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街巷泛起「新意」 長江路街區改造注入現代設計元素

2020-12-12 中國江蘇網

長江路更新後的導視系統。 南報融媒體記者 鄧露潔攝

南報網訊 (融媒體記者 鄧露潔) 繼玄武區啟動長江路文旅集聚區建設以來,長江路街區建設系統推開,綠化景觀修補、大行宮廣場改造等持續進行。記者日前獲悉,在長江路城市家具、導視系統等提檔升級中,均注入了現代設計元素,讓歷史街巷也泛起「新意」。

「過馬路時低頭一看,腳邊原本普通的井蓋也變得『時尚』了。」9日,家住玄武區新街口街道香鋪營社區的居民姚小淵發了一則朋友圈,配圖是一組彩繪井蓋。灰青色的井蓋上印有彩色的1912街區、省美術館、「總統府」景區等長江路標誌性建築圖片,輔以銀杏、法桐等裝飾,仿佛嵌入瀝青路面的精緻畫作。

「長江路是玄武區集中展示文旅資源的『城市客廳』,座椅、樹池、欄杆、垃圾箱等戶外環境設施就是『客廳』中的『家具』。」設計團隊負責人、南京藝術學院教授何方說。她也是長江路logo的設計者,靈感來源於她漫步長江路的切身體驗。

何方是一名年輕的「老南京」,從小到大,她多次參觀長江路沿線的各大文博場館。當收到為長江路設計logo的邀約時,她自德基出發,自西向東重走了一遍長江路。德基、艾尚天地、南京圖書館、六朝博物館等沿線「珍珠」,在她腦海中以長江路為「線」串聯起來,由此誕生了長江路logo的設計靈感:以時空為軸,挖掘長江路深埋的「金沙」。

這一設計也充分浸潤到長江路戶外環境設施提檔中。記者9日來到長江路看到,道路導視系統、部分城市家具已煥然一新。原本灰黑色的路牌撤下,換成了嶄新的白色導引牌,標註了長江路沿線各大地標,凸顯全線資源聯動。值得一提的是,導視牌背後還附有長江路出遊「小地圖」,以圖繪形式解說了吃住行、遊娛購的各個場所。

據悉,結合長江路歷史文化底蘊,團隊還設計了絲巾、門票等系列長江路特色文創產品,與全街的「設計風」相互呼應。「以設計的形式,讓就地載體『活』起來。」玄武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玄武區還將持續推動長江路更新提質,挖掘就地文化、注入現代設計,讓街巷「說話」,讓文化「動人」。

