的朋友打著手機手電給他照明,他嫌不夠亮,就把手機搶過來自己打照明,放他的同伴去其他攤位玩。

「直播」成了「鬼市」遊客們口中的新風景線。

隨著「鬼市」的名氣逐漸響亮,帶著直播、拍攝設備來「鬼市」的人越來越多了。有媒體從業者,也有記錄生活的年輕vlogger,「鬼市」的新面貌被他們傳播開來。

丁先生是媒體從業者,他說自己並非主播,拿手機就是拍著玩兒。他平時喜歡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去玩去拍,留著自己看。

他很喜歡攤上一些舊東西,比如BP機。小時候經常看父母用,在鬼市上看到這些,心裡就會湧出些許親切和懷念。不過他不打算買,「買回去也用不了,不划算」。

除了拍視頻的遊客,偶爾出現的外國面孔尤其打眼。喬(Joe)和羅利(Rory)抱著個白色的頭部雕像,行走於人群中。他們來自英國,喬已經在北京待了三年,現在可以半中文半英文的和大部分人交流了。

這個白色的雕像是他們挑的禮物,送給即將搬新家的朋友。他們從網上知道了「鬼市」的存在,這是第一次過來。大概是聽聞「鬼市」「水深」,他們試著學別人砍價,老闆最後便宜了20塊。

