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長沙 新味道】方英文:湘水搖青

2020-12-11 澎湃新聞

【老長沙 新味道】方英文:湘水搖青

2020-10-21 13: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9月14日至18日,「老長沙·新味道」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系列活動之當代著名作家望城行活動舉行。20多位全國當代著名作家相聚望城,切磋文藝,暢敘情誼,感受望城「湘水神韻、都市田園」的迷人魅力。日前,作家們創作的文章已陸續在各大媒體發表,即日起,望城發布將陸續刊登相關作品,以饗讀者 。

▲長沙晚報A8版

湘水搖青

湘江是一條靈動的河。它並不端直匯入長江,而是猶豫徘徊,終於駐留成一個煙波浩渺的洞庭湖,並衍生出一些鍾靈毓秀的物事,比如茶。

中秋節前的一天。細雨。一個白淨後生,名叫小袁,拉我這個從渭水河畔過來的人,去逛茶園。茶園在望城區靖港鎮。

我們的車,穿過樹木與房舍,縈迴於稻田與小橋之野。見水就問這是湘江嗎,小袁說不是,是一條小河——流量比渭河都大呢。

到了「雲遊」茶園。院子分外清靜。如此安靜之處,正合我意。小袁要進去找人出來,我說不用不用,門前就是茶園,咱們自由看,反倒自在。

於是,小袁撐傘帶路。一畦一行的茶樹,鵝黃淺綠,精萃潤目,歲月靜好地鋪排在丘陵的平緩地壟上。四周是起伏的小山,滿是樟樹;青瓦白牆的房舍邊,則是棗樹,或者四照花樹了。茶園的間隔空帶,一隻紅公雞,引領七八隻各色母雞,悠然散步覓食,不時篩抖身上水珠。有風來勁,傘就倒卷天空,同時一串「啪嚓嚓」雷聲滾來——這個季節還打雷?循聲目搜,原來是院牆上的鐵皮廣告牌,脫落了釘子,被風敲擊,開合彈牆、連環作響。

出來一對男女,見茶園來了陌生人,趕緊返屋打傘出來,滿面的盈笑。

四人轉悠茶園,問答愉快,讓我這個北方人長了見識。「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直理解為茶是茶樹的葉子,卻從未見過茶樹,只見過矮矮的茶蓬茶枝茶椏——這些高不及腰的東西,哪裡配稱「樹」呢!原來,茶樹既有灌木茶樹,更有喬木茶樹,我所見過的只是些灌木茶樹而已!

周總體豐面寬,示範採茶。玉手過處一上翻,掌心就團聚了三五片綠茶葉了,如同閨蜜幾個親暱一團。說新茶採回來,先要「晾青」半天,以揮發溼氣,然後才可焙而炒之。焙者,微火烘茶也,靜態也,時間拿捏很重要。炒者,手旋也,鍋晃也,「搖青」也。

剛走到第三爿茶園,雨因風大,主人邀請回屋吃茶。女主人先衝綠茶,後沏紅茶,請分別品鑑。我品了兩口綠茶,很好,首先誇讚「雲遊」牌名浪漫。人為何喜歡雲遊?要尋找美,尋找理想。至於這茶的味道呢,我以為勝過二百裡外的君山銀針。君山銀針又稱老君眉,據說,只因曹雪芹讓妙玉用隔年的梅花積雪水泡了一回,頓時成了海內名茶!

又讓品紅茶,我說不了,味蕾不可兩攪和,否則麻痺。慢慢繼續品,顯然品不出紅樓人物那般細膩敏感。平日早起,總是兩小袋一泡,近乎苦味才夠意思。今天這茶是白吃了,我說這壺茶若放在西安茶館裡,上百元呢!主人滿臉喜悅,覺得我不是個夯貨,沒有糟蹋好茶。

「方老師品出了什麼味道?」茶娘子周總問道。

啊,噢,我趕緊再飲一小口,口腔裡打轉兒不準咽,研墨錠似的。「這茶有十三種味道,」我腦子快速旋轉,「杏仁味,白果味,糯米味……紅棗……甘草……山楂——對了!」眼看著難以湊夠十三種味道,忽然一個激靈,將雲遊茶的主味道揪了出來,「有點我家鄉陝南鎮安縣的板慄味!」

「是嗎?」茶夫人兩眼放光,茶男子驚異地看著她,似在警示她如此眼神看客人有失體面。

「方老師感覺太好了。」茶男子說,「就是有種板慄味!」

心裡坦然了,因為我知道一杯好茶承載著勞動與技術、情感與天意,實在是來之不易。唱個讚歌,唱到要害處,讓主人歡喜了,我心裡隆重地自我佩服了一把。

時間不早了,滴滴答答的雨聲中發動了車。主人急忙拎出兩盒上等茶。婉辭了,我說已經享受了盛情接待,絕不能跟鬼子進村一樣離開時手不空,更何況這是在雷鋒的家鄉——忽然啪嚓嚓「雷聲」,我搖下車窗玻璃,回首衝著雨中站立的茶夫妻:「趕緊找釘子釘牢鐵皮,茶很嬌氣,粗暴聲音打擊,味道會變的!」