相關焦點

  • 南捕廳歷史文化街區改造設計
    項目檔案 地點:江蘇,南京 面積:51079㎡ 類型:商業街設計 服務:商業街設計南捕廳街區,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仍保存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富有江南典型風格的傳統民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傳統特色,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開發潛力。
  • 山城巷「微更新」 對改造重慶歷史文化街區有何啟示?
    原標題:山城巷「微更新」,對改造重慶歷史文化街區有何啟示?   10月22日,「保護·活化·傳承」——山城巷微更新的啟示與探討主題沙龍,在山城巷舉行。
  • 佛山清代嶺南舊街,搖身變成繁華時尚街區,成舊城改造的優秀範本
    這裡就是嶺南天地,堪稱中國南方舊城微改造的典範,政府運用現代手法,改造原本具有典型嶺南風格的珍貴歷史建築,在充分保留鑊耳牆、青磚屋、石板路、蜿蜒街巷等嶺南建築特色的基礎上,注入現代商業元素,打造出一個集旅遊、休閒、商業及文化的時尚街區。
  • 這份交給長江路的答卷,請您批閱!
    長江和集,位於環城東路與長江路交口西南角,佔地面積約6000平米,原安徽省委的停車庫和辦公場所。△長江和集改造前作為長江中路的起點,長江和集打造合肥城市文化全新布局,再現安徽第一路的人文歲月,呈現合肥悠久的歷史人文。
  • 這份交給長江路的答卷,請您批閱
    作為長江中路的起點,長江和集打造合肥城市文化全新布局,再現安徽第一路的人文歲月,呈現合肥悠久的歷史人文。通過打造街區式生活空間,展現中國都市新理念。與上海衡山·和集一脈相承,長江·和集同樣秉承「和集」精神,把The MIX-PLACE 的理念注入長江路這條擁有百年歷史的街道
  • 大規模改造即將啟動
    2、大行宮廣場改造即將全面啟動!長江路文旅集聚區開街以後,隨後將全面啟動大行宮廣場改造,全力建設一個有人文內涵、有玄武特質、有廣泛影響力的文旅街區。說起長江路文化旅遊街區,南京人可謂如雷貫耳,這裡可以說是「三步一勝景、五步一遺存」,南京的風雨滄桑,金陵的氣質神韻全都融合在這裡!
  • 「歷史街區保護與改造」夢回前朝 還原歷史街區的魅力
    城市歷史街區的獨特性能夠滿足旅遊者探新求異的審美需求,地方性成為城市歷史街區吸引遊客的主要魅力。在當今萬業蕭條的時期,對於房地產開發來說,看到人氣的地方就意味著希望。到底是什麼能抓住現代都市消費人群的眼球?他們何以散發如此魅力?那就是對歷史文化街區進行景觀改造。
  • 歷史街區城市設計 守住大連的文化IP!
    日前,由市規劃局組織的大連市勝利橋北歷史街區周邊城市設計試點8大項目的初期成果面世了。其中,東關街、機車廠、勝利橋北等這些大連人耳熟能詳的老街區被提升入遺產保護城市設計的新藍圖中,令人欣喜。
  • 南京老門東、武漢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如何改造?
    歷史文化街區是一座城市歷史記憶的凝聚點,也是城市發展與更新中所關注的重點。然而,當前許多歷史文化街區的改造卻存在嚴重的同質化現象:一方面,「千城一面」的街區不斷湧現,過度化的商業氛圍破壞了其原有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不注重經濟開發,導致商業活力缺乏的街區也比比皆是,歷史遺蹟更是無人問津。
  • 南京市規劃局微信解讀總統府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規劃
    而長江路上的總統府歷史文化街區更是南京一張閃亮的名片。昨天,南京市規劃局官方微信「南京規劃」對《總統府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規劃》進行解讀。現代快報記者發現,原先2013年曾公示的一版規劃中,建議闊別十幾年的總統府大照壁回歸,原地復建。不過此次解讀中卻隻字未提。而總統府大照壁回歸一事從2013年一直討論到去年年底,專家還給出過3種回歸建議,現在是否能回歸?據了解,方案已經停下來,暫時可能沒戲了。
  • 國內10大特色商業街區全盤點!
    其亮點在於:保留古老街巷與歷史建築,再融入 2-3 層的獨棟建築;川西風格的青瓦坡屋頂與格柵配以大面積落地玻璃幕牆;成都遠洋太古裡既傳統又現代,營造出一片開放自由的城市空間。
  • 南京長江路將建成國家5A級景區 毗鄰1912、曼度廣場
