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9 年的 NIO Day 上,李斌半開玩笑半認真地隱藏了 EC6 的售價和產品細節,「因為明年 特斯拉 Model Y 上市,請允許我們保持一些市場靈活性。」
這一「靈活」就是 8 個月。
終於,蔚來在成都車展正式公布了 EC6 的售價。
蔚來 EC6 車型補貼前售價為 36.8 - 52.6 萬元,繼續享受 1.8 萬元的國補 ,其中配備 70 kWh 電池的版本的售價為 36.8 - 46.8 萬元。
EC6 與 ES6 的區別,可以簡單總結為 EC6 是 ES6 的溜背或者 Coupe 車型。以入門級的運動版為例,車庫為大家列出了兩款車型的主要差異:
配置小改
從我們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在 EC6 上蔚來一定程度上簡化了選配項目,其中車身和內飾的顏色都各減少了 3 種。不過減法之外也還是有加法,EC6 新增了喜馬拉雅棕內飾主題,智能香氛系統也新增 3 種全新的香型。
作為新款,EC6 的配置上相較 ES6 也小幅度的升級。儀表臺和門板採用觸感細膩的 Microcloud 纖雲材質,原本在 ES6 上需要選裝的 Microfiber 超纖絨頂棚(6500 元)和高級音響(6000 元)在 EC6 上成了標配。
「意思一下」的性能和續航提升
對比 ES6,EC6 在每個配置上 NEDC 續航都提升了 10 km,零百加速快了 0.2 秒。其中 70 kWh 電池組的 EC6 運動版 NEDC 續航裡程為 430 km,後續將會推出的 100 kWh 車型 NEDC 續航裡程則去到了 605 km,零百加速 5.4 s。而性能版車型上這對應數據分別為 440 km 和 615 km,零百 4.5 s。
多補貼一臺手機的錢
百公裡電耗是國家新能源補貼金額新政的一項評估指標,所以更低電耗的 EC6 可以享受到 1.8 萬元補貼,比 ES6 多 4600。
配置明升暗降
作為 Coupe 車型,EC6 售價比 ES6 高了 10,000 元,但是配置上「超纖絨頂棚」和「高級音響」成了標配,補貼金額多了 4600,其實整體到手價反而比加了這兩項配置的 ES6 要便宜 6,100 元。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蔚來 EC6 在價格上是「明升暗降」的。而 EC6 的溜背造型也不只是更好看,還有相比 ES6 更低的風阻,提升了 0.2 s 的零百加速也確實讓它更運動了。還有多出來的 10 km 續航,雖然不多,但多了就是好的。但是 Coupe 車型的空間自然也是有一定損失的,實用性方面 EC6 就稍遜一籌了。
關於 EC6,我們還在 「42 號車庫」的社群裡聯繫到了幾位預訂了 EC6 的準車主,看看他們是怎麼看的。
Nomi,EC6 預定車主
Nomi 中意蔚來 EC6 的點很有意思:「我個人比較喜歡掀背車型,現在開的車也是掀背的。」
確實,掀背的實用性用過的人都懂。
關於對 EC6 不滿意的地方,Nomi 是這麼說的:「現在還沒見到實車,從配置上來看,那個織物座椅有點不太滿意,必須選 Nappa 才是全皮,畢竟近40萬的車了。」
我們又聊到了蔚來品牌相關的話題,Nomi 說:「知道蔚來就很早了,最早知道應該是通過 EP9 創造紐北紀錄開始吧。知道中國有家這麼 NB 的汽車公司,那個時候還不知道蔚來要賣家用車。」
而這期間,Nomi 也表現出了對蔚來的高度欣賞:「蔚來最吸引我的是品牌文化,期待蔚來成為中國第一豪華品牌。」
Nomi 還說了自己對蔚來與特斯拉的一些看法:「這個領域,特斯拉是目前的世界第一,蔚來只能慢慢來。但是特斯拉對中國用戶的理解,要比蔚來差很多。」