「方老師留下地址,隨後茶寄您!」

(作者:方英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書法家)

相關閱讀

*微信改版後,好多人都說找不到我們了,為了第一時間收到推送,把我們設為「星標★」吧~

來源 | 長沙晚報

原標題:《【老長沙 新味道】方英文:湘水搖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老街古巷迎來「採風團」| 老長沙新味道
    老街古巷迎來「採風團」| 老長沙新味道 2020-05-28 0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沙三十年地道的老湘菜館,是老長沙的味道!
    作為地道的長沙人,我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個周末的時候,喜歡出去吃地道的長沙湘菜館。因為現在的長沙越來越繁華,湘菜館變得越來越少,反而都被那些網紅店給代替,於是我想多挖掘一些長沙的湘菜館,讓大家也嘗嘗老長沙的味道。
  • 老長沙 新味道 | 草莓音樂巡遊本周走進芙蓉區
    2020長沙草莓音樂節「老長沙 新味道」音樂巡遊第三站9月17日(周四)在芙蓉區的歷史文化、建築、美食、美景中回眸長沙老街的文化符號重溫文化記憶2020長沙草莓音樂節「老長沙 新味道」音樂巡遊-芙蓉站時間:9月17日 16:30-17:30演出位置:芙蓉區白果園老街入口右側空坪
  • 網紅老街玩出新花「young」 「老長沙 新味道」草莓巡遊活動收官
    2020 年 9 月 19 日,長沙天心區步行街黃興廣場,2020 長沙草莓音樂節 " 老長沙 新味道 " 音樂巡遊活動在這裡舉行,近千名市民齊聲合唱周杰倫的《Mojito》。由摩登天空、中南國際會展公司聯合主辦的長沙草莓音樂節,今年走進長沙老街,聯動長沙內五區,舉辦 " 老長沙 新味道 " 草莓音樂巡遊活動,現場既有原創音樂、民謠彈唱,也有經典老歌、愛國歌曲,為市民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視聽盛宴。
  • 王躍文老城核心尋幽訪古 「老長沙 新味道」採風團走進天心區
    王躍文老城核心尋幽訪古 「老長沙 新味道」採風團走進天心區 2020-05-28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平老街長沙成為網紅景點,改革中保留著老長沙這味道
    長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城市發展日新月異,老長沙的味道歷久彌新,都正街、太平街、白果園、豐泉古井和化龍池等,九條老長沙耳熟面的古街,經過有機更新和一周兩場的三大工作開展,已經呈現出新的色彩,這九條古街既保留了老長沙的味道,又展現了新省城的味道,吸引遊客流連忘返,令長沙人欣喜。
  • 長沙老街,上新了!「老長沙 新味道」草莓音樂巡遊活動舉行
    經過500多天的等待,草莓音樂節回歸長沙。近日,「老長沙 新味道」草莓音樂巡遊走進長沙「有機更新」街巷,用音樂詮釋老長沙的全新味道。今年,長沙作為草莓音樂節全國首個啟動城市,將推出「新玩法」。在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長沙市商務局、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長沙市會展工作管理辦公室、中南出版傳媒集團等部門的指導下,長沙草莓音樂節將舉辦「老長沙 新味道」音樂巡遊活動。10月16日-18日,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西廣場,長沙草莓音樂節將連續舉辦三天,讓你一次玩個夠。「老長沙 新味道」音樂巡遊。
  • 網紅老街玩出新花「young」 「老長沙 新味道」草莓巡遊活動完美收官
    長沙老街有什麼樣的魅力,連馬雲都忍不住來打卡?2020年9月19日傍晚4點,長沙天心區步行街黃興廣場,2020長沙草莓音樂節「老長沙 新味道」音樂巡遊活動在這裡舉行,近千名市民齊聲合唱周杰倫的《Mojito》。
  • 長沙有名的小吃店,是記憶中的老味道!
    店鋪的裝修比較簡單,就是老長沙的裝修。店內透露著濃種的長沙氣息,木桌木椅子,有種古色古香的感覺。而且店內的服務意識一直很好,每次看見有客人來以後,都會微笑迎客,我覺得這家店最讓我滿意的就是他們的微笑服務。店裡的牆壁上寫著"面比肉香",他們家的麵條確實比肉香。而且我每次去他們家的時候,裡面都很整潔。
  • 天下文人雅集 書堂翰墨飄香 「老長沙·新味道」 第二屆書堂山當代...
