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藝匯賞名畫:元氣磅礴,縱橫離奇-元四家之王蒙山水畫欣賞

2020-12-21 中藝匯藝術之家

突然想起來,小編好像有一段時間沒有帶大家欣賞名畫了。元四家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喜歡的山水畫家,之前小編也分別帶大家欣賞過黃公望、倪瓚、吳鎮的作品。今天我們來欣賞幾幅王蒙的作品,相信有很多喜歡他的作品的朋友。他的作品在畫史上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元四家中他對明清山水畫發展的影響僅次於黃公望。倪瓚曾在他的作品《巖居高士圖》中題詞:"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

在這篇文章裡,小編也就不對王蒙做特別詳細地介紹了,相信喜歡國畫的朋友們對他已經很熟悉了。其實,一直都覺得王蒙是在元四家當中,在成為畫家這件事上是各方面資源最好的一位。雖然倪瓚家裡是巨富,也擁有豐富的收藏,但是他並沒有一位身為著名書畫家的外祖父的言傳身教。吳鎮出身寒門,而黃公望直到五十歲以後才開始正式學習山水畫。

王蒙山水畫受到其外祖父影響,並師法董源、巨然,集諸家之長自創風格。他創造的"水暈墨章",豐富了民族繪畫的表現技法。王蒙常用皴法,主要有解索皴和牛毛皴兩種。解索皴是披麻皴的變法,有如解開的繩索。牛毛皴因皴法細若盤絲厚若牛毛而得名,此法著力表現江南山川植被茂密,鬱鬱蒼蒼的景象。王蒙的代表作《夏山高隱圖》、《青卞隱居圖》、《夏日山居圖》等作品都有運用到此種皴法。下面就讓我們正式進入欣賞作品的環節。

現藏於上海的紙本水墨畫《青卞隱居圖》是王蒙描繪家鄉吳興的卞山景色的作品,山上樹木茂密蒼鬱,溪流迴環,景色清幽,隱士行居其間。此畫作於1366年,是王蒙成熟時期的作品,這是也正是處於戰亂的年代。據畫上收藏印推測,這幅畫可能是王蒙送給表弟趙麟的。

《青卞隱居圖》以披麻皴、解索皴、牛毛皴為主,三者交替互用。用筆以快、重、急、爽利為特點,鋒毫微妙變化。從構圖方面來看,《青卞隱居圖》整幅畫面是"上留天,下留水",採取高遠構圖法層層推遠。《青卞隱居圖》繁密的特點對明清以及現代山水畫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王蒙傳世山水畫中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作品。

《春山讀書圖》同樣藏於上海博物館,描繪了水濱山崖下幾座茅屋,文士們在屋中讀書的情景。《春山讀書圖》構圖為典型的王蒙式長松高嶺格局,披麻皴、解索皴交替運用,間以破筆、渴筆。此圖是王蒙年輕時隱居黃鶴山,過著悠閒生活時創作的。

《夏山高隱圖》是元代畫家王蒙創作的設色絹本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風仿董源、巨然但又有所創新。此畫構圖雖然一如既往的緊密,但絲毫沒有雜亂、堵塞之感,這是因為王蒙巧妙運用了實中求虛、疏密對比的手法。該畫以隱居生涯、佳山秀水的環境為描繪對象,追求"隱逸"的境界。這是符合士大夫審美情趣的。

《夏日山居圖》也是王蒙所創作的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構圖繁密,只留出天空和水溪,十分嚴整。王蒙在這幅作品中運用了披麻皴、解素皴和牛毛皴等皴法,勾皴結合。此畫的構圖、畫法對後世亦是影響深遠,清代畫家王原祁、王鑑都曾臨摹過這幅畫。

