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黃藍」繪出流動人口「顏色管理」圖 合肥流動人口管理樣本解讀

2020-12-25 搜狐網

  流動人口和散亂分布的出租房屋是城市治安管理最薄弱的環節,實踐證明,對流動人口的管控已經成為城市治安的「晴雨表」。如何讓這張表「播報」得更加準確呢?以「顏色管理」為基調的合肥流動人口管理繪出了路線圖

  本報記者 李光明

  要評判合肥市在流動人口管理上做得好不好,看一看由亂到治的「城中村」沈小郢就知道了。

合肥市民這樣告訴記者。

  合肥市績溪路一側的沈小郢村以前因一個「亂」字出名:這裡曾發生過多起兇殺案、綁架案,賣淫嫖娼……警方雖多次打擊,但沈小郢的亂象卻如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生一茬。而現在,沈小郢則實現了由亂到治,它也因此成為合肥流動人口管理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分水嶺。

  流動人口和散亂分布的出租房屋是城市治安管理最薄弱的環節,實踐證明,對流動人口的管控已經成為城市治安的「晴雨表」。如何讓這張表「播報」得更加準確呢?以「顏色管理」為基調的合肥流動人口管理繪出了路線圖。  

往日素描 「有錢就能租到房」

  狹窄的小巷橫七豎八,兩邊是各種店鋪:旅館、糧店、診所、美髮店等,小攤點見縫插針。不同口音的吆喝聲、詢價聲混雜在一起……出租屋集中,居住環境髒亂差,消防設施根本沒有。這是記者以往在合肥市一城中村的見聞。

  「這樣的亂還只是表面的,管不好會給社會管理帶來混亂,這才是頭疼的事。」合肥市蜀山區綜治辦主任毛炎冰說,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不斷湧入城市求生存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為城市建設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貢獻,但同時因為沒有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管理,流動人口的增加加劇了城市的不穩定因素。

  按照有關法律規定,房屋出租要先填寫出租房屋申請呈批表,和轄區民警籤訂治安責任書,領取安全許可證後才能拿到出租屋的牌子,在對外出租後,必須讓房客填寫暫住人口登記表,並領取暫住證。

  「但以往沒有出租房主會去履行這一整套手續,實際上出租屋租賃的管理處於真空狀態。」一位社區民警告訴記者。為了讓房子及時租出去,不少房主根本不會去關注來租房的人是什麼樣的身份,從事什麼工作,會給當地治安帶來什麼樣的隱患。只要來人給的價格高就行了,最多也就是看看他們的身份證,籤一份不起任何作用的租賃合同。這就使得一些賣淫嫖娼的、流竄的逃犯、制假售假的、搞傳銷的能輕鬆地找到棲身之所。

  根據合肥市相關統計顯示,流動人口犯罪率佔重大惡性案件的70%以上,遠遠高於常住人口。流動人口的落腳點主要是各種出租房屋,在管理不嚴的情況下,出租房屋很容易成為滋生違法犯罪活動的場所,以及犯罪分子藏匿的地點。  

模式更新 不管「房」管「人」

  「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底數不清,管理和服務工作滯後,混跡其中的違法犯罪人員難以被及時發現,傳統管理模式已極不適應形勢,需要變革。」合肥市綜治辦副主任宋益群說。

  毫無疑問,房主必須知道租房戶到底在出租房屋中幹什麼,如果發現有這些違法行為,房主有責任有義務向監管部門進行舉報。合肥市綜治辦協調處副處長高國春說,「現在大約有八成以上的房主都忽視了他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消除出租屋不穩定因素的根本措施是要讓房主承擔起責任來。」

  高國春接著說,合肥市各區結合自身情況以基層管控創新為載體,推出了一些可圈可點的模式,這些模式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管理者從管理出租屋轉向管理房主。

  樣本一:合肥市亳州路街道首嘗流動人員走社會化管理模式。該模式依託在街道社區設立的服務站、服務點、小區等場所,實行「街所齊抓、居警共管、房主直管、代表參與、群眾配合」,盤活社會資源參與管理。

