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坐王座18年後,聯想的鐵飯碗被華為盯上

2020-12-10 OFweek維科網

愛國的聯想,遇上了或許更愛國的華為。

11月20日晚間,華為在官網上悄然更新了B系列(商務系列)電腦的新成員——型號為MateStation B515的桌上型電腦。

華為做臺式機可不是小打小鬧,而是所圖甚大——早在今年8月,華為發布MateBook B,這是華為首個主打政企客戶的商務系列產品線。不過,由於臺式機才是政府採購大頭,所以這款筆記本電腦並未掀起多大風浪。此次商用桌上型電腦的推出,意味著剛出售榮耀業務的華為,盯上了政府臺式機頭號供應商聯想的蛋糕。

兩家「愛國公司」要開戰了。

Danny、Odyssey丨作者

放大燈團隊丨策劃

聯想:穩坐王座18年

在政府IT採購領域,聯想稱霸之路始於2002年。

當年6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1]。聯想作為國產民族企業,迅速跟上大潮。在不久後的2004年,聯想的PC產品擊敗了身為「國際大牌」的惠普和戴爾,在國內政府行業IT設備採購份額中佔據榜首,市佔率接近50%, 比上年增長了35.67%[2]。

這種增速背後,離不開「民族企業」四個字的加持。聯想作為中國人驕傲的高光時刻,發生在2005年的5月1日的下午3點。

彼時,聯想正式宣布完成收購IBM全球PC業務,同時任命楊元慶接替柳傳志,擔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擔任非執行董事。聯想當年以130億元美元的年銷售額成為全球第三大PC製造商[3]。

也是在那時,「買聯想」成了政府採購過程中,心照不宣的「政治正確」。

一來,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其採購都偏好本國產品;二來,在政府採購的邏輯中,損耗周期與價格之比,較之性能與價格之比更為重要。簡單來說,就是在同等價位中,選擇最抗用耐造,使用年限最長的,而不是性能最好的產品;三來,政府採購比消費級別的產品更看重保修,一般都要求保修3年起步,有的地方甚至要求至少提供6年質保。

以上海市2014年8月15號出臺的《上海市市級行政單位通用辦公設備家具配置標準(試行)》為例,政府採購的桌上型電腦使用年限至少為5年,且價格不超過6000元人民幣[4]。

來源: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財務處

照此標準,還有什麼比聯想更適合政府辦公設備遴選標準的選項嗎?

民族之光、抗造耐用、售後完善……這些恰到好處的標籤,造就了聯想PC在政府採購領域的霸主地位並帶來持續增長。聯想官網的一份數據指出,從2016年的2萬臺到2017年的8萬臺再到2018年的15萬臺,聯想品牌PC產品在我國政府採購電商市場的年銷量一直在大幅增長,市場份額更是由2017年的60%增長到了2018年的70%[5]。

15萬臺電腦背後的政府市場有多大規模?

放大燈團隊(ID:guokr233)查詢到的一份南京玄武區公示聯想商用電腦政府採購案(2018年1月15日)公示文件顯示,該筆商用電腦的成交單價為4850元,型號為揚天T4900d 商用電腦 21.5英寸屏(I5-7400 4GB 1T 1G獨顯 刻錄 W10)[6]。

若以此價格估算,聯想2018年在我國政府採購電商市場的年銷售額約為7.2億元,整體市場規模超10億元。

根據聯想集團2020/21財年的中報,2020/21的上半財年,聯想總營收為60.90億元美元(約400億元人民幣),其中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收入為了10.53億美元(約合69.17億元)的收入[7]。

相比之下,哪怕政府市場依舊維持在2018年的10.3億元左右沒有增長,聯想在其中的收入也十分可觀。

霸主地位可不是虛名,十幾年來,在政府PC採購王位上的聯想,很難有撼動地位的挑戰者。

但現在,華為來了。

PC王國的新陳代謝

從多數消費者的感知來看,華為在通信,尤其智慧型手機領域有著極強存在感。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手機季度跟蹤報告,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約8,480萬臺,其中華為以3510萬臺的出貨量,佔據了41.4%的市場份額,高居市場第一,並遙遙領先於其他一眾廠商[8]。

