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本英語教育為何落後於中國?

2020-12-15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環球網

日本「東洋經濟在線」 7月7日文章,原題為:日中「英語學習環境」的決定性差異。今年對日本的英語教育來說是邁向全面改革的開始——從小學5年級開始,英語教育義務化。而中國規定小學英語教育義務化是在19年前。為什麼日本英語教育落後,而中國卻領先呢?

在日本,「比起學英語,更應學習日語和漢字」的保守思想佔據支配地位,這使小學引入英語教育一直停滯。實際上,中國最初引入小學英語教育時,也遇到反對聲。當時很多人認為學英語會妨礙學習母語,且中國缺少英語老師。還有人說這是浪費資源……但中國政府並沒放棄。儘管全國範圍引入英語教育很難,但一些地方政府決定引入,因為他們在改革開放初期已感受到英語的重要性。其中包括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以及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

今年1月我在北京進行調研時,一位有多年英語教學經驗的中國老師說:「中國小學生每天有兩節語文課,英語課是每周3次,分量(完全)不同。」

截至去年,日本教育部門要求中小學生學習1200個英語單詞,今年大幅提升,小學生需學習600-700個單詞,中學生1600-1800個。也就是說在義務教育期間,日本教育部門的目標是學生需學習2200-2500個英語單詞——這僅達到中國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由此可見,日本的英語教育遠遠落後於中國。(陳洋譯)

