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雞在廣東的擇業指南

2020-12-12 愛吃魚尾的貓

文章轉載: 社會學了沒

廣東「四大名雞」

作為食物界的基礎食材之一,一隻雞發展前景最好的地方莫過於廣東。

廣東人民對於雞這種美食屆英才情有獨鍾,在各地打造了培訓基地,以清遠、茂名、肇慶、惠州四地的「畢業雞」為上,合稱廣東「四大名雞」。

這些雞在畢業之後,進入廣東人民的家中,成為餐桌的C位,廣東人民的食譜廣闊無邊,卻獨寵這種常見的家禽,連地圖都洋溢著對雞腿的愛。

在廣東,鑑定美味的最高標準不是「色香味俱全」,而是「雞有雞味,魚有魚味」。因此,智慧勤勞的廣東人民創作出一百種做雞方法,既可以保留雞原來的味道,又令人垂涎三尺。

雞生巔峰:白切雞

招募對象:童子雞

崗位職責:在開水和冰水中冰火兩重天

上桌要求:肉不帶血、骨中帶血

職業特點:就業面窄,就業前景好

烹飪方法:整雞和蔥姜蒜在清水裡煮熟,放進冰水冷卻,撈出斬件,蘸蒜蓉吃。

優秀指數:★★★★★

在地道的粵式宴席中,老火靚湯先上桌,然後就是鮮亮可口的白切雞。它既是廣東地區當之無愧的硬菜,在眾多菜品中又最為清淡,絕對不會影響宴客對其他菜品的品嘗。因此在廣東,宴席必點白切雞,上菜必以白切雞為頭牌。

對於「骨中帶血」這種賣相,很多外省人表示:我花了幾百萬年爬到食物鏈的頂端,就是為了不用茹毛飲血,你居然給我吃這個?

白切雞的賣相非常不受外省人待見,職業面較窄,只能在兩廣地區發展。但這並不說明白切雞在市場上失去優勢,相反,在粵菜已經發展成熟、走向世界的今天,它依然當之無愧地霸佔廣東人大小宴席點菜的榜首。以童子雞之身躋身白切雞之列,無疑是一隻廣東雞夢寐以求的雞生巔峰。

白切雞是廣東舌頭對「雞有雞味、魚有魚味」近乎偏執的追求,只要有可能,廣東人民都願意生吃。魚是已經被他們生吃了,但活雞可能有點困難,所以他們開發了白切雞這種菜。

所謂「雞有雞味,魚有魚味」,聽起來是廢話,實則蘊含了粵菜高深的烹飪智慧。粵菜講究烹飪要保留食材最原始本真的味道,而白切雞的烹飪過程恰好能夠把雞肉本身的鮮味和香味鎖在原位,並佐以自調的醬汁。

(白切雞蘸料)

正宗的白切雞蘸料既不會把雞肉的鮮味蓋過,反而為相對寡淡的雞肉增添一重香味。入口之時,雞肉的鮮、香,蘸料的姜香、蒜香、蔥香,井然有序地相繼在舌尖炸開,它們還是它們原始的味道,它們又已經不是單一的它們了。

(白切雞)

廣東宴席的基本禮儀:雷公根燉老母雞湯

招募對象:老母雞

崗位職責:在沸水裡待到皮糯骨脆

上桌要求:湯香濃鬱

職業特點:就業門檻低,就業前景好

烹飪方法:雷公根和老母雞放進清水裡,水沸騰之後轉文火,燉就完事了。

優秀指數:★★★★

在廣東,如果有人請你吃飯,但是沒有點湯,那說明Ta不是真心想請你吃飯。沒有什麼能夠阻擋白切雞成為廣東飯桌的C位,除了湯。如果說廣東人的身體有一半是糖水做的,那另一半一定是老火湯做的。

