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這是有著「蟹仙」之稱的,清代文人李漁對蟹肉的描述。在他看來,蟹是集色、香、味為一身,達到極致的美味佳品。你愛吃大螃蟹嗎?
蟹在日料中,同樣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其中毛蟹、松葉蟹、帝王蟹,並稱是日本三大名蟹,每年冬季是它們集中上市的季節,也是眾多日料廚師將它們放入菜單的時候,想嘗鮮的童鞋切莫錯過。
不過,稍安勿躁!去吃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這三大名蟹各自有什麼特點?怎樣料理才好吃?
蟹膏鮮甜的毛蟹
名稱非常貼切,這個渾身長滿了絨刺的小傢伙就是毛蟹,說它「小」是相對於另外兩個長腿歐巴說的。由於產量比較大,毛蟹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為了保護資源,只有8cm以上的公蟹才能成為我們的盤中美味。
毛蟹的蟹膏飽滿、濃鬱鮮甜,肉質幼嫩白滑、肉汁豐盈,只需清蒸即可品嘗其美味,但日料師傅有獨門秘訣,能使鮮味更佳。
凍毛蟹,做法並不複雜。將活蟹開蓋取出肺葉,上屜蒸二十分鐘,蒸熟後立刻放入冰塊中8~10分鐘,再用吸水紙擦去水分,放入雪櫃冰凍。待到上桌時,加少許柚子醋,軟嫩彈牙、鮮甜可口。
冬季的風物詩 松葉蟹
正是的名稱應該是「楚蟹」,「松葉蟹」其實是日本鳥取一帶的稱呼。類似於和牛,松葉蟹(產地)品牌眾多,所以名稱就多。比如:最知名的品牌叫「越前蟹」,是日本北陸沿海捕撈的。管他呢,松葉蟹好聽,大家叫得多。
松葉蟹的公、母體型差距較大,雄蟹個大腿長,母蟹有自己獨立命名,叫做「香箱蟹」。日本每年冬季11月才開始解禁捕撈,先是公蟹,12月份輪到母蟹。此時正趕上產卵季,所以是冬季的味覺之王。
松葉蟹肉(腿)質細膩,吃法很多。一般以火烤、清蒸、火鍋,生吃時一般會先用冷水泡上幾分鐘,這時打開蟹腿,一條條蟹肉如松針般散開,極易取食,據說這便是「松葉」之名的由來。
除了上述常見的吃法,由於公蟹蟹殼巨大,日本人還經常用它當「鍋」,將蟹膏放在裡面,倒入清酒燒煮,還可以加入鵪鶉蛋(雞蛋),此料理叫做「甲羅燒」。
同樣,蟹殼還可以當作溫酒器,倒入清酒加溫,這就是「甲羅酒」。
母蟹「香箱蟹」,雖然個不大,只有手掌大小,但其不單有蟹膏還有滿腹的蟹子。只要揭開蟹臍,一顆顆棕色的蟹卵滿得要瀉出。放入口中咀嚼,「噗噗噗」一粒粒爆開,非常奇妙的口感。就是這個原因,才得名「香箱」。
蟹中之王 帝王蟹
帝王蟹,蟹中之王,當然主要指它的個頭。體型碩大,看上去威風凜凜,宛如蟹中帝王。帝王蟹主要生長於北海道至俄羅斯、阿拉斯加一帶的深層冰冷海水中,因味美多汁而深受食客們的喜愛。為保護生態受到捕撈限制,也只有個頭大的公蟹才能被端上餐桌。
既然是帝王,那必定特殊,哪裡特殊呢?不光個頭大,最主要的區別是它是六趾(6隻大腳),其他蟹都是8隻腳。很多人說帝王蟹不是蟹,其實很冤枉,它同樣有8隻腳,只不過那兩隻長在嘴邊腳實在太小,被人們忽略了。
鱈場蟹、油蟹、花咲(同笑音)蟹、棘蟹是常見的帝王蟹家族,其中以雪場蟹最有名,因其出產地與鱈魚相同而得名,所以經常有商家用價格便宜的近親油蟹來冒充。油蟹表示很氣憤,不就是油脂高一些嗎!
Tips:如何區分雪場蟹與油蟹?
鱈場蟹背部H區域有6個凸起的點,油蟹只有4個。
鮮活的帝王蟹很少多是凍貨,主要食用部位依然是大長腿,做法也沒有什麼稀奇,同松葉蟹不盡相同。刺身吃出鮮嫩,蒸熟冷凍吃出鮮甜,燒烤吃出濃鬱,火鍋吃出鮮美……
看到這,相信你已經找到自己最中意的那隻蟹,下面就是去親自品嘗它們的美味了!祝好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