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維尼翁Avignon
放這張阿維尼翁斷橋的照片作為此貼頭圖,除了它是阿維尼翁的最經典建築之一,也是為了紀念我那追隨瓊瑤阿姨的青蔥歲月,雖然當時追瓊瑤小說更主要是特別喜歡她極其細膩的關於景物及心理活動的描述,與席慕蓉之類一起渲染了我那個追文逐字的文學少年時代。而這座橋與瓊瑤的唯一關係在於,她在這裡拍了《又見一簾幽夢》。
儘管不是首府,阿維尼翁卻被認為是現今普羅旺斯的心臟,既擁有一流的自然風光,更是一座古老的藝術之城,是有著法國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阿維尼翁藝術節的創辦地。每年七八月,一年一度的戲劇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全城是舞臺,全民是觀眾,將這座城市變成了五彩斑斕的海洋。在陽光燦爛的夏天,那種熱鬧和奔放絕對是無與倫比的奇妙體驗。
阿維尼翁更因為「教皇之城」而聞名。中世紀中,因羅馬政教各派別鬥爭激烈,直接威脅到教皇的安全,天主教廷從羅馬遷移至此,自克雷芒五世到1378年,前後六百年。由於教皇的遷居,阿維尼翁成為了教徒們的朝拜聖地,城內保有很多宗教建築,最著名的就是教皇宮。現在的阿維尼翁分老城和新城,教皇宮位於老城,主要景點也集中在老城區。阿維尼翁老城在199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阿維尼翁的引人之處,除了城市本身,還在於周邊若干不計其數的精華小鎮,讓人喜愛不已、流連忘返。
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是座落於阿維尼翁市中心的一座古老宮殿。始建於1334年,佔地約1.5萬平方米,被建在阿維尼翁北部一個巨大的巖石之上,是歐洲最大、最重要的中世紀哥德式建築。教皇宮不僅是教皇的宮殿,同時也充當著軍事要塞。阿維尼翁因其祥和寧靜的環境而深受教皇偏愛,成為教皇領地,歷史上有六次的教宗選舉是在阿維尼翁教皇宮舉行,在鐵血拿破崙時代,教皇宮被法國軍隊徵用,成為一座兵營兼牢房。幾經政權變遷和戰爭炮火的洗禮,幸運地留存了下來。現在是一座國家博物館。
阿維尼翁老城被包繞在高大結實的城牆之內,城牆保存幾乎完好。在秋日午後的陽光照耀下,從斷橋一路悠閒踱步到教皇宮,城市街道較寬、古樸安詳,心下十分喜悅。
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enezet,也稱阿維尼翁斷橋Pont d'Avignon,是中世紀的著名橋梁,最初建於1171年-1185年,橫跨於羅訥河Rhone之上,曾經是羅納河下遊唯一的橋,溝通了往來於西班牙與義大利之間的朝聖者。原來的長度約為900米,但因經常遭受洪水襲擊,危險係數不斷增高,終於在1668年特大洪水後,橋的大部分被衝毀,不再被使用,也沒有人試圖修復它。倖存的橋拱也陸續倒塌或被拆除,最初的22個橋拱今日只有4座保存下來,成為了今天的「斷橋」。瓊瑤的電視劇《又見一簾幽夢》中,阿維尼翁斷橋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斷橋與教皇宮成為阿維尼翁最為知名的兩個景點。挨著教皇宮的羅歇德頓公園Rocher des Doms是欣賞斷橋的絕佳所在。不僅可以欣賞斷橋,羅訥河對岸的阿維尼翁新城也盡收眼底。新城中心聳立著聖安德烈要塞和菲利浦之塔等高大的建築物,夕陽輝映下呈現著迷人的光輝,讓我對阿維尼翁的印象多了幾份恬淡的溫情。
