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觀摩|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師團隊課程思政的初步探索

2020-12-18 澎湃新聞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強調 「 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中華女子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創新,注重增強思政課程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和針對性。注重「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強調「每門課程都負有思政使命與責任」,通過頂層設計、制度建設、課程立項研究、典型示範引領、實踐教學探索,引導教師深入挖掘各門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功能,使學生在各類課程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修養和專業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形成了「人人課中講思政,門門課中有思政」的教學新格局。

本期,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心理學專業的夏菡老師將帶領我們一起分享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師團隊關於課程思政的初步探索和體悟。

課程思政對於引導大學生自覺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師團隊高度重視課程思政工作,努力將立德樹人貫徹到教學的全過程之中。

一、努力學習,把握課程思政的深刻含義

在學校和二級學院的帶領下,教師團隊多次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逐漸弄懂課程思政的深刻含義。

課程思政是什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在這段話中,總書記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這意味著不能把思政工作只當作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事,所有課堂都有育人功能,所有課程都是課程思政的主體,各門課都是思政的責任田。

課程思政的作用在哪裡?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既是我們的出發點,也是我們的目標。為了更好地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建設「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把「三全育人」的體制機制建好,具體實施就是要把「課程思政」「專業思政」的方法、途徑、載體使用好。

課程思政要做什麼?課程思政是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把實現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融入到我們專業人才培養和各門課程教學之中,使專業的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二、積極探索,實施課程思政的初步實踐

1.

強化立德樹人的理念,並嵌入最新修訂的2018版培養方案中。

課程思政首先應是一種教育理念的體現,從理念上來講,課程思政體現的是立德樹人。《教育部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強化課程思政和專業思政。2018年秋,在修訂新版培養方案培養目標時,首先強調本專業的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在培養要求方面,素質結構要求的第1條即是「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及健全的人格、高潔的品格、堅韌的性格和優雅的風格」,第2條強調「具有科學精神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對社會各領域中與心理學相關的問題和現象有較高的敏感性」。新版培養方案從根本上把立德樹人擺在了第一位。

2.

在教工黨支部和教研室的活動中,探討課程思政融入到專業課程中的問題。

課程思政也是一種教育方法,應該在教師的教學中體現。但是融入什麼、如何融入才能做到「潤物細無聲」,是困擾教師的難題。在2019年秋季學期的教工黨支部和心理教研室的活動中,有多次專門的探討。我們認為,專業課必須要有思政的內容,但專業課有自己的教學目標和學科定位,不能照搬思政課;在專業課程中,是有思政元素的,但不一定很明顯,需要專業課老師自己去挖掘,然後發揮出來,有機融入到教學中。

老師們談到,作為心理學專業的任課老師,自己之前的課程上也在育人,在理論和實踐的教學中,不斷強調如何做人,學生也頗有收穫,但放到課程思政的框架下,我們感到自己之前缺乏主渠道的意識,育人的內容比較隨意、零散,更多的是無意識而不是自覺的行為,缺少計劃性和體系性。在課程思政的育人格局下,專業課教師應自覺地把專業教學的知識體系與立德樹人的育人體系進行有機的融合。

3.

發揮學科優勢,提升教師德育能力。

課程思政不簡單,是對教師的思想水平、業務知識、業務能力的新的要求。教師自身要提高認識,努力把專業課所蘊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功能,一一發現和挖掘出來;並且,還要拓展教學能力,將課程思政的資源有機融入,不能簡單生硬。

一些課程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例如應用心理學專業2019級新生《學科入門指導》課程的第一次課,專業負責人夏菡老師談到應用心理學的工作前景時,特別強調了「心理學可以為國家做什麼」這一主題,從學生一入學,就把她們的視野引領到學好專業本領可以更好地為國家服務上。

課堂教學PPT如下:

當教師談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心理學的作用,心理學必將對當今中國社會發揮越來越多的貢獻時,同學們都深受鼓舞。可以說,這些思政元素打動和感染了本專業的學生,堅定了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也更激發了學生專業學習的動力。

又如,在《家庭心理學》課程中,任課老師也有意識地將習總書記關於重視家庭、家風和家庭教育的講話指示精神傳遞給同學,使學生樹立了做好家庭心理建設的工作不僅僅是為了單個家庭的幸福也是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的理念。

本專業不同性質專業課程的教師都在積極思考和探討課程思政這個問題,比如王中會、邱香、池麗萍老師特別關注心理學基礎理論課如何進行思政,周司麗、王鵬等老師更關注心理學應用類課程如何更多地融入思政。

