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心四寶之一,傳承老廣的味道,早餐的首選

2020-12-23 覓食者晨曦

很多廣州人一天的精緻生活從一盅兩件,從點心開始。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叉燒包,一款最常見,也最考粵菜師傅功力的茶樓點心。

叉燒包和蝦餃、幹蒸燒賣、以及蛋撻被譽為廣東「點心四寶」, 是把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味做成餡料,外面以麵粉包裹,放在蒸籠內蒸熟。叉燒包直徑一般約 5 公分,一籠通常為三四個。好的叉燒包採用肥瘦適中的叉燒作餡,包皮蒸熟後軟滑剛好,稍為裂開露出叉燒餡料,滲發出陣陣叉燒的香味。

在傳統的粵菜師傅看來,一個叉燒包是否做得成功,有以下幾點:1、好的叉燒包一定要鬆軟,廣州話叫軟熟,不能是乾巴巴的;2、好的叉燒包是要大肚,爆口會笑的,微微露餡;3、好的叉燒包掰開的時候有叉燒汁流出來,色澤鮮明,香味四溢;4、好的叉燒包肥肉瘦肉的搭配必須非常合適,多一分都不行。

《賭俠 2 之上海灘賭聖》中的《叉燒包》一歌更是膾灸人口「叉燒包,誰愛吃剛出籠的叉燒包,誰愛吃剛出籠的叉燒包……」大家在廣州喝茶的時候,記得點上一籠叉燒包哦!

這段時間在看一部美食紀錄片《老廣的味道》,其中有一集介紹到了廣式叉燒包(手工製作的)。我是一個比較衝動的人,片子裡介紹得那麼好吃,馬上就從網上淘了回來——江南第一包。今天早餐就吃這個,體驗一下節目裡介紹的叉燒餡裡的老廣味。

江南第一包

蜜汁叉燒包是我們廣東點心中最具代表的點心之一,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之一。按常規做法,好的叉燒包要呈「開花狀」(即蒸熟後包子的頂部呈自然開裂狀),但今天發現這個江南第一包蒸熟後並沒有爆開的。(也許是我們蒸的時間不夠?)

另外,我看了一下配料表,添加劑有點多。不管了,開吃了。還是讓我滿意的,這個包非常大,是一般包子的三倍,外皮雪白而且非常鬆軟,真的是傳統的口味,叉燒餡軟嫩飽滿,油潤而不膩,看來《老廣的味道》的介紹還是可以的,個人覺得比很多酒樓的出品還要好。

這個叉燒包好吃是好吃,就是有點貴了,一包才6個,18元,還不包郵,但也可以說是物有所值,畢竟傳承了老廣的味道。一個叉燒包,一碗白粥,一點鹹菜,就是今天 的早餐了。

