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燒酒——老廣的杜康

2021-02-07 輝嘗好吃

印象中,廣東酒並不出名,但看看酒類出口排行榜,排第一的居然是珠江橋牌廣東米酒,如果加上九江酒廠的遠航牌九江雙蒸、石灣酒廠的石灣牌玉冰燒石灣米酒,從出口量上講,茅臺、五糧液通通得靠邊。這主要得益於廣大廣東籍海外僑胞的口味偏好和廣東燒酒極高的性價比。在廣東,酒量銷量最多的,也還是廣東燒酒,老廣,就好這口!

老廣把經過蒸餾的高度酒稱為「燒酒」,這是古語言的保存。中國人發明酒,久遠得很,誰發明的酒,很有爭議,有黃帝說、儀狄說、杜康說,反正都是傳說,缺乏有力證據。

在元朝之前,蒸餾技術還沒傳入中國,大家喝的都是低度酒,所謂「李白鬥酒詩百篇」,能喝一鬥酒,比的不僅僅是酒量,還是肚量。元朝時,蒸餾技術從阿拉伯傳入中國,這才有了高度酒,由於蒸餾時要用火給酒水加熱,酒不僅是釀出來的,還是「燒」出來的,所以叫「燒酒」,以示與低度酒的區別。這個叫法,在粵語中保留了下來。

糧食酒是由澱粉通過酵母分解為糖,再由糖分解為乙醇,就成了酒。乙醇對酵母有抑制作用,當乙醇濃度達到20度時,就把酵母滅活,糖轉化為乙醇的過程就此終止,所以不經蒸餾的酒,最高度數不會超過20度,這包括我們的黃酒、娘酒、日本清酒、啤酒、葡萄酒。初釀的酒,不僅包括乙醇,還有乙酫、甲酫、乙脂、水等物質,乙醇的沸點是78.4度,把酒水加熱,乙醇在78.4度時就跑出來,再冷卻,就得到更高度數的「燒酒」。


釀酒原理就是這麼簡單,但為什麼不同地方釀出來的酒,風味會不一樣呢?決定酒的風味的,除了乙醇的含量(就是度數),還有酫類、脂類、醇類等幾百種化學物質,影響這些物質的含量的,與釀酒時採用的原料、酵母、提純工藝、陳化有關。

上述幾種廣東燒酒,在工藝上與別的地方最大的區別是:以大豆做曲,以肥肉泡酒,酒度只有30度左右,並形成了獨特的香型:豉香。這種香味,因豆豉香味而得名,有人還喝出臘肉味、哈喇味、塑料味……一般的酒麴是小麥,廣東燒酒用大豆,這就是豉香味的來源,但為什麼要用肥肉泡酒呢?

用糧食穀物來造酒,造好後的酒含有雜質,這樣的酒被稱為「濁酒」。明代大才子楊慎的《臨江仙》中提到的「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說的就是這種酒。這種酒檔次低,但經濟實惠,不過也不是隨便消費得起的,杜甫在《登高》中說「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連濁酒都喝不起了。


如何讓濁酒變清,這對古人來說不容易,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石灣陳太吉酒莊第三代傳人陳如嶽用太吉米酒添加肥豬肉,以石灣陶埕浸泡陳釀,發現以此釀造的米酒酒味綿甜柔和、酒香豉香濃鬱、酒體豐滿,且酒液清澈透明,不再混濁。這是個重大的發現,經酒浸泡的肥肉,冰清玉潔,如一塊冰,陳如嶽為這款酒取名「肉冰燒」,粵語「肉」「玉」同音,為求風雅,後來又改名「玉冰燒」。

用肥肉讓濁酒變清,這個做法十分聰明。原始酒混濁,是因為裡面含有不容易溶解的雜醇油和揮發性脂肪酸,根據有機物相似者相溶的原理,這些雜醇油和脂肪酸被肥肉釋放出來的脂肪層所吸附,濁酒因此變得清澈。

讓酒由濁變清還有其他辦法,比如冷過濾處理法,讓原始酒冷卻至低於水的凝結點,混濁物不溶於水,就被分離了出來,把這些混濁物過濾掉,自然就剩下清酒,但這個方法成本遠高於放肥肉,一百多年前古人也不可能掌握這個技術;另一個辦法是經過兩次蒸餾,第一次蒸餾,酒精含量在29%至31%,第二次蒸餾,酒精含量超過46%,酒液也就不會混濁,但這也犧牲一些酒體,以上三種廣東燒酒都是一次蒸餾,酒精含量在30%左右,不採用二次蒸餾,顯然也是出於成本控制考慮。