一桌合格的廣東宴席,必須要有老火湯,而且湯必須第一個上。

對於眾多童子雞的挑釁,老母雞表示,作為老火湯常務委員會的成員,區區白切雞根本不能與之匹敵。

雖然老母雞的肉質不如嫩雞好,然而,喝湯之意不在湯料,在很多廣東家庭,老火湯剩下的湯料都是不吃的。老母雞比一般的嫩雞脂肪含量更高,燉出得肉湯也更香。

雷公根是廣東人民常吃的一種中藥材,在炎熱的夏天幫助人們下火續命。雷公根和老母雞搭配,前者清熱下火,後者又有滋補身體的作用,嚴寬相濟,補而不燥,是廣東飲食精神的一個集中體現。

因此,在廣東雞的就業鄙視鏈中,老母雞無疑是站在鄙視鏈頂端的雞。

Ps:雖然廣東人民不吃湯料,但是由於雷公根吸收了老母雞的油脂,味道甘美,他們是當作口香糖來嚼的。

萬物皆可蘸豉油:豉油雞

招募對象:童子雞

崗位職責:豉油溫泉泡一回

上桌要求:雞肉Q彈

職業特點:就業面窄,就業前景好

烹飪方法:整雞在豉油中均勻浸熟,斬件。

優秀指數:★★★★

對於廣東人來說,豉油的功能相當於北方人的麻醬,四川人的麻椒,潮汕人的沙茶醬,萬物皆可蘸豉油包括福建人,如果不能蘸,那它肯定是廣東糖水。

廣東人最愛的豉油和最愛的雞,在廚房摩擦出了最美妙的火花——豉油雞。和白切雞講究「快進快出」以保證雞肉口感的做法不同,豉油雞講究的是把廣東人最愛的豉油——佐以姜蔥蒜,並盡最大可能地滲進雞肉中。

廣東以長達半年的夏季氣候而著稱。廣東的暑氣是無處可逃的,你在空調房裡吹過的涼風,在上下課(班)的路上都得在空調外機的熱氣中還回來。

長期生活在暑氣中的廣東人,開發了各樣美食來使炎熱的日子變得有滋有味。豉油雞,一種味道濃重,但肥而不膩的菜式,給清淡的餐桌帶來了令人食指大動的新角兒。

豉油雞斬件,烹飪過程中剩下的透著肉香和姜蔥蒜香的豉油——也可以稱作是廣府地區的特色「滷汁」,配上一碗白米飯,就是一頓解暑又美味的夏季晚餐了。

客家人的智慧:鹽焗雞

招募對象:廣東雞都行

崗位職責:渾身裹鹽做汗蒸

上桌要求:滋味鹹香、濃鬱

職業特點:就業門檻低,就業前景好

烹飪方法:細鹽抹遍雞身內外,砂紙包裹雞身,放入炒熱的粗鹽中,焗熟。取出雞撕成塊狀或條狀,擺回雞形上桌。

優秀指數:★★★★

一個有經驗的廚師是不願意用外省的雞來做鹽焗雞的,因為外省雞吃的飼料、生活的環境和廣東雞不同,雞肉的口感也有很大的區別;一個有經驗的廣東老饕是不願意到外省去吃鹽焗雞的,因為正宗火候到家的鹽焗雞,骨中也是略帶血筋的,這樣的鹽焗雞口感才嫩滑爽口,這是外省人普遍不能接受的做法。

鹽焗雞最早來源於珠江在廣東境內的支流——東江的沿海地區,這裡的客家人民靠海吃海,把難以直接食用的海鹽引入廚房,發明了鹽焗雞這種烹飪方法。

烹飪界有言曰「萬物有鹽」,可見鹽是最平凡的調料,卻也最不可或缺。用鹽來烹製本身自帶鮮香的雞肉,調料不會喧賓奪主,反而讓這道菜最有「雞味」。

(美食大號「日食記」鹽焗雞烹飪過程截圖)

與豬共舞:豬肚雞(又稱「鳳凰投胎」)

招募對象:騸雞

崗位職責:豬肚子裡走一遭

上桌要求:肉香、湯香、藥材香,味味入鼻

職業特點:就業面寬,就業前景好

烹飪方法:整雞放進豬肚裡,用竹籤紮緊,和姜蔥蒜一起放進砂鍋裡煮熟。豬肚和雞取出,全部斬件,放回鍋裡煮沸。

優秀指數:★★★★

這個崗位比較憋屈,要求整隻雞和蔥姜一起鑽到豬肚子裡,然後把豬肚用棉線紮緊,和豬肚一起用瓷鍋煮熟,鍋裡還佐以各色藥材。開吃之時,想把棉線抽掉,再把豬肚和雞都斬件,回鍋再煮沸,方才是廣東老饕的正宗吃法。