總之,應用心理學專業的教師認識到,課程思政已是教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只是初步的探索,需要做得事情還很多,今後要更加投入,以高質量德育引領教學工作。

來源:中華女子學院疫情防控宣傳組

原標題:《雲端觀摩|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師團隊課程思政的初步探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來吧同學們,《犯罪心理學》課程思政有趣又有料!
    《犯罪心理學》線上課程思政改革「心」探索——來吧同學們,《犯罪心理學》課程思政有趣又有料!《犯罪心理學》線上課程思政改革「心」探索來吧同學們,《犯罪心理學》課程思政有趣又有料!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教師們紛紛變身「主播」,積極探索線上教學新模式。河南警察學院公共基礎教學部犯罪心理學專業王納新副教授和武義霞教官,創新性地採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推出各類新穎視頻作品和「一心三環」、「直播+錄播」、「雲端翻轉課堂」、「B站」系列超話、「動漫」傳播系列,有趣中孕育深刻、吸睛也抓心,課程思政教學潤物細無聲。
  • 「理學院」舉辦課程思政建設成果總結與教學觀摩活動
    為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大學數理課程育人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12月4日,理學院舉辦校級「課程思政建設」成果總結與優秀教學案例教學展示觀摩會。馬克思主義學院郭洪水教授、丁豔紅副教授、化學與藥學院耿會玲教授等專家進行現場點評和指導,理學院60餘名教師參加活動。
  • 「思政課程」引領「課程思政」
    釐清一個邏輯:思政課「主渠道」與各門課「一段渠」之間的邏輯關係,使思政課程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真正成為深化課程思政改革的源頭活水。構建一套機制:透析工作實務,關注微觀運作,圍繞組織管理、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改革、團隊建設、教師發展、考評激勵等,形成一套課程思政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 聚焦課程思政指南 助力學科專業發展
    加強頂層設計 統籌推進課程思政工作  丁奎嶺作首場報告。他介紹了上海交通大學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整體推進情況,結合交大人才培養理念,細緻分析了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設計思路和改革措施,並介紹了交大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團隊、課程、教師典型案例。
  • 這10門課,獲評首批校級課程思政示範課
    通過此次評選工作,深切感受到教師授課的藝術和課程思政的魅力,在今後教育教學中我們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理念,提高政治站位,將思政之「鹽」融入教育之「湯」,切實做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各學院要全面落實學校一流本科「三十條」的要求,結合課程特點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向歷史挖掘素材、向時代挖掘素材、向身邊的人物挖掘素材,建好課程思政素材庫和案例庫,做好示範引領、抓好貫徹落實。
  • 【課程思政】理工學科: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相得益彰,育人成效與...
    目前學校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已覆蓋所有院系,示範專業已覆蓋所有哲學社會科學院系,並向理工科院系持續延伸。學校主頁陸續推出「課程思政」系列報導,全面展示各院系、各學科、各科研機構在「三全育人」整體格局下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典型案例,綜合呈現復旦大學在課程思政建設上的探索與成果。
  • 怎樣辦好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思政」
    學前教育是教育的開端,是人生教育的「關鍵期」,相對於其他教育階段,學前教育對幼兒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要求更高。「課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創新,以專業課程為有效教學載體,在「潤物無聲」的知識教育、能力培養中融入思想價值引領。高等師範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肩負著培養未來幼兒教師的神聖職責和使命,更要加強專業課與思政課的融合,構築「課程思政」的立交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牡丹江師範學院法學院法學基礎理論「課程思政」的創新探索
    原標題:牡丹江師範學院法學院法學基礎理論「課程思政」的創新探索牡丹江師範學院法學院在「課程思政」立體化育人的過程中展開新的探索,結合全國首家「校園審判庭」的建設和與社會協同共建的發展規劃,先後推出了「憲法第一課」「憲法宣講全校行」「校園審判在身邊」等活動,將法學專業的理論教育與實踐中的價值觀塑造深度結合,以確保法學教育的「課程思政」
  • 我校舉辦金融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討會
    《新時代金融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創新》新書發布會暨金融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討會在學院南路校區學術會堂604會議室召開。課程思政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是推動合力育人的創新模式,對所有教師提出了時代要求和政治要求。王瑤琪對金融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取得的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她指出,教師是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此次研討會為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的協同融合、為共同促進思政育人工作創新發展創造了重要的交流機制。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三、再探索: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協同建設的著力點基於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之間的耦聯性特點和一體性特徵,有必要引入協同學理論,對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推進路徑開展協同建設。在協同建設過程中,既講究三同時(同時規劃、同時設計和同時實施),又相對明確各自的特點、地位和作用。
