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的海上農場紫菜養殖基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破解「三農」問題,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治本之策。新年伊始,改革開放以來第20個、21世紀以來第15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詳細闡釋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話、20個字,勾勒出了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
然而,鄉村振興需要誰,又當依靠誰?
「青年呵!速向農村去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鑿井而飲。那些終年在田野工作的父老婦孺,都是你們的同心伴侶,那炊煙鋤影,雞犬相聞的境界,才是你們安身立命的地方呵!」這是1919年李大釗在《青年與農村》一文末尾寫下的字句。
如今,當這激情澎湃的呼聲穿越歷史的天空,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青年與農村的結合也必將更加緊密,成為當下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為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積極動員優秀青年歸鄉發展,激發青年面向「三農」創新創業創富新活力,竭誠幫助農村青年創業就業,共青團寧波市委作為全省首批試點,傾力打造「青創農場」青年農業創業新品牌。「青創農場」依託農業園區、專業合作社、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企業等平臺建設的青年農業創業孵化基地,通過共青團主導、專業化服務和社會化運作方式,得到場地、技術、政策、金融和渠道等方面服務支持,正在四明大地上蓬勃興起,成為鄉村振興戰略中一抹動人朝霞。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青創農場」在春風吹拂下如梨花一夜遍枝頭。目前,我市形成了以市級「青創農場」為「核心」,各區縣(市)「青創農場」為「分部」,基層各大農業園區為「堡壘」的「一核多點、多環輻射」青年農業創業就業立體網絡。全市各級共青團參與建設市級「青創農場」2家,區縣級農場8家,基層園區基地27家,建設投入資金26920萬元,種植面積4632.5畝,辦公面積13012平方米。共吸引185名青年返鄉創業,安排農業就業青年707人。
放眼寧波,更多的青春力量正在醞釀,凝聚於四明大地耕耘現代農業,建設美麗鄉村。
寧海縣青宿空間青創農場。
當好立體網絡的「建設者」
「青創農場」是集青年農業創業成果展示、青年農業創業服務對接、青年農業創業人才培育和青年農業創業交流合作為一體的「四大功能性平臺」。分級定位,科學規劃實施路徑是「青創農場」的第一大建設特色,其中,市級平臺以青年農業電商培訓、農產品包裝設計、農業品牌營銷等領域為重點,為下設「分部」提供培訓輔導、投資驅動、活動交流等綜合創業生態服務;區縣級平臺主要圍繞本地域特色發展方向,如餘姚以新型農家樂打造為重點,象山以海產品開發為重點,實現各區縣(市)專精化+差異化結合發展;基層「青創農場」則通過享受市縣兩級的支持,發揮青年農業創業主陣地的作用。
多措並舉,因地制宜是「青創農場」的第二大建設特色。「在短時間內將青創農場基地鋪設到全市,不是一件容易事。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我們摸索出了『新建+改造+共享』的建設模式。」團市委相關負責人對三種建設模式一一作了介紹。一是做好「陣地改建」,充分對接協調黨政資源,使「青創農場」工作與職能部門「統籌政策、同步實施」,寧波(慈谿)青創農場就通過對接慈谿市農業局和坎墩街道,形成1200畝的實體基地,是典型的「陣地改建」型青創農場;二是做好「陣地籌建」,寧波市農村青年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彭天斌在鄞州區滄海農博園內專門劃撥1000平方米辦公場地以及5000平方米土地建設的市級「青創農場」,就是團市委通過發動市青聯和農促會成員單位而成立的21家「陣地籌建」型青創農場之一;三是做好「陣地共享」,通過加強宣傳,輸送配套服務等手段,吸引基層農場主共享基層現有的農莊、園區、農業基地,「加盟」到「青創農場」。甬康農場的社長姚春梅就是在看到「青創農場」報導後,在自己的農場開闢了100畝土地專門用於青年農業創業。
當好服務保障的「店小二」
最近,寧波市(鄞州區)青創農場招募創客的微信消息傳遍了創客朋友圈,在圈內引起轟動。遠在山東平陰工作的甬籍小夥王猛,第一時間來電諮詢。
