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滁州西澗

2020-12-18 長沙奧數網

  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注釋

  1.滁州:現在安徽省滁縣。

  2.西澗:在滁縣城西,俗名上馬河。

  3.憐:愛。

  4.深樹:枝葉茂密的樹。

  5.野渡:郊野的渡口。

  古詩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詩,是韋應物最負盛名的寫景佳作。詩裡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經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

  本篇為作者任滁州剌史時所作。作者遊覽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鬱的小詩。

  詩的前二句「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是說:詩人獨獨喜愛澗邊生長的幽草,上有黃鶯在樹陰深處啼鳴。這是清麗的色彩與動聽的音樂交織成 的幽雅景致。「獨憐」是偏愛的意思,偏愛幽草,流露著詩人恬淡的胸懷。後二句「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是說:傍晚下雨潮水漲得更急,郊野的渡口 沒有行人,一隻渡船橫泊河裡。這雨中渡口扁舟閒橫的畫面,蘊含著詩人對自己無所作為的憂傷,引人思索。

  韋應物先後做過「三衛郎」和滁州、江州、蘇州等地剌史。他深為中唐政治腐敗而憂慮,也十分關心民生疾苦,但他無能為力。這首詩就委婉地表達了他 的心情。

  這是一首山水詩名篇,也是韋應物的代表作之一。詩寫於唐得宗建中二年(781年)詩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間。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 縣,西澗在滁州城西郊外。這首詩描寫了山澗水邊的幽靜景象。

  詩的前兩句,詩人表示在春天繁榮的景物中,只憐愛澗邊自甘寂寞的幽草,而繁茂的樹叢中傳來黃鶯動聽的鳴聲,詩人卻似乎不以為意。後兩句寫晚雨野 渡所見,晚潮加上春雨,水勢更急。而郊外渡口,此刻更是杳無行人。也許船夫已歸家歇息,只見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

  這首詩中有無寄託,所託何意,歷來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它通篇比興,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認為「此偶賦西澗之景,不必有所託意」。實 則詩中流露的情緒若隱若顯,開篇幽草、黃鶯並提時,詩人用「獨憐」的字眼,寓意顯然,表露出詩人安貧守節,不高居媚時的胸襟,後兩句在水急舟橫的悠閒景象 中,蘊含著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憂傷的情懷。詩人以情寫景,借景述意,寫自己喜愛和不喜愛的景物,說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懷 憂傷,便自然地流露出來。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古詩的大體內容,在準備小升初考試時,可以做複習材料看看,有助於語文考試詩詞類題。

 

 

 