    昨天記者從玄武區召開的第十七屆人大第四次會議上獲悉,該區今年將按國家5A級景區標準打造長江路歷史文化休閒街區。目前,該街區擁有太平天國近代史博物館、南京總統府、金陵美術館、江寧織造府、六朝博物館、南京群眾文化藝術中心等一系列文物古蹟和現代文化景點,加上近當代的歷史勝地梅園新村八路軍辦事處、鍾嵐裡民國建築群等景點。
  • 【策論】一條街巷,半部歷史,歷史文化街區與新城市的「共生模式」
    北京的老胡同、上海的多倫路、南京的烏衣巷、杭州的河坊街,這些古色古香、充滿歷史底蘊的街區小巷如今都是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走在這些地方宛如穿越到了舊時的中國,感受當時的生活百態,感嘆時光的流逝。數不盡的歷史街巷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不管社會發展如何迅速,那些大大小小的歷史街巷都不急不躁,安安靜靜的遍布於每個城市的角角落落,展現自己獨有的韻味和魅力,待人們前來細細探究。
  • 廈門中山路片區改造提升啟動 歷史街區將如何變臉?
    談廈門歷史,繞不開中山路,這些承載了歷史的建築與街區,需要我們好好保護和傳承。」文史專家這樣評價。這也是中山路片區改造提升工作的共識。而對於改造提升工作來說,首先要做的就是「摸家底」,工作人員花大量時間摸底街區建築的歷史和現狀,探尋各棟建築已經或是正在被淡忘的歷史,「如果不這樣做,湮沒了歷史的建築將缺失文化內涵,難以進行針對性修復提升和傳承,也難以讓廈門歷史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 中山路片區改造提升啟動 歷史街區將如何變臉?
    在已經確定的總體方案中,對中山路片區的歷史風貌進行保護性乃至修復性提升是最重要的一環,同時,改造提升工程還將拓展中山路片區的縱深度,延續歷史文化記憶並加以活化,讓這個百年來中外文化交融輝映並存留至今的歷史街區煥發新生,為市民遊客帶來更好的體驗感。
  • 「策論」一條街巷,半部歷史,歷史文化街區與新城市的共生模式
    數不盡的歷史街巷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不管社會發展如何迅速,那些大大小小的歷史街巷都不急不躁,安安靜靜的遍布於每個城市的角角落落,展現自己獨有的韻味和魅力,待人們前來細細探究。居住性、商業性的歷史文化街區對地域歷史文化保護具有重要意義,體現了現代社會生活和歷史人文環境的和諧共生,是對保護建築景觀的新發展模式。讓我們看看常州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發展帶來的影響。
  • 現代元素滲入胡同保護 改造每個細節都講究融合
    和以往修舊如舊的胡同保護方案不同,何哲他們的想法是滲入現代元素,「我們保護胡同中那些傳統積澱的部分,在不做破壞的提前下加入現代化的預製構件,改善居民的居住質量」。一個小院 三段歷史大柵欄很特別,對外地遊客來說,它就是那條遊走著鐺鐺車的商業街,但大柵欄實際遠不止這一條街。
  • 南京這3個街區入選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還不來打卡
    南京夫子廟步行街南京熙南裡歷史文化休閒街區南京熙南裡歷史文化休閒街區華燈初上,流光溢彩夜幕之下,盡顯金陵美熙南裡歷史文化休閒街區有著超高人氣市集以國風國潮非遺為主題充分挖掘街區的歷史文化資源沒有哪一條街巷,能像長江路這樣得千年文脈涵養,完整刻畫城市的風雨滄桑,淋漓展示古都的氣質神韻。
  • 洛陽市老城歷史文化街區改造詳規出爐
    如今的老城裡,風格混雜的近現代民居建築錯落分布,遺存下來的歷史古蹟如孤島般散落在民居中。同時,居民見縫插針地修建各類建築,使本不寬裕的空間更加狹窄;許多院落年久失修,已成危房。  此外,這裡的基礎設施也普遍滯後。不少小巷子裡,急救和消防車輛難以進出。水管網均修建於20世紀80年代以前,電力管線容量有限,煤氣、暖氣無法通達,保護與整治勢在必行。
  • 傳承歷史文脈再現繁華邕州 聚焦南寧「三街兩巷」改造升
    老南寧「三街兩巷」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在現代文化與城市文化的融合中,散發出濃濃的歷史文化韻味,不僅為南寧城市的發展注入了靈魂,還承載南寧千年歷史文脈,寄託南寧人深深的城市記憶,賦予了南寧城市的精神品質……目前,該城區正在推進的「三街兩巷」項目工程,將嚴格依據歷史,改造興寧路、民生路、解放路和金獅巷、銀獅巷及周邊區域;打造以明清嶺南民居及近代騎樓為主的歷史文化街區,再現繁華邕州圩市騎樓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