(朗格多克-魯西永大區遊覽:阿萊斯、於澤斯、加爾橋、安道斯)
阿萊斯並不是普羅旺斯的城市,屬於朗格多克-魯西永大區。朗格多克有著全世界面積最大的葡萄種植地區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園之一,介紹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地區能夠像朗格多克--魯西榮大區一樣,能夠提供如此豐富全面的葡萄酒產品系列。
阿萊斯本不在計劃前往之列,但生活往往會產生點兒陰差陽錯,在陰差陽錯之後偶爾也收穫一些意外之喜。我在去了阿萊斯之後,不僅在加爾參觀了建築史上極為著名的加爾水道橋,還去了一個特別喜歡的鎮子於澤斯,據稱是法國第一個爵位誕生地。當然還去了一個叫安道斯的地方,沒有留下特別印象。阿萊斯本身,於我就是一爐暖火、一杯美酒和一頓美餐的記憶。
加爾橋,也被翻譯為加爾道橋、加德道橋,加德水道橋等。加爾橋位於加爾省,橫跨加爾河,於公元前19-20年修建,是一座三層石頭拱形橋,目的是為了將水引入當時的南部重鎮尼姆,再分至公共澡堂、噴泉和私人住宅。它曾為羅馬人類文明和衛生的生活條件做出了重要貢獻。史料介紹,建築加爾橋全部使用就地取材的石灰巖,最大塊石厚50釐米長2米多、重約6噸。設計這座橋的羅馬建築師和水利工程師創造了一件技術和藝術傑作,是建築學領域最為傑出的代表作之一。據說每一個學建築的人都會在上建築史課程時重點學習加爾橋。
現在的加爾河水量很少,加爾橋的引水功能也早被停用,這裡主要被當做文物保護和景點遊覽。到達加爾橋是下午晚些時候,有陽光暖暖地照著,各色各樣的、帶著狗不帶狗的人們迎著風在橋上漫步。順著橋走到一片山麓,尋得更好的觀景點。夕陽漸漸落幕,四周一片靜謐,想像公元前的當年,這裡有著怎樣繁忙的景象。古羅馬時代,與中國的盛唐時代一樣,在後人們眼裡就是一種神秘高遠的想像。追尋著這樣的印跡,總能觸摸到那麼一點彼年彼月的時光律動。庸常的人生也因此增了些多彩的記憶。
於澤斯Uzes
於澤斯是阿萊斯之行最最喜悅的所在,位於加爾省,很典型的中世紀古羅馬小鎮,據說是法國的第一個爵位誕生地,法國南部保存最為完好、修葺最為精美的小鎮之一。小鎮文化底蘊深厚,氣質謙遜純樸、恬靜溫雅,深受詩人和畫家的喜愛。法國著名小說家安德烈.紀德在回憶錄《如果種子不死》(Unless the Seed Dies)中深情地描述父親的故鄉:「啊,於澤斯」,喜愛之情盡顯其間。
於澤斯鎮子不大,當日天氣不是很好,沒有陽光,但對異鄉的好奇讓陰翳天氣變得不那麼重要,鎮子上有很多漂亮的各類店鋪,好好走馬觀花、靜心感受已很滿足。在一家漂亮的手工薰衣草鋪子買了手信,還遇到一家特別精美的餅乾店鋪。據說於澤斯也是法國有名的松露出產地,在11-2月收穫期,廣場上會有很多賣松露的攤點。我去的時候九月底十月初,不是時候。
就是這家橘黃色招牌的餅乾點心鋪子 Ba Cure Gourmande,裡面售賣各種各樣包裝精美的點心餅乾食品,那種瞥見一瞬就迅疾調動起每一粒味蕾的誘惑,至今都讓我時常念想有一日再去。
安道斯Anduze
安道斯Anduze
安道斯在我看來是個非常不起眼的小鎮,在大山裡呆慣了的人,對這一點小山深覺不足為奇,給我一點點像老家巴東一個叫沿渡河小鎮的感覺,但顯然沿渡河在我記憶中要比安道斯大得多。已經傍晚時分,在小鎮裡稍微走了走,匆忙離開,並無特別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