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司法解釋反向工程獲商業秘密合法

2020-12-19 央視網

最高法司法解釋反向工程獲商業秘密合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8日 05:54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訊 通過自行開發研製或者反向工程等方式獲得的商業秘密,將不被認定為反不正當競爭法有關條款規定的侵犯商業秘密行為。

  昨天,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第一個涉及不正當競爭案件審理的司法解釋明確了以上規則。據了解,這一規則最早是在IBM訴微軟的案子裡確立的,在中國也是第一次明確。

  根據司法解釋,反向工程被定義為,通過技術手段對從公開渠道取得的產品進行拆卸、測繪、分析等而獲得該產品的有關技術信息。

  上海天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戎朝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個司法解釋明確了反向工程的合法性,排除了法律風險,有利於我國的技術發展。

  「技術需要學習,日本就是以反向工程學習歐美技術起家,然後走上發展道路。中國剛好就在這個階段,立法需要為經濟發展現實服務。」戎朝說。

  不過,為避免該條款被濫用,司法解釋同時規定:「當事人以不正當手段知悉了他人的商業秘密之後,又以反向工程為由主張獲取行為合法的,不予支持。」

  就在1月16日,騰訊訴PICA(個性化信息通信助手)侵權及不正當競爭一案在北京市二中院首次開庭審理,案由是PICA公司開發可在手機上登錄QQ的軟體,騰訊公司據此認為PICA侵權,並索賠500萬元。

  戎朝解釋,這個案件就涉及反向工程的問題。「不過,這個解釋可能還沒法應用到這一案件,畢竟這個概念在中國第一次確定,律師們也還不熟悉。」

  此外,這次司法解釋確定,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損害賠償額,可以參照確定侵犯專利權的損害賠償額的方法進行特別突出。而因侵權行為導致商業秘密已為公眾所知悉的索賠,則根據該項商業秘密的商業價值確定損害賠償額。商業秘密的商業價值,根據其研究開發成本、實施該項商業秘密的收益、可得利益、可保持競爭優勢的時間等因素確定。

  業內人士認為,上述規定符合司法實踐的經驗。有些地方法院在規則出來之前雖然也是按類似規則處理,但是一直不能「名正言順」。這一司法解釋讓法院的司法活動更具透明性和權威性。