九江雙蒸,雖然有雙蒸兩字,但指的不是二次蒸餾。所謂「雙蒸」就是把由酵飯蒸出來的酒再倒入同量的酵飯中重蒸而成的酒。這一技術是一次無意中的操作失誤偶然發現,當初還是夫妻店的九江友隆興酒莊,妻子在搬動剛剛蒸好酒的酒埕時不慎滑倒,意外把整埕酒灑進一桶還沒有蒸的酵飯裡。無奈之下,夫妻倆把這桶酵飯繼續拿去蒸餾,驚奇的發現酒會將酵飯中的香味物質抽提入酒中,起串香作用,使得酒體綿柔,酒香醇和有加。從此雙蒸美酒始釀,享譽八方,成就一段釀酒傳奇。九江雙蒸酒飲後,會感到口腔、舌根、咽喉部有甘甜味,那是第一次蒸餾的酒與酵飯結合,部分米中仍有部分糖類還未經酵母代謝,結果酒液就帶了甜味。

九江雙蒸在廣東燒酒中算是講究的,也因此深受好評,清代詩人曾道恕品嘗九江雙蒸酒後就留下了「垂竿布網閒中事,慶舉雙蒸醉月明」的佳句,康有為的老師朱九江亦稱道「喜得儒林陳佳釀,助吾茅舍款嘉賓」,民國初年,譚篆青主持的「譚家菜」在北京崛起,譚篆青常以「良鄉雙蒸」待客。現在的九江雙蒸,也經過升級,出了「九江三蒸」,比九江雙蒸好了一些。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酒水也養一方人,這是味覺偏好使然。廣東燒酒獨特的豉香,部分老廣喜歡的不行,其他人則連連皺眉,此所謂「吾之蜜糖,汝之砒霜」也;廣東燒酒相對較低的度數,容易入口,對喜歡烈酒的人來說,會略嫌寡淡,但對習慣清淡口味的老廣來說,卻是恰到好處;低度數意味著低成本,經濟實惠,於普通勞苦大眾,花一點小錢,可以消除一天的疲乏和煩惱,豈不美哉?

這種骨子裡講實惠、實用、實在的消費觀,正是老廣的價值觀;廣東燒酒不僅可以用來喝,用來做菜更是絕佳選擇:酒精遇熱揮發,順便把導致肉腥味的三甲胺帶走,酒裡的芳香物質,也給菜增香。比料酒更高的度數,去腥增香效果自然更好,比二鍋頭等高度數酒更低的度數,不讓菜裡有酒味,這就叫做「剛剛好」!