儘管出貨量同比下降,但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從各個維度上都是國內第一。數據丨IDC

但鮮有人注意,華為的PC業務增速,並不遜於智慧型手機。

在2020年8月,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餘承東稱,第三方調研機構數據顯示,華為在中國筆記本市場佔有率達到 16.9%,僅次於聯想,排名第二,已然進入市場第一梯隊[9]。

令同行心生畏懼的恐怕不是增速,而是相比遍地開花的聯想筆記本產品線,華為依靠「輕薄本」這一個細分品類,僅用了四年多,升至筆記本市場第二名[9]。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這款臺式機新品雖然低調,但能面世已實屬不易。

2020年9月15日,美國對華為制裁禁令正式生效,三星、臺積電、東芝、索尼等企業確認斷供華為。但還好,AMD、Intel等廠商趕上了「逃逸速度」。9月19日,AMD取得對華為供貨的許可,這位副總裁還表示,華為的禁令對AMD的業務沒有產生重大影響[10]。9月22日,英特爾已獲得美國當局許可,可以繼續向華為提供特定產品[11]。

要不是這兩則供貨許可,華為別說挑戰聯想臺式機「採購之王」的地位,連維持原有PC生產都是個問題。

多數用戶並非發燒黨,不懂參數,只看品牌,這意味著「營銷」在國內3C數碼產品市場依然很重要,「愛國營銷」也就有了生存空間。

「愛國」不是禁臠,而是人人都引以為傲、甚至還能帶來利益的事。從本世紀初至今,「愛國」與數碼營銷如影隨形,無論是直接叫「愛國者」,還是「民族驕傲」的聯想,「新國貨」的小米,又或是近年處於中美關係風口浪尖的華為,無論它們承認與否,「愛國」都曾給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不過,作為國產IT產業崛起裡程碑的聯想,有「同款電腦國內定價高於國外」的黑歷史,即便被政府青睞,也終不免被群嘲「老牌愛國企業聯想被資本主義腐蝕為美帝良心」;華為承載的「愛國」情懷更激進,不論是CFO的至今不明的境遇、還是川普政府的制裁,或是其在5G領域展現的「大國實力」,都是很多消費者為「愛國」買單的動力。

因此,如果華為和聯想打起來了,那不如說是愛國公司的新陳代謝。

貿工技的歷史進程

挑戰聯想的只是華為一家嗎?可能不是。

一方面,PC廠商們製造「掌上電腦」的野心,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誕生而幻滅。除了異軍突起的蘋果外,聯想、惠普、華碩等電腦廠商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的布局都不溫不火,最終落得只能固守PC陣地。

另一方面,小米、華為、redmi、榮耀這些後起之秀在手機領域攻城略地後,並不滿足於將戰場局限於手機,一邊開始涉足AI、IoT等前沿領域,一邊默契地從筆記本入手,向PC市場發起挑戰。

在此前,桌上型電腦領域一直是手機廠商們從未嘗試過的禁區。作為對手,華為在PC領域誇張的增長速度足以令聯想感到慌張。華為在過往「財報」中披露,2018年,華為PC發貨量同比增長超過330%[12]。2019年,華為PC發貨量同比增長超過200%[13]。

人們消費電子數碼的推手,已從PC製造商逐漸變成手機製造商。智慧型手機公司在政府採購領域搶食傳統PC公司的地盤,也是必然趨勢。歷史的進程不可違拗,華為只不過是走得最遠的那個。

愛國公司們的戰爭一觸即發。一方是愛國的全新象徵、擁有完備軟硬生態和銷量維持高增長的華為,一方是缺乏生態支撐、愛國情懷消耗殆盡的聯想。勝負猶未可知,但自古以來屠龍者成為巨龍的故事並不少見。

聯想也好,華為也罷,以「愛國」之名營銷,縱然登上霸主地位、拔得PC市場頭籌,又能得幾日好?

