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解析:康熙才是八爺黨最大的擁護者和受益者

2021-01-07 好讀書不求甚解君

很多看過《雍正王朝》的觀眾都有兩個錯覺:第一個錯覺是康熙不喜歡八阿哥胤嗣和他身後的八爺黨,第二個錯覺是八阿哥是一個城府極深的人,暗中羅織了權傾朝野的八爺黨。

其實,真正推動八爺黨形成和發展的人是老皇帝康熙。劇中還是通過蛛絲馬跡告訴了觀眾的。

開篇第1集,八阿哥分管戶部

電視劇第1集講的是黃河發大水,朝廷需要撥款搶修河堤。想辦差的老四去查了戶部的帳目,發現戶部虧空!大家注意了,此時阿哥已經是分管戶部的阿哥了,而且是唯一一位有職權分管六部的皇子!年齡更大的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都沒有分管職權,卻是八阿哥獲得了這個職權!

在這1集裡老皇帝康熙還發了火,他說「這些年朕把國事交給了太子,還有你們這些阿哥幫同辦理」。注意這後半句,康熙讓皇子們幫同太子辦理朝政呢!這就值得玩味了:如果真想讓太子理政,就不會讓其他皇子幫同辦理了。自古以來,九龍治水的幫忙,必然是越幫越忙。

康熙作為集權的聖君,怎麼可能連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呢?之所以安排幫同辦理,那就是要制衡太子!

可太子畢竟是名正言順的,其他阿哥可沒有這個名頭,要制衡太子就得老爹康熙親自扶植才有可能。你看,讓老八分管戶部就是這麼一招棋。

太子師傅王繕哭訴:哪有什麼幫同辦差

其實太子挺可憐的,當了40多年太子,上有聖君、下有悍臣,往周邊一看還是一幫虎狼兄弟,這些人把太子圍的死死的!但最核心的阻力還是來自老爹康熙,尤其是康熙晚年,自己年老體衰,很多事都力不從心,你看看焦晃老師演繹的多到位:一臉無奈,滿眼滄桑!這時能給他皇位產生最大危機的就是太子了!

所以,老爺子把自己兒子看的死死的,一方面處處打壓自己兒子的言行,直接磋商銳氣,弄的太子灰頭土臉;另一方面,暗中縱容八爺黨的發展壯大。

直到八爺黨大到不受控時,康熙才開始打壓八爺黨

等待太子第一次被廢時,康熙才發現八爺黨已經大的不得了!如果太子被廢,八阿哥變成了太子,那麼自己當年制衡太子、扶植八爺黨不就是給自己埋雷嗎?