(豬肚雞)

偏愛食療的廣東人相信豬肚可以「以形補形」,對胃寒者有滋補作用,加入騸雞熬成濃湯,有健脾、暖胃、散寒、排毒……等等省略1000字的作用,是飽受寒氣溼氣困擾的廣東人民食補的智慧結晶,其神奇程度堪比廣東涼茶。

由於功效突出,豬肚雞館子長驅北上,開遍全國,其密度僅次於沙縣、蘭州拉麵和黃燜雞米飯。最重要的是,豬肚口感爽脆;雞湯濃鬱甘香;胡椒、小北芹、黨參、白果、枸杞、玉竹等藥材為其更添一重藥膳的香味,滋味和療效雙馨,無論冬夏都是十分受人們喜愛的一味粵菜。因此,豬肚雞的就業面較廣。

相關焦點

  • 在廣東,沒有一隻雞能活著走出去
    問:沒有雞,廣東人怎麼活?答:沒法活!因為廣東人的生活裡,早已經離不開這一隻雞、那一隻雞、湛江雞、清遠雞、杏花雞、懷鄉雞.....每一隻雞,都承包了廣東人的每一天。早餐,吃碟雞蛋腸;中午,來份白切雞;晚上,約頓椰子雞;宵夜,來串烤雞翅。
  • 沙姜雞、豉油雞、蔥油雞,​沒有一隻雞能活著走出廣東
    全國人民都愛吃雞。東北人的小雞燉蘑菇、新疆人的大盤雞、四川人的辣子雞、海南人的文昌雞……各地都有自己的代表雞。而廣東人,無疑是站在吃雞鄙視鏈頂端的人:沙姜雞、豉油雞、蔥油雞、豆醬雞、水晶雞、花雕雞、三杯雞、香妃雞、啫啫雞……廣東人有無數種方法把一隻雞安排得明明白白。
  • 給廣東人一隻雞,會變成什麼菜?
    給一隻雞給廣東人,那真的有太多種吃法了,而且呢,各個地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做法。今天,就帶著你們看看這廣東地區都有哪些著名的雞的吃法吧!潮汕菜脯雞在潮汕,有著潮汕地區著名的美食:潮汕菜脯雞。梅州鹽焗雞梅州鹽焗雞是廣東久負盛名的一道漢族傳統佳餚,也是廣東本地客家招牌菜式之一,屬於粵菜系 - 客家菜。流行於廣東深圳、惠州、河源、梅州等地,現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經典菜式,特別是 在廣東籍華僑集中的海外地區久負盛名。
  •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沒有一隻雞可以活著走出無雞不成宴的廣東!
    「吃雞呀。」「明天過年要弄啥菜呀?」「弄雞吃吧。」「中秋節加個菜吧?」「那我去殺一隻雞。」......「怎麼又是吃雞呀?吃點別的不行嗎?」「你懂啥,啥東西有雞這麼好吃,還吃不厭!」自己也在不斷的抱怨中,吃了快小半輩子的雞。離家後,本以為自己已經擺脫了雞的詛咒,不用再與雞接觸。但還是在夜深人靜時偷偷的自己點了一隻雞孤獨的啃了起來,小小聲的抱怨:「哎,都不夠家裡的好吃。」
  • 在廣東,一隻雞最光榮的死法就是變成白切雞!
    連宇宙中心的帝都朋友們都在人民廣場吃著炸雞,但任何不以被做成白切雞為目的而降生的雞,在廣東人眼裡,都是耍流氓!一隻小雞破殼而出,從嘰嘰喳喳到咯咯咯咯,一朝赴死,卻只是裹上面糊,扔到油鍋,變成炸雞......請問,你怎麼對得起雞?
  • 廣東的雞,天下第一