廣東燒酒當然不僅僅有廣東米酒、石灣米酒、九江雙蒸三個品牌,順德的紅米酒、梅州的長樂燒,也是廣東燒酒。高端酒有高端酒的舞臺,作為老廣,可別忘了,我們也有廣東燒酒!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紀錄片《老廣的味道》第三季聚焦廣東美食傳承
    央廣網廣州2月12日消息(記者何偉奇)俗話說「食在廣東」,老廣對美食的熱愛和研究,聞名全國。美食人文紀錄片《老廣的味道》第三季首發品鑑會日前在廣州舉辦,該片將於2月17日至22日(大年初二到大年初七)播出,節目總導演李伊平表示,發掘和傳播廣東飲食文化是極具意義的事情,節目拍攝體現了潮汕、廣府、客家等嶺南文化的特色。
  • 在白水縣,有一個很小的廟,卻供奉著釀酒始祖杜康
    在渭南白水,歷史文化厚重,名人輩出,不僅有造字的倉頡,還有釀酒始祖杜康,傳說杜康就是在白水發明了瓊漿美酒。杜康的墓地就在白水縣杜康鎮。在白水杜康酒廠的下面。傳說杜康為夏朝時代人。也有傳說杜康為黃帝時代人。傳說在黃帝的時候,有一個叫杜康的人,專門負責管理糧食。當時,隨著農耕的發展,糧食每年都獲得大豐收。可是,糧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儲藏在山洞裡,山洞陰暗潮溼,時間一久,糧食全部腐爛了。杜康見狀,開始苦思冥想儲糧的方法。
  •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可以解憂惟有杜康因此杜康「秫酒」的產生.實開近代釀酒工藝之先河,是我國製酒史中的一 大轉折。由此而言,將杜康視為不同於原始的醪或醴的新概念「酒」的創始者,奉其為始 祖,尊其為酒聖,實在是最為合理的。稱杜康是造酒祖師或將他與儀狄同列為祖師的記載很多C晉代張華《博物志》中就有 「杜康作酒」之說。
  • 廣東盆菜:老廣的經典年夜飯,讓過節更有儀式感
    與其他地區的年夜飯相比,廣東盆菜的食物種類豐富,既有來自天南地北的山珍海味,也有十足親民的本地特產。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經典年味「盆菜」再次回歸老廣的年夜飯餐桌。 盆菜回歸老廣年夜飯餐桌 廣東盆菜在年夜飯餐桌上越受青睞,連年輕人也開始嘗試在傳統民俗中尋找過節的儀式感。
  •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中的杜康到底是何許人也?
    說起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那自然非杜康莫屬,漢《說文解字》載「杜康始作秫酒」。杜康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酒神,他的名字也成為中國酒的代名詞。可就是有一個問題:杜康到底是誰?關於杜康,其實沒有任何史料記載他到底是誰,各地有各地的傳說。
  • 上山下海,用「兩腳泥」拍出「粵菜美」|《老廣的味道》述評
    五年寒暑更替,《老廣的味道》五季共挖掘了200多個老廣的地道美食,呈現食在廣東和廣東物產的電視百科全書。煎、炒、烹、炸、蒸、焗、釀、糟、炙、烤、煮、餾、晾、酵等手法,千變萬化,看似再普通不過的食材,到了老廣的一雙雙妙手裡,總能創造驚喜,演化神奇。該片把粵菜的潮汕、廣府、客家三個主流菜系幾乎全部涵蓋,多維度立體多元地呈現出粵菜的豐富、鮮美、精細、原味等特點。
  • 《老廣的味道》第三季獲好評 用美食傳遞智慧與情懷
    值得關注的是,《老廣的味道》開播三年來,僅2017年就在廣東衛視重播15次,在央視紀錄頻道重播3次以上,節目版權遠銷海內外……在美食類節目層出不窮的今天,這個堅持以紀錄片形式呈現的廣東本土美食IP如何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如何通過美食這一「小切口」講好「廣東故事」,展現嶺南文化的情懷與自信?記者近日專訪了《老廣的味道》總導演李伊平。
  • 唯有杜康」,原來杜康不只是酒,就在河南!
    唯有杜康」一直都是被世人所銘記的句子。而在大家的理解當中,這個杜康就是當時曹操對酒水的統稱而已。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實「杜康」這個詞不僅僅只是酒水,還真的有一個地方叫做杜康呢,而這個杜康是一個小村,他的地標就在河南的一個地方,他的存在是不是和酒有著關係呢?據說在遠古的時候有一個叫作空桑澗的地方,好巧不巧的是這個地方就有一位名字叫做杜康的人。
  •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淺談解憂之酒「杜康」由來
    相傳炎黃時代,皇帝手下有一位專門負責糧食管理的大臣,名為杜康。隨著耕作技術的不斷發展,糧食產量提高,儲存不下的糧食只能存放在山洞當中。一日,杜康突發奇想,把這些多餘的糧食倒入樹幹中,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杜康前去查看糧食狀況,發現山洞口許多動物都倒地不起,仿佛睡著了一般,且山洞口有撲鼻香味飄出,杜康順著香味走去,在樹幹之中發現了香味來源,而前段時間存入的糧食中滲出了清水,杜康驚奇地嘗了一口,頓時感覺神清氣爽,全身飄飄然,遂將這水帶回鄉中,分發給村民,這便是「杜康酒」的第一個由來,而杜康也由此有了「酒祖」之稱。
  • 【老廣的味道導演手記】逆行的冰室