  這種模式的延伸解讀是「誰出租、誰負責」、「誰經營、誰負責」、「誰用工、誰負責」的原則,使流動人口由以前的公安機關獨家管理走向房主、社居委、民警、協管員、服務站、服務點、流動人口代表等多方參與的社會化管理的道路。這種模式的核心是由房主自己直管出租屋和流動人口。

  亳州路派出所所長詹用倫說,此前亳州路派出所通過對轄區調研發現,流動人口呈現三個「70%」特點,即流動人口登記發證率不到70%,流動人口犯罪佔總數的70%以上,流動人口犯罪人員中暫住在出租房屋內的佔70%以上。而將房主與出租屋和流動人口「捆綁」後,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信息靈」。

  樣本二:合肥市蜀山區推出流動人口管理「西園模式」、「井崗經驗」。其中,對出租房屋實行「房主管理房客」的旅店式管理破解了屋主長期游離在管理之外的難題:每套房屋出租都做到人來登記,人走註銷,對流動人口中的高危人員由責任區民警建立一人一個檔案。

  蜀山公安分局副局長餘永海說,這就是寄望於通過強化出租人的責任意識,把對流動人口的治安管理「關口」前移。畢竟,房主只有掌握租房者的身份信息,才容易形成有效的監督管理,一旦流動人員犯罪,也可以為公安機關的偵破提供有效信息。

  樣本三:合肥市包河區進一步把流動人口管理提升為由政府牽頭。該區創出了「四網一體」流動人口工作法,織密領導網,輔之服務網、協管網、信息網。

  由於該區郊區範圍較大,又適逢合肥大建設的主戰場,流動人口的管理難度可想而知,因此,該局聘請了120名專職協管員,直接下沉到街道社區參與流動人口的管理,並對所轄區域的出租房主進行指導和監督。

  包河公安分局局長孔繁年說,突出民警在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中主體作用的同時,房屋出租者責任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強化。  

顏色管理 紅黃藍描繪主色調

  「合肥政法綜治部門通過對基層做法的整合、完善,形成了一整套流動人口管理辦法。」宋益群說,這個辦法的主線就是以社區警務室為平臺,依託公安派出所基層基礎信息系統,社區(村)負責整合、錄入並更新社保、計生、社區服務、人口管理、房產等相關信息,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根據流動人口的現實表現、日常行為等情況,對流動人口推行分類分層次管理。

  分類、分層管理即實行出租屋等級化管理、流動人口的層次化管理。合肥琥珀山莊派出所所長劉先鋒說,「因為每個類別和層次用不同顏色標註,我們基層把這種流動人口分層分類管理模式戲稱為"顏色管理"。」

  所謂的分類,就是把出租戶分成A等關注戶、B等一般戶、C等放心戶三個等級,實行A級重點管理,B級常規管理、C級放心管理。而分層則根據人口信息查詢結果,將流動人口按A級高危人員、B級一般人員、C級放心人員。哪些需要重點管理,社區民警只要從分類分層圖上紅黃藍不同的顏色標註中查找紅色,就能迅速定位重點管理對象租住地點及個人信息。

  這樣一來,紅黃藍就成了合肥流動人口管理的主色調。分類分層管理的最初藍本是蜀山公安分局的「西園模式」。該局局長魏常年告訴記者,「這個模式還有一個支點就是在城中村設立出租房、暫住人口管理服務站,寓管理於服務之中,一舉解決了這些地區出租房、暫住人口底數不清、情況不明的被動局面。」

  「實行分類分級管理有效地改變了以往公安機關在出租房、流動人口管理工作中"重發證輕管理、鬍子眉毛一把抓"的狀況,提高了管理效率,減輕了民警工作負擔。只要對重點對象的管控摸準了、控住了,就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解決了警力不足的困擾。」合肥市廬陽區政法委副書記、綜治辦主任王前進說。  