References:

[1] 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

[2] 石菲:聯想回顧政府採購十年. 中國信息化. 2012, (19): 39

[3] 聯想正式宣布完成收購IBM全球PC業務.新浪科技.2005.05.01

[4] 關於印發《上海市市級行政單位通用辦公設備家具配置標準(試行)》的通知.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財務處.2016.10.12

[5] 聯想榮獲2018年度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創新企業(政府採購電商化)獎.聯想官網.2019.02.27

[6] 南京玄武區公示聯想商用電腦政府採購案(2018年1月15日).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政府官網

[7]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2020/21 中期報告》

[8] IDC:「紛亂」中,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如何「扭轉時局「?. IDC官網. 2020.11.05

[9] 華為在中國筆記本市場佔有率達 16.9%,擠入第一梯隊.ZAKER新聞.2020.08.22

[10] AMD obtained a license from the US govt. to keep supplying to Huawei.TechGenyz.2020.09.19

[11] Intel gets U.S. licence to supply some products to Huawei.Reuters.2020.09.22

[12]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18年年度報告》

[13]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19年年度報告》

相關焦點

  • 華為盯上聯想的鐵飯碗-虎嗅網
    愛國的聯想,遇上了或許更愛國的華為。11月20日晚間,華為在官網上悄然更新了B系列電腦的新成員——型號為MateStation B515的桌上型電腦。華為做臺式機可不是小打小鬧,而是所圖甚大——早在今年8月,華為發布MateBook B,這是華為首個主打政企客戶的商務系列產品線。不過,由於臺式機才是政府採購大頭,所以這款筆記本電腦並未掀起多大風浪。此次商用桌上型電腦的推出,意味著剛出售榮耀業務的華為,盯上了政府臺式機頭號供應商聯想的蛋糕。兩家「愛國公司」要開戰了。
  • 盯盯拍聯合華為打造車載智慧屏 售價1699元
    繼華為智慧屏新物種成為客廳「管家」後,華為智慧屏又開啟行車領域新視界,盯盯拍與HUAWEI HiCar聯合打造華為智選車載智慧屏,這也是國內首款搭載分布式技術車載智慧屏,使用華為/榮耀手機可以無縫投屏,實現多場景一致化的應用服務體驗
  • 盯盯拍聯合HUAWEI HiCar打造華為智選車載智慧屏
    2020年12月21日,華為全屋智能及智慧屏新品發布會在東莞松山湖正式舉行!由盯盯拍與HUAWEI HiCar聯合打造的華為智選車載智慧屏也在本次發布會上重磅發布,共同開啟行車新視界!  手機應用跨屏流轉,開啟行車智慧新視界  華為智選車載智慧屏作為國內首款搭載分布式技術的車載智慧屏,同時也是HUAWEI HiCar支持的首款後裝車載產品,基於分布式的能力,華為/榮耀手機上支持HUAWEI HiCar的應用可以無縫流轉至車載智慧屏,實現多場景一致化的應用服務體驗。
  • 女生:聯想拯救者R9000和華為mate book 14哪個更適合?
    正如該位女性網友就是如此,在聯想拯救者R9000和華為mate book 14之間做選擇,作為一個女生不玩單機遊戲,多數是工作和au製作,那我100%推薦選擇華為Mate Book 14,下面我對它們進行一個詳細的解說。一、定位不同可以說它們兩者是不同定位的筆記本電腦。