王猛從事玫瑰培育和精油煉製已有三年時間,技術也挺好,但苦於缺乏啟動資金,暫時擱置了開一家屬於自己的玫瑰園的夢想。「雖在外地工作,但始終關注家鄉發展,也早就聽說了寧波團市委針對農村創業青年創業初期缺資源、缺資金的實際困難,強化服務保障的事情,這次看到寧波的青創農場招募創客就試著來問問,看看有沒有機會。」他說。
王猛所說的服務保障指的是:寧波團市委積極對接各職能部門、金融機構和社會有關單位,為符合條件的青年提供地租減免、免費創業見習、基本報酬補助、小額貸款利息減免等一系列針對「青創農場」的創業優惠政策。「我們一直致力於當好為『青創農場』創客服務的『店小二』。」團市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電話中,當得知如果申請成功,自己可以獲得鄞州團區委提供的政策支持渠道對接,還能再申請最多8萬元的其他類型創業補助時,王猛的語氣中透出更多驚喜,「這些優惠加上近兩年的積蓄,再和親戚朋友借點,玫瑰園的啟動資金不愁了!」
據記者了解,不僅是鄞州區,其他各區縣(市)團組織也紛紛出臺了類似的減免優惠和補助政策,力推「青創農場」建設。鎮海團區委開展團銀合作,提供每家最高30萬元的優惠貸款;慈谿團市委提供每家每畝每年500元的地租補貼;象山團縣委則聯合縣農辦提供每畝4萬元的大棚補貼,為農場創業青年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
不同於王猛看中「青創農場」前期的資金支持,更多入駐「青創農場」的農創客感受到的是自己專業技能的提升。團市委加大對青年農創客的培訓力度,聯合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文化傳媒公司、就業創業職業培訓學校等合作夥伴,打造集策劃、諮詢、培訓、項目跟蹤等環節為一體的「全過程」分類培訓服務鏈條,真正把青年農創客「扶上馬送一程」。增強培訓專業性,組建青年農業創業智囊團,邀請資深農業專家、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為導師,同步開展「項目+導師」結對幫扶,為青年把好方向,提供技術指導。確保培訓常態化,積極與市農辦溝通對接,以購買政府服務的形式,將「青創農場」創業青年培訓納入2018年市級農辦培訓計劃。豐富培訓模式,採取送課程、送師資入村培訓的形式,探索開展農業創業沙龍、項目發布會、路演等培訓活動,增進農創客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在前期調研中,團市委工作人員發現,青年農業創業項目初期都有體量小、抗風險能力弱、試錯成本高的特點。該如何加強「青創農場」項目培育,加快成果轉化,在創業初期實實在在地幫青年農創客們一把?團市委決定引入專業創業管理服務公司,負責整個青年農業眾創空間的運營,採用「酒店式管理+學院制孵化+項目化運作」的管理模式,為入駐青年和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確保「青創農場」企業健康成長。各區縣(市)團委「青創農場」項目落地實施過程中,普遍採用「一園一品」「一場一策」的個性化發展策略,開展產學研合作,為農業項目發展問診把脈,並及時促進優秀項目的後續對接,做好項目轉化工作。慈谿團市委對本地青創農場中的7家青年創業企業開展針對性指導,使各家都有特色產品,實現了錯位競爭、各放異彩、百花齊放。寧海團縣委則聯合市青聯委員,通過眾籌方式,推進中高端民宿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逐步增強了本地「青創農場」的實力。
櫛風沐雨,春華秋實。目前,全市各級「青創農場」年銷售額達到1.9億元,資產總額為2.84億元。「青創農場」的發展壯大,也讓人們看到了「農民」這一職業的前途、這一身份的尊嚴。
省農博會上,我市青創農場沙盤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當好氛圍營造的「宣傳員」
1月的慈谿,正值隆冬,走進慈谿坎墩大學生農業眾創園,到處可看到忙忙碌碌的身影。農創客之一的孫永濤,這幾天一直在大棚內精心打理草莓,他要做好充分準備,迎接前來體驗草莓採摘的市民潮。孫永濤的自信來自他對自家草莓質量的絕對信任和對草莓採摘體驗方式的充分宣傳。「我的草莓可是省優質草莓金獎果,名聲在外了。」小孫露出自信的笑容。