    天下文人雅集 書堂翰墨飄香 「老長沙·新味道」 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開幕 2020-11-22 14: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火旺銅官(老長沙 新味道)
    丁字老鎮處處可見特色鮮明的花崗巖,「土」最貼近。那麼,銅官呢?一觸及這個古鎮,腦海騰起一個漢字「火」。  我喜歡在銅官隨意走動,去看那些古龍窯、隧道窯、倒焰窯、推板窯、輥道窯,去摸那些煙囪、作坊、礦洞、碼頭、棧道,去數那些橋、巷、宅、亭、廟、碑、井。在誓港吳楚橋邊,或泗洲廟亂草叢中,隨便彎一下腰,撿一塊陶片仔細端詳,說不定,就收到了一個久遠年代的名片。千年不斷的窯火,燒制了十裡陶城。
  • 文和友:記憶中的那座城是老長沙的味道
    今年五一,文和友的老長沙龍蝦館的火爆程度,再一次刷新了記錄。 說起文和友的老長沙龍蝦館,不僅在長沙人盡皆知,也是外地遊客來長沙必去的網紅打卡點,也是長沙美食文化的一張名片。【回到老長沙的時光隧道】除了帶著老長沙味的美食,老長沙味的建築設計風格更為人津津樂道。 在湘江邊的海信廣場,「文和友」用近五千平米的場地,造出一座回憶之城。來到這兒,就像走進了時空隧道。
  • 長沙老口子宵夜的一派~老長沙都愛吃得的老口味!
    「每桌必點,零差評生煎牛肉」道不清從哪一年開始,原汁原味、健康飲食成了餐飲界的一股潮流,在食客們嘗過了各味美食,方知最美味道是鮮嫩本味孜然、辣椒配上韭菜才是長沙地道口味。,在夜宵攤上,口味蟹和口味蝦是長沙人必點的兩個道菜。
  • 如何在長沙找到一碗好面!帶迅,炒碼裡面才有老長沙的味道
    一說湖南,一說長沙,就是米粉。畢竟是魚米之鄉,這個是政治正確。但吃了米粉只算是入門,長沙真正的好味道,其實是面。蘇式湯麵的精華留下了,甜口的微瑕去掉了,再加上四季時令不斷的新鮮食物,面上的澆頭,可以和菜系融合,無比壯觀的長沙碼子們,從油碼,炒碼,煨碼,蒸碼....開始列隊,可以說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熱乾麵,小面,拉麵,放在長沙面碼前,開始有些單調乏味了。就連蘇式面最著重的湯,但是有了碼子的加持,雖然不建議,但都可以嘗試省略,直接點一碗帶迅幹,碼子一蓋,星光熠熠。
  • 蘇州美食探店丨藏身星湖天街的老長沙味道,處處想拍照
    姐妹說,上次看到負一樓有一家長沙風味的小吃店,提議一起去!剛到店門口,一聞到那臭豆腐的味兒,我們就知道來對了地方了~★非常適合拍照的老長沙市井環境一半是接地氣的銷魂美食,一半是老長沙市井百態。牆上掛著80年代的理髮店門口霓虹燈,旁邊寫著理髮4-6元。
  • 一個老長沙給你解鎖長沙深度遊玩法,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長沙!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老長沙人,又是一枚標準吃貨的我,覺得是時候給大家安利一波只有真正的玩咖才知道的長沙小眾玩法~ 了解一座城市,從了解一群人開始。長沙人的早晨是從唆一碗米粉開始的,「恰寬的還是圓的」是米粉店老闆的口頭禪,除了寬圓粉的區分,還有各種口味的碼子可供選擇。在長沙隨便走進任何一家粉店,味道都不會差。
  • 望麓園,私藏在街道美食,保留著一抹老長沙最家常的味道
    在長沙建湘中路,有條街叫望麓園街道。望麓園街道因為轄區內望麓園而得名。望麓園清時為寧鄉試館,後改為寧鄉旅省學生寄宿處,舊有周道恆題「望麓園」門額,後門額為1959年郭沫若重題。公交坐到「水風井」站下車,便能看到門口大塊的牌子,街道路口能看到長沙地標IFS的帥氣的身影。順著水風井社區指示牌往裡走,便是望麓園街道。
  • 流淌著老長沙的味道,處處儘是古韻之美
    在那斑駁的光影裡,流淌著老長沙的味道,時光恬靜而悠然~都正街的改造,不但保留了老長沙的原風原貌,更融合了新長沙人的審美風格。一碗「周記粉店」的米粉,詮釋著老長沙的歷史風味。粉於長沙人,如同這街道於長沙城,是過往與未來的承載!
  • 老長沙丨長沙這個景點全球僅此一處,獨特在哪呢?
    長沙摩天輪位於長沙新世紀體育文化中心城市東廣場,是亞洲大型摩天輪之一。長沙摩天輪的最高處距離樓下地面有120米之高,摩天輪內可同時容納360人,運轉一圈約需20分鐘,遊客們坐在摩天輪上,可以俯瞰整個長沙的美景。
  • 長沙老街區最老的油貨店,34年只賣3樣,長沙老口子最喜歡的店
    在長沙,有著那種名氣很大的百年老字號餐飲品牌,比如說德園包子。其實在長沙的老街小巷中,其實還藏著一些二三十年歷史的老店鋪,雖然沒有形成商業品牌,但是在很多長沙老口子中,卻比那些品牌更正宗,更有誘惑力。今天的主角陳記油貨店,就是一個開了36年的長沙老店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