  據了解,該解釋將於2007年2月1日起施行。田享華

責編:復甦

相關焦點

  • 商業秘密和反向工程的道與魔
    2007年2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2號),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通過自行開發研製或者反向工程等方式獲得的商業秘密,不認定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第(一)、(二)項規定的侵犯商業秘密行為。該司法解釋同時規定,「反向工程」,是指通過技術手段對從公開渠道取得的產品進行拆卸、測繪、分析等而獲得該產品的有關技術信息。
  • 最高法最新司法解釋:算法屬商業秘密 受侵害可申請緊急保全
    南都訊 記者李玲 去年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業秘密保護條款作了大幅度的調整,後續的配套措施和司法解釋近期也有了更新。9月4日,市場監管總局就新修訂的《商業秘密保護規定》公開徵求意見。一周後,最高法公布《關於審理侵犯商業秘密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下稱《規定》),並於9月12日起施行。近年來,隨著新業態、新技術快速發展,商業秘密在智慧財產權法律制度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在許多行業尤其是高科技領域,更是成為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安身立命之本」。
  • 確定損害賠償責任 商業秘密糾紛案件審理更順手
    通過合法手段獲得或使用同樣的信息,不構成侵犯商業秘密。這些合法手段如:獨立開發獲得;合法購買;從公開渠道觀察獲得;合法接受許可獲得及新增加的通過反向工程獲得等。  「通過反向工程方式獲得的商業秘密合法」首次被最高人民法院明確,興奮了業內人士的神經,因為這意味著「法律風險被排除」,「有利於我國的技術發展」。
  • PICA或用「反向工程條例」上訴騰訊 兩周內拍板
    PICA可實現在手機上登錄QQ,導致被告網易科技訊,2月7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PICA對騰訊造成不正當競爭並賠償經濟損失200萬元後,PICA發言人今天對網易科技表示,不排除引用「反向工程條例
  • 使用垃圾堆裡撿來的圖紙是否侵犯商業秘密?
    A公司對該行為追悔莫及,諮詢律師並起訴該競爭對手侵犯本公司商業秘密。可最終幾輪訴訟戰下來均以失敗告終。那麼A公司為何失敗?在商業領域內從垃圾堆裡拾得圖紙並使用的行為是否合法?反向工程取得競爭對手產品並生產銷售的行為,法律對其容忍度及底線又在哪裡呢,請見如下分析。
  • 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進一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據新華社電 最高人民法院12月9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對食品安全民事責任主體認定、賠償責任承擔以及訴訟程序等作出規定。該司法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確權行政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兩項司法解釋答記者問
    9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商業秘密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商業秘密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授權確權行政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以下簡稱《專利授權確權規定(一)》)。兩項司法解釋將於2020年9月12日施行。
  • 最高法司法解釋來了
    最高人民法院9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從各界普遍關心的電子商務平臺、公共運輸工具相關問題入手,對食品安全民事責任主體認定、賠償責任承擔以及訴訟程序等作出規定。
  • 網購食品、公共運輸 最高法司法解釋進一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原標題:網購食品、公共運輸……最高法司法解釋進一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最高人民法院9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最高法:116件司法解釋及規範性文件將廢止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將正式實施,最高人民法院今天(3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通報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準備情況,並發布首批司法解釋。最高法介紹,經前期梳理統計,建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自2020年6月份以來,最高人民法院進行了全面清理。
  • 網購食品、公共運輸……最高法司法解釋進一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記者羅沙)最高人民法院9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從各界普遍關心的電子商務平臺、公共運輸工具相關問題入手,對食品安全民事責任主體認定、賠償責任承擔以及訴訟程序等作出規定。
  • 【權威發布】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一)和典型...
    《解釋》注意貫徹好民法典的立法精神,落實好民法典的具體制度,處理好民法典與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特別法之間的適用關係問題,確保司法解釋符合民法典以及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的立法宗旨和目的。二、《解釋》的主要內容 《解釋》主要對食品安全民事責任主體認定、賠償責任承擔以及訴訟程序等方面作出規定,共14條。
  • 最高法發布財產保全等司法解釋 規範執行行為
    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於人民法院辦理財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關於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兩個司法解釋和《關於嚴格規範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規定(試行)》一個規範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孟祥、副局長趙晉山出席發布會並介紹有關情況,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巡視員王玲主持發布會。
  • 最高法院頒布適用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司法解釋
    為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以下簡稱民法總則)關於訴訟時效制度的規定,妥善處理民法總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關於訴訟時效制度主要不同規定的銜接問題,2018年7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44次會議通過了法釋〔2018〕12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
  • 最高法最新司法解釋:如何準確適用食品安全法律責任條款?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觀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一)》是一部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價值立場,準確體現了立法意圖,具有高超解釋技術的司法文件,它的出臺必然會進一步消除法律規定的模糊,明確法律責任的類型及條件,在食品安全民事歸責領域最大程度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
  • 最高法發布:商品房買賣合同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0〕17號修改的司法解釋之一)(2012年3月3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45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
  • 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正式施行 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等廢止
    與此同時,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以及民法總則廢止。 為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更好保障人民權益,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年12月30日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7件司法解釋,與民法典同步施行。關於離婚後孩子跟誰、網名是否受保護、老人遺產怎樣分割等一些列被熱議的民事法律問題,民法典和司法解釋都是如何規定的呢?
  • ...產權犯罪新類型案件不斷湧現 亟需出臺相關司法解釋予以明確和...
    據了解,出臺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大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力度,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的重要舉措。司法解釋的頒布實施,對於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法律體系,統一法律適用標準,規範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辦理,營造良好創新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負責人解讀夫妻債務糾紛案件司法解釋
    夫妻從事商業活動,視情適用公司法、合同法、合夥企業法等法律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  夫妻共同生產經營所負的債務一般包括雙方共同從事工商業,購買生產資料所負的債務,以及共同從事投資或者其他金融活動所負的債務等。  記者:那麼,在夫妻債務糾紛中,債務究竟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應由哪一方來舉證證明?
  • 採安建工|《建設工程司法解釋(二)》選評(之十七-下篇)
    第三,當發包人未按約定支付價款時,工程勘察、設計合同的承攬人可以基於承攬關係對其工作成果即勘察報告或設計文件、圖紙等行使留置權,其權利可以得到保護。[1] 參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著:《最高人民法院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釋(二)理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9年版,第3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