編輯推薦

南雅校長攜手北大專家舉行小升初指導會

長沙小升初微機派位可選「合腳的教育」

長沙奧數網:四月「小升初」大事件盤點

長沙小升初本周精選:南雅、麓山轉公辦

相關焦點

  • 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江南春
    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江南春 江南春 杜牧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古詩的大體內容,在準備小升初考試時,可以做複習材料看看,有助於語文考試詩詞類題。
  • 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題臨安邸
    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題臨安邸 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小升初考試中考察古詩的大體內容,在準備小升初考試時,可以做複習材料看看,有助於語文考試詩詞類題。
  • 2012青島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芙蓉樓送辛漸
    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陽,那裡也有詩人眾多的親人和朋友。詩人深深思念洛陽的親友,並想像他們也同樣深深思念著自己。他囑託辛漸,當親友們問起來,就說我的內心依然純潔無瑕,就像冰那樣晶瑩,像玉那樣透亮。詩中用一個巧妙的互相映襯的比喻,來形容一種純潔完美的品格,顯示出很高的語言技巧,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 5.26廣益小升初擇校考試語文試題
    5.26廣益中學的小升初擇校考試已經順利舉行了。和之前一樣,廣益中學的語文考題難度比其他中學要大得多。不過從參加此次考試的學生處了解到,廣益這次考試的語文比前兩次難度略低。長沙奧數網編輯整理了,此次語文考試中的部分試題,供大家參考!
  • 鄭州小學必備古詩解析:《滁州西澗》
    鄭州小學必備古詩解析:《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注釋】   ①滁州:在今安徽滁縣以西。   ②西澗:在滁縣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③幽草:幽谷裡的小草。   【譯文】   我憐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澗上有黃鸝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著夜雨急急地湧來,渡邊無人船隻隨波浪橫漂。
  • 滁州西澗古詩 《滁州西澗》精講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譯文我喜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黃鶯在幽深的樹叢中啼鳴。春潮夾帶著暮雨流的湍急,惟有無人的小船橫向江心。注釋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獨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裡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深,《才調集》作「遠」。樹,《全唐詩》注「有本作『處』」。春潮:春天的潮汐。野渡:郊野的渡口。橫:指隨意飄浮。
  • 小學語文古詩《滁州西澗》精講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 小升初語文古詩詞競賽真題及答案
    在小升初語文考試中,古詩詞是必考題,所以我們在語文複習的時候,古詩詞同樣是複習重點。下面是寧波奧數網小編整理出來的小升初語文古詩詞的競賽題,大家可以做下,就當是給自己在古詩詞方面的複習的一個測試吧!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35分)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漢樂府●長歌行》。
  • 詩詞 | 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寫景七絕。作者任滁州刺史時,遊覽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鬱的小詩。此詩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經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還蘊含了詩人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與憂傷情懷,也就是作者對自己懷才不遇的不平。【注釋】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⑵獨憐:唯獨喜歡。
  • 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滁州西澗》教學知識點
    滁 州 西 澗【唐】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注釋: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上馬河。獨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裡的小草。深樹:枝葉茂密的樹。賞析:這是一首寫景的詩,描寫詩人春遊滁州西澗的所見所感,表達了詩人恬淡的胸懷和憂傷之情。一二兩句描寫春景,喜愛澗邊幽草而輕描淡寫黃鸝,詩人以此比喻自己守節操而嫉高媚;三四兩句描寫春潮帶雨之急,以及水急舟悠閒橫臥水面 的情景。整首詩蘊含著詩人不在其位而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的傷感。
  • 三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滁州西澗》知識點問題匯總
    古詩《滁州西澗》是由唐代詩人韋應物所作,這首詩被收錄在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的「日積月累」板塊,看似簡單的一首詩,在教學中,我卻發現了一些知識點問題。滁州西澗唐代: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首先就韋應物這個名字的讀音問題。
  • 每日一首小詩—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這首詩是詩人韋應物的一首七言絕句,是詩人在任滁州刺史時所作。滁州是今安徽省滁州市,西澗據說是滁州城西郊的一條小溪,有人稱上馬河,即今天的西澗湖,這首詩應該是作者遊覽到滁州西澗時所作的一首寫景入畫 小詩。韋應物,唐朝詩人,出身望族京兆韋氏,自15歲起以三衛郎為玄宗近侍,出入宮闈,扈從遊幸。早年間曾豪縱不羈,橫行鄉裡。安史之亂起,玄宗奔蜀,韋應物流落失職,開始立志讀書。
  • 唐詩學習:韋應物的《滁州西澗》解讀
    唐詩學習:韋應物的《滁州西澗》解讀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裡的小草。這是作者在滁州任刺史時,到西澗漫遊後作下的一首詩。不僅把春雨荒山野渡的景色寫得優美如畫,而且,含蓄地傳出行人待渡的悵惘心情。這首詩在寫西澗晚潮雨中景物時,特別要提到它的用意造詞之妙。單就詩人對「雨」字的表露為例,在一二兩句中,「澗邊」、「深樹」已多少帶出了晚潮的雨意。
  • 古詩賞析第十九首:韋應物《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注釋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的一條河流。 2、獨憐:獨愛,只愛。古詩中「憐」常為「愛」的意思,如「可憐九月初三夜」。3、野渡:郊野的渡口。橫:船隨意漂浮。
  • 必背古詩 |《滁州西澗》只是在寫景嗎?
    【賞析】大詩人韋應物在滁州做刺史時,經常到郊外散步,他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滁州西澗。詩人可急壞了,但看看四周沒處躲雨,索性,就欣賞一下西澗雨中的景色吧!因為這場雨,西澗的水勢開始上漲,水流也變得湍急起來。
  • 重慶小升初詩詞中常見意象舉例解析(13)
    古詩詞中有很多常見的意象,這些意象極美,表達著靈動的中國式美學,承載著中國人雅致的情感審美,是一種獨特而高雅的中國符號。伴隨著語文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中越來越重要,我們也要對語文的學習關注起來!
  • 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的《滁州西澗》也就只有韋應物寫得出來了
    今天小編就帶你品味一下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的《滁州西澗》,快來看看吧!滁州西澗〔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出身名門望族,他歷任洛陽丞、縣令、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蘇州刺史等職。韋應物擅於描寫田園風物及隱逸生活,文風恬淡高遠,其中又以五言古詩最為人稱道,白居易就曾讚許他的五言詩「高雅閒淡,自成一家之體。今之秉筆者,誰能及之」(《與元九書》)。
  • 詩文典講詩詞-滁州西澗-野渡無人舟自橫是什麼意思?
    01原詩滁州西澗03語言學習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獨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裡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春潮:春天的潮汐。04歷史背景一般認為《滁州西澗》這首詩是唐德宗建中二年,也就是公元781年,韋應物任滁州刺史時所作。
  •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滁州西澗》賞析
    《滁州西澗》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寫景七絕。作者任滁州剌史時,遊覽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鬱的小詩。
  • 春水瀲灩西澗湖
    遊人來滁州,常問西澗在何處。被領至上水關,向西遠眺,心生疑問:原以為西澗該是條小河流,竟如此遼闊。縱目所及,波光粼粼,紅瓦小亭,獨倚水面。再往西,視線陡然被一座大壩擋住,戛然而止,意猶未盡。 大壩於1958年修建,所形成的水庫名為西澗湖,控制流域面積168平方公裡,總庫容量8525萬立方米,滁州城百姓的飲用水皆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