角色轉換 「服務」替代「打擊」

  來自廬江縣白石山鄉的張某一家3口住在僅僅20平方米的房子裡,中間用帘子隔開,女兒睡在裡面,夫妻倆睡在外面。他們來合肥闖蕩6年多了,收廢鐵、送純淨水、販菜都幹過。老張說,在這兒雖然苦點,但怎麼也比在家收入高,只要能把女兒培養出去,再苦一點也值。「但是,在我們流動人口的內心深處,仍舊無法在城市中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

  「雖然一項統計表明流動人口犯罪佔到了70%,但同時也有近70%違法犯罪的受害者是流動人口。」孔繁年說。

  提高對流動人口的服務能力,或許可以從根本上破解治安狀況隨流動人口「起舞」的問題。包河區「四網一體」的流動人口管理辦法中就有一張獨立的服務網,立足於為流動人口提供子女上學、就業信息等服務。

  「一些基層在流動人口管理的新機制中突出了服務意識,他們希望通過服務來拉近這一距離,消除像老張這樣的流動人口心裡的陰影。」合肥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楊思松說,應當充分利用當前加強社區建設的有利時機,把流動人口管理有機地納入各類社區工作範疇,大力推進外來流動人口管理社區化進程。

  「不僅對流動人口的管控要屬地管理,對他們服務也要屬地。」合肥市蜀山區委副書記張思揚說,整頓出租屋前提必須樹立「重在服務」的思想,關愛絕大多數租房人,與有房族相比,租房者仍然處於弱勢地位。因此,該區要求各街道應當充分調動轄區內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居民自治組織等力量,共同做好轄區內的流動人口管理工作,及時解決或處理外來流動人口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提供優良的社區服務,增強外來流動人口對工作、生活和居住社區的認同感,讓外來流動人口參與社區活動,融入社區。

  「服務替代打擊擔綱流動人口管理的"主角",意味著賦予流動人口城市新市民的平等權利,為他們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務。」安徽道同律師事務所律師唐春飛說,把多數租房戶與極少數違法犯罪分子嚴格區別開來,強化服務,給他們送去溫暖,消除他們心中的陌生感,從而避免這一群體陷入過度被防範、被歧視的境地,這樣才能讓流動人口對寄居的城市產生認同感與歸屬感,這本身也是實現權利公平與社會正義的必然要求。  

專家建言 流動人口應納入城市管理體系

  目前,管理住宅出租及流動人口所依據的法規主要是《租賃房屋治安管理規定》、《暫住證申請辦法》和《合肥市暫住人口管理規定》。「這些法規都是上個世紀90年代制定的,已不適應現在的房屋租賃管理。」合肥市琥珀山莊派出所所長劉先鋒說。

  劉先鋒認為,政府要出臺一個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的出租房屋管理法規,要求所有房屋出租必須要經過相關部門(可以是轄區派出所)的審批;房屋租賃者必須持本人身份證和房主一起到公安機關進行登記,如果租房戶姓名不符的,或者是換了人之後不變更的,要對房主進行處罰;如果房主私下租房的,必須重罰並查處;同時,建立群眾有獎舉報制度等。

  安徽省社科院社會結構研究中心主任王開玉認為,流動人口對於城市,是資源,不是負擔。流動人口理應共享城市公共資源,平等享有憲法、法律賦予的人身、財產、福利以及民主等權利。政府部門在制度安排上也應該以此為最大的價值取向。在對待流動人口的權利確認、權利救濟等層面,應有著更高的要求,來真正給予其市民標準與待遇。這其實也是真正釐清流動人口、房屋出租人和城市管理者的角色關係,實現城市人口管理的權利化、合理化和社會化的必然要求。

  事實上,伴隨著流動人口規模不斷增加以及年齡結構的明顯變化,對城市管理模式提出的需求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很顯然,這種變化需求與現實的管理還存在碰撞。比如社會保險,社會救助體系在目前中國仍是地區性的,最低生活保障僅僅限於本地戶口的當地人享有。一位專家說,不把流動人口納入到城市的政治、社會管理體系中,不納入到城市的福利與公共品分配體系中,中國因流動人口所產生的「傷痛」就不會徹底癒合。