相關焦點

  • 中藝匯賞名畫:塞尚的《玩紙牌者》們,其中一個歸卡達王室
    今天的「中藝匯賞名畫」欄目,小編準備和大家一起欣賞的是保羅·塞尚的代表作品《玩紙牌者》系列。沒錯,今天我們要來欣賞的並不是一幅畫而是五幅畫,塞尚以酒館中玩紙牌的人為主題畫了五幅畫。其實很多畫家都會這樣做,他們會選擇一個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主題創作一系列的作品。有趣的是,塞尚筆下的這五幅《玩紙牌者》分散於不同的博物館甚至不在同一個國家。
  • 試論王蒙山水畫的蒼茫筆墨與無欲之境
    縱觀中國畫史,至遠古壁畫,至春秋帛畫,至隋唐山水,多則5000年,少則3000年歷史,而堪稱大師者,唯幾人耳。然能獨步畫壇,數百年至千年無人能得其真傳者,更無幾人,元人王蒙以其蒼茫過人畫風位列其中。王蒙,元四家之一。
  • 中藝匯賞名畫:將不起眼的東西畫到極致-莫奈的乾草垛
    在今天的中藝匯賞名畫欄目中,我們接著來說一說印象派大師莫奈的作品。眾所周知莫奈特別喜歡做的事就是畫同一種題材,通過不同角度、光線、色彩等因素的變化來展現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而之所以這次會選擇他的「乾草垛」系列,原因就在於最近他的這一題材下的一幅作品在紐約蘇富比以1.1億美元(約合7.6億人民幣)的價格成交,並成為目前莫奈最貴的畫(就是下面這幅)。相信有不少朋友都已經通過網絡知道了這件事,同時也被它的成交價所嚇倒,認識到原來這些頂尖藝術品的價格會如此之高。當然也會有一些朋友質疑:「這幅畫真的值這麼多錢?
  • 小央美兒童美術加盟:元朝末年畫家王蒙,能詩文,尤擅畫山水
    尤擅畫山水,得外祖趙孟法,以董源、巨然為宗而自成面目。寫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復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點,表現林巒鬱茂蒼茫的氣氛。山水之外,兼能人物。所作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僅次於黃公望,後人將其與黃公望、吳鎮、倪瓚合稱為「元四家」。對明清及近代山水畫影響甚大。
  • 專欄·勞繼雄|黃公望王蒙合作山水
    這一巧合, 從而使元代兩位大畫家同堂操筆描繪並傳與後人一幅罕見的山水珍品。按黃公望, 生於公元1269年, 江蘇常熟人, 又作浙江富陽人, 他的山水師法董巨而變其法, 以山頭多礬石, 筆勢雄偉, 設色淡雅自成家法, 並雄立為元四家之首, 他的流傳畫跡, 尤以《富春山居圖》聞名於世。明代的董其昌, 清初的四王, 無不都以黃公望為歸依, 可以說, 對明清及近代山水畫的發展極具影響。
  • 元四家的畫中題②| 王蒙書法: 無意於佳乃佳
    明清時期,題跋發揚光大大為發展,甚至有作品上畫僅佔百分之二十,而題跋「款」佔領「百分之八十」,對於畫面意境的豐富,畫者自身性靈的抒發、畫論的闡釋以及形式上的豐富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扭轉乾坤」。本期,我們以「元四家」的繪畫題跋為研究對象,分析題跋的內容和書法特點,看畫家們如何淋漓盡致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旨趣。
  • 中藝匯賞名畫:他的畫是「雅」的象徵-來欣賞倪雲林作品吧
    元四家是中國山水畫史上有著相當高的地位的四個人,而在他們之中,倪瓚恐怕是最受士大夫們歡迎的那一個了。在明代,江南人會以有無收藏倪瓚的畫來分雅俗。和倪瓚的作品同樣出名的,是他那堪稱病態的潔癖,而這顯然已經成為人們談論倪瓚的時候一定會大說特說的話題。
  • 中國國畫歷代精品高清展:元 王蒙《溪山風雨圖冊》
    王蒙(元代1308年—1385年)元代著名畫家。字叔明,號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外祖父趙孟頫、外祖母管道昇、舅父趙雍、表弟趙彥徵都是元代著名畫家。王蒙的山水畫受到趙孟頫的直接影響,後來進而師法王維、董源、巨然等人,綜合出新風格。
  • 到元代畫家王蒙的畫裡去隱居
    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養生 王蒙《青卞隱居圖》 王蒙 (1308-1385)元畫家 字叔明,號香光居士
  • 中藝匯賞名畫:保羅·高更的人生感悟-「哲學三問」畫
    今天,小編依舊來帶大家欣賞一幅名畫,這幅畫是前段時間小編為大家介紹過的保羅·高更的代表作《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這幅作品體現了高更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時也是他創作的最大一幅油畫,小編還給這幅畫起了一個愛稱:「哲學三問」畫。