不過對他們來說,這趟到「鬼市」,依舊是滿意的購物之行,他們「很喜歡雕像的線條輪廓」。

文/本報記者 朱健勇 王浩雄

見習記者 魏曉涵

實習生 錢家鑫 廖家豪

相關焦點

  • 海波隨筆|再逛鬼市
    好多年沒逛景德鎮周一著名的鬼市,這次去起了個大早,興衝衝趕往曙光路上的陶瓷古玩城——鬼市的所在地。不少人在鬼市上交足了學費,三十年前的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不過既然是鬼市,自然不是保真的拍賣行,話說回來,就算拍賣行還不一定保真,在真真假假間穿梭,這恰恰就是逛鬼市、玩古玩文玩的一種樂趣所在吧。
  • 煙雨江湖鬼市夥伴怎麼得
    煙雨江湖鬼市夥伴怎麼得?鬼市夥伴孟翔是一個新的夥伴,這個夥伴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煙雨江湖鬼市夥伴獲取攻略,感興趣的玩家不要錯過。
  • 中國的「鬼市」聽說過嗎?北京就有「鬼市」,當地人:舊貨市場
    今天要和大家說的是中國的「鬼市」聽說過嗎?北京就有「鬼市」,當地人:舊貨市場。這種地方並不是只出現在科幻懸疑小說裡,現實中還真有。說起鬼市,是不是很多人會感覺一股毛骨悚然。因為這一個名字確實讓人想入非非。今天就來說說北京的鬼市。對於鬼事很多的人都會不了解,而且感到陌生。鬼市的逐漸形成,都已經成為了一種城市的文化。如今在很多的大城市裡都會有鬼市。
  • 開蘭博基尼賣西瓜,帝都大柳樹鬼市地攤經濟的魔幻主義色彩
    在北京東四環外的大柳樹市場,每逢周二晚上至周三凌晨,都有一個自發形成的集市,由一個個地攤攤位組成,出售商品多是舊貨、人們多餘的物品,以及未曾用過但已過時的電器、衣物壹基金老舊物件等,號稱大柳樹鬼市。在國外人看來,這其實就是flea market,跳蚤市場上周二小編去大柳樹鬼市,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就是一群熱情洋溢的年輕人,開著鋥光瓦亮的蘭博基尼,在鬼市裡吆喝叫賣,賣的是啥?
  • 2019阿里拍賣「鬼市淘寶「 - 藝號棧丨獨家
    提起鬼市,很多人可能都是一頭霧水,甚至一身冷汗,在很多的小說和電影中,鬼市被描繪成了一個鬼魂和人間的交易場所,不過別害怕,其實鬼市它是一種特殊的地攤文化田巖:這次拍賣主要是在模仿以前的老的這種古玩市場,最早是清晨的時候,鬼市的買賣,天不亮的時候大家來進行淘寶。這也是阿里一個非常有創意的一個想法,恢復了這種老的淘寶的樂趣。主要是在線平臺的展示,拿出來部分在線下這個鬼市可以看到實物,所以這也是在線和實物相結合的一種新的嘗試。
  • 北京鬼市.夜半開市.天明即散.
    遠遠望去猶如鬼火,鬼市由此而來。據說此種鬼市在1949年北京解放後就絕跡了,1992年才開始自發恢復,並逐漸形成市場。這個地方叫「大柳樹官鑫市場」,毗鄰東四環,北邊百子灣南邊歡樂谷,每到周三晚上數千輛車從京郊、河北、河南、天津、張家口湧進平日裡像農村集市的大柳樹市場,讓這裡搖身一變,成了走時尚復古的party
  • 開蘭博基尼賣西瓜,帝都大柳樹鬼市地攤經濟的魔幻主義色彩
    在北京東四環外的大柳樹市場,每逢周二晚上至周三凌晨,都有一個自發形成的集市,由一個個地攤攤位組成,出售商品多是舊貨、人們多餘的物品,以及未曾用過但已過時的電器、衣物壹基金老舊物件等,號稱大柳樹鬼市。在國外人看來,這其實就是flea market,跳蚤市場上周二小編去大柳樹鬼市,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就是一群熱情洋溢的年輕人,開著鋥光瓦亮的蘭博基尼,在鬼市裡吆喝叫賣,賣的是啥?西瓜開著蘭博基尼,在舊貨市場裡賣西瓜,且不論這西瓜甜不甜,多兒錢一斤,單就論賣這個西瓜的錢,夠不夠蘭博基尼的油錢都不好說,這個確實有點魔幻主義的色彩。
  • 阿里巴巴上線藝術品拍賣平臺「鬼市淘寶」,推動藝術品消費大眾化
    阿里拍賣副總經理顧海林表示,「『鬼市淘寶』這一專題拍賣在阿里拍賣線上已經舉辦了幾十期,把鬼市概念從原來傳統的、地攤化的形式轉變為當代的、在線的形式,是一種模式上的創新,也是我們鬼市淘寶『稀奇古怪』這一主題的體現。之所以嘗試做線下活動,就是為了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這次活動除了傳統的古玩,還有很多當代藝術品。選擇798藝術區也是希望讓更多年輕人體驗到新一代鬼市的概念。」
  • 夜探華強北「鬼市」:為何子夜開門拂曉散場?
    黑暗中不少人圍成一圈,聚在某個白布鋪就的地攤前,手電筒、太陽能燈泡的咫尺光亮中,只見一個個主板、耳機和舊手機在幾雙大手中反覆擺弄,砍價聲在黑夜中時隱時現……這裡是愛華路,也是華強北「鬼市」。在這個帶著口罩的8月,它在停擺數月後於仲夏夜再次恢復了生機。