    「沒有一隻雞能活著走出廣東!」廣東人對雞的熱愛可以說是執著的,請客,婚宴,壽宴,甚至拜神,處處都必須有雞。無雞不成宴,形容雞再老廣心目中的地位最恰當不過。「有雞味!」這裡的味並不是動物身上的氣味,而是廣東人對一隻雞最好的讚美。廣東的雞必須生活在好山好水中,體型小,生長慢,飼養時間長,通過在野外奔走,半野化生長。渴了喝泉水,餓了追蟲子吃草籽,直到體內的養分累積完畢,才被端上老廣的餐桌。正是這苛刻的養殖環境造就了廣東的四大名雞:龍門鬍鬚雞、封開杏花雞、清遠麻雞、信宜懷鄉雞。每一種都有獨特的「雞味」。
  • 指南| 吃好雞 是廣東人對生活最後的倔強
    不只是廣州人,廣東各個地區的人簡直把雞當主食看待——家裡來客人了,即使自己家不殺只雞,也會到市場的熟食店買上一隻。廣州熟食店,顏色較淺的是白切雞。圖 / 視覺中國為何廣東人對雞如此熱衷?今天的推文,你將被投喂。
  • 白切雞,是每個廣東人吃雞的最高信仰
    更何況,全國人民都能做白切雞,憑什麼廣東的更好?直到潛入後廚看完才發現,光是雞的血統就贏很大。他們還對浸雞、擺盤、蘸料等細節都摳到極致。而面對一隻好吃的白切雞,最高讚譽卻只是一句「雞有雞味」,頗有點見山還是山的禪宗意味。也許吃懂白切雞,才算叩開了粵菜的大門趴!
  • 沒有一隻雞能活著離開廣東,詳解客家雞煲的製作步驟,簡單易上手
    在廣東,有「無雞不成宴」之說。確切的說,應該是每隻雞在廣東都有它自己獨特的名字,三杯雞、白切雞、鹽焗雞、沙姜雞、鹹香雞、太爺雞、手撕雞……簡直就是五花八門。當然了,粵菜下面無論是廣府菜、客家菜還是潮州菜,都能顯現出廣東人都吃雞的一種執念。粵菜裡面的三大菜系裡,都有自己對雞的獨特「關懷」。
  • 廣東人真的是「嗜雞如命」!一隻雞能做出千百種吃法,白切雞上榜
    大家都知道廣東人是出了名的愛吃,但要說起廣東人日常最愛吃一種肉食,那肯定就是雞肉了,所以當地的雞肉美食也非常的多,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廣東人最愛吃的幾種雞肉美食!第一道,白切雞白切雞可以說是廣東最著名的一道雞肉美食了,而且廣東人真的百吃不膩,其實這種白切雞就是直接把整隻雞煮熟,所以吃的就是雞肉的原汁原味,重口味的人也可以蘸著調料一起吃,真的非常鮮嫩多汁。
  • 在廣東,做雞也太難了
    每一隻雞,都承包了廣東人的每一天。豆醬雞如此有名,甚至還是廣東的八大名雞之一,廣州南園酒家的招牌菜,就是響噹噹的豆醬雞啦!即使為了吃到這一隻正宗的豆醬雞,你都值得來一趟普寧。豆醬是潮汕地區的傳統調味品,當屬普寧產的最佳。
  • 中國做雞看廣東,廣東做雞看白切
    ▲ 北方人口多,養雞為了多出蛋多產肉;而南方物質物產更富裕,讓人們早早開始追求雞的肉質。具體說來,也是南方雞更出名:上海浦東雞、廣東清遠雞、海南文昌雞、江西烏骨雞、四川漢陽雞……於是,一隻雞長在北方,註定要受到粗暴對待。 配料?八角桂皮中草藥統統都來;做法?
  • 在廣東,做雞也太難了.
    因為廣東人的生活裡,早已經離不開這一隻雞、那一隻雞、湛江雞、清遠雞、杏花雞、懷鄉雞每一隻雞,都承包了廣東人的每一天。早餐,吃碟雞蛋腸;中午,來份白切雞;晚上,約頓椰子雞;宵夜,來串烤雞翅。據說,廣東人一天就能吃掉160萬隻雞,關於雞的菜餚,就有200+道,關於雞的做法,更是數都數不過來。
  • 廣東人吃雞,全國第一!
    沒有一隻雞,能活著離開廣東 「吃雞」遊戲玩得6不6不重要 重要的是論吃雞,廣東人絕對是 畢竟連我們大廣東的地圖 也是一隻雞腿
