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極客觀察9月10日(文/賈紫璇|編輯/水木)韻達有點懸?最近,「四通一達」裡的韻達快遞,發布了2020年半年度的最新財務報告。韻達作為快遞領域裡的業界老二,始終在追逐第一的寶座。不過韻達最新的業績表現,卻讓資本市場對其產生了動搖。
在韻達財報發出之後,股價應聲而落。截止至9月3日,韻達股價報收20.87元,下跌1.74%。
巧合的是,9月1日晚間,圓通速遞公告稱,蛟龍集團、喻會蛟、張小娟擬以17.406元/股向阿里網絡轉讓3.79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2%,轉讓價款為66億元。轉讓完成後,阿里網路與阿里創投、菜鳥供應鏈合計持有22.5%的股份,為圓通第二大股東。
韻達這一波下跌,還能否保住「老二」的位置?
線上消費促進業務量增長
在疫情的促使下,生活用品線上採購成為消費者生活常態,而隨著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消費需求逐漸回升。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上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72256億元,同比下降11.4%。當中,全國網上零售額為51501億元,同比增長7.3%;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43481億元,同比增長14.3%,和同期社零的整體增速相比,高近26個百分比,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佔比達25.2%,佔比和年初相較提升了4.5個百分比,電商滲透率最近5年來提升最快。
原本就與電商行業相互相生的快遞行業,在電商行業的滲透率提升下,快遞行業迎來業績增長期。
而韻達快遞財報數據中,增長可觀的快遞業務量,讓韻達在快遞市場的佔有率提高至16.61%,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進了1個百分點,坐上行業排名第二的寶座,僅次於中通快遞。
不過,儘管韻達實現了業務量的快速增長,以及長期盤踞行業老二的地位,但是這些都不能減輕目前韻達所面臨的壓力。
對於快遞行業來說,2020年將會是一場更加激烈的肉搏戰。因為,線上消費增加意味著快遞行業也遇到了一次千載難逢的彎道超車機會,而繼2019年延續至今的價格戰,則加速了快遞行業的洗牌,巨頭們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
韻達能否「坡起」?
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韻達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56.29億票,同比增長29.88%,增速高出行業平均增速超過7.8個百分點;其快遞市場份額達到16.61%,較去年同期提高了1個百分點,僅次於中通快遞,持續排名行業第二。
此前,2019年,韻達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百億級達100.3億件,同比增長43.59%,增速連續4年運行在40%以上的高位。
然而,上半年韻達實現營業收入143.18億元,同比下降7.95%;快遞服務業務收入為132.60億元,同比下降7.16%。上半年,韻達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81億元,同比下降47.4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5.59億元,同比下降52.87%。
業內普遍認為,雖然市場「馬太效應」顯著,二三線快遞企業在加快出清,但頭部快遞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髮膠著。尤其頭部企業之間在包裹絕對增量、市場份額及快遞綜合服務能力等方面正呈分化趨勢。
以2020上半年為例,位居市場第一的中通快遞市場份額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市佔率首次突破20%至21.5%,與排名第二的韻達進一步拉開差距;排名第三的圓通速遞市場份額也已增長到14.57%,對韻達緊追不捨。
並且,中通方面表示,仍將「獲取市場份額」作為戰略重中之重,並因此調整2020年全年預期,調高了全年業務量指標為162.0億-170.0億件,增長33.7%-40.3%。
在此背景下,韻達「爬坡」,壓力可想而知。
圓通「奪二爭一」有戲嗎?
阿里與圓通合作加深背後,是否隱藏著圓通更大的野心:在為「奪二爭一」鋪路?
圓通在2015年超越申通成為快遞老大,此後被中通、韻達超越,如今市場份額落居第三。這很可惜,要知道圓通曾創下多個行業第一,2005年最早接入淘寶平臺,2016年率先上市,並收購香港先達物流(如今的圓通速遞國際),最早搭建「A+H股」架構。
圓通內部機構臃腫、人效較低、流程冗長,對市場反應過慢,對網絡末端渠道不夠重視,都導致被反超。「圓通需要一場迫切的變革,本來它應該在2016年上市前變革,但上市後四年都沒有大的動作,依然滯後。」
那麼,圓通「奪二爭一」是可能性有多大?先來看它與韻達的差距。
截至9月3日收盤,韻達市值605億元,領先圓通A股市值63億元。從2020年半年報看,韻達市場份額16.61%,領先圓通2個百分點。但二者在營收、營業成本、單票收入上相差不大,圓通的淨利潤甚至比韻達高出近3億元,毛利率比韻達高2.6個百分點,但圓通上半年的研發費用很低,有1362萬元,僅為韻達的1/10,可能影響後續的長期競爭力。
與之相比,圓通就緊跟阿里步伐,包括在國際化、一帶一路戰略上分杯羹。可以說,圓通與韻達的整體差距不太大,努一把力還是有希望的。
韻達這家公司稍顯獨立,是最後一家被阿里入股的頭部快遞企業,阿里持股也僅佔2%。持股之低說明韻達戰略搖擺不定,其實韻達有時過於自信,對市場判斷有一定偏差,業內專家表示:「韻達認為現在第二就能往第一上發展,其實它與其他幾家相比沒有太大優勢,目前的競爭態勢對韻達明顯不利。如果業務增速再下降,股價也會受影響。」
快遞江湖紛亂嘈雜,競合之間,各家也多留有後手,加上資本與戰投機構的態度傾斜,往往毫釐之差,便能推動各家命運產生雲泥之別,此刻的韻達正處於這緊要關頭。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