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12月7日電 藍天碧空如洗,小路寬敞乾淨,院落花果飄香,房前屋後井然有序,村民臉上笑容和美……在瀏陽市文家市鎮,生態宜居、鄉風文明得到了最好的呈現,家家庭院整潔、戶戶環境美麗,鄉村可見之處皆是風景。村莊變美了,環境變好了,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增強了,這美麗的「風景」得益於該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成效。
多級聯動,環境整治齊參與
「環境變好了,一方面是鎮村支持,另一方面是周邊群眾共同努力。」在沙溪村微網格長陳益庭眼中,以前的砍嶺是基礎設施差、衛生差,農戶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也弱,本地人都很少出來閒逛。而今年以來,在鎮村統籌安排下,微網格的宣傳帶動下,現在的砍嶺路和橋修好了,公共景觀美了,家家戶戶衛生意識越來越強,越來越多村民從收拾自家做起,參與到該村的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來。據了解,該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主動探索政府引導、村微帶動、全民參與的整治模式,營造出了全域整治,你爭我比的濃厚氛圍,一個個農家院落積極開展「清路邊、治庭院」專項行動,從原來的「髒亂差」到如今的「潔淨美」,農村人居環境的「顏值」越來越高。
特別是自7月份以來,該鎮實行「行動 示範」「市場 考核」「黨建 網格」人居環境整治「3 」模式,帶動全鎮群眾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治理工作。文家市村的藺先生就通過「微網格議事會」解決了一個環境整治的「煩心事」,藺先生提出的華府樓門口廢品回收點影響市容,要求處理或取締的建議也得到了文家市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隊長何侶的回覆:已經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回收點老闆將廢品分類,嚴禁佔用公共區域堆放,做到日清日結。
匠心設計,最美庭院成風尚
燈籠花、一串紅、五色梅、金鈴花爭相鬥豔,蜜蜂、蝴蝶在各種各樣的綠色植物中翩翩起舞。在該鎮五神村童馨花園,村民孫立平正在修葺院子裡的花壇。
「我準備把這個老巷子做成一個時光隧道,見證童馨花園是怎麼成型的。」據了解,孫立平用了13年的時間,一鋤一鍬,精心造出了一個4000平方米的私家花園。在當地鎮村幹部看來,這個「最美庭院」不僅成為大家休閒議事的好去處,也扮靚了鄉村振興的底色,引領了鄉村居民「愛美」的新風尚。作為該鎮十大最美庭院榜首,「童馨花園」號召周圍村民以其為示範,參與到為自家庭院「美顏」的行動中來,推動風景向風情深化。目前,「美麗庭院」也越來越多,花開滿園,鄉韻悠悠已成為村民美好生活的新標籤。「好的環境才能塑造出好的行為習慣。」五神村黨總支書記劉紹林說,「村莊變美了,大家都不捨得隨便糟蹋。現在連家裡的小孩都養成了不隨手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的習慣。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場硬仗。從最美庭院到美麗鄉村再到國家衛生鄉鎮,我們堅持「一戶帶一院,一點帶一片」的整治效應,讓農村真正是處處皆風景,美家美戶美人心。」該鎮相關負責人表示。(陳馨伊 溫書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