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吃什麼?除了水餃湯圓,還有這些你想不到的食物
昨天過冬至,你吃了什麼呢?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很重要的一個節日,自古就有在冬至祭祀掃墓的傳統。冬至時太陽直射地球最南端,是北半球黑夜最長的一天。為了慶祝冬至這個重要的節日,素來有北吃湯圓南吃水餃的習俗。北方說'冬至不碰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據說是醫聖張仲景憂心凍傷耳朵的饑民,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物熬煮以後,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千百年來流傳下來就成了今天的餃子。其實,北水餃南湯圓的習俗主要是因為小麥和水稻的種植形成的。換句話說,耕作習俗的差異造就了不同的飲食習慣。
-
中國冬至習俗各不同,南吃湯圓北吃餃,廣東人:冬至大過年……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於每年公曆12月21、22或23日交節,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而關於冬至的習俗,素有南吃湯圓北吃餃子的說法,除了南北差異外,各個省份也大有不同,快跟著豬豬一起去看看吧!
-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轉眼間就到了冬至,明明還記得前些日子還是小雪,但是不得不說,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最特別的那個。很多人可能不會記得立冬,大雪和小雪,但總會記得冬至,而且關於冬至的飲食的討論,也是經久不衰。一般來說大差不差,就是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很多人的家裡都是將冬至當成傳統節日。因為冬至本身就屬於,既可以算得上是節氣,也可以能算成節日,而且在古時候,冬至也是應該很熱鬧的日子。
-
冬至到啦!身為中南「乾飯人」的你想家了嗎?
在中南食堂的「乾飯人」們快去品嘗這些心念的家鄉冬至美味!↓中南美食↓↓家鄉美食↓01# 餃子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我國北方,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無論是酸湯水餃>冬至如同過小年,吃了湯圓大一歲江南一些地區,盛行在冬至「取團圓」粘牙清甜的糯米皮在甜酒釀裡滾了個遍燙舌頭的芝麻餡,咬開一個小口便急不可待地滿溢出來
-
冬至節,曾記冷食600份水餃湯圓免費送!!!
註:時間僅限2天,12月21-22日,每個門店水餃,湯圓各100份,領完為止,先到先得。祝大家冬至快樂! 冬至集贊免費領取禮品活動已經開始了,每個門店三全500克水餃和湯圓,二種產品限量各100份,三個門店合計600份,先到先得,領完為止。
-
湯圓、水餃、餛飩?上海人冬至到底吃啥呢?
圖說:冬至到底吃啥? 來源/易蓉 制 2017年12月22日0點28分,冬至。 民間歷來有俗語,「冬至大如年」。這一天要祭祀祖先,吃團圓飯,畫九九消寒圖。 中國的節慶曆來離不開吃。阿拉上海寧到了冬至要吃什麼呢?當然不是餃子啦! 新民晚報記者討教了身邊的阿姨爺叔,上網問了度娘,發現南方的冬至美食有點多。湯圓、餛飩、年糕、紅豆糯米飯、甜米酒、羊肉……各種說法都有,但最有共識的還是湯圓和餛飩。從福建廣東一路過來,都說冬至要吃湯圓。
-
冬至大過年,你們這天吃湯圓還是水餃?
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自漢代以後,人們將冬至作為節日來對待,其隆重程度不亞於過年,故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節前後幾天全國上下都放假。冬至節這天,皇帝要親率文武百官至南郊行祭天儀式。直到現在,很多地方依然把冬至當節日來過,各地也流傳著很多習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
冬至大過年 水餃、湯圓應節食品銷量翻番(圖)
吃「鹹丸」、包餃子、吃湯圓、泡酒吧……俗話說「冬至大過年」,而昨日東莞市場上一片熱鬧的景象再次印證了老百姓對冬至的重視。記者走訪各大市場發現,僅冬至當天,各大賣場的湯圓、餃子等應節食物的銷量就比平時多了至少兩倍。
-
100句冬至文案,問候很暖
5.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6.冬已至,春不遠7.冬盡今宵長8.冬至,多穿一「套」9.南湯圓北水餃,一盒套套直到早10.夢想有多大,喜悅就有多大11.溫暖出行好選擇12.溫暖回家路13.南湯圓,北水餃,盼達好味道14.這個冬至,用哈羅快點出發,這個冬至,用哈羅省點時間,這個冬至,用哈羅早點回家15.車外天寒地凍,車內溫暖如舊,不辜負每一程的相遇16.放學啦,今天早點回家吃餃子
-
冬至必吃美食
冬至,中國農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氣,這一天開始「進九」,正式步入嚴寒。這時候最需要食物來補充能量,開啟禦寒「大作戰」。俗話說:「冬至大過年」,冬至這天,在吃這件事也顯得尤為重視。縱觀南北飲食,今天大致形成了「北水餃,南湯圓」兩大派系。
-
冬至:日短夜長,北吃餃子,南吃湯圓,您還有哪些想知道習俗嗎?