  本報合肥9月5日電

相關焦點

  • 新化縣流動人口管理全面規範
    新化縣流動人口管理全面規範 字號:小大 2011-09-14 16:42 來源:婁底日報近兩年來把流動人口管理擺到人口計生工作的突出位置,流動人口管理得到全面規範,有力地促進了全縣人口計生工作的快速進步和發展。 該縣為加大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做到工作有專人負責,建立了縣鄉流動人口信息平臺,普遍實現了縣鄉寬帶聯網,並申請了一個網站空間域名,專為流動人口服務,實現了電腦信息化管理。
  • 廈門流動人口達214萬 成全國流動人口管理試點城市
    中國計生協流動人口計生服務管理試點啟動儀式現場。(林少秦攝)廈門市目前有流動人口約214萬人。廈門不斷加強流動人口計生協會建設,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方位覆蓋網絡。目前,流動人口和企事業計生協會1427個、會員小組3026個、會員8萬多名,有效地促進了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提高了「新廈門人」的歸屬感、認同感和幸福感。在市計生協會的大力推進下,廈門近日被中國計生協確定為全國8個開展「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試點」城市之一。
  • 星子縣「三舉措」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
    星子縣「三舉措」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 近期,星子縣人口計生委採取多項措施,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不斷提升人口計生工作水平。 一是加強業務指導。
  • 省公安廳對永康流動人口管理點讚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李凌灝13日,永康召開全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會議。過去一年,永康以居住證制度改革試點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口工作的協調、服務、指導和監督,規範流動人口居住登記、居住證發放、積分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機制,落實規範化建設、網格化管理,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社會化治理、差異化服務,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 興仁市多舉措夯實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提檔升級
    興仁市多舉措夯實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提檔升級 發布時間:2018-10-22 15:49:47      來源:興仁市政府辦公室   近年來,興仁市立足工作實際
  • 流動人口及出租屋管理系統
    鑑於目前流動人口管理及出租房管理中仍存在有很多的缺陷和漏洞,華起智能綜合多年管理應用提出本方案,重心在於如何加強流動人口及出租房管理,促進流動人口管理的規範化,出租房管理的正規化信息化,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保障人們的居住安全。  科學技術的應用,是人口流動管理及出租屋管理體系走向不斷完善的重要途徑。
  • 中山市將開發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綜合管理信息系統
    2006年,中山市流動人口達到171萬,分住在24個鎮區67.5萬套出租屋內。為了完善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機制,中山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組織開發了一套集出租屋登記備案、暫住證辦理、治安、消防、計生、衛生、勞動就業和稅收徵管等功能於一體的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綜合管理信息系統。  據介紹,該系統的開發分兩個階段。
  • 人口流動與管理變革:新中國城市民族工作變遷管窺
    面對市場經濟體制所帶來的流動性,城市在普遍的社會公共事務管理中完成民族關係調節目標,實踐民族平等團結原則的能力需要一個建設過程。比如,大多數流動於沿海發達地區的人口都有較高的市民化意願,但是,受到城市承載力等多方面影響,很難全面將流動人口市民化。
  • ...共繪最美同心圓——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松山答卷」
    松山區地處赤峰市中心城區,總面積5629平方公裡,常住人口60.3萬人,有蒙古族、滿族、回族等26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8.11萬人,流動人口12.58萬人,少數民族流動人口3.61萬人,佔全區流動人口的28.7%。
  • 遂寧船山區凱旋路派出所召開流動人口管理工作推進會
    中國警察網訊 2020年4月17日下午,遂寧市公安局船山分局凱旋路派出所在船山區希望小學主持召開流動人口管理工作會   會議首先由副所長鞠志紅宣講《四川省流動人口信息登記辦法》,接著所長梁高輝作了重要講話。   他講:加強流動人口管理意義。
  • 省人大常委會對海西州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情況開展專題調研
    近日,省人大常委會組成調研組,對我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其間,調研組聽取了省公安、司法、民政、人社等部門的工作匯報,並深入到都蘭縣、格爾木市等地,廣泛聽取了村民代表、鄉鎮、村委會和農墾集團、諾木洪農場等企業負責人及部分務工人員對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並詳細了解流動人口登記、辦證、居住、就業、社保、就醫、子女就學等情況。