「你根本就不可能讓 Elon,沒事就參加車主聚會活動,讓所有高管在 APP 上參與車主反饋,真正走進車主群體,傾聽最真實的反饋。」
「BAAS 和換電模式,如果做成了,特斯拉也會感受到壓力。」
看完也可以感覺到 Nomi 對於行業和蔚來品牌確實是有一定感觸的。
蘇打黑,EC6 預定車主
蘇打黑是奧迪車主,關於選 EC6,我們特意問到,「您為什麼沒選 ES6 而選了 EC6 呢?」
他的回答:「外觀更年輕」,「Coupe 版的 SUV 本身就比較喜歡。」
關於價格部分,他表示 EC6 的價格低於他的預期,所以直接上了籤名版。
作為家裡已經有三臺車的用戶,蘇打黑此次換車時主要考慮的是能上綠牌的車型,其中包括寶馬的 530 Le 和奔馳的 300 eL。
而說到和這兩者的比較,蘇打黑是這樣回答的:「首先是東西不錯吧,因為我試駕過,覺得這個車相比 bba 其實沒有什麼劣勢,無論是操控還是底盤什麼的。動力就不提了,肯定是比油車要強的。」
此外我們也問到了他關於蔚來換電的看法,他說:「我覺得是個好的嘗試吧,因為這個事情不僅僅是為了應急補能,更多的其實是讓電動車的電池可升級可方便替換。」
米爆,ES6 車主
米爆已經是 ES6 車主。我們問他,「如果再選一次,你會選 EC6 還是 ES6」。
米爆說,如果重新選擇,他會選顏值更高的 EC6。
「喜馬拉雅棕內飾太香了!」。
但內飾只是一個點,此外他提到了買新不買舊這個觀念。因為也許兩款產品看起來差異並不大,但新出的產品會在很多看不見的地方進行優化,而這些優化對於體驗的提升是用戶體驗是很有有幫助的,對應的例子就是新老 ES8,後者的改進其實非常大。
我們還問了米爆,如果 Model Y 價格與 EC6 差不多,那他怎麼選?
米爆表示這個取捨會很難,但還可能是會選蔚來,他說:「對我來說,品牌和續航不是那麼重要,舒適性、服務體系和圈層是我更看重的」。
就是更喜歡
從幾位 EC6 預訂車主的採訪中可以發現,EC6 的溜背造型和相對 ES6 的改動對於這部分用戶而言確實是有吸引力的。而在和他們的交流中可以感受到他們並不是很介意 EC6 比 ES6 損失的那點實用性。
關於 EC6 和 ES6 的選擇問題,最後也可以簡單總結如下:
如果你要的是更大的後排空間和尾箱裝載能力,那選 ES6,而如果你願意損失這部分的實用性換來更高檔的內飾和更運動的外觀,那就選 EC6。
關於購車選擇的話題先到這裡。看完上面,不難發現 EC6 和 ES6 的差異其實並不大,那麼由此可以引申出一個問題:為什麼蔚來要推出 EC6 呢?
EC6 之於消費者
EC6 是一款 Coupe SUV 車型,這種車型的鼻祖是寶馬 X6,而當初 X6 誕生時期主打的便是顏值和運動性。溜背造型的流線感讓那些需要買 SUV 又喜歡轎車外形的消費者們有了一個折衷的選擇。EC6 相比 ES6 同樣是如此。
對於消費者而言,EC6 並非「強需求」車型,其更多的是 ES6 系列的一個「轎跑」版本,一個 ES6 的擴充性車款。EC6 讓那些顏控、追求更加個性、運動範兒的消費者們多了一個選項。另一方面,EC6 和 ES6 的差異其實是不大,它們之間也有著一定的替代性,考慮 EC6 的消費者,一部分已經是 ES6 的潛在客戶。
EC6 之於蔚來
從過去的汽車市場來看,Coupe SUV 車型通常較原版價格更貴,實用性也有折扣,再者近些年來消費者對這類車型的新鮮感逐漸褪去,溜背 SUV 在銷量上已經逐漸變得「邊緣化」。哪怕是這種車型的鼻祖,也是這種車型最成功的代表寶馬 X6,在銷量上也不及 X5 的三分之一。所以用經驗的眼光來看,EC6 能給蔚來帶來的增量效益其實是比較有限的。
這麼來看的話,EC6 的推出就更顯「雞肋」了,蔚來為什麼不推出一款全新的產品呢?
