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中藝匯賞名畫欄目中,我們接著來說一說印象派大師莫奈的作品。眾所周知莫奈特別喜歡做的事就是畫同一種題材,通過不同角度、光線、色彩等因素的變化來展現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而之所以這次會選擇他的「乾草垛」系列,原因就在於最近他的這一題材下的一幅作品在紐約蘇富比以1.1億美元(約合7.6億人民幣)的價格成交,並成為目前莫奈最貴的畫(就是下面這幅)。
相信有不少朋友都已經通過網絡知道了這件事,同時也被它的成交價所嚇倒,認識到原來這些頂尖藝術品的價格會如此之高。當然也會有一些朋友質疑:「這幅畫真的值這麼多錢?畫得又不是特別像,一點也不細緻憑什麼這麼貴,還不是炒作的結果?」
確實,拍賣這個行業由於比較特殊確實無法證明什麼,不過也反應了一件藏品在人們心目中的大致定位。當然我們要討論的重點並不是這幅畫到底應該值多少錢這個話題,而是莫奈的這幅作品究竟好不好。其實小編認為給一幅畫定價還是很難的,畢竟評價這些藝術品的價值需要考慮多種複雜因素。
直到現在,很多朋友衡量一幅畫是不是好畫的標準還停留在畫得像不像真的、畫的有多精細這一層面上,對於那些「畫的不像的」通通打上「不好」的標籤。殊不知當我們評價一件藝術品時需要從很多不同角度去切入和解讀。很顯然,莫奈的畫並不是那種「像照片一樣」的類型,他作品的價值體現在對色彩、光影效果的極致表現上。
「乾草垛」系列是莫奈的重要作品,畫的就是在鄉村隨處可見的乾草垛,平常到會被大多數畫家所忽視或是只作為背景的東西。而它們卻能夠在莫奈的筆下成為畫面的主角,甚至還是多幅,不同季節的、不同時辰的都有。
但是你能說是因為莫奈太喜歡乾草垛才會畫這麼多嗎?很顯然並不是。小編認為這些乾草垛正好是適合作為莫奈的某些藝術實驗和探索的載體。對,不只是科學需要實驗,藝術創作也是需要的,而且還是分外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