在慈谿坎墩大學生農業眾創園裡,像孫永濤這樣的80後大學生農場主有7位,對農業都從愛好走向事業,他們或創新會員制銷售新模式,或開闢網上銷售新渠道,或延伸園林設計及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引領式地帶動了當地農業發展。大學生本人及農場也分別獲得了「浙江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慈谿首批高級農產品經紀人、浙江省大學生現代農業「十佳創業新星」、省級示範性家庭農場等榮譽。在2017浙江農業博覽會上,慈谿坎墩大學生農業眾創園作為全省唯一「青創農場」代表參展,在5天的展覽中,前來「青創農場」展位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成了展會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各級領導也紛紛蒞臨現場對「青創農場」工作進行指導,省委副書記、省長袁家軍等現場參觀寧波慈谿的「青創農場」展位,為它點讚。
通過各類農業展覽會,積極「走出去」,宣傳「青創農場」理念,介紹農場的政策、服務等優勢,是我市各級團組織繼開展「家燕歸巢」大學生實踐、青農創客交流論壇、少先隊新農體驗主題活動後,擴大提升「青創農場」社會知名度的又一做法。鎮海開心農場法人蔣凌雲,就是在多次參加團組織的活動後,主動要求成為「青創農場」的青年農創客之一。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青創農場』是青年在鄉村振興一線幹事創業的新天地,是施展才華的大舞臺。我們共青團組織要培育人才、引進人才、用好人才,更要當好氛圍營造的『宣傳員』,加大優秀創業典型宣傳力度,為更多的青年起到示範帶頭作用。」團市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全市各區縣(市)團組織已在為當好「宣傳員」而努力。如餘姚團市委開展的「小甲魚治水」活動,通過公益宣傳,提升了青創農場主的知名度。慈谿團市委建設青年創業創新文化長廊,以青年農場主創業經歷為素材,展示典型風採;藉助「村村都有好青年」「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評選表彰,更是提高了青創農場主的美譽度。
一批優秀的青年農創客正在全市各地脫穎而出。青創農場主姚春梅、泮孝球獲評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邵旦、毛柯翔、胡祖廣三人獲評全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在越來越多的青年農創客示範帶動下,一批批有理想、有知識又有一定專業技能的年輕人加入「青創農場」建設中來,不僅鄉村農場規模不斷擴大、經營不斷規範,更引領越來越多的村民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新聞多一點
我市開展三大工程做強做大「青創農場」
今年,團市委將深入開展優秀青創農場主「領航」工程、青年農業創業「育雛」工程和青創農場優秀項目「明燈」工程等三大工程,形成創業典型「引路」、創業培訓「墩苗」和創業項目「試飛」的青年農業創業生態鏈體系,做強做大青創農場,為推動我市鄉村振興發揮積極作用。
開展優秀青創農場主「領航」工程。發現和挖掘一批有夢想、有故事、有好產品,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優秀青創農場主,通過拍攝專題片、直播訪談、微信微博推送、傳統媒體宣傳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他們的農業創業奮鬥歷程,用一個個生動鮮活的農創故事和創業案例來激發更多的青年回到農村、回歸土地的意願;以敢為人先、砥礪前行的品質內涵,調動更多的青年投身現代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和新農村建設等農業產業創業創新的積極性,營造農業創業大有可為的良好氛圍。
開展青年農業創業「育雛」工程。有效整合政府和社會的專業力量,建立農創夥伴聯盟。針對即將從事或已經從事農業領域創業就業的青年,結合人群特點、創業需求和地域經濟特色,分別構建以普適性理論為主的創業培訓體系和依託專業化崗位為主的技能培訓體系,為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農創青年提供政策諮詢、培訓交流、項目管理、技術指導、金融幫扶、導師幫帶、品牌培育、渠道推廣等全方位、定製化的培訓服務,以培訓促孵化成長,進一步加速我市現代化農業青年人才的培育和儲備。
開展青創農場優秀項目「明燈」工程。在提供必要的辦公場所、孵化場地、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配套資源的基礎上,各級團委將積極協助各「青創農場」主,從符合各青創農場自身經營發展戰略中開發設計出如配套種植(養殖)、電商營銷、農旅結合、素質拓展、農業體驗等投入相對較小、試錯成本較低的優秀創業項目,以項目路演、招商推介等形式招募和吸引有志於從事農業領域創業的青年(團隊)參與到這些項目的經營和管理,幫助他們邁好農業創業第一步。(龔哲明楊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