EC6 的公布是在第三屆 NIO Day,2019 年 12 月 28 日。而 EC6 的立項則在更早的 4 月份,那時候的蔚來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新聞:蔚來宣布取消自在上海建工廠的計劃,該工廠本來要生產的車型,蔚來的中大型轎跑 ET7 的進度也因此停滯。
ET7 是一款定位非常高的車型,早在 2018 年就處於研發階段了,市場上如果要說對標車型,那就是奧迪 A7、奔馳 CLS 這類。而問題是這種大號轎跑車型的銷量那是肉眼可見的少,指望 ET7 走量是很不現實的事情。但蔚來可是定位高端品牌,銷量低在品牌初期其實也是可以承受的,一款高端轎跑對於蔚來的品牌調性還是很有益處的,這麼看咬咬牙把 ET7 做出來也未嘗不可啊。
但是代價呢?
蔚來決定暫停 ET7,考慮的不僅僅是銷量的問題,另一方面還有嚴峻的成本壓力。作為造車新勢力,蔚來在車型研發時的平臺「通用性」上明顯不如傳統車企。
研發 ET7,蔚來手頭能通用的東西很少,ET7 和 ES8 共用的零件僅有 20 %,除去三電,其餘部分幾乎全部要全新開發。在供應鏈議價能力上,蔚來也不如傳統車企,這部分同樣的東西做出來要花的錢會比這些「老炮」們要多出不少。
再加上蔚來開發新車時一貫的高標定特性,綜合計算下來,開發 ET7 所需要的資金可能是數十億。
而 19 年初的蔚來,剛剛經歷了股價腰斬,外界輿論唱衰的聲音此起彼伏,巨大資金壓力幾乎讓其處於生死存亡的邊緣。對於彼時的蔚來,什麼高端、品牌調性可以先放一邊,活下去才有出路。而 ET7 的暫停結合當時的情況自然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蔚來之前又在招股書中立過一個 Flag:每年推出一款新車。
蔚來某高管此前曾在媒體採訪中透露 EC6 立項時資金只有 1.5 億元。這些錢完全不能撐起一臺新車的研發,而 EC6 也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可以說,在 ES6 的基礎上改款推出 EC6 作為扛住 Flag 的「新車」對於當時的蔚來而言也是無奈之舉。
李斌原本預計光靠 ES8 和 ES6 兩款車,蔚來 2020 年的銷量是會下降的,所以推出 EC6 的期望之一也是讓 2020 年的銷量至少和 19 年持平。好在以今年目前的情況來看,蔚來應該是不用太過於擔心銷量縮水的問題了,話說回來,出新車拉動銷量這種事情,誰又會拒絕呢?