我是美食領域創作者覓食者晨曦,歡迎關注我,持續為您帶來美食介紹,有態度 ,有乾貨。

相關焦點

  • 初湯︳港牌的茶樓,老廣的味道,喝茶配點心直落到上菜的平靚正
    初湯︳老廣的味道:平靚正招牌茶點蘿蔔糕,太過常見的東西都是千人千方,口味和配料各自不同,這家蘿蔔糕質地軟而不散,蘿蔔絲甜且鮮美,配料簡單,算是上乘。初湯︳老廣的味道:平靚正把一個蛋撻做到皮酥內嫩是一個廣式茶樓/酒樓的必修課。此處達標且口味水準中上。應該是現烤出爐,因為第一個點差不多最後一個才上。
  • 紀錄片《老廣的味道》第三季聚焦廣東美食傳承
    美食人文紀錄片《老廣的味道》第三季首發品鑑會日前在廣州舉辦,該片將於2月17日至22日(大年初二到大年初七)播出,節目總導演李伊平表示,發掘和傳播廣東飲食文化是極具意義的事情,節目拍攝體現了潮汕、廣府、客家等嶺南文化的特色。  本次活動由廣東衛視和廣東新華發行集團共同主辦。
  • 「老廣的味道導演手記」即將消失的家常菜
    去年10月份的時候,《老廣的味道》第五季之《地氣》還差最後一個選題。這時候,一位廣西的朋友給我帶來了消息,在桂林,有個家庭兩代人都專注於烹飪,讓我去看看,那些菜是否合適。桂林我們已去過幾次,拍過桂林的米粉、八角寨的石斛雞等。我們外地人對桂林的印象就是,滿大街的桂林米粉和啤酒魚,還能有什麼其它新鮮的呢?
  • 景德鎮的早餐吃什麼?給你推薦的美食四寶
    在景德鎮本地的老百姓對於景德鎮的早餐吃什麼?也許每個人隨口都會說:冷粉、餃子粑、鹼水粑、炒排粉。出外的遊子對於家鄉美食的懷念,大多數也就是這四樣,每個出外的遊子、學生、打工人士,每次談起回景德鎮最想吃的東西就是冷粉、炒粉、鹼水粑、餃子粑。
  • 食評老廣的味道——廣式點心外帶連鎖店
    >那就是茶和點心,今天小編帶一眾吃貨並不是推介茶樓而是一家廣式點心連鎖店人來人往的店面叫包道的廣式點心連鎖店生意相當紅火,特別是針對40~60歲的男女性人群基本上消費30元起步,火爆的人氣吸引了吃貨達人湊湊熱鬧品嘗。
  • 【老廣的味道導演手記】逆行的冰室
    【老廣的味道導演手記】逆行的冰室 2020-01-26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江冰‖中山美食「老廣的味道」
    中國幾乎每座城市都有中山路,偉人在廣東則是地方標誌之一。中山大學即是。中山市區,美食遍地,標明「食在廣東」,昭示中山人民也是「老廣的味道」忠實擁躉。夜入市區,東裕路/東苑路小吃一條街召喚食慾。全國各地名牌美食匯集,一家挨著一家,目不暇接。
  • 在廣州茶樓吃早茶,點都德是首選,點心是真心不錯
    在廣州茶樓吃早茶,點都德是首選,點心是真心不錯提到廣州,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茶點。那麼對於廣州人來講,最懷念的還是記憶裡的味道。古老傳承的茶點工藝,匠心獨具的老字號,肯定是首選了。在廣州茶樓吃早茶,就有這樣一家最受歡迎的茶樓-點都德,去過的朋友都會被「他」的點心所折服,紛紛點讚!
  • 豫菜奇葩—「套四寶」
    不只烹飪美食仍在傳承歷史
  • 上山下海,用「兩腳泥」拍出「粵菜美」|《老廣的味道》述評
    《老廣的味道》第五季索福瑞顯示收視率0.299%,全國同時段排名和往年相仿排在第七位,但今年開機率提高,收視率比去年提升56%。統計下來,《老廣的味道》五季節目在全國21個頻道播出了2453次,總收視到達率41%,這個比例可以推算出在全國約有5.6億不重複人口收看了節目。節目呈現地道粵菜美味,傳播中華美食文化與鄉愁。
  • 白雲軒餐廳「老廣的味道」懷舊粵菜品鑑會
    大洋網訊 白雲軒餐廳是廣州的「百佳」餐廳,以傳統經典粵菜「聞名」,餐廳的廚師隊伍歷經數月挖掘粵菜的精髓,推出以「老廣的味道」為主題的古老粵菜特色菜單,以讓尊貴的客人一品最正宗的粵味。「食在廣州」老廣的巧手匠心,對食物孜孜追求,那一道道講求時令。講求調理,講求搭配的粵菜,在老廣的記憶深處,味道蘊藏著幸福密碼。
  • 一套以吉祥為主題的酥皮點心,吉祥四寶,以此來表達對美好的希冀和...
    中式酥點心吉祥四寶生活,我愛中國風。在我看來,中國風並非完全意義上的復古明清,而是通過中式風格的特徵,表達對清雅含蓄、端莊豐華的東方式精神的追求。中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式甜點更是驚豔絕倫。但就像戲曲之於流行樂曲,傳統中式點心在西式甜點面前就成了過時的玩意兒,姑娘們都去學習馬卡龍了。中國製造的魅力在哪裡?