於是,康熙通過打擊佟國維但沒有重擊八爺黨,這樣通過復立太子,就基本保證了皇子們之間勢力的均衡。

所以,八阿哥勢力的發展壯大是康熙縱容默許的,八阿哥勢力的被壓制也是康熙一手導演的。

康熙這麼做的目的,自然是要確保自己地位的穩固。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最精彩一計,康熙皇帝和張廷玉完美配合,搞定八爺黨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康熙這個角色,如果不當皇帝的話,他一定是一位身懷絕技的釣魚高手。康熙四十七年,愛新覺羅·玄燁在滿朝文武面前,針對盤根錯節的「八爺黨」進行了一次手法高超的「釣魚執法」。四阿哥是太子黨的人,太子倒臺對四阿哥有百害而無一利。是老八?有可能。八阿哥一直覬覦太子之位,他的嫌疑最大,但是沒有證據。康熙原本的意思是要立刻查,可張廷玉是旁觀者清,他勸康熙要慢慢查,貿然行事只會把事情越鬧越大,對國家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康熙要和張廷玉來一出雙簧:以「舉薦太子」為煙霧彈,把幕後主使給逼出來。
  • 雍正王朝:康熙明知「調兵手諭」有假,為何還要處置十三阿哥胤祥
    或者,康熙皇帝有著更深層次的考慮?其實,這才是康熙皇帝的帝王心術,才是穩定當時局面的最有效手段!一道命令,將「大爺黨」、「三爺黨」、「四爺黨」、「八爺黨」的勢力首腦全部給予了安撫和拉攏;甚至還給予了可以替代胤礽,成為新任儲君的希望。如此一來,胤禔、胤祉、胤禛、胤禩這四位最可能對康熙皇帝形成二次威脅的皇子才能堅定地站在康熙皇帝一邊,才能同仇敵愾,與太子胤礽為敵。
  • 雍正王朝:誰才是康熙朝堂最大的贏家?看完這三件事,你自己判斷
    導讀: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除了康熙皇帝對皇位的最終歸宿擁有絕對決定權,身處大清王朝決策機構——上書房的佟國維、馬齊、張廷玉同樣擁有對康熙皇帝很大程度的影響,並通過自己的政治站位為奪嫡皇子們增添一份絕對不容忽視的砝碼。
  • 雍正王朝:為何八爺黨隆科多幾個旗主王爺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康熙駕崩當晚,四爺放出了十三爺,十三爺幫助四爺控制了局面,八爺他們搞八王議政的是時候也是十三爺力挽狂瀾,這是八爺黨的最後一搏,自此之後,八爺黨徹底敗了。八爺黨和隆科多以及幾個旗主王爺為什麼敵不過十三爺呢?
  • 雍正王朝:太子要學李世民,康熙為何重用胤禛和胤禵應對?大智慧
    所以,才有了康熙皇帝對張廷玉所言:「衡臣,如果朕再次廢了太子,那麼千秋萬代以後,史書會怎麼評述?」3、康熙皇帝那一句「朕想的是將來」,也能直接說明問題:不能留給太子胤礽幹出有損皇家顏面的機會;更不能讓他傷害到其餘皇子,尤其是被康熙皇帝默認的皇儲人選——皇四子胤禛;這才是康熙皇帝真正需要擔心的所在。所以,他必須提前行動、提前安排,以防不測!
  • 雍正王朝:「死鷹事件」的主謀是胤禩?我說是康熙皇帝,你信嗎?
    《雍正王朝》作為一部對雍正皇帝正面演繹的歷史劇,自開劇就基本確定了皇四子胤禛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儲君位置。但在「九王奪嫡」的關鍵時期,康熙皇帝將皇十四子胤禵任命為手握兵權的大將軍王,已經讓人有點匪夷所思;「死鷹事件」出現以後,康熙皇帝不追究、不在乎的態度,更是讓人捉摸不透。
  • 同演雍正王朝走紅,康熙老了,雍正老了,54歲的她滿臉的膠原蛋白
    說到《雍正王朝》,大家都知道這是二月河三部大氣磅礴歷史劇中的一部。這部劇講述的是雍正皇帝推行新政、穩定朝政、抑制宮廷爭鬥的鐵血一生。這部劇中的正主是雍正皇帝,康熙晚年廢太子改立四皇子,就是看中雍正的人品,歷史證明康熙的選擇是正確的,雍正一生的策略為清朝的長治久安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 《雍正王朝》如果沒有胤祥,八王議政雍正難道真的束手無策了嗎?
    2、八爺黨為首的「八爺黨」集團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大的憑仗,主要還是靠著隆科多和四位旗主王爺。首先來說說隆科多,雖然隆科多掌握著京城的防務,但說到底這個權力還是掌握在雍正的手中,這個從雍正先前用嶽鍾琪直接換掉了年羹堯就可以看出來,雍正不可能只是讓年羹堯、隆科多一個人就掌握了權力的,只要隆科多有任何的異動,雍正還是有機會直接換掉、甚至除掉隆科多的。
  • 《雍正王朝》有個狠角色,康熙和雍正認為他忠誠,其實都被他騙慘
    《雍正王朝》中有個狠角色,康熙和雍正都認為他忠誠可靠,其實,都被他騙慘了。就是他,關鍵時刻背後「捅刀子」,差點要了雍正的命。只有張廷玉看清了這個人,始終不信任他。誰呢? 大家可能不信,是雍正的小棉襖!他就是圖裡琛!圖裡琛是康熙最信任的御前帶刀侍衛,而且是侍衛總管,信任可見一斑。
  • 雍正王朝:田文鏡被清流彈劾,八爺為何隔岸觀火?李紱被利用了
    《雍正王朝》中,田文鏡就是一位永遠不會與同僚和諧相處的「孤臣」,早在黃河發大水時,他就因得罪上司而遭罷免。好在四爺慧眼識人,將田文鏡帶回京城。追比戶部欠款時,田文鏡不通人情世故,鬍子眉毛一巴抓,結果不僅得罪人,還被打得鼻青臉腫,事情沒辦成,被發配陝西。縱觀其職業生涯,不是刁難別人,就是被別人彈劾。要不是雍正撐腰,田文鏡根本做不到巡撫。