所以整體看下來,EC6 的推出從研發難度的可行性上來說,是「可以」的,而從蔚來的資金和銷量目標的角度來說,一定程度上也是「沒得選的」。
Model Y,市場收割機
EC6 和 Model Y 的對比中,我們先來聊聊後者。特斯拉通過 Model 3 展現出的市場統治力已經讓大家見識到了。
而 Model Y 和 Model 3 的零件共用率達到了 75%,這給 Model Y 帶來非常多的好處,這種好處從研發和生產上來說保證了可靠性而且降低了成本,轉化到市場端便是靈活的定價空間和更短的交付周期。
同平臺開發也讓 Model Y 保留了很多 Model 3 的特徵,因此 Model 3 上備受好評的的運動性、智能化等部分 Model Y 也得以繼承。
最為關鍵的,Model Y 解決了 Model 3 上的一個大痛點:空間。補上這塊短板的 Model Y 可以說成為了特斯拉目前最均衡全面的產品,其受眾面之廣不言而喻。
而且,Model Y 依然會國產,再與上述優勢結合之下,特斯拉已經是手握多張王牌。
蔚來的打法
再來說說 EC6,這是蔚來真正意義上與特斯拉有直接競爭的第一款產品。雖然綜合來看,特斯拉的勝出是大概率事件,但是蔚來也有拿得出手的競爭力。
更豪華的氛圍
Model 3 被人吐槽很多的一點就是內飾過於「簡潔」,沿用 Model 3 內飾的 Model Y 這個問題自然也會繼續遺留。而 EC6 在內飾上有著更隆重的設計,更好的隔音以及更高級的內飾用料。這些讓 EC6 會顯得更有品質感,而這也是實實在在的吸引力。
用戶至上的服務
蔚來的用戶服務在業界可謂有口皆碑。首創的「一鍵加電」,以及與「車」相關部分從提車、上牌、買保險、保養、甚至是車輛故障和交通事故處理的一站式全包服務可以說實實在在地做到了「用戶至上」。
有人說對於買車,產品力是核心,相關服務只是錦上添花。沒錯,我完全同意,但也不可否認,優質的用戶服務如今已經是蔚來的一個標籤,蔚來的服務也確實給用戶帶來了便利和幸福感。
值得期待的換電以及車電分離
換電作為蔚來補能的標誌性特徵有著先天的便利性優勢,和加油相當的補能體驗對於周邊有換電站的用戶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點。
目前而言換電的布局其實還處於發展階段,離用戶和蔚來的期待的水平還有距離。但是這個完善和進步的過程一直在進行,加上目前國家新政對於換電的扶持,換電站的建設速度值得期待。
車電分離的銷售策略,目前還只是雛形,我們可以期待一個全新的電動車銷售模式:只買車,電池部分和充電部分組成使用套餐,客戶根據需求自選套餐檔,類似手機和 Sim 卡。這在蔚來即將進行的 BaaS 發布會上我們會有進一步的了解。
不能忽略的命門
其實看完上面不難發現,EC6 的「優勢」,更多的是建立於蔚來體系下的。其實這也很好理解,雖然嘴上說 EC6 和 Model Y 是直接競爭,但是這種直接是產品層面的,而 Model Y 除去產品力,還有一個蔚來目前難以望其項背的殺手鐧——品牌。
特斯拉是當今智能汽車和電動車的絕對頭牌代名詞,同時也是如今全球市值第一的車企,這種品牌價值的力量是恐怖的,Model 3 橫掃全球的同級市場的表現算是這種力量的一次全面展示。
所以對於 Model Y,買它的理由可以很簡單:它是一臺特斯拉。而除去傳統意義上的品牌力,如今特斯拉用戶買車的時候是不會有企業生存相關的顧慮的。
而蔚來雖然過了生死攸關的坎,但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滿艱險和未知。不像特斯拉,蔚來犯錯的餘地還是很小。
雖然蔚來目前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革新性的,做好了將會是很有前景的,雖然蔚來是目前國內新勢力一哥,雖然蔚來有著很高的車主評價......
雖然有那麼多的雖然,但是這些購車之前沒法親身體會的點和加了各種定語的承諾對於消費者的吸引力都是有限的,而以蔚來目前的體量,這其中的不確定性,就是消費者對蔚來品牌猶豫甚至退卻的死穴。
上面對於蔚來 EC6 對比 Model Y 的部分寫得很嚴肅,很殘忍,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是在唱衰蔚來。其實並不是,和特斯拉的較量,別說蔚來,目前汽車行業的傳統巨頭們也缺乏還手之力。
還是那個觀點,EC6 的使命不是用來對標 Model Y,它就是蔚來的一款純電中型 Coupe SUV,一款集性能、豪華、顏值於一體,聯手 ES6 推高銷量的產品。而蔚來在這款車的定價上也展示出了很高的誠意。
它誕生於蔚來生死存亡之時,而從立項到落地的這個過程也伴隨著蔚來的一系列轉變:蔚來變得更聚焦,剝離非核心業務,降本增效。對於喜歡這款車的用戶,也許不了解這背後的故事,或許也許根本就不會考慮那麼多。
新發布的 EC6 看似「雞肋」,但我卻看到了蔚來展現出的理性和務實。
這或許也是蔚來在過去一年裡最重要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