冬至有北吃餃子的說法:相傳公元二世紀,人稱醫聖的張仲景,在農村診治病人,時已臘月,寒風凜冽,看到鄉民耳朵多患有凍瘡之苦。就放了一些羊肉、辣椒和姜、胡椒、茴香、皂角等一些驅寒藥材一起放進鍋裡熬。熬好後撈出來打碎,再用麵粉包成耳朵的形狀食物,待水煮開後放下鍋煮。張仲景稱它叫「祛寒嬌耳湯」。
-
又是一年冬至——你pick餃子還是湯圓?
作為農耕社會節氣中的重要一員,從古至今都深受百姓重視,民間一直有"冬至大似年"的說法,具有非同尋常的文化意義。我國的冬至飲食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異。由於不同地區製作食物的原料和方法不盡相同, 以及風俗習慣和飲食喜好的差異, 因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北方—水餃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
一碗鹹湯圓,臺山人的冬至味道!
韶關、清遠、肇慶、粵西和珠三角南部部分市縣陰天間多雲有分散性零星小雨,其餘市縣多雲到陰天局部有零星小雨,全省大部早晚有輕霧或霧。最低氣溫:粵北偏北市縣7~10℃,南部沿海市縣15~18℃,其餘市縣11~14℃。
-
冬至吃湯圓由來和傳說 南方冬至都是吃湯圓的嗎原因分析
2018年南方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在我國部分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一到冬至,我國南方地區都會煮上湯圓,正所謂吃了湯圓,就會年長一歲。這樣的說法,到底是起源於什麼時候呢?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早起開始忙活,和面,剁餡,調拌準備包餃子,氣氛隆重不亞於過年。
-
冬至菜單上新!除了水餃、湯圓,下周你還能吃到這些特色美食丨復旦...
從明天(12月21日)中午開始,為期一周,復旦四大校區食堂根據各地傳統飲食風俗貼心準備一系列時令美食:水餃、湯圓、餛飩、羊肉湯……不管你來自南方or北方,對來自北方的你來說吃餃子的日子,總帶著儀式感冬至「整」盤兒餃子是許多人最重要的事肚子飽了耳朵才不會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北方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冬至你家吃什麼
冬至你家吃什麼?冬至吃貨地圖來了!稱霸東北、西北、華北的大餃子!餃子是北方人冬至,乃至整個冬天的家家必備、明星單品!家裡來客人吃餃子,一家人團圓吃餃子,家裡有事兒吃餃子,家裡沒事兒也吃餃子。從白菜肉餡,酸菜肉餡,豬肉大蔥餡兒,韭菜雞蛋餡,茴香肉餡到豇豆餡、辣椒餡、三鮮蝦仁餡,北方的餃子從冬至這天開始就重墨登場了!餃子對於北方人來說不僅是冬至吃了「不凍耳朵」,不同餃子餡也能有不同說道。韭菜餃子:取諧音「久財」。寓意財富久遠,代代相傳。芹菜餃子:取諧音「勤財」。
-
冬至為何又稱「小年」?這天為何南吃湯圓北吃餃子?
於是,冬至吃什麼,就成為了南北方地區人們備受關注的話題點。北方人說:「冬至要吃餃子」!而南方人說:「冬至要吃湯圓」!當南北方人們為冬至吃什麼而爭論不休時,其實古人早就告訴了我們關於這一不同飲食習俗的淵源。
-
冬至吃湯圓的由來和傳說~
在我國部分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一到冬至,我國南方地區都會煮上湯圓,正所謂吃了湯圓,就會年長一歲。這樣的說法,到底是起源於什麼時候呢?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合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湯圓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
學兒歌、包湯圓,綠洲花園幼兒園「迎冬至」系列活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湛12月21日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接起,素有「冬至到,南餛飩,北方餃」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視作一個較大的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小班組的老師通過故事、圖片、觀看動畫《冬至的由來》、為孩子們傳唱了「冬至」兒歌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了解冬至的來歷、習俗等傳統文化知識。孩子們在歡快的「賣湯圓」歌聲中開始了快樂的活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更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
2018冬至最全借勢海報文案!
>你是吃湯圓還是吃餃子甚至喝羊肉湯這個都沒人管,為什麼?沒完沒了南湯圓北水餃一盒套套直到早騰訊地圖#冬至#從今天開始,黑夜變短,白日增長,太陽馬上就要回歸了,這是一份新的期待。都說「冬至大如年」,每到冬至,家家戶戶都有固定的儀式,餃子or湯圓,今天你是哪一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