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瀲灩西澗湖

2020-12-25 人民網

原標題:春水瀲灩西澗湖(跟著唐詩宋詞去旅遊)

西澗景色。

本報記者 遊 儀攝

滁州西澗

韋應物(唐)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遊人來滁州,常問西澗在何處。被領至上水關,向西遠眺,心生疑問:原以為西澗該是條小河流,竟如此遼闊。縱目所及,波光粼粼,紅瓦小亭,獨倚水面。再往西,視線陡然被一座大壩擋住,戛然而止,意猶未盡。

大壩於1958年修建,所形成的水庫名為西澗湖,控制流域面積168平方公裡,總庫容量8525萬立方米,滁州城百姓的飲用水皆由此而來。如今的滁州西澗,指的正是上水關及西澗湖往西的那段水域。兩山夾一水,河面清且靜。登壩遠望,雖不見古時韋應物筆下所寫之西澗,但仍可於高樓林立之間,看到叢叢蘆葦迎風蕩漾,綿延山脈倒映河面,水天一色,美不勝收。

公元781年,韋應物出任滁州刺史。他在滁州生活三年,遊遍這裡的山山水水。滁州西澗的波光瀲灩,藏在韋應物的詩情畫意裡。「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淙流絕壁散,虛煙翠澗深」「寢扉臨碧澗,晨起澹忘情」……在滁州的兩年多任期裡,韋應物觀流水潺潺,賞琅琊深秀,寄情於山水,修身且養性。即使兩年後罷任,他仍閒居滁州西澗,有時深入田間,寄宿農家,偶爾獨步野外,不舍此間美景和悠然心境。

原來當年的滁州西澗,被當地人喚作「小沙河」。據《琅琊人文》一書,「西澗本屬小沙河,西部山區匯集的水自西向東合金家橋下之水為烏兔河,東入上水關,過廣惠橋、通濟橋、三元橋穿城而過,出下水關入清流河。因其主河道在滁州城西,故名西澗。」清光緒年間的《滁州志》對此也有記載。小沙河曲折穿行於城西群山之間,溝通龍蟠、三岔河、茅草嶺、赤湖鋪,最後經烏兔河入上水關,綿延50多公裡。

韋應物當年所見澗邊幽草,樹上黃鸝,野渡小舟,可還能尋見?至距離西澗湖20多公裡車程的赤湖鋪,或許能了卻夙願。站在赤湖鋪橋上遠望,兩側高山聳立,竹林蒼翠,野草叢生,小溪潺潺。夕陽靜靜地倒映在水面上,和古橋的影子交相輝映,風一起,吹皺一湖春水。

遊人來尋「滁州十二景」之一的滁州西澗,少不得也要爬一爬琅琊山,遊一遊清流關。滁州西澗,位於兩山之間,右側清流山,左側琅琊山。清流山乃江淮分水嶺,山口一座清流關,有九省通衢之稱。現如今還能看到清流關關口兩邊殘存的青石路面古驛道,雖年深歲久,石板上仍清晰可見被古代鐵箍車輪碾出的深深車轍。

《人民日報》( 2019年04月13日 05 版)

(責編:施麟、賀迎春)