  • 華為之後,大疆無人機被美國盯上,大疆:加多少稅漲多少錢
    文| 大黑豬薰兒前言華為的之後,美國市場中企瑟瑟發抖,川普對於國內的華人高管是毫不手軟,導致了很多的人才「下海」教授,比如沈向洋,微軟的全球執行副總裁,人工智慧的「大佬」,幫助微軟創造了千億美元的網際網路服務,
  • 解析:為何常程離開聯想後選擇了小米而非華為?理由很真實
    此事的發生讓外界都非常震驚,因為常程並非是聯想的新人,而是從柳傳志時代一直跟隨到楊元慶時代的元老型高管,常程可以說是聯想發展的見證者,但是這個陪伴了聯想19年的老員工最終還是離聯想而去了。一時間,外界對於聯想議論紛紛,有說柳傳志退休後,楊元慶排除異己,清理掉聯想內部「不聽話」的高管,有說常程認為聯想的手機業務已經沒有發展未來了,所以抱著對智慧型手機行業的熱愛跳槽到新巨頭小米懷抱。
  • 聯想垮了是國人的損失?楊元慶被直指「後脊梁」
    推薦語:國內過於吹捧華為,而對於小米、聯想這些企業的評價過低,對中國來說同樣不是好事,因為中國這樣的大國顯然不可能僅靠華為一家企業撐起來,而需要更多的成功企業。對於這個問題,大眾的反應似乎高度一致,那就是不可能了,因為聯想從1984年成立,到1990年打敗所有外國品牌,成為大眾心中的「民族驕傲」,有一點很清楚,那就是柳總講的扛起民族大旗,完成了產業報國的夢想。
  • 華為聯想,是科技偶像,還是精緻的腐朽?
    華為與聯想都聘請了一大堆外國諮詢公司,都對IBM的很多管理流程頂禮膜拜,都大幅度採納了歐美成熟企業的經營方法和理念,何以華為能夠去蕪存菁?何以聯想就沾染上了「精緻的腐朽」?華為與聯想,改革開放的標杆級企業華為和聯想,兩者都是世界五百強企業:2018年財富雜誌世界五百強排名(按銷售收入排名),華為位居72名,聯想位居240名。兩者都有一位聲名顯赫的「教父」:華為的任正非,聯想的柳傳志。兩者都是改革開放的標杆級企業。但是這兩家企業如今在網絡上的聲譽,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 華為手機在日本研究,聯想是從日本買來的?但聯想卻撿了個空殼!
    說起華為和聯想,估計大家都不陌生,華為的真正實力其實在這次美國施壓的情況下,我們才真正的了解。而聯想又被傳出5G門事件,一個是通訊領域的巨頭,一個是電腦行業的頂尖企業,如果我告訴你,這兩個企業其實和日本都有一定的聯繫,大家會感到驚訝嗎?
  • IDC公布2018 Q3伺服器市場報告:浪潮、聯想、華為增速強勁
    日前,國際數據調研公司IDC公布2018年第三季度伺服器市場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伺服器市場收入同比增長37.7%,達到234億美元;出貨量同比增長18.3%,達到320萬臺,實現連續5個季度的兩位數強勁增長
  • 聯想被罵「美帝良心」、華為被贊「民族希望」:為什麼聯想會落到這個地步?
    這個時候倪光南開發出來了一套聯想式漢卡。 這個漢卡,簡直就是聯想的財神爺,聯想賺得盆滿缽滿,創造了上億利潤。 你想想那個年代,上億值多少錢? 噢,對了,那個時候的聯想還不叫聯想,叫北京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就是因為聯想漢卡的大紅大紫,所以才改名叫聯想。
  • 華為筆記本躋身第一梯隊,全球第一的聯想該怎麼辦?
    當華為在手機行業小有成就之時,聯想董事長楊元慶曾在丁磊的飯局上豪邁地說過,聯想、華為和小米要成為中國手機在世界上的名片,爭取成為全球前三。言猶在耳。如今,聯想手機早已脫離了主流行列,但是華為卻冷不丁地殺到了聯想大本營,做出了筆記本這一品類,並且在數年之內就攻到了聯想的護城河邊。聯想、華為兩軍相望,咫尺之間,雞犬之聲相聞。
  • 華為向左狼性文化,聯想向右羊性文化,到底誰更牛!