  • 元代王蒙:水暈墨章下鬱茂潤澤的深邃江南
    在層巒茂樹,溪流幽谷的江南山景的背後,是早年過著"臥青山,望白雲"的悠閒生活的元代畫家王蒙。除山水外,兼攻人物、墨竹,並擅行楷,與黃公望、吳鎮、倪瓚合稱"元四家"。獨創的"水暈墨章"令畫中山水似臨風雨,縱橫離奇,端倪莫辨中盡顯溪山的元氣磅礴。
  • 讀古人遊記,賞丹青山水,美好感受都是相通的
    古代文人有寫遊記的習慣,自南宋開始畫家中的代表人物往往都有文人身份。文人骨子裡的雅興與喜好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看古人的遊記就能想到與之匹配的山水畫佳作。寫遊記是在歌頌山川之美,田園之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山水畫的創作意圖也是如此。
  • 山水入畫神仙居 夢幻風情匯山水如畫活動簡介
    遊山玩水樂逍遙、山高水遠尋賊蹤、氣壯山河訴傳奇、山水入畫神仙居……2013夢幻西遊風情匯山水如畫四大任務簡介。> 活動時間:活動期間每天2:30-24:00任務要求:等級≥50級玩法介紹:夢幻風情匯·
  • 蘇州博物館藏元王蒙《竹石圖軸》臆說
    > 元四家之一王蒙的這幅《竹石圖軸》亦稱《黃鶴山樵竹石遊靈巖詩軸》。一元四家之一王蒙的這幅《竹石圖軸》亦稱《黃鶴山樵竹石遊靈巖詩軸》,通高77.2釐米,寬27釐米,紙本墨筆。左上方數枝墨竹颯颯斜出,簫散淡泊。下方點綴大小拳石數塊,披麻皴,點苔,復染淡墨,拳石渾厚溼潤。而畫幅中間大片空白處,楷書題七言絕句四首。其一:「太湖秋霽畫圖開,天盡煙帆片片來。見說西施歸去後,捧心還上越王臺。」其二:「西施絕代不可招,獨倚危闌吹洞簫。
  • 富陽公望美術館昨開館 30餘件故宮名畫「回鄉」特展
    9月23日,富陽公望美術館開館,並舉行「公望富春」名畫回故鄉特展,30餘件故宮珍藏進入公望美術館首展。  與這些名家大作同樣引人注目的,是展覽所在地——公望美術館。歷時5年,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終於交出「富春山館」(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三館合一」)的開篇之作。
  • 擅長水墨山水併兼工竹石,為典型的文人畫代表人物「元四家」
    元四家對於山水畫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四人均是江浙一帶人,都擅長水墨山水併兼工竹石,為典型的文人畫風格,他們生活在元末社會動亂之際。雖然每個人社會地位及境況不盡相同,但他們不得意的遭遇是相似的,在藝術上都受到趙孟的影響,通過他們的探索和努力,使中國山水畫的筆墨技巧達到了一個高峰,對後世的繪畫,尤其是「南宗」一派影響巨大。
  • 倪瓚、黃公望、吳鎮、王蒙並稱「元四家」題詩石壁上,把酒長松間
    【作品鑑賞】《對酒》通過看到一個寄情山水、放縱情懷、悠閒自在、與世無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達了作者輕鬆、舒暢的心境《對酒》這些意象都是道人、佛僧所喜愛的,通過這些我們看到了一個寄情山水、放縱情懷、悠閒自在、與世無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 元四家?元六家?都是誰?
    《元四家》 最早的「元四家」指的是趙孟頫、吳鎮、黃公望、王蒙四人,後來明代大家董其昌將「元四家」重新排定,以倪瓚代替趙孟頫,因為董其昌的影響力,「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為「元四家」遂成定論。
  • 元,王蒙《青卞隱居圖》(上海博物館藏)
    《青卞隱居圖》軸,元,王蒙,紙本,墨筆,縱140.6釐米,橫42.2釐米,上海博物館藏。 《青卞隱居圖》在狹長的畫幅內,表現出了卞山從山麓至山頂的雄偉奇特的景象。畫面上段,危峰聳立,雄奇秀拔,表現出可望不可攀的險峻之勢。
  • 跋中有真意 讀元四家的畫中題(二)
    點畫飽滿,筆觸勁健,結體秀美端莊,典雅高貴,前輩名流黃公望盛讚其書法云:「叔明公子,文敏公之外孫也,天姿神品,其於翰墨,深入晉漢,至於鑑裁,尤所精詣,漚波之宅相,非子而誰耶?」元 王蒙 愛厚帖 33.3×58.7cm 紙本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王蒙早年在承趙孟的筆法上是亦步亦趨的,不越藩籬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