    【老廣的味道導演手記】逆行的冰室 2020-01-26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唯有杜康!造酒鼻祖「杜康」究竟是何來歷?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歷史驛站,今天要為大家講述的是「酒神」杜康的故事。曹操有一首著名的詩詞《短歌行》,裡面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我們都知道「借酒消愁」,而這裡面的「杜康」就是一種酒,它的發明者也叫杜康。相傳,杜康是第一位製造出「酒」的人,是造酒鼻祖,所以被稱為「酒神」。那麼,這杜康到底是什麼年代的人,又是如何製造出酒的呢?今天的文章就為大家詳細解說。
  •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有的人就選擇喝點小酒,舉杯消愁,古人也曾發出「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感傷。那麼可以解除憂愁的杜康到底指的是什麼意思呢?它又是怎麼來的呢?愛喝酒的人應該,「杜康」是個酒的品牌名,乍一聽感覺這是個人名,難道這是個以人名命名的酒嗎?不用著急,小編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杜康酒」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佛山特產之石灣玉冰燒酒
    石灣玉冰燒酒石灣玉冰燒酒,原產地廣東佛山市禪城區石灣鎮,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之一。是中國白酒第六種香型「豉香型」白酒的唯一代表。石灣玉冰燒酒所獲榮譽:1988年,石灣玉冰燒酒系列米酒獲全國輕工業優秀出口產品銀牌將稱號;
  • 綠豆湯廣東人加一物,有人說美味有人說噁心,喝得下去是真正老廣
    不過,綠豆湯雖然表面上全國人們無論南北都一樣喜愛,但是在煮法上卻是千差萬別,有些地方是專注於基本款什麼都不加,有些地方喜歡加入百合蓮子,有些則加入海帶一起煮,而在廣東,他們喜歡在綠豆湯中加入一種很特別的食材。廣東人喝綠豆湯喜歡將綠豆完全煮爛,直到湯汁變得黏稠,呈現出一種流沙狀,他們叫做「綠豆沙」。
  • 萬人品鑑官杜康之旅開始了,報名即可免費遊杜康、品美酒!
    從五月份活動首發到八月份活動追加杜康萬人品鑑官大招募從第一期走到了如今的第9期六個月、174天、成千上萬瓶杜康美酒一份接一份好評如潮的杜康美酒品鑑報告1走進釀酒車間 品嘗原酒一杯杜康酒,沉浮五千年作為華夏酒文化的瑰寶杜康酒精選杜康釀酒遺址自然地理環境下特有的優質高粱、優質小麥為主料制曲秉承杜康始釀秫酒並世傳千年的「五齊六法」、固態發酵,人工裝甑、擇時取酒、手工釀製、混蒸混燒
  • 「酒祖聖地 杜康飄香」蔡店鄉!
    杜康造酒的遺址就在蔡店鄉的杜康村,這裡是中國秫酒的發源地和酒文化搖籃。 杜康封壇大典 2 杜康古鎮底蘊綿長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 賞杜鵑 飲杜康,酒祖杜康故裡,河南汝陽杜鵑花節正式啟動
    杜鵑花開春意鬧,美酒杜康迎賓朋4月25日,酒祖杜康故裡,第十九屆河南汝陽杜鵑花節暨炎黃文化節開幕式在汝陽西泰山廣場正式啟動。賞杜鵑,飲杜康,花香與酒香交融,花不醉人人自醉,好一派旖旎風光。說起汝陽,就不得不提及杜康。這個已世存五千餘年的白酒品牌,見證了華夏文明的滄桑巨變,凝聚了中華兒女的人生百味。品一杯杜康,不僅是品味白酒本身的醇香,一飲而盡的還有人世間的酸甜苦辣。此次汝陽杜鵑花節暨炎黃文化節重點推介了杜康文化。活動現場,日光微醺,杜康暖心地為在場遊客和商戶提供帳篷納涼休憩。一邊賞爛漫春花,一邊品美酒杜康。
  • 點心四寶之一,傳承老廣的味道,早餐的首選
    叉燒包和蝦餃、幹蒸燒賣、以及蛋撻被譽為廣東「點心四寶」, 是把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味做成餡料,外面以麵粉包裹,放在蒸籠內蒸熟。叉燒包直徑一般約 5 公分,一籠通常為三四個。好的叉燒包採用肥瘦適中的叉燒作餡,包皮蒸熟後軟滑剛好,稍為裂開露出叉燒餡料,滲發出陣陣叉燒的香味。
  • 記錄中國 - 老廣的味道第一季 (1-3集)
    《老廣的味道》之潮汕味道以寫實的手法紀錄食品工業化年代,堅守食物傳統工藝的美食製作者。 老廣的味道第一季行走廣東21城,上山下海,深入美食腹地拍攝了30個故事,揭秘鮮為人知的地方獨特飲食,展示眾多廣味特色菜和背後的人物故事。第一集:上山下海,就為一口鮮!
  • 「老廣的味道導演手記」即將消失的家常菜
    從1月27日起,廣東衛視《晚間新聞》每晚22:00(周六22:30)將推出「抗擊疫情特別報導」,權威播報疫情信息,釋疑解惑,傳遞科學防護知識,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敬請關注!去年10月份的時候,《老廣的味道》第五季之《地氣》還差最後一個選題。這時候,一位廣西的朋友給我帶來了消息,在桂林,有個家庭兩代人都專注於烹飪,讓我去看看,那些菜是否合適。桂林我們已去過幾次,拍過桂林的米粉、八角寨的石斛雞等。我們外地人對桂林的印象就是,滿大街的桂林米粉和啤酒魚,還能有什麼其它新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