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強調 「 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中華女子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創新,注重增強思政課程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和針對性。注重「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強調「每門課程都負有思政使命與責任」,通過頂層設計、制度建設、課程立項研究、典型示範引領、實踐教學探索,引導教師深入挖掘各門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功能,使學生在各類課程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修養和專業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形成了「人人課中講思政,門門課中有思政」的教學新格局。
本期,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心理學專業的夏菡老師將帶領我們一起分享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師團隊關於課程思政的初步探索和體悟。
課程思政對於引導大學生自覺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師團隊高度重視課程思政工作,努力將立德樹人貫徹到教學的全過程之中。
一、努力學習,把握課程思政的深刻含義
在學校和二級學院的帶領下,教師團隊多次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逐漸弄懂課程思政的深刻含義。
課程思政是什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在這段話中,總書記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這意味著不能把思政工作只當作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事,所有課堂都有育人功能,所有課程都是課程思政的主體,各門課都是思政的責任田。
課程思政的作用在哪裡?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既是我們的出發點,也是我們的目標。為了更好地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建設「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把「三全育人」的體制機制建好,具體實施就是要把「課程思政」「專業思政」的方法、途徑、載體使用好。
課程思政要做什麼?課程思政是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把實現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融入到我們專業人才培養和各門課程教學之中,使專業的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二、積極探索,實施課程思政的初步實踐
1.
強化立德樹人的理念,並嵌入最新修訂的2018版培養方案中。
課程思政首先應是一種教育理念的體現,從理念上來講,課程思政體現的是立德樹人。《教育部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強化課程思政和專業思政。2018年秋,在修訂新版培養方案培養目標時,首先強調本專業的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在培養要求方面,素質結構要求的第1條即是「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及健全的人格、高潔的品格、堅韌的性格和優雅的風格」,第2條強調「具有科學精神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對社會各領域中與心理學相關的問題和現象有較高的敏感性」。新版培養方案從根本上把立德樹人擺在了第一位。
2.
在教工黨支部和教研室的活動中,探討課程思政融入到專業課程中的問題。
課程思政也是一種教育方法,應該在教師的教學中體現。但是融入什麼、如何融入才能做到「潤物細無聲」,是困擾教師的難題。在2019年秋季學期的教工黨支部和心理教研室的活動中,有多次專門的探討。我們認為,專業課必須要有思政的內容,但專業課有自己的教學目標和學科定位,不能照搬思政課;在專業課程中,是有思政元素的,但不一定很明顯,需要專業課老師自己去挖掘,然後發揮出來,有機融入到教學中。
老師們談到,作為心理學專業的任課老師,自己之前的課程上也在育人,在理論和實踐的教學中,不斷強調如何做人,學生也頗有收穫,但放到課程思政的框架下,我們感到自己之前缺乏主渠道的意識,育人的內容比較隨意、零散,更多的是無意識而不是自覺的行為,缺少計劃性和體系性。在課程思政的育人格局下,專業課教師應自覺地把專業教學的知識體系與立德樹人的育人體系進行有機的融合。
3.
發揮學科優勢,提升教師德育能力。
課程思政不簡單,是對教師的思想水平、業務知識、業務能力的新的要求。教師自身要提高認識,努力把專業課所蘊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功能,一一發現和挖掘出來;並且,還要拓展教學能力,將課程思政的資源有機融入,不能簡單生硬。
一些課程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例如應用心理學專業2019級新生《學科入門指導》課程的第一次課,專業負責人夏菡老師談到應用心理學的工作前景時,特別強調了「心理學可以為國家做什麼」這一主題,從學生一入學,就把她們的視野引領到學好專業本領可以更好地為國家服務上。
課堂教學PPT如下:
當教師談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心理學的作用,心理學必將對當今中國社會發揮越來越多的貢獻時,同學們都深受鼓舞。可以說,這些思政元素打動和感染了本專業的學生,堅定了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也更激發了學生專業學習的動力。
又如,在《家庭心理學》課程中,任課老師也有意識地將習總書記關於重視家庭、家風和家庭教育的講話指示精神傳遞給同學,使學生樹立了做好家庭心理建設的工作不僅僅是為了單個家庭的幸福也是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的理念。
本專業不同性質專業課程的教師都在積極思考和探討課程思政這個問題,比如王中會、邱香、池麗萍老師特別關注心理學基礎理論課如何進行思政,周司麗、王鵬等老師更關注心理學應用類課程如何更多地融入思政。
總之,應用心理學專業的教師認識到,課程思政已是教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只是初步的探索,需要做得事情還很多,今後要更加投入,以高質量德育引領教學工作。
來源:中華女子學院疫情防控宣傳組
原標題:《雲端觀摩|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師團隊課程思政的初步探索》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