相關焦點

  • 滁州西澗古詩 《滁州西澗》精講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譯文我喜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黃鶯在幽深的樹叢中啼鳴。春潮夾帶著暮雨流的湍急,惟有無人的小船橫向江心。注釋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獨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裡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深,《才調集》作「遠」。樹,《全唐詩》注「有本作『處』」。春潮:春天的潮汐。野渡:郊野的渡口。橫:指隨意飄浮。
  • 作文素材:描寫春風春雨春水的詩句
    小編導語:這是一篇關於描寫春風春雨春水的詩句的作文素材,春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描寫春風、春雨、春水的詩句有哪些呢?——唐·武元衡 《春興》  二、春雨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船撐出綠蔭來——宋· 徐俯《春遊湖》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 每日一首小詩—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滁州是今安徽省滁州市,西澗據說是滁州城西郊的一條小溪,有人稱上馬河,即今天的西澗湖,這首詩應該是作者遊覽到滁州西澗時所作的一首寫景入畫 小詩。韋應物,唐朝詩人,出身望族京兆韋氏,自15歲起以三衛郎為玄宗近侍,出入宮闈,扈從遊幸。早年間曾豪縱不羈,橫行鄉裡。安史之亂起,玄宗奔蜀,韋應物流落失職,開始立志讀書。
  • 詩詞 | 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寫景七絕。作者任滁州刺史時,遊覽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鬱的小詩。此詩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經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還蘊含了詩人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與憂傷情懷,也就是作者對自己懷才不遇的不平。【注釋】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⑵獨憐:唯獨喜歡。
  • 《滁 州 西 澗》
    滁州西澗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獨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裡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深,《才調集》作「遠」。樹,《全唐詩》注「有本作『處』」。
  • 西澗丹林秋意濃
    入秋以來,靖邊縣王渠則鎮西澗丹林景區漫山紅遍,景色美不勝收。更令人欣喜的是,一簇一簇杜梨兒由青變黃、酸淳糯糯,引得遊客紛紛登高、賞景、嘗鮮。西澗丹林被譽為靖邊八景之一,位于靖邊縣王渠則鎮,地處靖邊縣西南45公裡的白於山區腹地,靖志公路穿境而過,是靖邊中南部山區重要交通樞紐,集市貿易紅火,商賈雲集,是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史有「旱碼頭」之稱。
  •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詩詞原文】《滁州西澗》唐: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傍晚時分,春潮上漲,春雨淅瀝,西澗水勢頓見湍急,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隻小船悠閒地橫在水面。【注釋】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幽草:幽谷裡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深,《才調集》作「遠」。樹,《全唐詩》注「有本作『處』」。
  • 唐詩三百首 | 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寫景七絕。作者任滁州刺史時,遊覽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鬱的小詩。此詩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經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還蘊含了詩人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與憂傷情懷,也就是作者對自己懷才不遇的不平。【注釋】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⑵獨憐:唯獨喜歡。
  • 回味經典:滁州西澗
    作者非常喜愛西澗清幽的景色,一天遊覽至滁州西澗(在滁州城西郊野),寫下了這首小詩。這是一首寫景的小詩,描寫春遊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首二句寫春景、愛幽草而輕黃鸝,以喻樂守節,而嫉高媚;後二句寫帶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橫的景象,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全詩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憂傷之情懷。詩寫暮春景物。
  • 美~快來看靖邊西澗丹林秋景
    入秋以來,靖邊縣王渠則鎮西澗丹林景區漫山紅遍,景色美不勝收。更令人欣喜的是,一簇一簇杜梨兒由青變黃、酸淳糯糯,引得遊客紛紛登高、賞景、嘗鮮。西澗丹林被譽為靖邊八景之一,位于靖邊縣王渠則鎮,地處靖邊縣西南45公裡的白於山區腹地,靖志公路穿境而過,是靖邊中南部山區重要交通樞紐,集市貿易紅火,商賈雲集,是王渠則鎮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史有「旱碼頭」之稱。
  • 小學語文古詩《滁州西澗》精講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 唐詩學習:韋應物的《滁州西澗》解讀
    唐詩學習:韋應物的《滁州西澗》解讀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裡的小草。這是作者在滁州任刺史時,到西澗漫遊後作下的一首詩。不僅把春雨荒山野渡的景色寫得優美如畫,而且,含蓄地傳出行人待渡的悵惘心情。這首詩在寫西澗晚潮雨中景物時,特別要提到它的用意造詞之妙。單就詩人對「雨」字的表露為例,在一二兩句中,「澗邊」、「深樹」已多少帶出了晚潮的雨意。
  • 古詩賞析第十九首:韋應物《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注釋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的一條河流。 2、獨憐:獨愛,只愛。古詩中「憐」常為「愛」的意思,如「可憐九月初三夜」。3、野渡:郊野的渡口。橫:船隨意漂浮。
  • 日落西山霞滿天,輕舟蕩起千重浪,遊人如織畫中仙
    山色空濛霧幾重,遊人如織步從容,夕陽西下餘暉裡,湖上輕風拂面濃。西窗剪燭夜光杯,湖上清風拂翠微,柳岸煙波重疊浪,遊人醉臥不思歸。一湖春水綠無涯,西望長安不見家,遊女歸來猶帶笑,重門深鎖落梅花。湖映藍天雲淡薄,山銜紅日影婆娑,風吹碧柳千層浪,水蕩輕舟萬頃波。
  • 被水庫淹沒的華州西澗峪攔馬牆
    華州西澗峪攔馬牆作者 秦三民相傳華州西澗峪在很早很早以前是條大峪道,人口稠密,交通便利,來往客商四面八方。西澗峪石河 山水子遊攝進了街峪往裡走約2公裡處就是頭道店,是當年生意人和騾馬歇腳的旅店。頭道店近鄰便是「攔馬牆」。
  • 鄭州小學必備古詩解析:《滁州西澗》
    鄭州小學必備古詩解析:《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注釋】   ①滁州:在今安徽滁縣以西。   ②西澗:在滁縣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③幽草:幽谷裡的小草。   【譯文】   我憐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澗上有黃鸝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著夜雨急急地湧來,渡邊無人船隻隨波浪橫漂。
  • 陝西靖邊西澗丹林:桃花覆雪美如畫
    3月26日,陝西省靖邊縣王渠則鎮西澗丹林桃花覆雪、粉白相間,景色美不勝收,引得遊人紛紛駐足觀賞。一場桃花雪,將初春的西澗丹林重新變成夢幻般的冰雪世界走進西澗丹林,天地只剩粉與白,純潔無暇的美簡直令人心曠神怡……(通訊員 白凌燕 王貴賢)
  • 必背古詩 |《滁州西澗》只是在寫景嗎?
    【賞析】大詩人韋應物在滁州做刺史時,經常到郊外散步,他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滁州西澗。詩人可急壞了,但看看四周沒處躲雨,索性,就欣賞一下西澗雨中的景色吧!因為這場雨,西澗的水勢開始上漲,水流也變得湍急起來。
  • 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滁州西澗
    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2.西澗:在滁縣城西,俗名上馬河。   3.憐:愛。   4.深樹:枝葉茂密的樹。   5.野渡:郊野的渡口。   古詩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詩,是韋應物最負盛名的寫景佳作。詩裡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經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
  • 鄱陽:山環水繞湖瀲灩
    山川風貌  東北依山,西南瀕湖,山環東北,水繞西南。這就是鄱陽的山川風貌。  東北部的蓮花山,是黃山餘脈。蓮花山雷打石海拔745米,為鄱陽縣最高峰。蓮花山脈向西、向南綿延為中部和東南部的低山和丘地,再向西南逐漸降落為平原、湖泊。東北部的蓮花山區,山林翠綠,山勢雄偉,山峰峻峭。中部和中南部綿延起伏的低矮山丘,與平原相間相連,或壟坎狀,或饅頭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