  • 《老廣的味道》第三季獲好評 用美食傳遞智慧與情懷
    值得關注的是,《老廣的味道》開播三年來,僅2017年就在廣東衛視重播15次,在央視紀錄頻道重播3次以上,節目版權遠銷海內外……在美食類節目層出不窮的今天,這個堅持以紀錄片形式呈現的廣東本土美食IP如何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如何通過美食這一「小切口」講好「廣東故事」,展現嶺南文化的情懷與自信?記者近日專訪了《老廣的味道》總導演李伊平。
  • 記錄中國 - 老廣的味道第一季 (1-3集)
    但還是有人堅持用古法制美食,那些挑戰舌尖的中國味道,源自於手藝人對於傳統烹飪和製作工藝的堅守。《老廣的味道》之潮汕味道以寫實的手法紀錄食品工業化年代,堅守食物傳統工藝的美食製作者。 老廣的味道第一季行走廣東21城,上山下海,深入美食腹地拍攝了30個故事,揭秘鮮為人知的地方獨特飲食,展示眾多廣味特色菜和背後的人物故事。第一集:上山下海,就為一口鮮!
  • 早餐的絕配,午餐的首選,就是它!
    當人們在飲食上釋放智慧的靈感,牛肉與麵條的完美融合製作出一碗味道鮮美的蘭州牛肉麵。很多人都知道蘭州牛肉麵不僅口感美味,而且果腹溫暖,一碗麵下肚,熱量滿滿。早餐,要注重營養,來一碗純湯牛肉麵,加個雞蛋,澱粉加蛋白質,給你最合理的搭配。午餐,牛肉麵是蘭州人的首選,爽滑筋道的麵條,充斥著純湯的濃香,加一碟小菜沾著牛肉湯每一口都是滿足的感覺。
  • 廣式點心品牌百年傳承 不忘初心
    眾所周知,廣式點心有著古老的文化。在上百年前的廣東地區,廣式點心就已經興起。廣式點心的出現,帶動了大大小小品牌的建=成立。然而,真正能專注於做廣式點心的品牌卻屈指可數。如何利用嶺南西關文化的地域優勢和魅力,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 老廣的味道!鮮香爆汁,豐腴飽滿,全家老少都愛吃!
    今年冬天似乎比往年更冷,一到天涼,總想大口吃肉才讓人感覺溫暖又踏實特別是來自老廣的腊味煲仔飯更讓人魂牽夢繞!
  • 老廣的味道夏天生津解渴的老火靚湯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老廣燉湯會放藥材,多重藥材的搭配混合,當然這不是煮中藥啊,沒有中藥那種味道,但是那種湯的味道,作為老廣的我,我是很習慣,寫到這,我懷念老媽的靚湯。話不多說,先來看看我經常喝的靚湯吧。老廣的老火靚湯很多,但是我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夏天嘗試下去做吧,對各位夏天的飲食裨益良多,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如果家中長輩都在,那你有口福了!哎,我也想回家喝老媽的靚湯,奈何生活奔波,遠離雙親,只好自力更生
  • 三包五點,廣式點心加盟代表品牌之一
    「三包五點」以三包:叉燒包、生肉包、流沙包,五點:蝦餃、幹蒸燒賣、馬蹄糕、糯米雞、玉米豬肉蒸餃為代表產品,傳承三百餘年廣式點心工藝精華,結合現代化快節奏的都市早點連鎖門店經營方式,把傳統廣式點心的美味呈現在當代消費者面前。    點心文化    廣式點心與早茶文化    在一般人心目中,點心就是指一些做工簡單、口味清淡的小吃。
  • 懂行| 咖啡配包子,點心 brunch … 上海的早餐店好有趣
    而咖啡的部分,喬家柵千挑萬選,最終交給上海咖啡圈小有名氣的獨立咖啡品牌之一「蘆田家咖啡研習社」打理,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其職人精神內核與喬家柵致力於傳承非遺手藝的百年使命不謀而合。喬咖啡選址在一幢身帶傳奇色彩的老建築,除了位於地理位置優越的市中心,也同樣寓意著傳承歷史,讓老建築與新文化碰撞出火花。淮海大樓建造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原名為帝國大廈( Empire Mansions ),曾是霞飛路上人人皆知的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