  • 夜探南京神秘「鬼市」,凌晨開張天亮消失,交易需遵守「三不問」
    鬼市原在朝天宮一帶,據說是走貨一些見不得光的文玩古董,在黑黢黢的夜色掩護下,大家心照不宣地做著買賣,隨著文明城市管制力度加強,鬼市逐漸成為了遊擊戰場,每逢周五周六天氣適宜的凌晨,小商小販們就開始出來活動了,但是天一亮的時候,他們就會消失不見,因為神秘性,被大家稱為「鬼市」。
  • 北京鬼市,最「鬼」的終究還是人
    老賈神神叨叨地說的,這地方其實就是鬼市。雖然北京的頑主們都知道,但沒聽說過的還是會被這個「鬼」嚇著。大多數沒見過鬼市的人,對它的了解可能都來源於各種影視作品。鬼市一般說的都是北京鬼市,每周二晚至周三凌晨,以潘家園和東五環的大柳樹市場最為出名。不過到了以後才發現:這不就是夜市麼?跟鬼有什麼關係?
  • 夜探華強北「鬼市」:為何子夜開門拂曉散場?
    黑暗中不少人圍成一圈,聚在某個白布鋪就的地攤前,手電筒、太陽能燈泡的咫尺光亮中,只見一個個主板、耳機和舊手機在幾雙大手中反覆擺弄,砍價聲在黑夜中時隱時現……這裡是愛華路,也是華強北「鬼市」。在這個帶著口罩的 8 月,它在停擺數月後於仲夏夜再次恢復了生機。
  • 跳蚤市場和鬼市,是流動的博物館
    實際上中國土生土長的「鬼市」比歐美「跳蚤市場」要早的多,在唐朝鄭熊的《番禺雜記》中,就有「海邊時有鬼市。半夜而合,鷄鳴而散,人從之多得異物」的記載。每當暮色降臨,在光與暗的交界處,它們顯露出生活的另一副面孔。△即使是在夜晚,北京的鬼市依舊熱鬧。
  • 老北京的「鬼市」,不能「逛」也不能「去」,只能這樣說
    那麼這種神秘的「鬼市」,顯示中真的存在嗎?真正的鬼市,裡邊到底都賣什麼東西?為什麼老北京人到「鬼市」,不能說「逛」,也不能說「去」,究竟該怎麼說呢?「鬼市」在我國很多城市都有,古都西安、洛陽,瓷都景德鎮、羊城廣州,以及首都北京等地,都有鬼市的影子。
  • 成都神秘「鬼市」,每年只在特定時期出現,最新潮鬼市非它莫屬
    ,鬼市在中國已經存在了數千年的歷史了,而且在中國各地也都有自己隱秘的鬼市以及習俗,那麼今天就講點不一樣的鬼市,成都神秘「鬼市」,每年只在特定時期出現,最新潮鬼市非他莫屬。,售賣古董老物件,比較受中老年人歡迎,但是成都這個神秘鬼市可大不一樣,而且受眾人群還是針對與年輕人,成都的鬼市在成都339商業綜合體的負一層,而且每年不定期舉行,一般只有組織才有出現,一般最多一兩次,每次活動都有通知。
  • 神秘的文玩古董鬼市撿漏
    神秘的文玩古董鬼市撿漏,現在在很多電影和小說裡都文玩古董鬼市撿到的情節出現,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一聊鬼市。 鬼市最早應該出現在清晚期老北京城裡。
  • 福州「鬼市」,你見過嗎?
    在福州洋中路上,有一個凌晨出現的神秘集市,每天4點開張,天亮消失,圈裡人稱之為「鬼市」。  「鬼市」真能「淘」到寶嗎?  凌晨5點的城市還未甦醒,毗鄰福州文化宮旁的這條集市早已悄然開張。
  • 北京的「鬼市」終於又開始,傍晚開始,深夜結束
    前幾天,停開半年的北京大柳樹鬼市終於迎來了2020年的第一次開張。說到鬼市,很多人一聽就覺得有些恐怖,也頗有江湖氣息。但其實鬼市只是一種特別的地攤文化,入夜撂地攤、做買賣,凌晨散市。早前也聽聞了不少關於北京鬼市的傳言:市集東西來路不明,100塊就能買到很多東西……事實真是如此麼?還有漸漸增多的年輕人又是為什麼來到這裡?「鬼市」有鬼?
  • 網際網路大咖齊聚網絡誠信論壇 共話短視頻、直播與青年網絡生活
    中國青年網曲阜12月9日電 (記者 李華錫)12月7日,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在山東曲阜舉行。在青年與網絡誠信建設論壇上,中國青年網副總編輯王海,映客集團副總裁、總編輯梁山,虎牙公司公共事務副總裁胥大傑,青年網絡主播代表張沫凡,圍繞「短視頻、直播與青年網絡生活」主題進行對話研討。
  • 鬼市有鬼嗎?凌晨3點,一起去趟北京傳說中的「鬼市」吧,刺激!
    一、鬼市人有菜市、集會等,有時間也會大範圍地聚集在一起,那麼要是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鬼的話,鬼會聚在一起嗎?要是聚在一起的話,那豈不是就有鬼市了,那麼鬼市有鬼嗎?而鬼市又究竟是什麼呢?想要知道鬼市到底是什麼,就必須要等到天黑以後出門哦。在北京的東五環大柳樹市場,就存在那麼一個鬼市。在這裡並沒有鬼的存在,人們口中所稱的神秘鬼市只是一種非常特別的地攤文化。原來鬼市並非妖魔鬼怪聚集的市場,它的真實面目竟然是地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