  • 《雍正王朝》中雍正賜死了自己親生兒子弘時,歷史中,弘時的結局怎樣?
    在《雍正王朝》裡,弘時最初是位不起眼的人物,並無奪嫡之心,後來因洩露「恩科取士」考題,被八爺抓住了把柄,上了他的賊船,成為八爺手中的一顆棋子。弘時本可以像弘晝一樣過著安穩的日子,卻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 雍正王朝:誰這麼大膽,敢當面諷刺康熙?太子師傅王掞,就這麼牛
    但在「八爺黨」的內部會議中,皇八子胤禩一邊敲打、一邊威脅,硬是逼著皇十四子胤禵表明了擁護自己的態度。只是,「君權天受、豈能私相授受」,等到康熙皇帝召集諸皇子大臣御前商議時,幾乎所有的事情就都變了!他之所以「答非所問」,乃係因為有著自己的精細打算:別忘了,皇十四子胤禵曾在「八爺黨」的內部會議上,明確表達了對皇八子胤禩的擁護和支持。可如果胤禵當堂反悔,毛遂自薦或者舉薦別人呢?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看似兇險,其實一切都是雍正布局的結果
    八王議政可以說是雍正王朝的高潮,也是雍正與八爺黨最後的爭鋒,最後結果我們知道是雍正贏了,自此之後八爺黨徹底瓦解,八爺胤禩更是被抄家,最後鬱鬱而終。而對於八王議政這個起伏跌宕的朝會非常的兇險異常,但實際上呢?小編覺得這一切都是雍正皇帝的布局,他早已成竹在胸。
  • 雍正王朝:三道「枷鎖」的牽絆,讓雍正對「八爺黨」眾人無可奈何
    才最終為雍正所懲治,而這也已經到了雍正在位的最後一年。(圖片來源於網絡)雍正面臨的第二道「枷鎖」,就是「八爺黨」的朝堂勢力實在是太龐大了。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以弘時為內應,對內聯合和隆科多,對外又獲得了關外四位「鐵帽子王」的支持,就此打著恢復「八王議政」祖制的旗號,向雍正發動了「逼宮行動」,妄圖通過這樣的方式讓雍正退位,進而將雍正此前所實施的新政就此全部廢黜。
  • 喜歡《康熙王朝》,裡面有夢想!也喜歡《雍正王朝》,裡面有現實
    這樣,所站的角度不同,重溫那些經典影視劇的感受也就不同,比如,同樣是評分9.2的《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每個年齡段看它們,總會有不同的感悟。作為中國歷史劇類型的扛把子,至今都還保持著9.2分的高口碑,而每當一部清宮戲播放出來後,很多人總會用這兩部劇來做一番比較。
  • 雍正王朝:並非只為殺鄔思道,這3件事,才是雍正返回潛邸的原因
    在張廷玉、隆科多、鄔思道和皇十三子胤祥的鼎力相助下,皇四子胤禛雖然暫時壓制住了實力強大、心有不甘的「八爺黨」,但實際上,對於剛剛繼位之雍正皇帝的威脅,遠遠沒有消除和結束。這說明,雍正皇帝之所以於繼位當晚返回潛邸,是因為有著更重要、更關鍵的問題需要迫切解決。能夠讓雍正皇帝在繼位當晚,在康熙皇帝駕崩的當晚,不於宮中守靈,也要返回潛邸解決的問題,肯定直接關乎雍正皇帝的皇權穩固和對「八爺黨」的防範問題。
  • 雍正王朝:隆科多本來位極人臣,他為何卻和八爺黨聯合搞八王議政
    導讀:首先,隆科多是迫於無奈才配合八爺、九爺逼宮的,因為八爺、九爺手裡捏著隆科多的把柄呢,第一個把柄就是「九子奪嫡」期間,佟國維和隆科多之間有一個秘密協議,佟國維燒八爺的熱灶,隆科多燒四爺的冷灶,無論將來是誰當皇上都可保佟氏一門的地位。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時隆科多坑了圖裡琛,圖裡琛是如何反擊的
    八爺黨一夥聯合隆科多以及關外的旗主王爺搞八王議政時,朝堂氣氛很緊張,雍正讓圖裡琛調兩棚御林軍來,圖裡琛面有難色的道:「奴才失職,奴才有罪,御林軍讓隆科多帶著步軍統領衙門的人換防了!」雍正問隆科多人呢?其實,在康熙駕崩當晚,十三爺沒來之前,有個細節值得注意,康熙駕崩之後,阿哥們吵的不可開交,張廷玉說有遺詔,讓隆科多去取遺詔來當場宣讀,可是直到十三阿哥胤祥從豐臺大營趕來,隆科多才適時的捧來了遺詔,也就是說隆科多從這個時候就開始賭了,他在選擇觀望,如果八爺黨的人帶人來暢春園,那麼他肯定不會拿出遺詔,他一看十三爺來了,就知道四爺的位置穩了,所以適時的捧出了遺詔,並且還端出架子威脅了八爺九爺十爺一番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保舉老十四做大將軍王,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聽取了鄔思道的建議,保舉了自己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王」,而這一舉動可以說是為雍正最終能夠成為「九子奪嫡」的勝利者,進而在康熙去世後成功繼承皇位,奠定了非常的堅實的基礎。
  • 雍正王朝,八爺真的是一個深謀遠慮的老狐狸
    在《雍正王朝》中,八爺可真的算是一個深謀遠慮的老狐狸。他雖然說在爭奪皇位這個事情上,輸給了四爺。但是這一時的失敗,並不能證明這個人就不優秀。從最後八爺的辦差上面,就可以發現,他還是那個老狐狸。一直都沒有變!這件事,從一個事情中就可以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