相關焦點

  • 日媒:日本人的英語能力為何落後中國?
    日本《東洋經濟》周刊網站8月11日文章,原題:日本人的英語能力幾乎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  中國剛開始普及英語教育時,國內的批判態勢和日本並無二致。「學英語會妨礙母語學習」「學了一輩子都用不上」等言論甚囂塵上。
  • 出海記|英語教育落後 日本人用中國在線平臺學習
    參考消息網6月19日報導 日媒稱,iTutorGroup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在線教育集團之一,並獲得10億美元的估值。然而這家公司的創業時間可追溯到前網際網路時期,當時英語教學還局限在線下面對面的場景。據《日本時報》網站6月13日報導,1998年,當iTutorGroup的CEO楊正大踏入教育領域的時候,他就會為每一位英語學習者制定一份專屬於他們自己的學習規劃,以便實現個性化教學。2004年,楊正大在中國推出在線英語教學服務,並將數據引進到他獨一無二的課程研發當中,進一步提升課程的「定製化」水平。
  • 日媒:韓濟州島海女文化有望申遺成功 日本或將落後
    據日媒報導,近日,韓國濟州島所傳承的海女文化預計將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  日媒對此指出,以海女文化同樣很興盛的日本石川、三重兩縣為中心,日本原本欲實現日韓海女文化同時申遺成功,然而,由於日本方面文化財產指定工作落後,將可能被韓國捷足先登。  據報導,韓國方面申請名稱為「濟州海女文化」。
  • 本是日本的科技成果,為何卻在中國火了?日媒:中國不講「武德」
    伴隨著中國的發展,我國在國際上已經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許多中國製造的產品也令世界所熟知。但有日本人卻吐槽中國說:本是日本的科技成果,為何卻在中國火了?日媒更是直言道:中國不講「武德」!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說到高鐵,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吧。
  • 日媒:中國韓國民眾英語水平進步大 超過日本
    據參考消息援引《日本時報》10日報導,針對日本國內英文啟蒙年齡降低,自動翻譯軟體更加流行的現象,日本一橋大學榮譽教授石倉洋子撰文發表看法。 文章指出,相比日本,亞洲國家在提高英文水平上做得更好,中韓民眾的英語水平進步很大。日本人儘管花了這麼大力氣學英語,許多日本人還是沒辦法用英文流利的交流,嚴重阻礙日本在國際事務上的參與度。
  • 日媒:日本在人民幣交易上落後其他主要經濟體 東京很焦慮
    【觀察者網 綜合】《日經中文網》今天(12月14日)發文稱,曾在與中國的金融合作中走在前列的日本現在落後了,遠比不上其他主要經濟體,日本方面十分焦慮。 報導稱,因樓繼偉卸任11月底中日財長對話泡湯後,韓國總統又出事,中日韓首腦會談也泡湯了,現在日本在人民幣交易上遠遠落後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 日媒:在中國為何會出現「怪誕日語製品」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日媒:在中國為何會出現「怪誕日語製品」日本 「文春在線」網站12月21日文章,原題: 甚至出現了假的「鍋匠」……2020年在中國出現「怪誕日語製品」的原因 不久前,中國的「壹加生活
  • 揭秘中日韓英語教育 中國因英語加深了教育不平等
    中國一直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直到最近才開始放鬆。日本的生育率為平均每名婦女生育1.39個孩子,而韓國僅為每名婦女1.24個孩子,為經合組織國家中最低。  三個國家間最明顯的區別是國家規模。中國人口為13.5億,而日本和韓國分別為1.27億和5千萬。這跟教育系統所培養出來的英語使用者數量有著密切的關係。三國都有高風險的大學入學考試,而英語是其中的必考科目。
  • 排名倒數 日本人說英語為何比中國差遠?
    第1位是新加坡(98分),中國排在第19位(77分)。至於口語能力,新加坡、菲律賓和巴基斯坦24分排名第一,韓國20分,中國19分,日本則排在最末位只有17分,令人感覺悽慘。那麼,日本人為何這樣不擅長英語呢? 日本人英語糟糕的原因之一是英語和日語在語言結構上存在巨大差異。日語動詞出現在句子的最後,而英語和中文動詞則位於主語之後。
  • 中國松茸價格為何在日本大漲?日媒:中國人也逐漸愛吃了
    &nbsp&nbsp&nbsp&nbsp參考消息網8月26日報導 日媒稱,秋季的美食之一、中國產松茸的價格正在上漲。除中國國內需求擴大外,天氣原因造成松茸生長緩慢,使得松茸批發價比2016年上漲30%。這可能導致日本餐飲產業等的採購成本增加。
  • 日媒:日本人英語水平是"硬傷" 政府將全力"拯救"
    資料圖日本觀光廳於20日發布消息稱,2017年1月至8月的訪日外國遊客數量多達1891萬6200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7.8%。由於廉價航空公司大幅增加航班數量,訪日中韓遊客數量也快速增加。資料圖 訪日遊客據日本tokyo-sports網站報導,日本政府計劃在2020年將訪日遊客數量增加到4000萬人次,目前正採取措施達成這一目標。日本政府正積極開拓諸如歐洲、美國及澳大利亞等潛在市場,同時日本政府還將實施一系列措施完善本國的觀光設施,豐富國內的旅遊資源。日本政府一官員表示,「很多人呼籲完善免費WiFi設施,現在政府已著手進行了此方面的工作。
  • 美媒:亞洲第一軍事強國並不是中國而是日本
    【日自衛隊盛邀美軍體驗90式坦克】【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12月11日報導,雖然人們廣泛認為,中國是亞洲第一軍事強國。但還沒那麼快。事實上,這個稱號屬於日本。美媒稱,日本戰後的憲法也許「永遠放棄發動戰爭這一國家主權」,其軍隊也被冠以「自衛隊」這個好聽的名號。但是著名亞洲軍事專家伍爾澤最近指出,「不要被這些所蒙蔽」。美媒認為,日本軍人的數量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戰鬥機數量是中國的五分之一,艦隊的噸位是中國的一半。單純以軍隊數量而言,日本的確落後很多。
  • 日媒:中國訪日遊客為何從「購物」轉向文化遊
    原標題:日媒:中國訪日遊客為何從「購物」轉向文化遊 近日,日本華文媒體刊文稱,搭乘日元貶值的「順風車」,最近,訪日外國遊客大幅增加。其中中國大陸遊客人數位列第三,比2013年猛增83%。分析指,以往,中國遊客赴日旅行主要是以購物為主。如今,這種意識正在悄然發生變化,中國遊客赴日旅行目的開始向文化旅遊轉變。
  • 日本沙灘遭破壞,中國大媽被日媒點名批評,為何總是他們?
    2013年時,由於「中國大媽」對黃金的購買力直接導致當年國際金價創下年內最大單日漲幅,外國媒體便專門創造出了「dama」這一英國單詞來指中國大媽。此後,又由於中國大媽在世界各地旅遊時,頻頻爆出一些不文明的旅遊行為,這一名詞便開始深入人心。
  • 日媒:日本為何將熊本熊印在中國共享單車上
    原標題:日媒:日本吉祥物熊本熊將出現在ofo共享單車上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熊本縣於11日發布消息稱,熊本縣將同中國企業合作,將該縣吉祥物熊本熊的圖案印製到中國當地的5萬輛共享單車上。據熊本縣透露,其合作對象是為北京和上海提供1千萬輛以上共享單車服務的ofo。
  • 日媒:中國遠超日本,成「音樂大國」
    邢曉婧東京愛樂樂團前公關部長、西洋音樂史專家松田亞有子日前在接受日本《鑽石周刊》採訪時,詳細介紹了中國古典音樂的最新情況。報導稱,中國已遠超日本,成為「音樂大國」。從音樂教育角度來看,日本學校裡也開設了古典音樂課程,讓松田亞有子感到日本和中國差距最大的地方在於「如何看待歌劇」。歌劇往往需要很多演員,對舞美設計也有要求,演出成本高昂。日本觀眾一向認為「看歌劇」比「聽演奏」要貴得多。但在中國,即便在學校教育環節,也會把歌劇當成古典音樂的源頭認真教授給學生。文中舉例稱,深圳的學校教育項目中有個環節,要求深圳交響樂團、深圳音樂廳舉行面向親子的歌劇公演,場場爆滿。
  • 日媒:日本將取消對中國禁令
    據日媒當地時間周四報導稱,日本政府計劃在下個月取消對中國和其他11個國家和地區的旅行禁令。日媒稱,除中國以外,其他11個國家和地區還包括中國臺灣,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韓國,越南和馬來西亞。目前,日本政府已對159個國家和地區發出了旅行禁令,日本政府建議本國遊客如非必要或是緊急情況,不要前往上述國家和地區進行旅行。來源:環球時報
  • 出海記|日媒:喜馬拉雅FM在日本上線 邁出國際化第一步
    參考消息網9月20日報導 日媒稱,中國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FM」已在日本上線。在手機和平板等移動端的APP內,用戶可以聽到書籍內容的朗讀、落語和漫才(落語、漫才是類似於中國相聲的兩種日本傳統曲藝形式——本網注)等日本喜劇娛樂、外語學習以及商業教育等內容。目前全部內容均為免費。
  • 為何大部分日本人英語那麼差,還不好好學英語?
    怎奈如此財大氣粗的砸錢,卻打造出媲美阿富汗的英語實力。重視教育投入的日本人英語為什麼缺乏產出?別急,我接著說。日本人的英語問題直接責任人當屬教育體系。和中國相似,同為東亞國家的日本也是推崇應試教育的老司機。
  • 日媒:看不懂中國,我們挖的大坑,為何卻被中國建成世界奇蹟?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 每每提到中國基建,許多國人都會由衷感到自豪,中國基建實力的強悍更是讓外國友人稱之為「基建狂魔」。日媒就評價中國說:看不懂中國,我們挖的大坑,為何卻被中國建成了世界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