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曾經爆火的「農家樂」,如今已經無可奈何地變成了「農家哭」,顧客銳減60%以上。有人說,磨刀霍霍地宰客是主要原因。對此,旁觀者清!看顧客和現存的經營者咋說?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在自己的家鄉待膩了的我們每個人都免不了會隨時心生意念,做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去看看外面世界的精彩與不同。
旅遊如今是個熱詞,景區的人頭攢動很能說明問題。不僅如此,返璞歸真, 追求自然,想親近一下農村純天然的花花草草,不僅曾經是城裡人的「心心念」,就是普通的農村旅遊者在外出時也曾經兼顧到過不同地方的農家樂。吃農家飯,品味別樣的農家生活,自然也成了當初火爆一時的時尚。然而,本以為可以「富水長流」的農家樂經營者,在最近兩三年的突然之間,就沒了先前的感覺,也沒了章程。原本的門庭若市早已是光景不再,店內顧客平均銳減6成以上,有的甚至是更多。「關門潮」起,難以為繼的某些農家樂只好在哀怨中永久「打烊」。
而說到這其中的原因,有人認為是開辦農家樂的店家自己磨刀霍霍「Sha」沒了顧客。而關於這種說法是不是在理,旁觀者是清楚的,顧客和經營者當然也有他們自己的說法。我們看看這三方各自都是怎麼說的——
旁觀者:我的老家周邊十公裡左右的範圍內有相隔七八公裡的兩個旅遊景區,兩個景區也都曾經被國家和省市媒體報導過。開始的兩三年時間,隨著媒體的大量報導,挺熱鬧的,雖然比不上那些著名的風景名勝景點,但平均每天上萬人次的旅遊者也帶動了我們當地的一批農家樂應運而生。兩個景區附近都少不了有近20家左右的農家樂,當年也像大家所說的一樣,曾經火爆一時,每日三餐的飯點都是客滿。而如今,景區好像有些風光不再,即便有些旅遊的人,去農家樂吃飯的也寥寥無幾。那些農家樂宰客嚴重已是盡人皆知,就算普通也家常的一盤迴鍋肉,縣城裡的大飯店標價18塊好多人都說吃不起,但是你在那兩個小景區內的農家樂裡,沒有38塊是絕對吃不到的。在我們省城的七天酒店你住一晚也就198塊,而在那兩個小景區的農家樂你不想花上298塊根本找不到住處。每個商家都夢想著一鋤挖個金娃娃,可結果就是再沒回頭客。刀子磨的太快,誰還敢沾?
顧客:受家庭條件限制,我和我的家人一般很少外出旅遊,記憶比較深刻的一次是去到某老區的一處景點。說起來可能顯得有些寒酸,就是為了省錢,我們一家幾口到了飯點吃飯就是就近找的農家樂。說是農家樂,其實真正進到裡面本就不是太大的院子裡,除了餐廳和客房真的也沒有什麼,稀稀拉拉的幾棵菜估計就是應景,不是為了給人吃的。牆上的菜譜沒有具體標價,不過大部分也都是和青菜、南瓜有關的,見每桌人吃的反正也都是那幾樣,挺家常的,估計不可能會有多貴。唯一比較「豪華」的也是普通到再也不能普通的白鰱魚,每條都是剛剛1斤多的,哪麼小的要是在家裡都不會有人吃。最次的米飯,加上幾盤南瓜和上海青油菜之類的,外加一條過斤的「大白鰱魚」,沒有酒水算下來每人竟然花費近百元。收費時店家還一個勁地向我們一家解釋,說是他們當地農家樂的收費相比其他地方會高些,因為他們是革命老區,希望理解。我倒是理解了他的收費,可他這農家樂根本不理解我被宰後的心情啊!
現在的農家樂經營者:像我們農家樂如果是沒有自己家的特色,像別人一樣陷入同質化競爭,肯定是沒有什麼出路的。那麼多的農家樂陷入「關門潮」應該說自身的原因是主要的,同質化是一個方面,宰客不能不說也是一個主因。蘿蔔快了不洗泥,都是普通的農家菜、農家飯,可是不少卻要價畸高,除了菜貴,住宿什麼的也都貴。個別老闆甚至有「哪怕半年不開張,開張就得吃半年」的想法,人被你這農家樂的快刀剌過,一傳十,十傳百,以後還會有人去被你宰嗎?公平合理應該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