  • BNU課程思政雲享會 | 金融市場學前沿:金融學課程思政一體化探索與...
    BNU課程思政雲享會 | 金融市場學前沿:金融學課程思政一體化探索與實踐 2020-08-24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師風採】給數學課裡加點鹽——西工大教師潘璐璐的課程思政探索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她體會到「教書育人」應是全方位的,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育人的重要環節,她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堂課上好。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她查閱大量資料,請教同行,試圖把傳統數學課講出價值、講出溫度。在偶然一次看電影《厲害了我的國》時,潘璐璐驚喜地發現,電影畫面裡彎彎曲曲的中國高速公路網不就是高等數學裡的函數曲線凹凸性嘛!
  • 課程思政:鍛造中國未來金融人
    要不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何種程度的教育,全憑教師個人。在當前黨和國家大力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大背景下,從小處看,怎樣才能使專業課教學更好地幫助學生明辨是非,捍衛金融職業倫理?從大處看,如何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金融體制,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自2018年起,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黨委深入挖掘專業課「課程思政」元素,從21項課題入手,半數以上教師積極參與,開啟了探索之路。
  • 課程思政④|思行合一,大道行遠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課程思政...
    編制國內首部《交通運輸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成立國內首個交通學科思政教育研究中心;首次構建橫向覆蓋全專業的課程思政群、縱向貫穿培養全過程的課程思政鏈,形成完整的課程思政體系;率先制定每門課程立德樹人達成指標;首次系統提出專業教師課程思政勝任力提升路徑和工作機制……定標準,建平臺,繪藍圖,出「施工方案」,自去年年底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重點改革領航學院」以來,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 「雲上沙龍」∙教書育人:上海大學舉辦課程思政教學交流活動
    上海市課程思政領航學院黨政領導、領航團隊、領航課程負責人及團隊骨幹教師,校課程思政試點課程和示範課程負責人,院教學系主任、教學秘書、課程思政聯絡員及其他高校老師等在線互動。本次雲上沙龍,還吸引了貴州及本市兄弟高校的老師們一併參與。  教務處副處長顧曉英總結了2019年學校課程思政工作進展,講述了領航校「領導領銜,教授帶頭,黨員爭先,課程必修」課程思政育人模式。
  • 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調研推進會發言摘登
    構建市、校兩級有機聯動培訓體系,實施課程思政「金課」名師打造計劃。開展本科教學激勵計劃,2014年起每年投入近5億元專項經費,激勵全體教授為本科生主講專業基礎課程。三、把握特色、標準、評價三大突出要點,固化課程思政建設成果。一是打造特色品牌。實施課程思政領航計劃,打造10所整體改革領航高校、25個重點改革領航學院、一批特色改革領航團隊和精品改革領航課程。
  • 福州大學110門課程思政典型案例「網上共享」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龍超凡 通訊員 許曉鳳 黃少欽 陳梅燕)近日,福州大學利用微信公眾號推出16期110門課程思政典型案例,涵蓋工學、理學、文學、管理學和法學等學校全部學科專業,在全校推廣,形成了良好的示範效應。
  • 讓「三個抓住」成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的鎖鑰
    作為10 所「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整體改革領航高校」之一,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在全面增強教師育德意識基礎上,更加重視育德能力的提升,充分注重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引領作用,為「課程思政」提供深厚的學術支撐,邀請校內外專家並組織示範馬院教師走進全校各學院,做其它專業授課教師的「指導員」,通過與專業課程教師共同「研學」,讓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成為推進課程思政的「源頭活水」。
  • 課程思政「三問」:課程思政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幹?
    隨著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近年來,實施課程思政逐步從部分高校在「點」上的探索發展為我國高等教育界在「面」上的共識。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理論工作者有必要從學理上明晰「課程思政是什麼?課程思政為什麼?課程思政怎麼幹?」這三個問題。課程思政是什麼?
  • 課程思政的關鍵是「思」
    因此,對於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而言,課程思政的關鍵是各類課程教師之「思」,核心要義是教師的思想、思維、思路、思域。堅持立德樹人,教師在思想上高舉「一面旗」開展課程思政,各類課程教師在思想上要統一高舉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一是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