  • 巴宜區榮獲第四批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範城市
    近日,國家民委辦公廳發文公布第四批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範城市名單,林芝市巴宜區成為我區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巴宜區隸屬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境內居住有藏、漢、門巴、珞巴等10多個少數民族。
  • 雲南省召開九州(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跨區域聯動協作聯席...
    會上,昆明市、昭通市、曲靖市、玉溪市、紅河州、文山州、西雙版納州、大理州、臨滄市九個州(市)民族宗教工作部門就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作了經驗交流,籤訂了《雲南省九州(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跨區域聯動協作協議書》,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陸永耀出席會議並講話。
  • 林芝市巴宜區榮獲第四批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範城市
    近日,國家民委辦公廳發文公布第四批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範城市名單,林芝市巴宜區成為西藏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巴宜區隸屬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境內居住有藏、漢、門巴、珞巴等10多個少數民族。近年來,巴宜區積極穩妥做好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不斷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開創了各民族群眾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2016年,巴宜區被國家民委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區」;2019年,巴宜區委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完善組織機構,不斷強化責任落實。
  • 大慶市出臺加強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登記管理新規
    近日,大慶市公安局發布《關於加強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登記管理通告》(以下簡稱《通告》),加強對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的管理。  1租房要到公安機關登記籤《治安責任保證書》  以往出租房屋一般都是這樣的:在窗戶上粘上出租信息,再到網站上發條出租帖子,交易成功後,警惕性高的房主會和承租人籤訂一份出租合同,沒有警惕性的全憑信任,拿到租金交鑰匙。
  • 中國人口大流動:3000個縣全景呈現
    在常住人口減少或低於自然增長率時,如確需公布常住人口數據,一些地方甚至可能存在調整抽樣樣本及抽樣比例以調整常住人口結果的動機,儘管當前統計作假被嚴厲防範和懲治,但調整抽樣樣本、抽樣比例偏技術,存在模糊地帶。
  • 柳林縣公安局治安大隊三舉措做好返工復崗流動人口管理工作
    黃河新聞網呂梁訊:(郝淑平)柳林縣公安局治安大隊三舉措加強復工復產企業流動人員管理工作,服務保障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維護正常生活秩序。一是提高思想認識,把摸清底數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至關重要任務來抓。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治安大隊結合實際,積極督促引導各派出所主動與教育、應急等部門以及鄉鎮黨委、政府對接,並深入轄區各企業單位,及時摸清掌握轄區工業企業和各種行業場所復工返工流動人員的底數。二是突出重點環節,進一步明確返工復崗流動人口管理流程。
  • 最美浙警 看寧波|輔警邵朝霞:行走於姜山上張村的流動人口管理「活...
    鄞州公安分局姜山派出所輔警邵朝霞是行走於姜山上張村的流動人口管理「活地圖」:上張村下轄7個自然村,近2000戶、約5000人,誰家住在哪裡,門牌號多少,家中有幾口人,誰搬走了,誰搬進來了,她都了如指掌。村裡流動人口管理是她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
  • 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將有新規 辦準生證不必回老家
    解讀:  今後,像劉翠這樣在全國各地打工的流動人口,可以名正言順地對強制回老家孕檢說「不」了。  《意見稿》規定,流動人口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不得要求已婚育齡婦女返回戶籍所在地進行避孕節育情況檢查。  省法制辦有關負責人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這個明確規定是《意見稿》與10年前老辦法的最大區別。
  • 2020廣東佛山南海區大瀝鎮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局專管員招聘...
    因工作需要,大瀝鎮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局現需要招聘男性專管員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