  • 「沒有一隻雞能活著走出廣東,連耶穌都帶不走它」 我說的!!
    廣東飲食文化博大精深那就是——「雞」就連廣東的地圖都是雞腿的形狀!無論是白切雞豉油雞姜蔥雞還是吊燒雞鹽焗雞隻有你想不到的做法沒有廣東人做不到的雞的吃法!廣東人無雞不成宴一個隆重的場合如果沒有雞,是極大的不體面據稱廣東人一天就能吃掉160萬隻雞沒有一隻雞可以活著走出廣東!
  • 廣東省資訊|「沒有一隻雞能活著走出廣東」的說法是真的嗎?
    廣東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沒有一隻雞能活著走出廣東」的說法是真的嗎?只是因為廣東人比較好吃,然後什麼都吃,所以雞也逃不出他們的手掌心。這個說法確實是這樣的呀,因為廣東的人特別喜歡吃雞的呀。只是說廣東那邊的人比較愛吃這些而已,所以有這種說法。廣東人是真的什麼都吃,他們的吃法可以說讓人害怕。雞在粵語地區的地位可見一斑。而粵語地區也常常在影視裡將他們熱愛吃雞的一面,生動傳播給外地人,你腦海裡已經出現了《唐伯虎點秋香》裡周星馳吃雞翅的模樣?
  • 廣東說的雞項、生雞、雞乸、扇雞,作為廣東人也不一定全知道
    廣東人吃雞,除了烹飪方法有講究,叫法也是很有意思,就比如雞項、生雞、雞乸、雞公、扇雞,你們都知道分別指什麼嗎?作為一個外地人來廣東市場買菜,不要輕易去買雞,因為他們說的你不一定能懂呢,就連廣東本地人也不一定能分清,所以,跟隨小編的步伐,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這些有趣叫法的背後都是些什麼。文/老虎頭上的兔子雞項,指的是沒有生過蛋的母雞,或剛生過一鍋蛋的嫩母雞,我們可以叫它為少女雞,或公雞的未婚妻。
  • 廣東有個島嶼名叫放雞島,上面卻沒有一隻雞,山羊卻很多
    你知道嗎,想要體驗碧海藍天的美景,不一定要去三亞,廣東有一個非常漂亮的舞臺名叫放雞島,但是這上面卻沒有一隻雞。放眼全島,其實我們看不到有雞的蹤影,命名叫做放雞島卻不見雞,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先來欣賞一下島上的美景吧,這裡雖然不大卻有著茂密的森林,路上雖然看不到雞,卻有很多美景。
  • 廣東人「吃雞」很講究,到底什麼做法的雞,能滿足廣東人的嘴
    在中國大陸南端,有個大省叫廣東,在地圖上看那是一個香噴噴的雞腿。廣東人對雞的痴狂全國出名,對於吃雞他們也是很講究的,廣東人每年的吃雞量可以繞地球好幾圈這一點也誇張。吃雞,仿佛是廣東人與生俱來的天賦,很多人說雞來到廣東,就再也不能活著走出去了,一隻雞在廣東人手裡有兩百多種做法,那到底什麼做法的雞能滿足廣東人的味蕾呢。白切雞、豉油雞、姜蔥雞、窯雞、竹筒燒雞等等等等,做法多樣,光是這些菜式,雞聽了都瑟瑟發抖,還能活著走出廣東嗎?
  • 廣東的雞,天下第一!
    >雞,承包了廣東人所有重要場合 廣東人請客吃飯——必須要有雞廣東人辦壽宴——必須要有雞廣東人辦婚宴——必須要有雞>廣東人拜神——必須要有雞再佛系的廣東人唯有在雞上不願意將就廣東的雞天下第一這件事不接受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