    華為和聯想是中國人都比較喜歡的知名品牌。聯想1984年由中國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投資成立,可謂出身名門,技術實力雄厚;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華為則要晚出世4年,1987年銷售香港交換機代理公司,沒有任何技術科研基礎,就是一個銷售型公司。
  • 聯想在美遭諾基亞投訴!已多次遭遇337調查 「投票門」後口碑大跌
    自1984年柳傳志創辦北京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聯想集團前身)後,聯想逐漸將業務拓展到世界各地,成為個人電腦出貨量全球第一的國際化品牌。然而,近年來聯想在經歷"5G投票門"、"楊元慶專訪"、"國內外差價"等事件後,口碑下滑嚴重,即使公司及關聯各方屢次發布聲明,也依然未能挽回聲譽。
  • 盯盯拍CEO羅勇專訪:盯盯拍MINI5,4K不同凡想
    答:盯盯拍MINI5智能行車記錄儀是一款我們非常用心投入的產品,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精心打磨,不論是設計還是性能方面,它相比上一代產品都有著質一般的飛躍。在影像上,盯盯拍MINI5實現了再次突破,達到4K的解析度!並且搭載了Sony新一代圖像傳感器IMX415,1/2.8英寸感光CMOS還原更多圖像細節。
  • 華為商用臺式機正式推出,品牌專家:估計最害怕的是聯想
    目前雖然華為的手機業務受到了影響,但是華為其它生態鏈上的產品並沒有受到影響,而且華為還開始擴大生態鏈上的產品。比如:臺式PC。你還別說華為這首款臺式商用PC還真的挺好看的,至於真實表現如何不做討論。餘承東這個消息發出之後引來了品牌專家「曾一品V」 的關注,他點評到:華為推出桌上型電腦,估計最害怕的是聯想電腦,畢竟華為在商界還是相當有號召力。
  • 聯想想要「洗白」?華為戲稱帶幾部華為手機出國,可以賺到機票
    聯想的創始人柳傳志的創業故事,那是無數有著想要創業的人內心湧動的故事。聯想也有自己輝煌的時候,那個時候華為還沒出名,但是現在華為的名聲蓋過了這些聯想。後面聯想由楊元慶接班以後,好像就粘上了招黑體質。自從聯想國內外價格不一,國內偏貴開始,聯想就一直被網友黑。後面因為投票的事情,雖然聯想給出了理由,但是網友不買帳。
  • 華為、大疆之後美國又盯上了海康威視?官方回應來了
    海康威視同時表示,未做過不恰當行為,已聘請美國專業人士對公司相關業務進行獨立審查,專業人士將在獲得充分的證據後,回應海外各相關方的關注。據了解,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稱,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將中國視頻監控公司海康威視列入黑名單,限制其購買美國技術的能力。
  • 華為和聯想誕生時間相仿,為何發展趨勢卻截然不同?
    1992年,華為銷售1億多,聯想銷售17.67億1999年,華為銷售120億,聯想銷售203億2000年,華為銷售220億,聯想銷售284億2001年, 華為銷售225億,聯想銷售164億2002年,華為銷售221億,聯想銷售160億2004年,華為銷售462億,聯想銷售178億2005年,華為銷售542億,聯想銷售178億2008年,華為銷售1524億,聯想銷售1135億
  • 聯想不支持華為,支持高通!可高通的合作名單中卻無聯想,尷尬不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從華為到美國,所有時間的矛盾與衝突,都是圍繞5G網絡的鋪展展開的。要說起5G網絡,今年大家可以拭目以待。不過,5G首先是要進行政府使用,其次才能輪到我們。只要早早地用上5G,能為你帶來快樂,那就是建議大家使用的!關於5G的競爭,毫無疑問,我們國家的華為是處於競爭榜的前端的,而那些拒絕使用華為的公司,在拒絕之後,很多都展現出了絕對的劣勢。除了華為,還有一些其他的公司也在鋪展5G服務。說個大家最近耳熟能詳的名字,高通。相信很多人都見識到了高通的「狠毒」,哪怕是繳納100億保證金,也要讓蘋果在某個國家禁售!