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在早餐上面是下了功夫的,在印象裡北京大爺會提著鳥籠,悠遊自在地走到早餐店,喝豆汁兒吃焦圈兒,還有豆腐腦、火燒、小籠包、炒肝等等,而趙記炒肝曾經是早餐界的翹楚,號稱最好吃的包子店,力壓天興居、姚記等等,如今卻不是小時候那個味道了。
趙記炒肝原來是一個老爺爺掌勺,已經有20多年歷史了,後來他的女兒嫁人了,店裡的一個夥計娶了女婿的妹妹,因為女兒女婿無心繼承家業,就由女婿的妹妹繼續開下去,也從趙記炒肝變成現在的緣趙記,雖然還是一個店,但老北京人都說和以前差遠了。到底緣趙記的味道如何呢?
老北京人沒有不愛炒肝兒的,在天壇公園附近的老胡同裡,一家門頭不大的炒肝店就是緣趙記了,一進門就先點餐找位置,炒肝有大份小份,滿滿的一大碗,加了許多蒜末,濃稠度剛好,沒有太黏又可以掛住,嗦一口沒有腥味。吃炒肝一開始不需要勺子,掄起碗來轉一圈,以前是因為太燙嘴,如今已經成為一種風俗了。軟糯鮮嫩越嚼越香,雖然有蒜末但是不會覺得太上頭,反而起到了提香的作用,吃起來香甜可口還暖胃。
包子有素包子和豬肉大蔥包、雞蛋茴香包三款,豬肉大蔥和雞蛋茴香都是八元錢一個,一兩有三個。才出鍋的豬肉大蔥包皮薄餡大還燙嘴,豬肉肥瘦相間一點也不柴,大蔥切得很細蔥味十足,吃一口肉質在嘴裡四濺,一口一個真是停不下來。茴香雞蛋也是口感一流,再配上酸黃瓜,又解膩又開胃清口。如果說缺點的話,估計就是個小价格貴,讓人意猶未盡。
很多老北京小時候就經常吃這家店,那時候一碗炒肝兒二兩包子吃到過癮,如今要三兩才吃得飽,雖然相比其他的炒肝店,他們家貴了一點,但是食材新鮮而且實在,每一勺的炒肝裡都有一兩塊肝兒或者腸兒,包子的褶子也很好看,蘸一點黃芥末和醋,味道絕了。
這家生意一直很好,早上七點外面就已經停滿車,全是大老遠開車來吃包子炒肝的當地人。其實如今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家對美食那種回憶和情懷,就促使他們願意山長水遠跑來吃一個小時候的美好記憶,因為食材和當代人口味的問題,緣趙記肯定無法複製我們小時候的味道,但是能一直堅持下來,那就是一種傳承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